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日晴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新体系也显露在了大众眼前,以高校审计为例,新准则体系的实施为教学迎来挑战的同时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审计教学的基本状况,着重探讨了新准则体系下高校审计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准则体系;高校;审计教学
审计领域随着时代的更迭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革,与此同时,关于审计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已逐渐由传统的叙述变为了多媒体、模拟、案例、报告、研讨等教学方法。就我国目前关于审计教学的现状而言,大部分以教学内容、方法为主要改革方面,对涉及审计教育实质的问题则相对较少。而当实施新准则体系后,直接影响到了高校的审计教学。
一、基于新准则体系的高校审计教学现状
(一)高校审计教学的准则
据教育部的相关报告表明,用人单位在从应届毕业生里挑选人才时,往往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持较为重视的态度,且其中以提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重中之重。教育部门也指出在高校培养方面,要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与国际市场竞争为基本前提,力求建设出国际化的专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地方区域特征较为明显的高校则要因地制宜,以区域发展、行业经济为基础,建设出综合应用型的管理人才[1]。从经济的大方向来看,会计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计学作为其主要科目之一,理所当然的成为教学的重点。审计学属于综合性较强的科目种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准毕业生们充分了解审计对于社会经济活动而言具备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其本质、明确职能、确定任务、掌握技术、熟悉国际审计惯例等,均为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可以间接地为将来毕业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审计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审计专业知识与最新的执业准则,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审计教学的特征
理论性、技术性与综合性,是高校审计教学中的几点显著特征。首先审计学中包含的人员配置、程序方法、职责权限等方面的理论,均随着社会经济演变在逐步改善。所以倘若要想让学生扎实全面地掌握其原理并具备完善职业素质,就一定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培养其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与职业道德观[2]。其次是技术性,审计,顾名思义,是一类经济监督活动,而经济大环境中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审计产生新的影响与需求,所以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不停地更新、完善审计技术与手段,争取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敏锐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新审计准则就明确了这一要求,使得学生在职业判断、控制审计风险方面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再者是综合性,对于审计而言,其研究对象过于繁杂,因此在以新审计准则为学习审计的基础情况下,通常都会以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铺垫,进而对高校审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审计教学逐渐国际化,也是当前的主要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就已提出了会计、审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新准则体系的实施,更是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国际化教学的目标。
(三)新准则体系对高校审计教学带来的影响
新准则体系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制度,在公允价值、风险审计和职业判断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新审计准则的驱动下,风险审计的理念全程贯穿在审计教学之中,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需求也有了相当大的提升[3]。众所周知,高校是培养专业审计人才的主阵地,因此在审计教学中提升学生风险审计理念、职业判断力是当前的首要目标,也是审计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审计岗位,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新准则体系的高校审计教学问题研究
(一)认真选择教材,顺利衔接教学内容
虽然新准则体系已经颁布并开始实施,但由其发布周期并不算很长,因此课本中有些触及到新准则体系的部分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失误,再加上高校审计教学的内容大都为各类审计知识介绍及注会审计为基础的审计理论,例如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倘若只用新准则体系作为高校审计教学教材,极有可能使得学生知识汲取不完全,所以,高校教师就要仔细研习教材,尽力使学生接触到完整审计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能。除此以外,教师亦要结合新准则体系对审计知识展开补充,一旦会计准则出现制定、修订以及废止的情况,审计准则也要适时整修改相关内容[4]。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结合新会计准则对审计的影响,更新补充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认真选择教材,衔接教学内容,是新、旧准则顺利接轨的有效途径。
(二)更新现有的高校审计教学观念
以新准则体系为基础,更新根深蒂固的传统理是高校审计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建设会计、审计之间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趋势互补的理念准则,从目前的国际发展来看,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势互补由此被提上了日程,而新准则体系的建立则标志着其步伐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由于我国特有的不同于他国的制度、背景、环境等因素,因此在制定准则时,必须要将基本国情考虑在内,尽力保障在与国际衔接的同时维持住国家特色。其二,增强风险意识的教学力度,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高风险职业。因此,审计教学就要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摒弃传统审计观念,从全方位建立风险导向与审计程序,从而切实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向学生传递知识、理念的高等学府,更要在审计教学中增强风险意识教育,如此一来,当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审计领域后,才能够有效规避职业风险。其三,引领学生建设终身学习的理念,无论是审计还是什么其他的职业,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得以成长的,时代更迭、社会发展、大众需求的变化推进了新准则体系的完善,这也间接地表明了想要接触审计,就一定要秉持着终身学习的理念。科技的进程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一劳永逸”的生存空间逐渐消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是王道。
(三)改變审计教学的方式
就新准则体系而言,职业判断要全程存在于审计教学之中,形成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审计时就展开职业判断的潜意识条件反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增强审计执业判断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如此才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们的职业判断能力[5]。而后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例如科学合理的安排基础课、专业课二者的数量,通常来讲,基础课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因此基础课的比率可以适宜的挑高,专业课方面,则通过管理、经济、证券、金融等方面的学习来开拓学生的眼界,从而增强其随机反应力。改变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将其转变为启发思维、实际创新的方法模式。此外,类似于模拟现场业务、审计实习等的实践教学也是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审计的判断力均是由持续的训练积累起来的。只有增强了职业判断力的重要性,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才能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三、结论
审计领域随着时代更迭而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带动了审计教学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已逐渐变得多样,本文就我国目前关于审计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等方面展开了相应的叙述,对实施新准则体系后的教学也展开了相应的研究。总而言之,以新准则体系为基础的高校审计教学方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郑玉如.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软件在企业核算中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6 (17):163,165.
[2]石利芳,孙晓红.产学研视角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 (5):35-36.
[3]靳思昌.审计学课程协同开展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研究[J].财会通讯,2017 (07):50-53.
[4]江 然.产学研视角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 (23):93-94.
[5]王霞.“翻转课堂”理念下审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初探[J].商业会计,2017 (02):113-1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