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4-08-31

薄 海,文吉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经验与启示

薄 海1,文吉昌2

(1.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文化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4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干部培养,以及与宣传工作的融合,党的组织建设发挥了服务政治任务,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凝聚革命共识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组织建设需要借鉴这些宝贵经验,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把党员领导干部培养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借助“互联网+党建”创新党的组织建设与宣传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宣传工作;党员干部培养

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在建党百年之际,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经验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验指导和理论引领,同时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尤其是政党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启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基础,服务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处于“革命党”形象,党的组织建设与革命政权的斗争息息相关,党的组织建设的目的宗旨就是为了帮助共产党自身高效运行并且夺取革命的胜利。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也深知在中国要夺取革命胜利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1938年,《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强调,大量发展党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保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大量党员的进入使越来越多的工农阶层了解共产党的发展理念,党的群众基础也逐渐形成。同时,党的组织的许多政治文件都强调了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认为党团结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和天然属性。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因此,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与对人民群众的组织、抗日战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39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3]可以看出,没有群众基础就无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无法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更不能获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也正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渐形成,并且相关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也逐渐成熟。可以说,通过基层组织建设,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扎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完成革命的政治任务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通过党的干部工作增强党组织的纯洁性,提升战斗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中的干部工作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有秩序地逐步推进,成功锻造了党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党的一大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陈独秀等人成为党的中央局领导。从二大开始,党组织的建设开始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选举产生各支部的领导。党的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强调“中央委员会由本党常年大会选出……由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长秘书及会计三人。”[4]93党的四大又通过《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强调“新的中央必须特别注意设立一个有力的中央组织部,实际上真正能够指导地方之党的组织。”[4]381经过四年的努力,党组织的干部选举制度初步成形,紧随其后党的干部建设又增加了自我提升、学习培养的新任务。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关系面临危机,在1927年《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中,党中央认为党员干部的培养不仅要在知识上、技术上,关键还要在思想上,更加精准地说就是在党性上增强素质。针对当时党内很多领导干部思想不纯粹、摇摆不定的问题,党中央强调“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组织任务是—将工农分子的新干部替换非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之干部……支部书记,区委,县委,市委,省委的成份,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员的成份,尤其是农民中党的工作员的成份,必须大多数是工人同志或贫农同志。工会机关的干部,则须全部换成工人。”[5]应该说,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党组织领导力与战斗力具有重要影响。此后,党中央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逐渐完善,既注重知识培养,又注重技术培养,同时还强调思想上的纯洁性和党员干部的群众基础。

(三)通过宣传工作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凝聚革命共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与党的宣传建设同步开展,互相融合。党中央多次强调党的宣传工作要突出组织性、纪律性,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同时又不断加强文化宣传。这一时期,两项工作的高度融合,是因为党的组织建设是完全依托于此时党中央自身的革命任务和应对策略,而党的宣传工作则是确保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党的人事组织和资源调配意图。在大革命时期,为了确保党组织的纯粹性,抵御国民党右派的极端言论,毛泽东主编开办了《政治周报》,其目的就是“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并提出了用事实说话的宣传原则。同时,这也促使宣传工作在党内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在此之后,党中央都强调党的宣传要与党的政策相符合、相一致,“整个通讯社及报社的新闻政策及社论方针,分局必须经常注意,加以掌握,使我们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6]为了保证党的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延安时期党的支部会议生活和工作制度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很多基层党支部在文件中都明确标明“每10天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7天召开一次小组会”等字样。从延安时期党建的很多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党的支部建设与党的宣传工作的开展也都具有同步性。比如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各级党委会成员必须了解相关基层组织工作的进展状况,要注重巡视基层组织对中央精神的宣传方式。与此相类似,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政策文件,也都鲜明地强调了宣传部门人员分配的重要性,在突出各尽其用的同时,强调要更广范围地传播党的思想和精神。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深刻、彻底的思想宣传在社会上最广泛地凝聚了革命共识,也正是在宣传工作中,党的组织生活得到有效保证,党的组织建设得以稳步推进。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

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党中央在基层的权威性和组织力。在毛泽东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就已经明确定性为无产阶级的代表。新时代,***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时期以来的建党经验,更加重视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2020年4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求真务实,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同年6月,***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又一次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看出,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党扎根基层联系群众,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根群众的关键在于建立广泛覆盖的组织体系。完善的党组织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党中央的政治思想顺畅地传达到基层各单位,同时还可以保障党的全国组织体系实现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建构。

(二)党员领导干部的培养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核心任务

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始终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组织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相融合,要不断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解和把握,党组织既要科学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又要防范政治风险。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还要注重加强对其创新理念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思想上,还要大量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成果,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三)“互联网+党建”是党的组织与宣传工作的创新融合

党的宣传工作是树立党的形象,提升认同感与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要继续做好与宣传工作的创新融合,使党组织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与时俱进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鲜明特点。从1927年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建设方法,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与培养的重要性,再到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写入党章,可以看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总书记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拓展了国家治理的新领域。”[7]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与宣传工作的融合也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互联网+党建”是实现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打破时空间界限、实现平等交流的重要方式,也使得党的组织和人员管理实现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特别是在基层治理方面,党的组织建设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融合更能高效反映出基层治理所存在的短板与瓶颈,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解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可以说,“互联网+党建”使得党的宣传工作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党的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这种融合模式的创新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是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诉求。

三、展望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认真总结不同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特征经验的过程,可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解决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方法论上的启示。

首先,党的组织建设必须成为党建事业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确保全体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条件。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建经验展示了一个重要道理:不论何时,只要党的组织建设受到挫折,党的革命事业就遭受打击;什么时候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党的革命事业就蒸蒸日上。因此,无论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要坚持将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党建事业的生命线。

其次,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首先制定正确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最显著的功绩首先就是组织路线概念的形成,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四大,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规划逐渐明晰。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从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施长征的战略转移,再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些标志性的事件都有力证明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对于党的事业的重要作用。

最后,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要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回顾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表现在党的组织发展要服务于人民群众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上。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组织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一系列的时代性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

[1] ***.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1-12.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96.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02.

[4]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册[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

[5]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3册[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 47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3: 98.

[7] ***.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170.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3.003

D2

A

1674-327X (2021)03-0007-03

2021-05-10

辽宁工业大学党建课题(2020LGDJ-QN006)

薄海(1982-),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叶景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