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及其经营管理研究

时间:2024-08-31

郑夏萱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部环境正经历着历史之变,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秩序格局也随着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应对、灵活调整,抢抓机遇,这也反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如今,文化软实力输出成为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力不容小觑;但同时,受制于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等挑战。因此,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济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正逐步成为文化产业企业的“新战场”。随着数字化和云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和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推广十分便捷,各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交易也更加频繁。近年来,全球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其中,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等文化产业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尤为突出,逐渐成为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同时,随着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公司也在积极寻求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逐步地向全球市场扩张,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包括芒果超媒、腾讯影视、华谊兄弟等知名文化产业公司。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与国家战略方向步调一致,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推动文化数字化、文化消费、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等与文化出海相结合的国际化战略,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在文化产业国际化过程中更具有竞争力、话语权、影响力。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是多元化和一体化。多元化表现为文化产业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注重本地化、差异化和多元文化融合,推出适应不同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一体化表现为文化产业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注重整合全球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全球化运作和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构了较为完备、结构相对合理、业态多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文旅部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求,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要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途径为重要抓手,充分调动文化市场生产要素,畅通文化市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目前,我国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广泛,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全球文化资源要素参与。[1]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公司也对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质量的提升更加重视,不断开展各类活动,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例如,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夏纳电影节等三大电影节,为国际市场上的文化产业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广泛的知名度。在全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凸显,国际市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国家文化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特点和趋势也呈现出多样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市场特点,制定合理的文化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策略,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二、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对其经济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一)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对其经济管理的挑战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域、文化差异和政策法规等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企业带来经济风险,对经济管理带来挑战。[2]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文化领域外资投资管理较为严格,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国际关系的微妙必然影响外资参与的文化市场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颁布最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显示,目前,外资投资文产领域主要集中在娱乐用品制造业、电视电影技术设备上。同时,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目前局部地区战争频繁,后疫情时代全球利益格局变化,世界大国对话语权的争夺,经济文化发展的外部不稳定环境势必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有一定影响。由于文化产业国际化面临的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难以预测,因此需要在经营管理中制定应对策略,积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地域特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一套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进行全面控制,适当调整经营策略,以避免或减轻外部环境的影响。

2.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

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会加剧。市场竞争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挑战,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3]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同行业、同类型竞争企业的产品,制定更精准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实现区别化竞争。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和招募高素质的人才,因为企业人才储备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团队建设方面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招募高学历、高素养、高技术的精英,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企业还可以借力而上,在国际市场扩大战略上,吸收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促进企业相互之间的融合和发展,从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3]

3.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

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会打破原来的市场桎梏,但同时也会面对风险的增加,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企业需要在经营管理中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锁定未来的收入或外汇汇率,并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投资和融资决策,确保企业运转和财务流量的平稳性。此外,企业需要合理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有适当的投保和应急计划。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的研判,对重要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进行不间断的地理信息和国情调查,及时调整并复盘经营决策,降低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

(二)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对其经济管理的机遇

1.文化产业市场扩张机遇

文化产业国际化为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和机会,从而实现经营范围和业务的新突破。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市场扩张也有助于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巩固企业的竞争壁垒,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化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也说明了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趋势。因此,通过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

2.国际化人才培养机遇

随着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推进,企业需要拥有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这为企业提供了提高员工素质和培养人才的机遇。加强人才培养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可以实现人才和技术的相互借鉴,提高设备和技术的效率,同时还可以不断更新和升级文化产品和服务,保持其独特性和创新性。[4]例如,新加坡的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国际化效果,其中,人才培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新加坡政府不仅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政策,还设立了多个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构,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现在,新加坡的文化产业已经吸引了无数人才前来发展,成为了新加坡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知识产权价值提升机遇

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知识密集型的产品,随着文化产业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也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专利、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5]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

文化产业国际化为企业提供了市场扩张、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价值提升等多个机遇,这些机遇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文化产业应该积极推进企业国际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策略

(一)不同文化产业公司的国际化策略

1.出口型文化产业公司的国际化策略

出口型企业是指主要依靠出口创收的企业。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口型企业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和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开拓海外市场。[6]例如,参加国际文化展览会、举办文化活动、与当地代理商合作等。同时,出口型企业还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而出口型企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例如,通过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管理模式,精简生产流程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

2.跨国型文化产业公司的国际化策略

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企业。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整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同时提高全球业务的协调性和效率,因此跨国公司需要通过整合多国文化资源来开展业务。例如,建立多元文化的团队,灵活运用各种文化元素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建立全球分销网络,拓展销售渠道,整合跨国公司各地的文化资源,提高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效率。

3.创新型文化产业公司的国际化策略

创新型企业是指主要依靠创新和研发来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需要跨越文化的壁垒,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带到海外市场,同时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侵权。因此,创新型企业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创新成果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4]例如,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的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7]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提高员工和供应商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权益。

(二)文化产业企业营销的国际化策略

1.着重文化差异的营销策略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企业需要通过研究和了解当地文化差异,针对不同的市场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放眼到国际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的竞争十分激烈,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经济体制、文化语境、政治生态的差异,尊重差异是文化走出去,扎根下来的前提。文化产业的营销就需要从这些差异视角入手,否则只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扩大国际化规模总量,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性调整,聘请当地员工进行本土化、在地化的文化产品改良,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设计和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逐步在国际上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在跨国营销中,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的优势,通过融合不同文化元素来推动营销。要结合不同文化元素,设计和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文化走出去,

2.社交媒体网络的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技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文化交流是最常见的方式,其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征吸引了全球网民的参与。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如 tiktok抖音国际版、Instagram这些拥有者庞大用户基础,视频的传播形式直观、信息含量大,是信息传播有力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官方机构加入其中,向全球推介文化,进行文化传播,因此文化产业想要走出去,并适应当地文化,拓展产业格局和深化产业融合,就必须加强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有效的传播,做大做强。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8]

(三)文化产业产品和品牌的国际化策略

产品和品牌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资源。应从区分市场需求、品牌文化塑造、整合全球资源三个角度进行文化产品国际化、品牌化建设。在海外市场推广产品时,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和差异,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和服务。例如,结合当地消费者对文化的喜好和需求,设计和定制化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宣传和推广的重要资源,企业需要通过品牌文化塑造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通过创造性的品牌文化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价值。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整合全球的资源。[9]例如,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寻求跨国的合作伙伴,整合各地文化资源,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在多地建立的企业文化中心,可以培养全球化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和了解,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从而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支持和管理,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