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彝良县半边街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探索

时间:2024-08-31

徐忠彪 李应芸 晁江琴

(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0)

1 背景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1],但相比建设较好的发达国家差距不小,而彝良半边街与国内建设较好的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目前从全国来看,农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普遍较差[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支付意愿较低,只有59%的农户有支付意愿,但额度仅仅为79.2元,农民没有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较差,并且难以持续[4]。那么半边街作为云南昭通彝良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其人居环境现状就更差了。

昭通市前后出台环境相关文件有 《昭通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昭通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实施办法(2018—2020年)》,市政府提出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的人居环境政治提升的要求,建成“天蓝、山绿、水清、果香”美丽宜居家园的目的[5]。

提升彝良县半边街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无法跨越的壁垒,因此,应结合彝良县半边街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提升彝良县半边街人居环境。

2 半边街村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的问题

半边街村人居环境提升借助脱贫攻坚项目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情况并不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

2.1 惠民政策未落到实处

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有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但仅仅是安排了这个岗位,或者给了头衔,对于护林员、保洁员没有常态化工作安排,没有严格按规定进行管理,平时几乎不需要做什么,仅仅是有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或者进行工作验收时才搞临时突击。因此,没有真正实现这些公益岗位的功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农民的厌恶之情。

2.2 生活垃圾未实现统一处理

生活垃圾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处理,据当地人反映,很久之前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就说要修垃圾焚烧池,但一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动工,因此,各个村的生活垃圾存在乱堆乱放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只考虑方便或就近原则,因此,存在生活垃圾这里一堆那里一堆的现象。当有相关部门来检查时,护林员、保洁员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数是就近燃烧,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垃圾处理了,但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产生有害气体,加剧温室效应。

2.3 对工程车没有进行严格管理

乡村公路管理不当,路面土尘多,加之近几年宜昭高速路修建,导致通行车辆特别是运输渣土以及建筑材料的大货车增多,并且这些车辆没有任何扬尘处理措施,因此,道路扬尘严重,道路两侧的果树、农作物等糊了一层厚厚的灰,公路两侧居民是深受其害,一天打扫几次还有很多灰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两侧居民的正常生活。

2.4 当地居民环保意识低

当地村民环保意识和常识不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问题。他们认为打扫卫生、爱护环境是帮干部做,替干部挣面子,与自己关系不大,可有可无。环境好坏关系每个人健康,给予人们不同的体验和不一样的幸福感。

2.5 农药过度使用

半边街村没有其他支柱性产业,当地居民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花椒种植。近些年大家单纯追求花椒产量,因此,大量使用农药,一季花椒农药使用5次以上,其中包括催老素、保花、保果等相关农药,这对环境和水源都造成严重影响。

2.6 部分工作人员对文件的过度解读

部分工作人员没有领会人居环境提升的内涵。某次,由于上级部门安排专家来检查工作,因此,各村开始通知大家打扫屋前屋后的卫生,但由于是收割季节,农民收割的蚕豆和豌豆需要放坝子上晒干,这应该是这个季节该有的正常景象,给以引导,规范晾晒庄稼,检查专家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当时护林员、保洁员预检查时选择拍照发到微信工作群里进行通报批评,结果民怨沸腾,这样的做法使农民和村干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村干部做事不替普通农民考虑,那么农民不理解工作,是很难做到上下一心的,这样要提升人居环境难度可想而知。

3 半边街村在人居环境提升中的启发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每个地方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问题是普遍的,有的问题具有特殊性,那么半边街村的问题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3.1 村干部转变工作思路

村干部工作是非常不好开展的,因为多数农民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他们不讲理时,你说什么也没用。但他们懂得感恩,懂得什么样的干部叫好干部,应该拥护,因此,如果村干部明白自己工作是为农民服务的,并且也是这样做的,那么效果是不一样的,要改变过去那种工作方式。有相关的扶贫项目时,走正常招标程序,凡事站在农民角度思考问题。因此,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如果村干部凡事替农民着想,那么就有机会做到农民和村干部上下同心,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样做一件事情就会容易许多。

3.2 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不是只要政策出台,硬件设施齐全,就能看到成效[6]。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借助护林员、保洁员这些公益性岗位,做好带头作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护林员、保洁员的工作常态化,落到实处,不是用来应付检查前的临时突击的,不给农民留下拿钱不做事的印象。同时集体合作社项目要落到实处,不是只有空架子,借用他人场地摆摆造型。人居环境提升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体现,而人居环境提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合作社做实了,做好了,是有利于人居环境提升的。

3.3 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让农民理解人居环境提升的真正受益者是自己。不好的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系统质量,直接影响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7]。因为农村人居环境的主体力量一定是普通农民,只有他们养成了好习惯,重视人居环境了,才能从本质上得到解决,单靠公益性岗位发挥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公益性岗位取消了怎么办?所以必须发动农民来做这件事情,强调农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提倡奉献精神[8],同时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9]。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农民要起到主导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及村委会则为辅导作用。如果政府引导恰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创造性,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0]。

3.4 发挥村干部引导作用

村干部工作要有方法,和农民共同制定一些村规民约,畅通监督渠道,有效发挥农民监督作用[11]。建立和实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共治大格局。公民举报污染,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12]。将爱心超市功能发挥到极致,让农民由被迫去做向主动去做转变,保证农民有效参与,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形成良性循环[13]。培养农民的荣辱观,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从而改变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生活习惯。护林员、保洁员做好监督工作,对于故意违反国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侵权人,按规定进行惩罚及追究相应的责任[14]。同时应积极争取一些经费,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对生活垃圾尽早实现统一处理,道路扬尘严重应该对相关车辆进行防尘处理,连续干燥天气对路面进行晒水等。

4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半边街村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需要做到:让村干部转变工作思路、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对村民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发挥村干部引导作用,只有这样,半边街村人居环境提升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