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抗疫精神的价值

时间:2024-08-31

陈志兴,占艳清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在2020年9月8日的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是对中国精神的完美阐释,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发展。从古至今,精神对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如人若没有精神,则无法坚立;国若没有精神,则无法强盛。2020年是极其不普通的一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但前景无比光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研究与学习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展现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爆发,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隔断”了我们同外界的联系,只能通过网络时刻关注着我国疫情的变化。虽说这是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但其杀伤力是不确定的,是无法具体计算的,且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的健康状况与生命安全,夺走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一如既往地坚守人民之生命重于泰山、高于一切的崇高理念,誓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坚定地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从百岁高寿的老人到呱呱坠地的婴儿,从来中国的外国友人到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了尊重与保护。与此同时,所有不幸感染的患者,其所有医药费全部由国家承担,这解决了许多人担心新冠费用高昂而不敢去看病的“后顾之忧”。党和国家始终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信仰,铸就了“生命至上”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由我国的国体所决定的,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稳固基石与力量源泉,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与主体,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国家。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脱贫这一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绩。预估在2020年,农村经济贫困地区人口成功脱贫的人数高达5575万人;增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要大面积覆盖到13多亿人,大幅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服务的覆盖率。再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增加收入过低者的收入,适度调整收入过高者的收入,以此来实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目标,全体公民均可公平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最终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步。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包括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因而,我们国家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绝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一场“持久战”,是真正的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党和国家心中有人民,且将人民放置最高位置,永不放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相信任何难事都不会难倒我们。因而,我们必须坚持“生命至上”这一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现的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举国同心”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的集中展现

面对毫无准备的重大疫情,党中央并没有手足无措,而是沉着应对,冷静谋划,采用特殊之举来处理特殊时期中的特殊之事。呼吁各地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号召人民在疫情结束之前,坚持非必要坚决不外出。面对长时间的“封闭式”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并未屈服于强大的身心压力,而是默默为战胜疫情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各自守护好各自的岗位上,严守好自己的“战地”——不串门,不访友,不聚会。尤其是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他们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着想,发挥大局意识的作用,全面支持党中央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对武汉城实行全面封闭式管理的这一决策,他们为这次战胜疫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面对此次生死考验,全国上下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戮力同心。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竭尽全力救治患者,耗尽精力尽可能多挽救一个生命;位于生产线的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生产医疗防护用品;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值守;新闻工作者更是深入疫情一线,为我们带来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铸就了“举国同心”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体中国人民同样必须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一个头脑、一个智慧、一个力量。到2035年,我国要坚定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制社会;基本完成新型“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健康等方面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开放型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等都离不开中国人民共同的智慧与力量,离不开中国人民不畏惧、不退缩的勇气。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这体现的就是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是坚不可摧的。我们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举国同心”这一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现的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

三、“舍生忘死”是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的集中展现

“我是党员我先上”、“国家需要,我将义无反顾”、“疫情不退我不退”……类似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在疫情防控狙击战的战场上不断回响,令无数国人动容,准确阐释了“病毒无情,人有情”的真谛。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人民秉持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坚定理念,做到了党和国家有召我必应。这些勇士纷纷告别年迈的父母、新婚的妻子、呱呱坠地的孩子,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有情胜无情的战争当中。有的是一线医务人员,无数封请战书与无数个红手印,他们白衣为甲,用血肉之躯构筑了狙击病毒的铜墙铁壁;有的是退伍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庄严承诺;有的是青年大学生,他们踊跃参与关爱帮扶,当起了社区志愿者,不分昼夜地登记出入人员的信息,进行消杀、测量体温等工作,严防严控,不漏一人……位于各条战线的抗疫英雄们临危不惧、逆行而上、视死如归。他们一个个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一个个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神圣的使命;一个个用大爱庇护着芸芸众生。“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说的不就是这些不畏生死的“铮铮铁汉”吗?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铸就了“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体中国人民要有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要勇担社会责任。在国难面前,更要不畏生死,敢于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牺牲一切,甚至是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新时代青年,要用“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去谱写青春之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整装待发。这是一场关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接力跑”,而“接力棒”也已传到了我们这青年一代手中,跑好属于我们手中的“接力棒”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肩负起责任,成功顶起我们该顶的那片天,描绘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蓝天白云”;跑出一份令党和国家满意、令人民满意的成绩;创造出让我们下一辈人为之自豪的成果。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将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3]广大青年应该像马克思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善于将自己的小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建设当中;善于将自己的命运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青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用青春之朝气、青春之力量、青春之奋斗,不断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提高精神境界。当前和今后国内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人民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舍生忘死”这一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现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四、“尊重科学”是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的集中展现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用得好可以造福人类,反之则会反噬人类,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中国人民牢牢把握住了科学技术这个“关键利器”。***遵循科学规律,坚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4]的疫情防控总要求,准确高效地应对此次疫情,发挥了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作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迅速成立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研制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实行中西医结合,研发出有实际效用的中西药物和治疗方法,为打赢这场“生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面对信息“疫情”,所有科技界人员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粉碎各类谣言。比如第一时间编制了《科学防护“疫”问医答》系列科普挂图,通过网络高效传播防疫知识,有效减少了人民群众由于对疫情的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恐慌。我们恪守了科学最终可以战胜谣言,谣言必将不攻自破,科技是必胜武器的誓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经济被迫按下“暂停键”。但随着疫情势态的好转,各企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序复工复产,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正轨,持正增长趋势,恢复能力令世界惊叹。这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对科学规律的遵循,对科学技术的把握。全国人民秉持科学态度,运用科技力量,铸就了“尊重科学”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中国创造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提供科技支持。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航天探月、超级计算机、量子通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获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到2035年,我国科技实力要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想科技人才比比皆是,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就必须端正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掌握科学技术,运用科技力量;坚持在科技方面自立自强,可以借鉴但坚决不依赖于外国科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创造水平。打造“中国一线科技品牌”,令中国科技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加快科技强国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新时代青年是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我们要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创造活力与创新精神,为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科学创新不断注入强大动力。因而,为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必须坚持“尊重科学”这一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现的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命运与共”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大国担当的集中展现

这场战“疫”是全球性的、世界性的,将永远刻在人类健康发展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个人可以偏安一隅、独善其身。中国主张携手各国,共同克服疫情防控的困难,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中国勇于担责的精神、爱好和平的担当、敢于斗争的力量。病毒没有国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是相连的,中国不仅要保护中国人民的健康与安全,也要履行国际义务,为其他国家人民的健康出一份力。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这次全球疫情防控中,中国将自己在疫情防控和救治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国家,并且无论是在自身经济还是医务人员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向国际社会提供专家人员、医疗设备与资金等方面的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的疫情防控,体现了大国的担当精神。同时,为了进一步遏制疫情的全球性蔓延,为了尽快尽早打赢这场“全球战役”,中国时时刻刻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理念,凝聚各方力量,积极与各个国家合作。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下,各国专家集思广益,探讨疫苗研发与救治方案,为打赢这场战争聚集了坚强力量,提供了国际基础。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担当,帮助挽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与全球人民共同铸就了“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大国担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不能离开世界,世界也不能离开中国。***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5]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呼吸着同一片蓝天下的空气,全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世界与各国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遇到全球性问题,我们要携手合作、共渡难关。当今这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上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流,不可推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单靠我们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关门主义”要不得,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当中,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要积极促进世界朝向多极化发展;以“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最后,我们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永远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大国,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呼吁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加强对话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力。因而,为把我国建设成开放型国家,必须坚持“命运与共”这一伟大抗疫精神所体现的爱好和平的大国担当。

2020年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一年。我们先是战胜了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后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最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让中国和中国人民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我们不仅要继承与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汲取伟大抗疫精神之精华;还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一精神。做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心中有国、团结一心;担当责任、不惧生死;尊重科学、开拓创新;维护和平、共同发展。同时,也要培养我们在危机中培育机遇、在变革中开拓新局面的能力,在独自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双重作用下,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