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铃敏,高嘉华
(仰恩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数字普惠金融是从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而来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着普惠金融往数字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G20 峰会还为数字普惠金融提出代表性的定义,并获得广泛认可。数字普惠金融是指通过数字金融服务来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向无法使用或欠缺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并且它提供的金融服务能以负责任和负担得起的手段来提供[1]。简而言之,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使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并提供便利。
数字普惠金融一般是国家政府提倡,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为人们提供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特征为:第一,服务多元化。数字普惠金融在市场上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拓宽了利润空间。第二,用户多样化。不仅有普通居民,还有贫困、低收入等特殊群体。第三,管理数据化。利用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对于风险的管理更加数据化。第四,成本低廉化。只需通过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办理业务,无需增设人员和设备,降低了服务的成本。
1.数字普惠金融操作便利,信息更新速度快。传统普惠金融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人工操作繁琐,柜台业务量大,用户信息不能及时被更新并且容易泄露,安全性低。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在操作上、信息更新速度上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它更进一步的发展。
2.金融技术的创新以及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过去的数字普惠金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带给用户优质的服务。目前大多金融机构都在挖掘数字技术的潜力,大力创新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未来,在原基础之上,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管理对所有的风险进行评级,在线为用户量身定制投资方案,为数字普惠金融创造了新的时代机遇。
3.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国家数据网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617.03 元,相较于2013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01%。即最近五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投资理财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同时,小微企业也推进了我国信贷业务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目前银行在特定业务上基本占据垄断地位,所以,为了提高经营竞争能力,数字普惠金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接受性差,安全意识薄弱。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是利用手机、电脑提供金融服务,这就要求目标客户对其有一定的接受度和防范风险能力。一方面,中国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网络工具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用户安全意识较薄弱,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2.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法律真空。虽然目前国家已出台各项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还存在着空白点,还不足以应对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还需要不断地创新。然而,我国对于创新这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这将阻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3.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征信体制不完善。由于征信体制不健全,客户的信息不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处理,导致无法合理评估客户的信用度。而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线下调查,不仅造成经营成本上升,而且容易造成信息收集不全面、错误率高,进而导致贷款的违约风险提高。
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总体金融服务的水平有一定的提升。根据从国家数据网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我国电话普及率(包括移动电话)由2009 年的79.89 部/百人提升到2018 年的125.29 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由2009 年的28.9%提升到2016 年的53.2%。对于数字普惠金融来说,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是基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推进其发展。
2.政府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政策支持。2016年20 国集团峰会在《20 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针对数字普惠金融提出了8 项高级原则和66 项具体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乡村振兴战略”归入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六项措施[2]。可以看出,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3.国家金融扶贫工作将大力开展。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和金融服务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推动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3]。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将在未来扶贫的工作中占据主要力量,为其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遇。
1.金融科技发展缓慢。数字普惠金融依赖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驱动。整体上,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各个互联网巨头竞争格局较稳定,用户规模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所以,只有在科技上有所突破,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才有光明的前景。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根据国家数据网的数据得出,2018 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9 538 万人,农村人口为56 401 万人,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42%。2017 年全国互联网用户数为77 198 万人,农村互联网用户为9 377.30 万人,仅占总用户的12.15%。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即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根本不具有发展前景。
3.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打压。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支付平台正在迅速地发展,较流行的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主要以在线支付为主,相比于传统的支付模式,它所体现出的成本低、支付快速为大多数人所青睐。所以要想在众多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屹立不倒,就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
在数字支付领域,美国移动支付监管的目标是支付安全、效率与创新,特别重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的提高,同时,加大了消费者权益和隐私的保护。美国各类监管机构持续跟踪移动支付的监管新需求,移动支付业务得到了严密监管[4]。美国对于移动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还不健全,但是有全面的移动支付监管依据。
在数据征信上,美国的 FICO(Finance and Controlling,是由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开发出的一种个人信用评级法),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信用数据来处理信息,优化数据模型,建立个人征信模型。FICO 评分主要用于评估用户的信用风险,通过数字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消费者违约的相对可能性,贷款方只需要通过评分,就可以做出最客观的决策。用户也可以通过得分直接在线上申请贷款,提高了效率。
在风险管控方面,美国主要对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它的反欺诈模式与客户资金保障计划,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降低交易风险。例如,美国Capital One(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即美国第一资本投资国际集团),通过准确的客户档案和大数据分析,针对蓝领、二级和近二级群体的金融服务,进而控制风险[5]。利用大数据,不断修正改进,提高预测精度,将钱贷给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人。
综上所述,与美国相比,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着差距,我国应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数字支付上,政府应制定政策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约束支付服务;在数据征信上,创建更快捷的征信系统,借鉴美国的数据模型建立多维度数据共享机制,实时监管数据;在风险管控上,利用大数据开发出更成熟的技术应用到风险管理领域,加强对信息的披露,并建立风险处理机制。
目前,部分目标客户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缺乏了解,因此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接受度,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在线上,建立公众号,不定期推出相关推文;在线下,对客户进行针对性讲解,以提升专业性。另一方面,可以整合之前网络诈骗等案例制作一些宣传视频来加强他们对于风险防范的理解以及该如何有效地做到风险防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互联网工具广泛运用在金融服务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创建一个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络平台,进行信贷业务的风险信用评估,同时构建征信机制,致力于提升对农户、小微企业等特殊人群的金融服务质量,为其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由于目前的监管体制还存在漏洞,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又如此迅速,势必会影响到数字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质量,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从优化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两方面入手:建设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提升信息公开度与运营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违约率的精准度;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是对非法集资、诈骗等的相关规定要更加明确,严厉打压,并进行相对应的惩罚措施。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它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深深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数字技术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两者具有虚拟性,使得金融服务风险提高。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参与者良莠不齐,扰乱市场秩序,这些问题对数字普惠金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在监管部门方面,要先划分清楚监管界限,对之前的监管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提高数字技术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和支付,一方面,政府多为农村地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提高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提供更优惠的移动网络服务,从而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在支付上要积极创新,谋求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支付的准确性。
征信体制的不完善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安全,所以如何完善征信体制对于我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极其重要。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交换与数据共享,形成一套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筛选适合投资的对象以及降低违约风险率;另一方面,强化用户身份认证、信用评级,将失信行为与征信记录相联系,形成约束力,对失信行为在线信息披露,健全平台信用信息保全体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由于它的优势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由于它的不足之处带来一些风险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发展为金融机构和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数字技术所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与此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政府、监管机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必然是政府未来所努力的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