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苗晓锋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 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
——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苗晓锋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 陕西 西安 710119)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行业的迅速兴起,物流人才的需求扩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突破口。本文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以“校企共建为、岗位导向”为原则,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约束,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习德国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技术,确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突破口。本文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以“校企共建为、岗位导向”为原则,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约束,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习德国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技术,确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1专业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没有明确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难以适应市场需要,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学院在设置课程时主要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条件等因素,没有形成项目化教材、课程标准等一整套完整体系的教学资料。
1.2 课程体系设置多以学校为本位,企业参与度低。校企合作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重视,直接阻碍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可利用的区域行业、企业资源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影响专业课程开发的水平、质量和范围。
1.3 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缺少系统性。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目标要求高、涉及面广、过程复杂,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成本,才可能获得回报,课程改革管理意识欠缺的高职院校往往重视课改立项而疏于过程管理,承诺的项目经费难以兑现,成果验收流于形式,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和持续推进。
2.1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为原则,以实训、实习过程为载体,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陕西物流业对接;课程标准与物流职业标准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物流生产过程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2.2 以校企共建为手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企业参与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式,和企业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2.3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程体系开发的成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10年,2011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基地,2011年底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对陕西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结合合作企业的企业性质,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合作企业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进行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学生学习领域的能力需求和专业课程体系,如图一。
4.1 确定专业定位。物流管理专业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西安国际港口城市的定位,认真分析了陕西省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详细调研陕西省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定位:即培养面向陕西地区,在国际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商贸流通、快递公司、制造类企业等知名企业从事物流管理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2 细化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物流管理专业与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陕西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企业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确定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企业物流两个专业发展方向。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流企业,从事仓储、配送、运输、货运代理等岗位的操作及管理工作;面向制造、服务、销售企业中,从事生产物流、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等物流运作管理;面向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从事报关员、报检员、海运操作、空运操作、单证、客服专员、销售代表等岗位,如表一。
4.3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11个主要就业岗位、涉及的16个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对应的核心课程,如表二。
图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表二 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表(部分)
4.4 形成“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按照“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和校外物流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过程为基本要求,打破学科课程体系限制,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二),形成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其中,公共学习领域对应公共基础模块,如就业指导、健康教育、形式政策等;专业学习领域对应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和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如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拓展学习领域对应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如人文艺术修养、沟通技能训练等专业选修课程。
针对高职教育由规模向内涵发展,物流管理专业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实现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组织一体化、学习方式一体化、教学考核一体化、教学环境一体化。
5.1制定“对接行业标准、对接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五个对接”,即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陕西物流业对接;课程标准与物流职业标准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物流生产过程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融入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指导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确保教学质量。按照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以校企合作方式,已完成《管理学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信息技术》等11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5.2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选取教学内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按照理论适度够用,突出实践技能的原则,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项目教学中,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构成。教学过程采取“项目任务提出→项目任务分析→项目任务实施→项目任务评价考核”4个步骤进行教学,通过具体项目任务的实施,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所要教学的内容,学生容易接受,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任务问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
图二 “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5.3 加强“四个环节”的教学管理。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原则,建立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项目融入到“专业认知→课程教学→综合教学→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5.4 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转变。一体化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做”、“演、练、检”、“讲、训、考”融为一体。“教、演、讲”要与“学做、练训”联结,教中学,演中练、讲中训;同时“教、演、讲”、“学做、练训”要与“检考”结合起来。
5.5 建立“学校+企业+专家+学生”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学校+企业+专家+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因为,所有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教学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和标准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个教学效果应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以及企业需求相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转化能力。因此,建立“学校+企业+专家+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能更好的对专业培养方案、体系、标准、方法等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并形成良性的循环和互动。
5.6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硬件保障,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条件。物流管理专业按照“对接工作现场,贴近职业环境”的基本原则,将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成为融授课、实训、技能竞赛等于一体、承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工厂模式,实现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技能训练等多种功能;引进企业文化,将企业氛围融入到实训中心,营造企业岗位化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密切接触,感知企业精神,促进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自 2011年,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功获批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以来,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平台,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并在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逐步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1] 磨虹任.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 赵媛媛.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4.15.
[3] 李英.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3.29.
[4] 王晶.基于QFD的酒店管理专业(高职)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5]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张君宽]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ollege-enterprise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Post Orientation: Taking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for Example
Miao Xiaofeng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To the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the key that improves curricular quality and innovates curricular system,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Take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as example,to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rincipl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job-oriented,this paper learn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etermines the post and the typical tasks, divides areas of action, transforms areas of Learning ,establishe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German Job Task Analysis-base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job-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curricular system
2015—03—11
苗晓锋(1972—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13Z45)的研究成果之一。
G718.5
A
1008-4649(2015)02-0034-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