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赵淑云,刘敏岚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法规避而颇具争议的话题。过去,人们对“灌输”的认识有较大的误解,每每谈到“灌输”,人们往往先入为主,将其等同于无视人性发展的强制性、教条式教育,甚至与“洗脑”划等号。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研究力度,也针对这种误读给予了“灌输”理论越来越多学理上的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关于“灌输”的研究论文来看,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如,孙来斌认为,当今仍然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仍然存在着两大意识形态的对立,“灌输”理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1]同时,也对与“注入式”、“单一向度”同义的灌输方法颇有微词,如,罗红杰认为,“灌输”理论在原则上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在方法上却灵活多样,并不是硬性灌输。[2]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于种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认识不透彻、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实效性的发挥和提升,因此,深刻领会“灌输”理论,走出“灌输”理解误区,将“灌输”理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意义。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输”理论特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民大众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使之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政治信仰、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3]
“灌输”理论的创立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界基本上认同: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关于“灌输”的描述,为“灌输”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是“灌输”理论的萌芽;考茨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灌输”的描述;而真正将“灌输”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并最终得以确立的是列宁。列宁对“灌输”理论的论述以《怎么办?》这篇文献最为集中全面。具体包括“灌输”的内容、重要性、主体和客体、目的、方法等。他指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4]这里列宁强调了“灌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灌输”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积极性[4]”。工人原本没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这就是说,工人阶级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不能自觉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需要从经济斗争的外部“灌输”进去。这里指出了“灌输”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民主主义意识,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理论中创立的。[4]这里说的是“灌输”的主体是有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4]“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指明了“灌输”的客体是广大民众,同时,以“灌输”主体的不同身份指出了“灌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
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和西方社会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道德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通常被理解为教育者居高临下以单一、粗暴形式对受教育者的强输硬灌,其实质是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灌输”理论也因此被冠以强制灌输之名。然而,本文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科学的、开放的、实践的理论,并不是逆人性的、教条的、单向的强制灌输。
首先,“灌输”理论是建立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作斗争基础之上的,体现了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其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等革命先辈的思想发展起来的列宁“灌输”理论,其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特质,这说明“灌输”理论是开放性的动态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最后,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列宁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与工人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他说,从各地收集的政治和经济揭露材料,将为不同职业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工人提供精神食粮,将为举行各种各样问题的座谈和讲演提供材料和机会。[4]
“灌输”理论不但不是强制灌输,而且恩格斯、列宁等还明确地对强制灌输予以否定,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5]列宁也反对以简单生硬的方式把政治灌输给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政治教育的成长中的青年一代,因此“灌输”理论不强制灌输,“硬灌输”、单向度“灌输”都是有害无利的。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理论诞生之初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社会民主党成立初期,党内出现了以伯恩斯坦改良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遭遇了信仰危机,列宁在这一危急时刻提出了“灌输”理论,提出从经济斗争的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以“自觉性”批判“自发性”,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匡正与弘扬,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一次精神洗礼,正是在“灌输”理论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主义得以形成,全党全国思想得到统一,并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我党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6]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根据中国实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深刻诠释和深化了“灌输”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障。
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拨乱反正”,逐步进入正规化和规范化轨道。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说:“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以后的十年中,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主要是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规划、完善高校德育体系、深入进行高校“两课”改革,为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思想指导。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深化和丰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等作出全面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日益科学化,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特征明显,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7]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为代表的党中央深谋远虑,透彻分析国内外形势,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战略任务,强调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不渝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要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让“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入广大教师的心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为新时期维护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坚持“灌输”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从不断变化的实践中验证了“灌输”理论的时代性和真理性。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但是意识形态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社会发展中各种思想相互交织,这就尤其需要发挥“灌输”理论的价值引导功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首先,当今世界总体环境向好,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意识形态斗争手段愈加隐秘化、多样化,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尤其是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类思潮相互激荡,社会趋利性增强,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既追求自我实现,又因社会上道德败坏、不公正现象而倍感困惑。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传播具有隐蔽性,大量恶意虚假信息和低俗化信息盛行,毒害着大学生的思想;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滋长了浮躁情绪、降低了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情况良好,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育主体、客体和方法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灌输”理论,探索有效的改进途径。
首先,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也有部分教师迫于科研压力、对教学投入少,上课照本宣科、内容空洞无力;学生缺课、上课看课外书等现象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缺乏成就感。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流于形式。
其次,大学生思想水平有待提升。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承载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他们思想活跃、关注社会、追求自我实现;但是在市场经济趋利化的影响下,面对着就业和升学压力,大学生更加偏重实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法注重单向灌输,脱离学生的实际,无视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理论高高在上,让大学生对从小就在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更没兴趣。
最后,教育方法单一,实践性不足。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传统教育多以强制性的单向灌输为主,很少关注到学生作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现状,引发教与学“两张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然而实际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并不少见,学生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诸多的不适应。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校园管理以及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有待进一步建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们的思想即使是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新时代,继承与创新“灌输”理论,就是要科学设置“灌输”内容,站位高远、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提升“灌输”主体的思想政治素养,改进“灌输”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从而全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重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9]。“灌输”理论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定党的正确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展道路。“灌输”内容的设置应以此为根本指南,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历史教育,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加强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处于人生关键期的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深入地学、系统地学,而不能片面地迎合学生避难趋易的心理、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和实用性的学习目的。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0]。这里强调的实际上是一种“大思政”的育人理念。首先,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利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各门课程中充分、科学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自然地融入专业内容的讲授中,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其他各门课程为有益支撑和有效补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掘“灌输”理论的全面性功能,多视角、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充分利用校史、校训、校歌及社团活动等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能激发学生热情的音乐思政、戏剧思政、艺术思政等活动,形成潜移默化、协同发展的“大思政”格局。总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促进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力地推进高校思政工作,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11]。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重任,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应该坚定政治信仰,要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讲”,培养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让他们从心里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行动上积极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相关部门、学校要创造条件多方加强教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掌握,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学深吃透,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大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思政课常学常新;同时,要坚持教学和铸魂相结合、言传与身教并重,夯实理论功底、课堂教学生动、关心爱护学生,以此来引起学生共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田。
“灌输”方法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供了手段,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明了方向。[12]应在教育教学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持续推动“灌输”方法的改革创新,实现“灌输”方法的多元化。
首先,坚持“灌输”主体主导性作用,同时充分体现“灌输”客体的主体性。***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细心栽培。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乐于表现,传统的强制灌输方法会导致逆反和接受疲劳,教育教学中应讲求“灌输”方法多样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提倡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已有的爱好和知识经验,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在理论教学中适当引入现代化教学方式。基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对丰富和发展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加快在线优质开放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搭建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自觉、快乐、创造性地去学。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的过程是课堂内容的延伸,是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实现自觉性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应把抽象的理论与社会现实、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深入发掘和运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和网络的实践教学资源,采用经典诵读、迷你情景剧、社团主题教育、演讲、主题征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以丰富多样的切身体验,强化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灌输”理论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是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了的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坚持继承和创新,将科学的创新理论落到实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