时间:2024-08-31
张警予,贵俊琦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接近性的嬗变
张警予1,贵俊琦2
(1.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纪录片学院,上海 201701;2.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1170)
新闻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之一。新媒体的发展促使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出现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接近性的变化、成因及影响,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接近性呈现出由地理层面向心理层面的嬗变。这种嬗变趋势表现在转移的价值取向重心、亲近的报道形式、富有人情味的话语体系、新闻互动性以及个性化服务等方面。
新媒体;新闻接近性;嬗变
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提供和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传播路径的超时空性,以及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等特征,这些发展会带来传播介质特征的变化,进而产生价值的转变。新闻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之一。传统的新闻接近性研究大多从空间距离切入,认为空间距离的远近与新闻价值成正比,忽视了受众心理上、利益上、文化上的接近[1]。而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以媒体技术作为依托,接近性产生了由“地理层面”向“心理层面”偏移的变化趋势,即从注重新闻事实本身转向更加突出和强调新闻报道中事实与人之间的关系[2]。
技术赋能下的媒体使新闻报道实现实时化传播,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受众可以便捷地获取非自身所处地区发生的新闻,包括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新闻等。不论新闻生产者还是受众的角度,接近性都不再与地理层面上的接近保有必然关联[3],实现了空间距离上接近性的削弱。
随着我国媒体的发展、受众的新闻需求及多元化的阅读参与,传统新闻接近性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内涵也呈现出新变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价值的变化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变化,是当今学界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新热点[4]。在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新闻接近性取向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选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新闻工作者既要清楚新闻接近性价值变化及变化表征,也要明确这些变化对新闻业产生的影响。只有充分掌握和了解新闻接近性嬗变,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因此,分析新闻接近性价值嬗变的原因、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其带来的后续影响尤为重要。
“地理接近性”是指受众迫切想要知道发生在身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5]。这说明在地理空间上,离受众越近的事件,其新闻价值就越大。而“地理接近性”削弱是因为技术赋能的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不同的信息源,而不再局限于获取自身所处环境内的信息;另一方面,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受众需要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作为自身的决策依据。互联网的跨时空传播,削弱了以往空间距离的制约,改变了以往信息闭塞的状况。“知晓天下事”是受众对媒体报道提出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接近性的空间距离角度来看,发生在受众所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新闻事件通常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关联度较大,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在情感和立场先行的后真相时代,受众在心理层面上的情感认同往往会高于对事实信息本身的关注。新媒体正好实现了受众更加多元的媒体行为、增强了其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因此,新媒体的亲和性促进了新闻“心理接近性”的进一步拓展与延续。也正是因为新闻接近性向心理层面的延伸,才更好地弥补了传统新闻接近性价值在地理层面上的局限。
我国社交媒体平台的报道出发点更多地呈现出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新媒体实现了地理和空间上的即时互动,即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可以更加符合受众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例如,受众在关心国内疫情发展状态的同时还密切关注着国外疫情的最新报道。从微博热搜上的实时搜索话题来看,有关国外疫情发展状况的信息时常会登上微博的热搜榜单。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发生转变,由关注新闻事实本身转向注重新闻信息与人的关系上,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更是迎合了受众心理,用更加亲民的报道视角满足了他们的使用需求。
新媒体环境中传播权力的下放,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新闻生产逐渐变成全民参与其中的社会行为。技术在促使新闻的个性化服务、实时参与互动得以实现的同时,受众媒介素养普遍提高,受众积极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实践活动也愈加强烈。新媒体受众的属性由传统意义上的受传者向“生产消费者”转变。受众参与性不仅体现在对内容的互动分享上,还体现在对内容的生产上。新媒体平台的每条新闻旁边都有“互动分享”按钮,受众可即时快捷地分享新闻链接到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在扩大了新闻报道本身传播影响力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新闻的评论与感想。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突出和强调的是关乎国计民生和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硬新闻。富有趣味性的软新闻数量较少,且大多充当调味品的角色。新媒体的崛起迫使传统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从思维上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更加尊重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彰显。受众希望在了解周围世界变动的同时还能获取一些消闲娱乐的新闻信息,软新闻的数量和比重大幅上升,体现出新的传播语境下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关注信息本身,而是更多地凸显和强调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接近性与趣味性的关注度得到大幅提升。新闻不仅需要满足受众基本的信息需求,也需要成为受众的社交资本。
人格化的表现手法在文艺创作领域中十分常见。而在新闻报道领域中,主要体现在Vlog的报道形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日报、央视等与视频博主合作,充分发挥Vlog微观视角的真实记录,与受众产生共情;调动普通民众的创作力量,呈现普通人视角的抗疫故事。这种普通人视角下的真实记录视频,展现了真实的生活状况,满足了受众迫切的信息需求;通过正能量的传递疏解了受众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媒体充分利用受众生产的内容进行新的创作与整合,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受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技术赋能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强大助推力。从媒体融合逐步深入推进以来,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采用新技术创新报道理念及报道方式的广阔舞台。传统的两会报道主要采用文字与视频的形式,报道内容主要立足于对新闻要素的罗列与呈现。而近年来,媒体正在以全新的报道形式带给受众更为新颖、更具有选择性的观看体验。多家媒体积极参与由人民视频、人民网移动中心发起的征集两会Vlog短视频的活动[6],记者以第一视角带领受众深入两会现场,为受众打造一种虚拟的现场感,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给受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的传播效果。
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和数据发布相关主题的报道,媒体大多采用可视化的形式,使数据图表得到生动有趣地呈现,让受众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性内容,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这极大地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受众的沉浸体验感,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7],进一步拉近了视频内容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媒体也积极促使VR等先进技术和报道的融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特点以及在内容高度、广度和深度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
媒体主要通过创意策划新闻活动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当中,在某种意义上,新闻价值在于发挥其对受众的“信息效用”。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效用”主要是指新闻首先需要满足受众对信息获取的基本需求,消除其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8]。在新媒体时代下,这种“效用”则体现在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基本的信息需求后,还能激发受众积极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热情上。
技术不仅降低了沟通联络成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更实现了与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典型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受众有众多可以选择的平台和渠道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当中,由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积极参与的“生产消费者”,推动新闻内容的传播与分享。新媒体为受众表达自己的意见提供了有效渠道,受众可以匿名地、公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言论孤立的恐惧。自由互动的参与不仅能使民意表达更加畅通,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之间的交流,实现自己的言论价值。
新闻客户端在加强受众互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新闻客户端设置了“新闻报料”功能,如果客户端采用了相关的信息源,则给予信息源发出者相应的报酬。这一功能设置有利于激发受众提供新闻线索,进而调动参与内容生产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新闻报道或资讯分享至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在转发的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方便快捷的分享渠道更是利于促进受众这一行为的产生。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渠道等各方面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性,有助于吸引其在参与新闻生产传播过程的同时促进使用忠诚度的增长。
互联网使受众接触、使用媒介的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进入信息过载的时代,受众搜索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提供信息个性化服务,使受众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提升受众体验才是新闻资讯客户端生存的不二法则。为了解受众对信息内容与服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算法新闻随之而生。算法新闻的生产逻辑在于利用大数据与算法技术,记录并分析受众浏览新闻的历史行为,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闻资讯的个性化推荐。相比人工编辑,算法推荐更懂得受众的信息需求。
算法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广受好评,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秒懂”受众。算法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分析出受众的信息喜好,并向其推送可能感兴趣的资讯。同时,受众在安装相应客户端后,可以自主选择新闻频道的具体类别,设定专属的新闻传播模式。此后针对受众浏览新闻资讯的历史记录,包括受众使用客户端的时间、阅读内容以及转发收藏等,算法均会描绘出精确的受众画像。新闻的个性化服务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与选择。这种具有亲近性、充满人文关怀的推送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探讨新闻接近性嬗变有助于生产更具感染力的新闻报道。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新闻报道更加重视信息与人的关系,新闻报道变得更有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受双方心理层面上的交互,提升了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新闻接近性的嬗变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即,过度迎合受众需求带来的新闻媚俗化、低俗化倾向以及过于依赖算法技术带来的信息茧房和媒介伦理问题,这也对新闻报道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刘英. 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及操作误区[J]. 新闻界, 2006(2): 69.
[2] 易艳刚. “后真相时代”新闻价值的标准之变——以“罗尔事件”为例[J]. 青年记者, 2017(4): 18.
[3] 赵令宸.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价值的嬗变[J]. 传播力研究, 2018(17): 117.
[4] 赵国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新闻价值理论的建构、发展与嬗变[J]. 新闻爱好者, 2018(9): 23.
[5] 吴琴. 解读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J]. 视听, 2016(11): 124.
[6] 王友聪, 杨红旗.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两会内容传播创新——基于两会报道中热门Vlog的分析[J]. 视听, 2019(9): 179.
[7] 曾祥敏, 刘思琦, 唐雯. 2019全国两会媒体融合产品创新研究[J]. 新闻与写作, 2019(5): 28.
[8] 常江, 杨奇光. 技术变革语境下新闻价值的嬗变[J]. 青年记者, 2017(4): 10.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20
G206
A
1674-327X (2022)04-0080-03
2022-03-26
张警予(1990-),女,辽宁锦州人,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