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吕红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52)
2015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发,其中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部2018年9月下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文件指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已经写进了政策文件。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双一流”一样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必须积极主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的统一,解决教育现代化的盲目性问题,解决人才培养体系水平不高的问题,解决人才培养的领路人问题,解决教育的本质问题,解决大格局育人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同时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应用型教育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有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性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切实统一起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开放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代化处于由“诱发型”向“原生形态”交叉推进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在‘目标的视域’上确实是以西方教育的现代模式作为新文明标准的”。[2]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强盛,这一进程将逐渐转变为“原生形态”的教育现代化,即内在的社会经济的自发过程。***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内涵,即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论学习,一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性、创新型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鲜明特色;在人才使用上要“不拘一格、人尽其才”,积极发挥协同育人效益,使企业、行业人员深入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引领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3]二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即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引导广大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起来,做“四有”好老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即进一步加强办学模式、培养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转变发展理念、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四转”上来,必须依法治校,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理顺思路、规范流程,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现代化,尤其是协同育人制度体系的现代化。[4]四是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即要有“新、高、实、深”的工作要求,要时刻保有“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工作方法,要开展精准行动,要健全清单制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不能“只埋头走路,不抬头看路。”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发展机遇,明确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积极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对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梳理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走出去了解新时代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办学质量。
全国教育大会中,***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美育和劳动教育更加重视。这一体系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涉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三个大的方向。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属性,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抓学风。一是要用教风带学风、用教风导学风、用管风促学风。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院长应带头下到教育一线,进入课堂,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从细节上、标准上有效指导教师,给予教师提升进步的学习方向,给予学生见贤思齐的榜样。二是要用活动倡学风,奖惩推学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作用,加快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第二课堂切实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和突破口。切实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促进学风建设。三是用考风正学风。重视课程学习的形成性教育,充分发挥课堂小测验、定期学习效果检测的知识巩固作用,督促学生对知识的累计学习。真正建设和营造“学生以成才为旨、教师以教学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下称外贸学院)便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纲要》,从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质量文化等六个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隐形“环境课程”。文化知识方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型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专业知识体系应由理论、实践、创新创业三大模块构成,即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模块,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块,贯穿始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三个模块间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共同配合。同时,适当地开设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以外贸学院为例,可以开发研究“校史、旅顺史、大连史、辽宁史和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具有地方特色体系”的校本课程《史观》等。社会实践教育方面,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以社团、社会实践教育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效融入。构建“一二三四”社会实践模式,即一个中心,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中心;两条主线,以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三阶递进,形成“大一进农村、大二进城市、大三、大四进专业”的社会实践路线;四个途径,通过“个人实践、团队实践、项目实践、基地实践”落实社会实践教育。同时,外贸学院提出了“爱国主义、思想政治、行为规范、礼节礼仪、传统文化、法规纪律、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习惯养成、校园文化”等十种“养成”教育,助推“立德树人”理念在社会实践教育方面的融合;提出学生年70本书的阅读量要求,并将“具有人生引导性质的阅读”以“论坛”或“讲座”的形式让学生自我主导,并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对教师队伍建设有更加严格的和新的要求。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传播真理、传播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使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被人们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5]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培养人才,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受教最多、影响最多的是同学之间的同辈群体,而另一个重要群体则是师资队伍。学风是教风的一种折射,学风问题的根源在教风。教师的价值体现场所就是课堂,优秀的教师必是“亲学生”的。如何“亲”,首先是要“备学生”。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从用学生具体的名字替代“next one” “下一个”、“后面”等生硬的课堂提问语言开始。“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给学生一个“微笑”,学生又怎么能够尊重教师呢?其次是掌握学生对所教授课程的了解程度,进而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学风是作风的一种折射,教风问题的根源在作风。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备备课,学生直接坐在教室里上课;满足于上完一堂课,而不用继续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管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受益如何。21世纪学生拥有的“知识优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已经形成挑战,现实是专业知识超不过“百度”的教师很难驾驭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正如***总书记强调的,“教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在加强品德修养上、在增长知识见识上、在培养奋斗精神上、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6]如何下功夫,教师只有切实投入到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用真爱思学生之所思,急学生之所需,才能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感知到教师的爱和投入,并“心甘情愿”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中。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强调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常识。广大师生都要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人生目标,具有合格的公民意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杜绝浮躁,理性思考。二是回归本分。教师就要潜心教书育人,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在新时代不但要做到“学高身正”,还要做到“艺高气正”。三是回归初心。高校的职能主要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其中人才培养,更进一步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处于高校众多职能中的重中之重。应用型高校务必要凸显“双创”特色,发挥“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四是回归梦想。这是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就是在传承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基础上,再创造和发展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进而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深刻领会“四个回归”,探索教育的本质问题,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进行思维模式转换,由以背诵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拓展和发散式思维模式训练,调整为体现教育本质的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探索问题根源、有效解决问题的适应社会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相较于研究型高校,教育教学的内涵则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师一言堂”的课堂不但落伍而且学生受益较低。随着各类知识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完善,教师们似乎更加注重各类信息资讯的堆积,以及多媒体等各类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以求增加课堂容量并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教师们却忽略了一个不可小觑的事实,即当今的学生知识容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他们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大洪流中,在网络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暂且叫做学生的“原始知识容量”,是不可预估的且存在鲜明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已经不再甘于在课堂上仅仅作为一名听众,更何况一些“传道授业者”的知识容量与授课水平等综合能力未必能够轻松驾驭21世纪的课堂。所以,高校要真正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深入透彻地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转时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努力培养教师拥有发现问题的“慧思”、解决问题的“头脑”和以“学生为本”的意识,用具有高度和一定思想的“爱”回报学生探求世界的渴望。一名优秀教师应能够将课堂还于学生,成为优秀的教育“引导者”,将“合作学习”、“认知心理学”等教学理论切实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将其“原始知识容量”在课堂上发挥运用,促进学生自己主导课堂,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思考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习成为探求型的而不是任务型的,以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内严密而严谨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与研”同步,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这无形中为高校,特别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形成一种必然的挑战。当前,各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困扰的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课堂上迟到、睡觉、玩手机、不带教材、不带笔记、不带笔具、逃课、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一课堂现象,反映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现实。要打造一个吸引学生的优质课堂,教师仅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步进行教学研究,对学生有足够的透彻分析,进而对如何教采取有效策略。这里的“研”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研究,还有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艺术等教学策略的研究。21世纪的学子其“原始知识容量”会因其成长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家庭背景、成长的动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虽然经过高考这一“筛子”的筛选,整体而言依然是明显的“丘陵地形”,而非20世纪之前的“平原地形”,个体间的差异性很大。所以,这里尤其要强调一点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备学生”并讲究教学策略。要在同一个培养方案下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针对新时代学生的不同特质,开展教学研究,采取精准行动。从教师仪容教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材选用、课堂管理、课堂考核以及教具配备等各个教学运行环节都要关注研究,特别是课堂语言应具有准确性、指导性和教学性,起到启示和引领的作用;教师要“备课堂”,要能够预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好预期假设和应对措施。只有通过“教与研”的同步实施,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特质,更好地针对性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而吸引学生从爱上课堂开始爱上这门课程爱上学习,进而真正接受教师的思想传播,教师也才能有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教育关乎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所有的政府、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但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这一本应形成合力的责任却因地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而各自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历来都还算紧密;随着国家鼓励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政策的推行,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也渐入轨道;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则似乎仅存在与入学、学生学籍变动和学生毕业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点。也有高校会在每个学期向家长做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但也仅限于高校单方面的汇报,多数高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是断档的。于高校而言,家庭教育信息如何辅助高校教育,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育人的突破。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因其学生培养的创新性、复合型和实践性等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执行机制,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格局育人的关键。在高校制度建设较健全的前提下,只有执行上得力,才能确保运行上有效。为使反馈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跟进、落实和解决,则必须同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因此,一是思想上要重视。高校管理者要把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理性思维,统一思想和行动;二是在学风上要加强建设。学风的建设要通过教风、管理者的作风来推动,要全学校一盘棋,以排山倒海之势抓学风。抓好学风要从老师的教风抓起,从管理者的作风抓起。通过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引导带动学风建设;三是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着眼于落下去、出效果,通过制度的设计、制度的创新以及制度的细化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要建立监督执行机制。除了日常的监督检查,还要切实落实教育大会“健全清单制度”精神,针对教育教学运行效果不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及时“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通过立项研究、制度建设、绩效管理等进行跟踪解决,加强督查督办,建立监督执行机制。
总之,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教育内涵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为工作指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各行各业紧密结合,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