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体悟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相关学说

时间:2024-08-31

邬 焜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哲学政治】

体悟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
——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相关学说

邬焜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器论、有无论、阴阳说、五行说、理气说,等等,都在世界本体的意义上揭示了某种宇宙、宇宙事物存在、生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和统一性关系。这些相关的观点和理论不仅具有宇宙自然本体的存在论哲学韵味,而且还深刻体现着哲学追寻普遍理性、追求终极普遍理性的超凡品格。

[关键词]中国哲学;普遍性;自然本体;存在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学说更多集中于关于宇宙、宇宙事物的本源和本性的方面。诸如,道器论、有无论、阴阳说、五行说、理气说等等,都在世界本体的意义上揭示了某种宇宙、宇宙事物存在、生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和统一性关系。这些相关的观点和理论比较起古希腊哲学家们的相应理论,如,水论、气论、火论、四元素论、无限者论、存在与非存在论、理念论,等等,不仅更具有宇宙自然本体的存在论哲学韵味,而且还更具有辩证哲学的性质。这样的一些相关学说都集中体现着哲学的追寻普遍理性、追求终极普遍理性的超凡品格。

一、道器论、有无论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道器”、“有无”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

中国古代哲人把“道”看成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原。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主宰,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生、变化和本原,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第二十五章》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庄子发挥老子的思想,也主张道是宇宙之根本,它自本自根,超于一切之上。《庄子·大宗师》写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乃是宇宙自然自身存在和运动的规律、原理和准则,它自身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存在和运动,其唯一遵循的法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而其他所有的事物不仅由其生成,而且依照其固有之规律运行。所以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之说。

与“道”相对的概念是“器”。道指无形的法则和规律,器指有形之事物。这也便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道在器先,道为本,器为末的中国哲学中的道器论的最初含义。

在之后的哲学家们的争论中,道器关系获得了更多层面的辩证性理解。北宋哲学家程颐、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论述了道器一统的关系,认为器中有道、道不离器。程颐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其所以然,此所以然是事物之根本,即为道。所以他说:“器亦道,道亦器。”(《遗书》卷一);王夫之则认为“天下唯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还认为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统之乎一形”(《周易外传》卷五)。

“有无”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它相对于古希腊哲学中的“存在与非存在”范畴。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有”和“无”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在与“形”或“名”相对的意义上获得的规定:“有”指“有形”、“有名”,“无”指“无形”、“无名”;另一种是在纯粹的、绝对的存在与否的意义上获得的规定:“有”指“实有”、“存在”;“无”指“虚无”、“非存在”。最早提出这对范畴的是《老子》,在该书的相关论述中,“有”或“无”倒底在哪种意义上成立是并不很清晰的,但其基本倾向是用“有形”、“无形”来解读。之后的《庄子》一书则明确用“无形”、“无名”来解读“无”,并认为“无”是万物的根本或本原。再后的早期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将《老子》中“有生于无”的思想推向极端,将“无”“虚无”化,以“无”释“道”,并主张“贵无”、“贱有”。到了西晋,裴頠、郭象等人则提出“无不生有”的命题,以反对何晏和王弼的“无中生有”命题。再后来,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则从气一元论的学说出发,将有或无都看作是气的不同状态,与气之聚或散,相对于人的感知的“有形”或“无形”而分别获得规定。“无无”,“有无无异”,无也是有。

然而,无论在怎样的意义上对“有”或“无”进行阐释,中国古代的哲人们都是试图要说明宇宙、宇宙事物存在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是以“无”为本,还是以“有”为本,即是“无”统一于“有”,还是“有”统一于“无”。

中古古代哲人还更为深刻地论述了“道器”和“有无”的统一性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道”无形、无名,所以是“无”,而世间万物(器),有形、有名,所以是“有”。并且,在道无和物有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化的统一性关系。《老子》一书就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该书通过道物(器)转换、有无相生、相化的过程,阐释了一种天地万物由无而生,又转无而去的世界整体存在和演化的统一性、过程论理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虽然,《老子》对其所说的“无”并未做出明晰的解释,这就给后来的哲学家们对其做出不同的解读留有了余地。但是从《老子》一书的其他一些相关论述中,似乎可以看出,《老子》中的“无”并不是纯粹的一无所有的无。而是某种不能被人直观识辨的“无形之有”,是“无形”、“无名”之无。《老子》中曾写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四十一章》)

显然,在《老子》看来,那个作为“无形”、“无名”之无的原出的道并不是什么纯粹的“无”,而已经是有很多内容在其中的“有”了。从上引文字来看,这些“有”包括四种:“象”、“物”、“精”、“信”。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断言,在《老子》所阐释的那个“无形”、“无名”之“道”中已经包含了天、地、万物生成的物质性基质和发展、变化的信息性程序。“道”乃是宇宙、天地、万物生成、运动、变化、转化的最初根据的“种子”,是“物”、“信”合一的、二重化存在的原始混沌状态。唯其如此,“道”才可能“无形”、“无名”,“法自然”而自然而然。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器关系、有无关系、道器与有无之关系讲的是宇宙自然本体的本性、本原和根据,讲的是世界万有生成、运动、变化、发展、消亡与转化的原因、过程和机制。这样的学说是标准的哲学本体论、存在论学说。并且,就其内容的性质和理论的辩证性和深刻程度而言,都远远超过了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理论。由此而论,中国古代学问中,不仅有哲学,而且有标准化的、系统而完整的元哲学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具体体现着人类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基本性质,而且由其所具有的元哲学理论的地位,更使其深刻彰显着人类哲学追求终极普遍理性的超凡品格。

二、阴阳五行说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等理论中广泛论述和渗透着某种关于宇宙万物构成的理论,这便是阴阳说、五行说,以及将两种学说综合在一起的阴阳五行说。这些学说既有物质性实在意义上的解读,也有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意义上的解读。在这样一些具体的解读中,古老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呈现着某种关于宇宙万物拥有共同的本原和统一的结构化关系的整体统一论思想。

相关文献有如下论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显然,五行相生是指五行间具有相互促进转化的统一性关系,五行相克(或相胜)是指五行间相互排斥、反对的对立性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具体勾划出了一种单向循环中的单交叉映射式的多元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模式(图1)。

图1:五行说所阐释的单向循环中的单交叉映射式的多元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模式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白虎通》中曾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性质来比附性的解读五味(辛酸咸苦甘)、五臭(腥膻朽焦香)、五方(西东北南中)、五性(义仁智礼信)、五藏(肺肝肾心脾)、五官(鼻目耳口舌)的性质,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起某种一一对应关系。(参见《白虎通·五行》及《白虎通·情性》)

阴阳说与五行说一样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理论之一。阴阳的本意是指日照的向背。阴阳说在不同的意义上对阴阳做出了解说:一是在物质性实在的意义上将阴阳解释为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二是在结构化关系的意上将阴阳解释为两种对立的方位、趋势和倾向。阴阳说认为:阴气和阳气构成了世界的本原;阴阳具有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统一性关系;天气为阳,地气为阴,二气上下对流生成万物的形态、性质及其变化,构成天地之秩序。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和五行说逐渐合流为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学家们将“阴阳”和“五行”、“五方”、“四时”相互比附、配合,用以解释季节更迭和天象变化,构成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

中国古代哲人们还把道器(物、实体分)论和阴阳五行说看作是相互统一的学说。《易传·系辞》就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就是道,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董仲舒也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举贤良对策一》)

清代思想家戴震更是把道、物、实体、气、知、性、阴阳和五行看作是具体统一在一起的东西,并对阴阳五行作出了实体性解释。他在《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中写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则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有实体,故可分;惟分也;故不齐。古人言性惟本于天道如是。”“物之不离阴阳五行以成形质也。”

阴阳说和五行说合流为阴阳五行说,以及进一步把阴阳五行说和道器论、实体论统一起来,这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关于宇宙万物起源、存在和演化方式理论所具有的整体系统统一性特征。虽然,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尚未达到古希腊原子论学说的高度,但是,他却远远超越了古希腊哲学中的水论、火论、气论和四元素说,并且,比较起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来,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辩证性的特征。正因为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具有这样的基本特性,他才能够在人民为这些事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具体彰显着人类哲学追求普遍理性、追求终极普遍理性的基本性质和超凡品格。

三、理气说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理和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阐释宇宙及其事物的根本性质的一对重要范畴。理指法则、规律,气指极细微的物质。

把气看作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性物质材料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早在西周末年周大夫伯阳父就提出了“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国语·周语》)的思想。春秋时的秦国名医医和就曾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并认为“六气”失调是造成人体疾病的原因,主张通过调节,保持“六气”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来维持人体的健康。战国时,开始出现把气看作构成万物原始材料的思想。《老子》把“气”(阴气、阳气、和气)看作由“道”而生的天地万物的承载者。《管子·内业》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气一元论理论的雏形,按照其相关论述,无论是高天列星、大地五谷,还是深渊广海;无论是万物精灵、鬼神圣人,还是人之聪智思知都无外是一气而已。其实,中国古代的阴阳说、五行说基本都是以“气”为根基的一元论学说。到了宋明时期,从张载到罗钦顺、王廷相,一直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这一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学说的集大成者,更是将气一元论的学说一步步发展到成熟而完善的地步。可以认为,气一元论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潮流的地位。 张载之后发展起来的“程朱理学”在理气关系的看法上走了一条与气一元论相反的路线。他们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先气后,理是万物之本,提出“理一分殊”说,认为万物都各自分有其理,都是宇宙之理的特殊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追寻的同样是一种关于宇宙、宇宙万物的终极普遍理性,其所具有的哲学元理论的性质是勿容置疑的。中国古代哲人在理气关系方面的理论所达到的理论成就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哲学中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以及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媲美,尤其是程朱理学中的“理一分殊”说更是与柏拉图的“理念分有”论如出一辙。并且,中国古代哲人在理气关系方面的理论在相关理论阐释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方面,在理论的综合性、全面性和辩证性方面,在理论的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争鸣和展示方面都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古希腊学者们的相关理论。

[责任编辑张君宽]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discussed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of pursuit of the universal rational lasting appeal

Wu Ku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Abstract:Theory of logos and utensil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have and no of theory, yin-yang theory,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theory of li and qi, and so on, are all in the world of the ontology sense reveals something universe, and universe thing the reason of exists, generation, movemen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nity relations. The related viewpoints and theory not only has the natural universe ontology of philosophy of lasting appeal, but also embodies the deep philosophy to pursue universal rational, 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universal rational of extraordinary character.

Key words:Chinese philosophy; Universality; Natural ontology; Ontology

[收稿日期]2015-0630 退改:2015-07-12

[作者简介]邬焜(1953—),河北省涞源县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13AZD096);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科学革命、信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研究”(12BZX020)。

[中图分类号]B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6)02-0049-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