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时间:2024-04-24

管苏籍

摘要: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着公立医疗机构的平稳发展。将预算绩效管理引入到公立医疗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能够有效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对其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公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质量,不断增强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公立医疗机构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公立医疗机构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对其内部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缓解公立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社会压力,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长足发展。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根据公立医疗机构的责任制、总体绩效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比,能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激发职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控制、绩效考核评价等方面遗留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各项成本支出,从而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的综合效益,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现阶段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形成先进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由于公立医疗机构未结合自身预算管理内容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导致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只要提及绩效,员工能想到的就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绩效、绩效工资等,很难将其与预算管理联系到一起。再加上对预算绩效的相关概念理解不深,也很难形成先进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从而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推动和成效。

(二)缺乏精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公立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人们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预算管理的前期论证不充分,将重点放在预算投入管理上,忽视了预算所产生的结果,弱化了预算的约束力。预算审批流程繁琐,削弱了预算执行效果,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追责体系,使全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执行率低影响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三)未设置专职的预算绩效管理人员

有的公立医疗机构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没有结合公立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也未配备专职的预算绩效管理人员。更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责落实到各管理科室,未明确预算管理人员的职责,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从而影响预算绩效的质量。

(四)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行之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需要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考评指标、约束机制、奖惩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配套。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未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及时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也没有建立预算与绩效之间的联动关系,忽视了项目预算的全生命周期中预算绩效考核等内容,这些都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预算绩效的效率[1]。

三、针对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及时更新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预算资金所能达到的产出效果,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预算绩效管理侧重于预算成本的投入产出向着结果导向性进行发展,首先设定好预算绩效的目标,监督檢查预算绩效执行的进度,预算执行后,对已完成的绩效指标进行相应的考评,提高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效率。因此,公立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开展有效的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员工学习和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在预算年度内,着重预算绩效考核目标的管理,清晰分辨工作的轻重缓急,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分层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要明确成本资金项目的重点,结合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划分不同层次,分层次实施。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公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共同编制预算绩效的目标,从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审核评价这三个角度考虑,关注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监督,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逐渐实现公立医疗机构的既定目标,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的综合效益[2]。

(三)设置独立管理部门,配备专职预算绩效管理人员

要想实现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就要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预算绩效管理人员,所配备的管理人员既要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可以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其他专业部门达成共识,有效的协助相关部门的预算绩效指标核算,科学开展监督分析、考核评价等工作,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做好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工作,专职人员要协助管理科室进行原因的分析和查找,帮忙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最终实现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成果。

(四)健全预算绩效体系,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

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时要明确管理目标,将提升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总目标,并渗透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结果反馈等各个环节,科学优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资源配置,确保各项资金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以“预算绩效”为导向,深化责任追究,确保预算绩效信息的公开透明;合理规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借助PDCA循环模式确保此体系包含预计产出效果、预计满意度、预计成本控制数据等方面的内容,满足现阶段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需求[3]。

(五)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化预算绩效管理系统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形成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为预算绩效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借助HIS系统、财务管理软件、预算管理系统等,形成一个大数据库,要定期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换代,确保各种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预算绩效提供良好的数据资源,确保预算执行的精确性和实效性。

(六)明确预算绩效指标,完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公立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既要关注经济指标,又要关注非经济指标,尽量多采用量化指标,降低定性指标的数量,并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确保预算绩效指标的透明化。制定配套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等,不断完善现有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预算绩效考评结果与职工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方面挂钩,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疗机构所实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借助配套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能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稳健发展。同时,公立医疗机构要及时更新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分层次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的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此外,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全面建立信息化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明确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磊,刘锐,刘伟,李林子,孙振桓,唐志朋,徐艳霞,李月明.公立医疗机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2017,21 (10):20-23.

[2]陈慧彦.公立医院预算考核指标管理案例——基于某医院预算绩效考核发展的思考[J].财经界,2018 (07):127-128.

[3]李兴峰.绩效预算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 (15):1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