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

时间:2024-08-31

杨智勇, 佟欣

(1.江西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1]。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高校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发挥着“智力库”“人才库”的优势,更应在发挥教育本身优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2]。高等教育作为贫困学生成功“逆袭”、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最重要的一环,在扶志与扶智的环节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是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帮扶已经比较到位,形成了奖、勤、助、补、贷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当前因贫困失学的大学生已经非常罕见。然而,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还不尽如人意。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总是强调社会应如何,家庭要怎样,贫困生自身要自强、自立等等,作为教育管理服务主体的高校更多强调的是感恩教育。真的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懂得感恩吗?对这些贫困生尤其是建档立卡的学生,我们需要更多地从他们自身需要出发,真正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经济贫困,而是外界各方因素与贫困生独特人格共同作用的结果。贫困生独特人格的形成又是长期和复杂的,有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教育、潜意识的机制等多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分析这些因素,思考除了指责社会、联系家长、批评学生之外,我们能够为这些贫困生尤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生群体做些什么?是否能找到更好地塑造他们积极人格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

二、江西理工大学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问卷分析

(一)研究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的视角研究如何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类健康幸福的科学[3]。由Seligman教授于1998年提出,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正式确认[4]。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包括积极体验、积极力量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5]。积极教育是将积极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范例。2009年,Seligman等人将积极教育定义为教授传统技能与传递幸福的教育,旨在加强学生幸福和学习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6]。

(二)研究工具

采用孟万金、官群编制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用于考察当代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7]。量表分由认知维度(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思维力)、人际维度(真诚、勇敢坚持、热情)、情感维度(感受爱、爱与友善、社交智慧)、公正维度(团队精神、正直公平、领导能力)、节制维度(宽容、谦虚、审慎、自制)、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希望与信念、幽默风趣)六大维度共20项品质62个题目构成[8],采用5点计分(“非常像我”到“非常不像我”分别计5~1分)。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越好越符合研究假设。本次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22。

(三)问卷取样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理工大学4295名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689份,回收4463份,回收率95.18%。其中有效问卷4295份,有效率96.23%。样本构成的情况如表1所列。

表1 被试的人口学统计变量

(四)统计分析

SPSS 22.0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对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人口学变量上进行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

1.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状况

描述统计的结果表明,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状况良好,六个维度从低到高分别是: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对认知维度,即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思维力品质的发展最为看重。对公正维度,即团队精神、正直公平、领导能力的发展重视程度相对较差。说明目前高校贫困生注重调整自己的认知和不合理的观念,不会因为家庭经济而感到自卑,从而限制自身的发展。

作为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英语教学中切忌古板、生硬、板着面孔。因为教师良好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的影响。另外,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工整规范的板书,都有可能感染学生,使他们的内心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以情育情,才能与学生产生高质量的交流,从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表2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状况

2.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差异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高校贫困生(建档立卡与非建档立卡)与非贫困生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人际维度、公正维度和节制维度以及总分P值均大于0.05,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机制是一样的。因此家庭经济是否贫困并非影响积极心理品质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不应对贫困生存在“刻板印象”,而应当摘掉有色眼镜,扬起公平之帆[8]。

表3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

3.不同年级贫困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贫困生在不同年级中认知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以及积极心理品质总分P值均小于0.001,因此差异非常显著。而贫困生在不同年级中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经过 LSD事后比较发现,大一贫困生的六大维度以及总分上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此外,大一贫困生在超越维度上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说明刚刚进入高校的贫困生上大学抱着对校园生活的憧憬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来。高校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新生 (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因势利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9]。

表4 贫困生在不同年级中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

4.六大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关系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方法考察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认知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以及超越维度)与积极心理品质总分的相关程度,发现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分与它的六大维度显著正相关。此外,认知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以及超越维度互相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见表5。这说明这些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存在稳定性和相关性。我们应该充分发掘贫困生不同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贫困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未来的稳定持久的积极情绪,包括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法、爱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宽容和智慧品质等[10]。

表5 六大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5.积极心理品质回归分析

采用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以年龄、学习成绩、是否是贫困生、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对心理活动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是否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等内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综合考察这些变量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作用,具体结果见表6。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学习成绩、是否是贫困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对心理活动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是否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其回归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贫困生心理积极品质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回归也达到较好的显著水平(β=-0.049,P=0.007)。这说明高校今后对贫困生的培养可以着重关心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自信。有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有显著关联: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这3大维度及好奇心、热爱学习、勇敢坚持、感受爱、正直公平这5项品质上得分高于偶尔参与的学生,偶尔参与的学生高于几乎不参与的学生(P<0.05)[11]。因此高校多举办体育活动,不仅提高贫困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表6 积极心理品质的回归分析

三、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路径探索

(一)以生为本,探寻激发高校贫困生内生动力,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高校贫困生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帮助贫困生摆脱消极的自我认知,建立积极的自我图式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树立积极的心理帮扶理念,主动了解贫困生在不同年级的心理变化,真正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一切从这些贫困生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帮助他们更多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美德。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与大一阶段贫困生一同探讨如何积极理性地认知贫困,如何构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适应、选择、挫折等问题,帮助他们学会积极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对二三年级的贫困生开展能力提升教育及感恩教育,指导他们参加各类勤工助学或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弥补他们在公正维度(即团队精神、正直公平、领导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扩大视野和心胸,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指导毕业班的贫困生发掘自身优势和积极经验,关注并强化自身的积极力量,提升对未来生涯的控制和影响力,加强替代性经验学习,构建积极的自我图式。

2.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培养高校贫困生内在心理韧性,提升贫困生主观幸福感

从数据看,高校贫困生(建档立卡与非建档立卡)与非贫困生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人际维度、公正维度和节制维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不那么显著。这跟前些年心理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并不一致。我们认为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有关。从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来看,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甚至某些建档立卡户家庭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从外表到内心都不如前些年那么特点分明了,其原因在于:一则国家奖助学金的巨额投入抹平了一般性消费的差距;二则网络迅猛发展缩小了平台和视野的差距。然而,差距不那么显著了,不代表差距就不存在了。不少贫困生还是会受限于家庭成长环境和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也更难产生主观幸福感。

心理韧性指的是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12]。已有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内在心理韧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明确目标、改善家庭关系和学会悦纳自我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13]。充分尊重和满足贫困生积极的发展需求和利益诉求,围绕他们、关心他们、服务他们,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德育开题答辩、举办“我的专业我来说”说课比赛,生涯规划”职场小白心理训练营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思考“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通过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开设网络家庭教育云课堂、开展“沟通心灵,相伴成长”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促进贫困生与家长的互动沟通;通过举办“了解自己,沙与水的心领域”团体沙盘游戏、“心伙伴,展风采”朋辈辅导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学生组织,积极参与逆境想象、素质拓展训练等团体活动,帮助他们获得积极体验,提升实践能力,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增强内在心理韧性,提升主观幸福感。

(二)全员育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帮扶机制

1.环环相扣,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帮扶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当结合学校资助相关计划和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进行分类筛选,确定重点帮扶对象,随后通过开展心理讲座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团体辅导可以包括人际交往、职业规划、学业咨询等多方面,在团体辅导中提高这些贫困生的综合素养,对团体中出现的个案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咨询或者有效的转介。教育者要先受教育[9]。注意加强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尤其是积极心理导向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将在他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应当注意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围绕贫困生的需求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设立一些服务设施,或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开阔视野,发现自我、悦纳自我,从而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驾驭生活。

二级学院是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帮扶系统的关键一环。学院应当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建立贫困生定期访谈制度,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定期与贫困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不仅要关注那些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个体,也要关注那些 “沉默的大多数”,主动了解他们的诉求,关心他们的成长,“点赞”他们的进步,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为他们扬长避短提供机会和舞台。

各班级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利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贫困生一同学习、一同生活的优势,协助教师及辅导员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帮扶。宿舍是“四级联动”的贫困生积极心理帮扶系统最末端,室友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的影响至关重要。应注意将心理育人与社区育人相结合,改善宿舍的硬件环境,营造积极的人文氛围,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个体知觉环境,形成积极的“寝室心理场”,为贫困生提供积极的心理能量,有利于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14]。

2.主动作为,构建家校联系互动、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的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

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界支持是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构建家校联系互动、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发展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保障。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当主动作为,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及同学的支持力量帮助贫困生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激发积极情绪、获得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为他们提供广泛及时的应对资源,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关系是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来源。学校应当主动加强与贫困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搭建家校联系网络交流平台,交流教育经验或学习体会;通过组建“家长讲学团”、开设“家长讲坛”、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技能;通过举行 “家长进校园”活动、开展“邀请家长进课堂”的教学开放计划等方式让家长亲身体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让贫困生多与父母诉说心事,表达爱意。

良好的社会支持在个体对抗逆境时能起到保护作用。当贫困生体验到良好的社会支持时,他们会有积极的自我评定,从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关爱贫困生并不是一味地给予同情和施舍,而是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并平等对待他们。积极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促进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完善的社交技巧。学校可以通过探索成立励志学生社团、公益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融入社会的机会,提高他们人际交往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积极成就感;可以通过组织人际关系的团体活动和一对一的结对活动,使贫困大学生融入普通同学中,互相帮助和支持,增强个体的归属感与合作能力,创建积极向上的氛围,为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