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高 旭,李凤兰
(1.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199;2.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1]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健康中国建设、社会心理和谐和人民精神世界丰富,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思想源于对现实的回应和关切,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关于心理健康重要论述,是在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满足“健全公共安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培育健康社会心态”[2]的社会治理要求,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选择等多重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目前,我国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急需完善,我们必须正视精神卫生领域出现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不断增加,而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矛盾,通过正规、专业的心理服务纾解各种心理问题。
***关心民众在遭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关怀,他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心理疏导工作力度。”[3]在三年抗疫防疫期间,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分别印发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4]和《关于印发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服务方案的通知》[5]等指导性文件,切实关切各类人群心理的阶段性变化,并通过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合作,来加强民众的心理健康维护能力,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心理健康需求。
受信息网络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转型阵痛等的影响,“黑天鹅”式的突发社会危机呈现多发态势,容易导致社会心理失控或社会情绪不稳,不仅时刻考验着民众面临危机时的心理安全处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还考验着中国政府的社会心理服务力和社会心态的引领力。能否妥善处理大灾大疫期间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民众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只有社会大局稳定,才能更好地抗疫抗灾,二者是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关系。而政府承担着化解公共危机和社会心理安全风险的重大职责,如何转“危”为“机”,缓解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使之发挥功用,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是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题中之义,亦是政府发挥社会治理效能的实践要求。***指出:我们既要“健全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体系”,[6]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精神卫生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民心理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要求。***十分关心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转化应用对国民心理健康促进的重大作用。他于2014年9月走进中国心理学发源地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了解学校心理学科发展以及在灾后心理重建等领域转化运用心理学的情况,鼓励师生在探索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障碍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7]***不仅关注中国心理学的基础研究进展和具体的应用转化情况,还特别询问了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境况,并充分肯定了这支队伍对建设健康中国、培育社会心态、维护人民心理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8]由此可知,要建设健康中国,必须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和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优先支持心理学科的发展并做好心理学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培育和建设精干、负责、仁爱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不仅将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容体系,还将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9]他指出,建设健康中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10]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明确指出了到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在制度建设、知识宣传、疾病预防和识别干预等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1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视为人民健康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要求。
有研究发现,面对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将超过90%的资源用于治疗,而仅有约10%的资源用于预防。[12]相较于疾病治疗,***指出:“疾病预防对于维护人民身心健康同样重要,应当受到重视”,他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3]相关研究证实,“治已病”的治疗成本远远大于“治未病”的预防投入。[14]因此,我们应积极贯彻***关于疾病预防的思想,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不仅重视身心疾病的预防维护,还格外关切民众的心理健康促进。在心理健康促进方面,***指出:“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利于人的健康成长。”[15]***同时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着力实现“以治病为重心”向“以健康为核心”的模式转换,不仅有助于避免疾病造成的身心损害,还能够帮助公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维护人民心理健康,实现“治已病”向“治未病,促发展”的转化目标的过程中爱国卫生运动是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和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路径。其核心理念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具有人民性和预防性的鲜明特质,它以国民健康的共建共享为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民众确立科学的心理疾病预防观念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缺乏制度保障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容易走向混乱和无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政府负责领导和实施的社会心理建设工作,偏重于社会心理的建设、社会心态的引导、民众心理健康的促进。***格外注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其视为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途径,他多次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6]为贯彻***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至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上升到社会治理和社会健康的高度,强调其制度建设和设计要“由心而入”和“滋润心田”,更多关注社会治理中人的情感维度和心理层面。[17]74-82随后,《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8]等重要文件被相继印发,从长远谋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心理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关于心理健康重要论述思想内涵的协同共建维度,强调中国心理健康促进的主体应当是“一核多元”。总体来讲,构建“一核多元”的心理健康促进主体,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政府的主导地位,为社会组织赋权赋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注重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倡导公众是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20)》在编制过程中很好诠释了这一思想,主张要“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形成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联动、个人参与的良好局面。”[19]具体来看:第一,“一核”是指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澄清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并非是党扮演“越俎代庖”的全能型选手,而是处理好与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平等、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第二,“多元”是指坚持“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公众参与”的新格局。首先,政府应积极贯彻党关于心理健康促进的方针政策,负责心理健康促进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同时明晰政府部门、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权限和责任,保证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和财务支出等方面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彻底改变行政化趋势,激发社会组织为人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内生动力。[20]其次,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心理调节、心理建设、心理保障等功能,营造健康积极、平和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了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要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坚决防止和打击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2022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强调:“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21]最后,公民个人应积极培养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公众参与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曾寄语青少年:“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2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警示我们要实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在提高物质生产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关于心理健康重要论述,兼具人民性和共享性的特质,为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提供了基本遵循。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民心理健康,将其融入到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之中,强调健康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健康的人民性特质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健康理念的根本差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鲜明体现了“人民中心”的独特理念,并将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升到关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成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另一方面,***将实现“心理健康共享”视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看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路径。“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非常推崇共享发展,并将其确立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维度,这一理念对于实现全民“心理健康共享”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利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指明了实践方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已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要素”。一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将面向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至社会治理层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这一高度,其社会目标直指维护社会心理和谐和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力图有效整合和引导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创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回应了社会心理治理的体系构建问题,还格外关照社会治理中“人”的心理和情感维度,其优势是通过促进社会心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进而实现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2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既要依托社会联动的“宏观规划”,也要着眼个体心理健康促进的“微观视角”,推动心理健康促进成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以优化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精神卫生必须现代化。精神卫生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持续关注,正如***所强调:“没有卫生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24]精神卫生现代化是卫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应然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政府将精神卫生建设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之中。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频繁谈及心理健康,明确指出要使中国发展成为精神卫生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场景的有机集成和精准对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为促进中国精神卫生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必然要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特性,归根结底是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人民的健康发展和健康幸福为目标的现代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规定,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是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重大举措。为了实现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代化,中国绘制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远景蓝图,即到2030年,中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素养需达至30%,基本符合现代化国家对民众素养的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关于心理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要义贯穿于精神卫生现代化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行动之中,具化为相关文件中有关精神卫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明确要求,是促进精神卫生现代化和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指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