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获得感+”目标下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初探

时间:2024-08-31

刘晓霞,曾雪灵,关冬松

(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自***总书记提出“获得感”这一充满温度和质感的暖心话语之后,“获得感+”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共识。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思政课程吸引力不强、学生满意度不高、被动情形仍没从根本上改变的现实,高校思政课程必须要以加强学生获得感为有力抓手,从把脉需求、优化供给、提升师资、整合力量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让青年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获得感+”目标下高校思政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思政课质量,关键点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首先要弄清楚“获得感”,其由获得和感两部分组成,其中“感”是重点和中心,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外物对人刺激或触动而产生的主观感觉;“获得”是取得、赢得之意,获得感则是指由于取得或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成果而产生满足感的情绪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其心理和精神需求之间的有效契合中,所体悟到的满足感和积极心理体验,表现为教育客体在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到正向影响而产生的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融合、价值观上的认同和行为方式上的同化效应。其外延包括生智慧、价值观念、健康心理、道德法律素养,以及由此所表征出来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成熟心理、果敢气质、准确的判断力、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是从思想、心理、情感到行为全面、系统的获得。诚然,让大学生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获得也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但客观地说,目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一)融媒时代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了教育效果,影响了学生获得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融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观念相互交流交织交融的态势日益加剧,致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多年来,我们从努力与互联网争夺学生到利用融媒体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和思潮针锋相对,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及时发出正确的声音,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坚定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但由于互联网上各种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存在和变化,还是影响了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已经承担起了学生接受信息和影响认知方式的重要渠道,为他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了解社会、沟通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文化和思潮以及夹裹着西方意识形态内容的低俗、过度娱乐的有害信息扑面而来,吸引了一些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兼收并蓄,使部分青年注意力集中于网络游戏、娱乐明星、网红等,还出现了诸如“佛系青年”、“小众青年”、“粉丝”等文化现象。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也积极占领了互联网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并在这块阵地上对大学生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教育,但由于目前资源开发的还不到位,整体设计还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内容方面的感染力还不强,尤其是利用网上优势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有时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影响了大学生的获得感不强。

(二)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错位不给力,降低了学生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基本对称,即大学生实际获得与内在需求之间差异越小,大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质和量上就会越高,获得感就越强。因此,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需矛盾是提高大学生获得感的重要前提条件。虽然当前正在推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大改善了供需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以教育者主观感受为主的供给形式,使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供给错位不给力与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矛盾。一是“配方”有些陈旧。“配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内容。很多教育者还没有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致使供给的内容生硬、刻板。表现为内容“高大上”的多,“接地气”的少;空洞呆板的多,鲜活生动的少;照本宣科的多;独创性的少。二是“工艺”有些落后。“工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的方式方法。教育者们采取单向灌输教育方法的不在少数,一些教育者没有切实从0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特别是涉及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的内容,自觉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进入学生头脑的不多,有的只是一味的主观“强灌硬塞”,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极大地削弱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育教学活动变成教育者的独角戏、个人秀,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包装”有些过时。“包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方式。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他们话语表达时尚新颖,擅长网言网语,而部分教育者却依然沉浸于自身的话语环境而怡然自得,忽视了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接受心理,无法以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来供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学生获得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中存在的“内卷化”效应,消解了学生获得感。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教育对象较之过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育者的工作态度、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时刻保持一种奋发状态,不自我懈怠,不固步自封,使教育内容对学生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目前由于部分教育者存在“内卷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的获得感。具体来说:一是政治信念、理论素养不够夯实。政治信仰坚定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基本的要求,而理论素养扎实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和关键,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但在目前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深刻变化、人们价值选择日益多元的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教学中随便发牢骚,讲一些奇谈怪论,不注重理论学习,功底差,教学中底气不足,缺乏说服力,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获得感不强。二是人文情怀不够深厚。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灵相通、情感相融的有温度的育人活动,要求教育者关心、尊重、热爱学生,心怀祖国、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但现实中,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大情怀,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缺少担当精神,不关心、热爱、了解学生,不关心他们的诉求,心浮气燥、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还有的仅把育人工作看成是谋生的手段。三是综合素质不够强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师,但由于受“内卷化”效应的影响,一些教育者产生了职业倦怠,结果就是知识结构更新缓慢,思想不敏锐,理论素养有限,思维已成定势,教育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不善于分析热点问题,习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为基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激活00后大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青年自我认知不足造成多维场域不在场,弱化了学生获得感

00后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破解供需矛盾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导因子。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关系到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问题,不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事倍功半。目前的情况是,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本质和功能、内容与方法等认知不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成长成才发展的重要性也知之不深,结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前,部分青年就对其缺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认知直接致使部分青年虽然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中,但心却不在场。究其原因,有教育者、社会的问题,还有教育对象自身的因素问题。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大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他们想事做事容易以“是否对我有用”为出发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也是以有没有用为衡量标准,如很多教育对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如专业课对他们有用,他们称之为“水课”,加之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困惑和真正需求关注得还不够,解的惑也不多,方式方法手段也不新,造成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常出现出勤率高、“抬头率”低的问题以及人在课堂心已飞翔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

二、“获得感+”目标下高校思政课程质量提升对策探讨

(一)把脉需求侧:推动供需双方信息同律动

1.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进行精准对接。学生的思想与时代密切相关,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特别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观以及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影响,教师要融入学生中,走进他们内心,深入了解他们思想特点、行为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学生期待和悦纳的方式供给教育内容。一要密切联系现实,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焦点问题,如中美贸易摩擦、香港问题、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多角度评析,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化解学生的思想疑虑。二要聚焦学生思想,深化其认识。厘清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避免浅尝辄止、空洞说教,而要以丰富的内容、详实的数据、高度的自信直击学生的思想疑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2.掌握学生所疑所惑,进行有效引导。时代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变化的世界,使大学生们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生困惑和疑问,如: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金钱是否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作为思政教育者应做到理清思路、对症下药,以大学生期待和悦纳的方式供给教育内容。一是要针对疑惑,正向引导。教育者要针对学生们各种各样的人生困惑与疑虑,进行有针对性、说服力地引导、输导、开导。二是直指内心,深入引导。教育者要重视大学生心灵方面特别是价值观、幸福观、得失观、义利观等问题的困惑与疑问,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群与己、成与败、得与失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内心平衡和幸福的节点,给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熟悉学生所期所待,进行按需供给。大学生思政课程获得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真正需求和期待了解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常常出现供需之间错位、不到位等各种各样供需不给力现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中收获的东西,按先后顺序分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指引”、“了解国家发展大势,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立身做人的道理”、“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引导和情感解惑”、“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本地区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获得感问卷调查,让思想政治教育者理清思路,真正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工作中做到按需供给,对症下药,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二)优化供给侧:促进思政课程教学高质效

1.内容创优,提升供给的研学养料。一是透彻的学理传播主流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理探究的“研值”,提升大学生思想的获得感。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以深厚的学术素养讲清理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同时对错误思潮批驳有理有据。引导大学生能够在鱼龙混杂的思潮和观点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二是用丰厚的知识传播先进价值观念,提升大学生的成长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用丰厚丰满的材料、养料引导大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欲、奉献与索取等方面的关系,做一个有信仰、爱国向上有担当的人,实实在在的收获人生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食粮。三是课上与课下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提升大学生的行为获得感。课上可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排演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演绎英雄人物或时代楷模的光辉事迹等,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饰演的情感体验中自觉感悟进而受到教育、感染和激励;课下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等,坚定“四个自信”。

2.教法适切,改善供给的调配工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法创优,使课程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有己有人”。[1]一是优化产品配方,转变供给方式。思政课在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如何的出场,其授课形式犹如产品和菜肴,要配方先进、包装时尚、工艺精湛、颜值亮丽。因此,思政课要寓教于思,改进配方、提升工艺、重新包装,做出色香味形和合、搭配适当的高颜值精神大餐,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和需求。二是变换话语体系,优化表达方式。思政课要进行话语体系的转化,“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化,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从教材的书面语言转变为日常的口头语言,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使理论脱下“高大上”外衣,实现理论讲解生活化,教学内容家常化。三是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注重感同身受。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块阵地,通过网络互动、翻转课堂、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使教学工作活起来,通过展示一帧帧生动的图片、一则则感人的故事、一段段难忘的视频,使思政课教学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既“入眼”又“入脑”,在不知觉中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和信服。

(三)提升师资力: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守初心

1.筑牢信仰,为学生成长引领航向。***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要求教师要坚守自己的初心,提升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培根铸魂的能力。其独特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们一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夯实信仰。思政课教师要政治强、信念坚,始终坚持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2]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才能在青年心中扎下根。二是要提升理论素养,增强素质。教师要悟透原理,对经典运用得娴熟得当;追求真理,明辨是非,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批驳得有理有据;明白事理,准确把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是重视爱国践履,强化实践。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机统一。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新农村的蒸蒸日上等,亲自到现场去感受、去聆听,就会进一步坚守住初心,在课堂上讲出来的理论就能充满底气和说服力。

2.升华人格,为学生成长洁行感召。“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2]思政课的独特性要求思政课教师一要拥有家国情怀,勇担使命。思政课教师主动跳出人生的小我,“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2]将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用崇高的心灵、高尚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构建起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二要走进学生内心,真诚关爱。通过与学生建立微信群、QQ群等进行交流和谈心,使学生敞开心扉,成为其良师益友,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学习、生活和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给予关怀疏导。三要坚持洁行修身,清白做人。教师有情怀,品行高洁,更要付诸实践,人前人后、网上网下、课上课下、说与做要一致,不要人前人后两幅面孔,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欣赏和认同,从而愿意走近教师,敞开心扉,聆听教育,思政课教育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3.提升内功,为学生成长传道解惑。打铁还须自身硬,一是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种教育培训,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二是继续学习提高自我,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过程中开展更高层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教研和科研带动教学水平提升;三是积极参加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的研修,学会以马克思主义视野观察分析整个世界,全面提升理论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四是落实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准确把握问题,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学中的重难点等问题集体进行研讨。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强化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其传道解惑的“内功”。

(四)整合力量源: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大系统

1.发挥育人耦合体的协同效应,施教举措更亲和给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2]一是校内各种育人载体力量相配合。高校要将思政课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落实,重视发挥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每年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等体系。二是社会、家庭、学校合力育人。社会要形成崇德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重视发挥各级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家庭要重视发挥良好家教家风的润化作用,努力形成仁爱忠孝、谦和好礼、诚信知报、见利思义的家庭氛围;学校辅导员和团总支等要与家长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汇集在一起同频共振,为学生获得感提升形成强大的育人共同体效应。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可通过开设专业伦理课程、讲述工匠精神作为有益补充,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努力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局面。

2.加强文化涵育力的感染效度,主题教育更鲜活贴近。要高质量地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就要不断增强校园文化正能量的涵育和润化效度。一是增强校园精神文化涵育心灵的深度。每所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史校风校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风师风教风等育人元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校的生命力和底蕴所在。要重视发挥这些潜课程文化在培养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担当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可将其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融合在一起,引导师生主动修德修行,不断提升自我。二是增强校园环境文化滋养情志的广度。校园的自然环境体现了高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让校园的山水、花草、亭廊、场馆、网络以及教室、寝室、食堂等人文景观“艺术化、思想化、会说话”,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相呼应,既贴近学生,又鲜活生动,崇德弘毅的氛围熏染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主动担当和砥砺奋进的实际行动。三是增强校园行为文化锻造品格的力度。爱国奋斗担当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可通过节庆纪念仪式、公益志愿服务、红色文旅践行、关爱弱势群体、阅读经典、讲座培训、竞赛演出等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熏陶感染师生,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把崇高美好的情志和德行植入学生内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行为习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