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困境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周春林, 刘子潇

(同济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仪式化的传承形式,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展现的是地域风情,传达的是社会价值共识,呈现的是个体对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尊崇与践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彰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人对社会的依赖、人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创造性地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更新,能够增强我们与传统对话、与文化叙事的能力,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深受西方现代技术文明的影响、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屡遭质疑和否定,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文化自信薄弱。“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完全不一样。”[1]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具有扭转文化格局的作用,它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传达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并在潜移默化中濡化国民心理。“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价值的肯定,是保持自身文化创造力、影响力的高度自信,能够让民族、社会精神昂扬向上,增添国家发展活力。”[3]文化自信的本质是社会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民族精神自信,是文化领导权自信,是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引领国家在文化多元主义的浪潮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抵御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入侵,是一个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弊端,但其中的精髓不应随着糟粕的摒弃而一并抛弃,不论西方文化如何植入中国,中国人始终不会成为西方式的原子个人,而且中国文化正在淡化却绝不可能被西化。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在目前世界上之所以不能发挥它的潜力,并不是由于它已死亡,而是由于机缘未至”[4]。西方现代文明的灾难在于它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隔、人与人的疏离,其本身却又缺少解决问题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友好,中国文化终将发挥它的潜力,但只有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始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才能在机缘而至时发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对此,许倬云先生也曾私心默祷,“我所陈述的中国文化还能继长增高,有益于全球化的未来,有益于人类共同建构一个没有偏见和冲突的世界文明”[5]。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等。这些原生态节日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下约定俗成,或祭祀,或娱乐,或祈福,或驱鬼,或庆祝收成,或缅怀先祖,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的敬畏、对自然恩赐的感恩、对和谐社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凝聚了中国悠久的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酒文化、礼仪文化、舞蹈文化、民俗文化,涵盖了诸多自然与人文内容。首先,中国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以家或家族为单位,一年一度,通过仪式化的形式传承,赋予传统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其次,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传统节日广泛凝聚了社会价值共识,彰显了人们对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尊崇。最后,受天气气候的影响而形成的活动内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依附关系和人与人社会交往的亲密关系。在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社会是命运共同体,传统节日文化表达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的境遇下内心世界对良善生活的诉求,凸显了人们努力生活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节日文化是将人们的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相连接的桥梁,以对抗来自生活世界中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和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社会苦难。

(三)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义

传统节日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民族、社会与家庭的繁荣稳定具有不知不觉的濡化作用,追求文化自信蕴含着对传统节日文化自信的强烈要求,可以说,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义。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庆祝以家庭为单位,它总是能够在特定的时节将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自愿地团圆起来一起过节,它是凝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也是缓解家庭关系紧张的润滑剂,它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和睦,强化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传统节日文化常常寓意家庭团圆,因而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其次,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能够带动传统工艺的复兴。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是传统节日文化中极为精彩的一个组成部分,捏泥人、剪纸、皮影、春联、年画、花灯、风筝雕刻、木偶、编织等传统民间工艺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色彩。复兴传统工艺能够调动更多传统艺匠的热情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通过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来促进传统工艺品的生产与消费,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再次,传统节日文化是对传统文化以仪式化的形式进行传承、延续和弘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基础路径。最后,如果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没落了,那么又该去哪里找寻中国文化自信呢?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够明显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韵味的淡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于庆祝西方流传而来的愚人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并且庆祝西方节日的娱乐氛围远热闹于传统节日。难道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逊色于现代西方节日文化吗?如果我们否定传统,那么又如何去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倘若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必须重拾文化自信,尤其是注重传统节日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西方节日文化注重物质消费与享受,而我们的节日文化始终重视亲情,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建构了一处意义家园,呼唤我们从繁琐的事务中务必抽身出来回归生活、回归家庭,这是中国文化能够超越西方文明可能性的根基,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

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历史层面:西学东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否定

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的浪潮持续至今而未止。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三次大规模论战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被以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衡量,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和否定过程中被弄得面目全非。西方文化以其优越性而迅速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西方国家更是借此机会进行节日文化的强势渗透,抢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较量中屡遭否定和质疑,知识分子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深层批判,国民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度降低,相关政府更是采取措施否定传统节日文化。“先是太平天国颁布《天历》,提出六大新节。这些新节或者是西方基督教节日的翻版,或者是太平天国领导人物的生死纪念日;同时明令禁止按旧历过年度岁,并对违犯禁令者施以惩罚。接下来的中华民国又以同样强硬的姿态对待传统节日及其赖以发生和发展的历法——夏历(农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一度废止了建国初年订立的阳历下附带农历的编历方法,规定全面采用阳历,不准有农历的任何痕迹;同时将传统节日及节俗活动统统移到国历年节来过。”[6]传统节日的新旧更替遭到破坏性的打击以致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遭到“中断”,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否定以及长期以来的不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传统节日文化缺失政策保障,出现严重的衰落。

其次,大众在心理层面上否定了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未能紧跟时代把握群众心理,丧失了赖以维系的社会土壤,西方节日文化正式在群众心理层面占据优势并得到广泛流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本质上是以家庭(族)、村落、地域为中心的群体文化,庆祝节日文化过程中行使的跪拜仪式、方桌文化渗透着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不少陋习确实会压抑国民的社会心理和个性表达,当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时候往往具有私密性和单一性,而西方节日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法治文化,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释放,并且西方节日吃喝玩乐融合到一起具有多样性、公共娱乐性和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群众心理发生了很大改变,当活泼奔放的西方文化碰上含蓄的中国文化,人们倾向于借助西方节日释放和表达情感。

最后,传统节日文化庆祝方式未能与时俱进和有效调整以适应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导致大众在节日庆祝方式上更加偏爱西方节日文化。第一,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比较内敛、肃穆、繁琐,而西方节日庆祝比较简单、轻松、狂放。比如,中国春节主要是贴春联、年画、放鞭炮、给小朋友压岁钱、除夕夜吃年夜饭、一起守岁,而西方圣诞节主要是过欢快的平安夜、吃苹果、装扮圣诞树,圣诞老人挨家挨户给小朋友送礼物。第二,中国传统节日重视家庭团圆,以家庭为单位展开,而西方节日常常是吃自助餐、举行盛大游行。第三,中国传统节日注重饮食文化,春节有丰盛的年夜饭(吃年糕、包饺子、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相较而言西方节日远没有中国这样注重食物。第四,中国传统节日里收到礼物时总是推辞地接受而于私底下打开,而西方人则会爽快收下并当面打开礼物表示感谢,西方人还常常写卡片表达祝福,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第五,中国传统节日过中国特有的农历,西方节日过世界通用的公历,因此西方节日较中国传统节日更容易记住。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快捷、方便、速食的西方节日文化迅速融入他们的生活世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庆祝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而被忽视。

(二)经济层面:消费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颠覆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社会急剧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也是日新月异,人们不用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并且还有机会进行多样化选择,这对以饮食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节日文化非常注重将一家人在特定时节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即使日常生活十分拮据,过春节也会尽可能一家人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展开新一年的生活;中秋节即使家人分散在遥远的各地,再怎么繁忙也会努力在过节的那天赶回来全家团圆……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团聚在一起营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甚至也可以说,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社会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时间节点。但是,消费社会逻辑下人们粮食充足、衣食无忧,从根本上瓦解了人们执着于特定的岁时节日进行吃喝玩乐享受的期盼,只要人们乐意,可以天天吃丰盛的饭菜而不必等到节日庆祝,人们也不再执着于与家人其乐融融团聚一桌,社会交往的扩大使得人们开始转向公司年会、同事聚餐、同学聚会,因此,节日庆祝饮食似乎与日常生活饮食的差别不再那么明显,也不再富有特殊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节日的淡化和衰落有其必然趋势。如果说从前的人们受交通堵塞、天寒地冻、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有很多休闲时间投入到岁时节日的准备,而现在的人们不再是时间的奴隶,不再受地域的辖制,技术理性让人们忙于工作以获得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繁琐的传统节日习俗已经不能受到沉醉于沉重生活压力下的都市化人群的欢迎,而西方节日庆祝所营造的轻松浪漫的氛围却能够释放人们内心的压抑。

在另一个层面上,商家功利主义的炒作和大众传媒带来的视觉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7]。节日庆祝不再是以人为中心的家庭团聚,而是转向以物为中心的经济消费的狂欢。从前的日子很慢,现在的消费生活却是快节奏的。消费没有特定的场所,可以随时随地在一天24小时中的任意时间进行消费。如果说消费有场所的话,那么消费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并且这样的消费已经发展到痴迷的地步,消费者总是害怕错过任何一种新鲜事物。西方节日文化庆祝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人们不仅消费着物质产品,也在消费符号,更在被消费文化消费着自己。现代消费文化和传统节日文化的主阵地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同的是,现代消费文化的中心是“物”,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心是“人”,现代消费文化彻底颠覆了传统节日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性,瓦解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节奏和意义,将传统节日文化注重亲情团圆转向注重物质消费与娱乐,同时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分离,沉浸于物既让人们遗忘了生活世界,也忽略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家庭层面:家族裂变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瓦解

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以家、村落、地域为核心展开的群体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总是围绕在大家族中进行,也只有在大家族中,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散发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热闹氛围。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1979年国家“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传统的家族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一方面,传统聚族而居的大家族逐渐解体为现代核心小家庭,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大幅缩减,甚至还出现了终生单身群体和丁克家庭。家庭结构的社会功能弱化,很难达到传统节日庆祝的效果。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其积极进步意义毋庸置疑)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提倡的是“砸烂旧世界”,在灵魂深处严重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人与人互相猜疑、人际关系冷漠,彻底瓦解了传统节日文化庆祝的主体力量和社会根基。

中国社会在进行轴心变换的过程中,家庭层面发生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的。家族结构的裂变,家庭趋向核心化、小型化,缩减了传统节日文化庆祝的宏大规模,削弱了传统节日文化庆祝的热闹氛围,取缔了传统节日文化庆祝的繁琐流程,节日文化主体的缺位,催生出更加简单、节省、快捷的方式,尽管节日照样过,但是节日文化当中的亲情味淡化、节日文化营造的意义世界渐渐没出人们的视野中央。

三、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路径

历史文化、消费社会和家庭结构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常常不是孤立作用而是交叉影响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变迁而出现不断淡化的趋势,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较量究其实质是政治和经济实力层面的较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两者一味地针锋相对只会两败俱伤,文化复古和全盘西化都是不可取的,积极融入全球化找到文化的契合点,并在这种文化融合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这将成为未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和着力突破点。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应徐徐图之而不可操之过急。首先,针对历史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和否定,应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在多元文化交织中挖掘传统节日的积极内涵和优越性,从群众心理层面出发更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庆祝方式,筑牢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土壤。其次,审慎对待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消费至上主义的蔓延,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应注重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互动交流从而推动文化创新以期应对技术文明陷阱,肯定传统节日文化构建意义家园的功能,重拾文化自信。最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主体的参与,应当从社会现实出发,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人文关怀,号召更多的人回归家庭,一起过节。

(一)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传统节日的积极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国社会进行轴心变换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其不可抗拒的淡化趋势,但只要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不会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儒家思想为主轴的传统节日文化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也被数次否定和摒弃,但是其中沉淀和积累的熠熠生辉的成分终将被重新审视和认知。传统节日文化之所以在多元社会思潮的涌动中仍然不失为一笔可用的有益文化资源,就在于它对凝聚家庭成员与构建和谐家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增强国家向心力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纵观世界文明史,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印度文明之所以发生了文明的“消亡”,除了自然地理的原因,主要就是缺乏中华文明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我们必须坚定对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树立传统节日文化自信,大胆进行跨文化交流,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华文明的价值。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应该以西方为中心,即不应以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问题,那样只会遮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性而难以把握其精髓,而应该建立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重新阐释和评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其次,在考查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中,我们需要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深入挖掘和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内涵。第一,鼓励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里加入民俗学这一科目,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流变,在知识的学习中发现传统节日文化的趣味性,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社会意义的建构过程,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认同与践行。第二,文化总是会受到经济政治的影响,传统节日文化也不例外,梳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究并总结传统节日文化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积极意义,重新评估传统节日文化在社会生活变迁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当下推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更新与转化找到现实依据。第三,既要承接历史传统,也要接轨新时代,为传统节日文化赋予现代性的节日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尤其要在多元文化交叉作用的过程中坚定立场,张扬本民族文化的个性。第四,传统节日文化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必须讲好传统节日文化故事,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和宣传赋予趣味性和生动性。第五,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重新阐释、挖掘积极内涵的基础上,一定要从群众的心理需求出发,更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从而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加契合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更具亲和力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

(二)推进文化创新,融合西方节日的有益内容

西方现代技术文明充满了人与人疏远、人与自然分割、人与技术异化、人被物所包围的种种危机,人际关系单薄,原子式个人已经并正在影响着两性关系、婚姻制度与家庭完整性。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也深受其影响,但是中国的人情文化始终存在,中国文化注重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依附的亲密关系。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或许能够对抗现代文明的灾难,而从节日文化为逻辑起点相互取长补短将是很好的开始和尝试。只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西方节日结合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警惕西方现代文明的野蛮缺陷同中国传统文明的野蛮缺陷相结合所造成的拙劣状况。

“我们现在必须把文化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作品。”[8]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明显的易变性和趋新性,传统节日文化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它始终正在进行时。面对传统节日文化遇冷,而西方节日受宠的局面,一味地通过抵制西方节日以复兴传统节日文化必然是不明智也不可取的举动。因为传统节日文化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陋习,而西方节日文化也有其可圈可点的有益内容值得创造性地加以转化而被中国节日文化吸收。比如,西方节日文化庆祝的地点是流动的,家庭成员会选择一起外出旅游度假,在空间上更加开放,符合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特征,而中国人局限于回到原点家庭寻找原初的味道,然而这种味道在现代化追求新鲜感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淡。再比如,西方节日文化仪式更加简单、直接、开放,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繁琐、压抑、封闭,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了。曹锦清先生在《如何研究中国》一书的序当中指明“所谓文化创新,究其实就是中西两大文化在更高意义上的融合过程”[9]。传统节日文化中繁琐的仪式和过程当简化,封建迷信的那一套必须剔除,而西方节日文化中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具有美好的情感意义,尤其是西方节日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应该加以有效吸收并融合到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更新之中。我们还可以在传统原生态节日基础上创造现代节日,也可以根据社会形势和现实需要创造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节日,比如教师节、劳动节、儿童节的成立都是很好的先例。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东亚文明国家,日本和韩国在受到西方欧美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的过程中不仅仍然保持其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且坚定其文化自信向外输出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和特色产品,并且他们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三)完善政策制度,保障节日庆祝的日常落实

节日庆祝离不开主体的参与,家庭仍然是节日文化的主要单位。现代社会的人们虽然出行交通便利,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但却面临着人与人异地分割的局面,一家人很难全家聚齐面对面地过个节,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拥挤的时间安排使得人们也没有闲暇真真正正地热衷于庆祝岁时节日。因此,必须完善传统节日文化相关政策制度以保障家庭成员节日庆祝的日常落实。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法定节假日制度是个很好的开端,保证人们普遍拥有休息和闲暇时间回家过节的可能。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法定节假日制度确实促进旅游消费,拉动了内需,却并没有很好地保障传统节日文化的庆祝和传承,很多人选择外出游玩代替回家过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没有实现,仿佛只是单纯为了放假而放假,完全无视背后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对于平安夜、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即使没有假期人们也还是会如火如荼地庆祝。这启示我们,仅仅是保证空闲休息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界、媒体界与学术界跨界联合打造以家庭为单位传统节日文化庆典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重视文明家庭建设和家风家教建设,强调家庭、家风、家教的日常训诫教导功能,肯定节日庆祝的构建家庭团圆意义与心灵栖息居所的深刻作用,从而在流动性社会也能凝聚起分割异地的家庭成员一起好好过节。其次,传统工艺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也是将传统与现代有效衔接与过渡的重要载体,完善相关政策保护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并由商界进行营销,是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一环。再次,由学术界挖掘意义,由大众传媒进行渲染和弘扬,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和生活连接起来,营造节日庆祝的热闹氛围和积极意义。最后,完善相关福利政策,比如,提供车费补助或报销,分发节日庆祝礼品,鼓励大众回“家”过年,并将阖家团圆共同过节的画面进行拍成照片或小视频,放在社区宣传栏或者公共场所的荧屏下,感染更多人与家人一起过节。其实,在流动性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只要各个文化要素配备齐全,人们可以流动过节,不一定局限在家里,家庭成员可以就近聚集一起品味节日的味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是家;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即使是异国异地,在云端也能有家的感觉和节日的味道;只要节日文化的要素充分发展,在哪里都有节日的味道。不仅要积极促成节日文化的实质、内涵、意义得到建构和实现,也要注重节日文化庆祝的仪式感,过节就是得有家的味道。

中国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节日文化自信,而传统节日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与践行。全球化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审慎对待传统节日文化淡化的社会原因,另一方面,没必要一味抵制西方节日,我们应当有效融合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积极内容,同时避免两种节日文化附带缺陷的结合,以期实现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在于重新审视传统节日文化为人们营造的意义世界和心灵家园,重新探索传统节日文化对人的现实诉求的释放空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