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学校设置结构化面试本科通识课程的实践意义

时间:2024-08-31

罗长青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通识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实施“自主选课-学分考核-弹性学制”教学改革极为关键的一环。有鉴于此,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特别“C9联盟”、“985”、“211”、“双一流”等重点高校,纷纷通过通识课程设置来推动教育改革。与此同时,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贯彻“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许多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结构化面试(Structured Interview)是根据胜任职位要求,遵循固定程序,采用专门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察小组与应考者面对面言语交流方式,评价应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才测评方法。结构化面试注重考察面试者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组织计划、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等能力。国家公务员、选调生、司法干警、银行信合、事业单位等公开招考通常采用结构化面试模式。作为就业指导系列通识课程,结构化面试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熟悉招聘面试原则、程序、规则,提前做好准备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在“自主选课-学分考核-弹性学制”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开设结构化面试本科通识课程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的结构化面试研究可以分为理论与应用研究两个方向,前者主要探讨结构化面试理念、程序、效果的探讨分析,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结构化面试中的评分一致性问题初探》[1]、《多面Rasch模型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2]《结构化面试研究》、[3]《结构化面试中面试官的评分及影响因素》[4]等;后者主要探讨结构化面试在各行业和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代表性成果有《结构化面试及其在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中的应用》[5]、《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结构化面试的测评功能研究》[6]、《结构化面试:企业筛选人才的捷径》[7]等。就结构化面试应用研究而言,当前研究大多集中于党政干部遴选、公务员招录、企事业单位招聘等具体招录应用,而结构化面试模式的人才培养研究则十分鲜见,当前仅有马庆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系统化培训模式的构建》。[8]至于本文所要讨论的高等学校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当前尚未引起结构化面试研究同行的关注。正因为如此,本文拟从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职业定位引导、贯彻教育平等理念三个方面,具体讨论高等学校设置结构化面试本科通识课程的实践意义。

一、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大多按照学科建制设置专业,如根据中国语言文学设置汉语言文学、文秘、创意写作等专业。由于学术贡献对专业发展构成重要支撑,无论怎么强调学科建设之于专业发展的价值均不为过,但考虑到专业设置更多是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人才而不是潜心于学术研究的专业研究者,其实也有必要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对专业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即将训练目标设置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冯向东教授就曾指出,“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从认识上理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有助于研究和回答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一些现实问题”。[9]如果我们坚持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双重面向,那么各专业课程设置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只有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而设计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方案,才能确保专业教育适合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整体目标。

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对构建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支撑。结构化面试可以看成是以语言表达为主线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考察,结构化面试培训也可以看成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过程。高校开设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不仅贯彻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落实了“重视实践”和“突出实效”的教学改革思路。从考察环节而言,结构化面试涵盖面试着装、交流礼仪、听题审题、口语表达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又涉及多项考察要素,例如,面试着装涉及色调、款式、搭配告示;交流礼仪环节涉及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敬礼致谢等;听题审题环节涉及听题、速记、审题等;口语表达则涉及表达是否有条理、是否具有实效、创新性程度等。就试题类型来说,认知匹配题型涉及自我认知和岗位匹配能力培养;人际关系题型涉及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事务处理题型涉及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急应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组织计划题型涉及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题型涉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以人际关系题型来解释说明。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对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已有研究证实,大学生在接受集体人际关系训练之后,“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坦率心态、开放程度、责任心、口头表达、对人欣赏、说服技巧及拒绝技巧方面均比训练前均有显著和极显著提高”。[10]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人际关系训练指导。例如,如果你的同事工作能力不如你,却先于你得到提升并成为你的领导,你怎么看待?这是结构化面试典型人际关系案例,主要考察人际交往观、沟通与协调能力、自我反省能力。与其他类型试题训练一样,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尊重理解”、“沟通交流”、“善后反省”三步走的思路进行答题。教师可能会提供诸如此类参考答案:

首先,对同事的升迁,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与同事的勤奋努力有很大关系,但也是我们团队默契合作的结果,说明我们团队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同时,由于此前在工作过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后我们的工作会有默契配合。其次,之所以这位同事被提拔为领导,是因为这位同事的某些能力水平最适合这个岗位;上级领导的安排不会是偶然的,既可能是这位同事业务水平高,又可能是人际关系好,还可能是应变能力活,所以我应该多向这位同事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提升。最后,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我一定要努力和勤奋工作,这样才能为我们团队作出贡献,才能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和栽培,但也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得到领导的赏识,而是说领导能够将我安排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提高我们团队的工作效率。

考虑到毕业生就职之后将要独立处理上级、同事、下级、客户、群众、媒体等多种复杂关系,高校通过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通过模拟特定情境下的特殊人际关系处理,指导学生掌握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诚待人、互助互利、讲究信用、宽容大度等人际交往技巧,提升处理棘手人际关系问题能力。

在此再以应急应变力题型进行解释说明。如果你是领导秘书,在订机票时输错了领导的身份证号码,导致领导无法正常登机,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你会怎么办?这是结构化面试典型应急应变案例,主要考察有压力的情境下能否多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与其他类型试题训练一样,指导教师也会教给学生回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按照“轻重缓急”和“统筹兼顾”的原则,通过“换要素”的思路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即换人、换物、换时间、换地点、换工具、手段等。教师可能会提供诸如此类参考答案:

立即打电话给订票机构或者航空公司,在身份验证之后更正身份证号码;在无法更正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重新购买该航班的机票;如果已无同班次航班机票,再考虑购买其他航空公司机票,这样也不影响领导出行;在无法航空出行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通过高铁和专车的方式出行,这样同样不会耽误领导的行程;下次给领导或者单位下订单确认前,自己必须进行二次确认,同时请办公室同事进行核实,这样就避免以后出现同类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面对和处理的棘手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是否拥有良好应变能力,特别是关键时期能否审时度势作出决策,这已经发展成为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之方面的帮助。从根本上说,结构化面试是以语言表达为基础和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考察。高校开设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个层面要求学生能够清楚流畅地描述事件、解释事件的发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第二层面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这个层面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整理;第三层面是综合能力培养,这个层面要求学生在自我认知、岗位匹配、人际交往、组织计划、事务处理、综合分析等方面有所提升。诚如给领导买机票时输错身份证号码这个试题所能展示的,情境化模拟训练事实上是学生日后工作岗位处理棘手问题的沙盘预演。无论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就业、创业、升学,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终身受益。就当前高等学校培养体系来说,专业课程和其他通识课程暂时还无法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因此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开设有其必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即使在“全社会关注、政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工作不易的尴尬局面也依然存在,部分学生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大学生就业困难当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毕业生缺乏清晰职业定位和相应面试求职经验也是其求职失败的原因之一。针对在校学生开设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将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定位,以及通过情景模拟获得求职经验。虽然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并没有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直接目标,但结构化面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成学生的自我与职位梳理,这些都会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按照结构化面试的教育理念,个人只有逐渐发现自己最期望从事的职业并不断朝着这个理想职位努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已有研究者指出,“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并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11]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相应职业规划,那么在毕业之后的求职过程很可能遭遇各种困惑。最典型的情况是这样的,毕业生并不清楚自己渴望从事什么工作,对自己从事特定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没有客观评估,在随波逐流的被动工作寻找过程也不可能全面理解工作所能带来具体回报,最终,他们要么没法找到工作,要么找到了工作也不满意。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认知”和“岗位匹配”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尽早、逐渐、科学地做好人生与职业规划。

在参加结构化面试培训之前,经常有学生不着边际地提问:老师,您觉得我最适合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将来去从事××工作怎么样?学生显然是信任教师从事面试培训的经验,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不可能提供令学生满意的答案,这不仅因为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因为不同工作涉及不同的专业技能、职业前景、物质回报等。教师当然能够为学生解决这些困惑提供帮助,但最终的回答当然是而且也只能是学生本人。当然,学生提出这些幼稚的问题倒不一定是件坏事,这至少说明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答案,这可以看成是漫漫求职路的良好开端。在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教学模块,教师通常会指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职业定位来解决求职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基本问题:你想找什么工作?你能做什么工作?工作能给你什么?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梳理,诸如兴趣爱好、专业能力、工作期待等。有些学生能够较为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有些学生则需要一定思考时间,还有些学生还不清楚如何回答。重要的并不是学生能否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以及回答问题之后所作的思考,因为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获得标准答案(当然也不可能存在标准答案),而是要锻炼学生的自我与职位梳理能力,引导学生协调兴趣爱好、专业能力、工作期待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在统筹兼顾基础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比方说,教师可能会告诉学生,找工作时不能只考虑个人兴趣爱好,还要考虑个人能力水平的匹配,换句话说,你还得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从事你喜欢的工作。在教师启发之下,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水平权衡职位: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该职位吻合且具备从事该职位的能力水平,那么学生就完成了自己的职位匹配,因而需要集中精力准备即将来到的求职面试;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与职位并不吻合,或者兴趣爱好吻合但尚未完全具备从事该职位的能力水平,那么学生最为紧要的任务并不是为该职位面试做准备,而是要尽快完成自己求职岗位匹配,他更应该去寻找与自己兴趣爱好更为吻合的职业以便发挥出自己优势特长,或者更应该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发挥该职位的竞争优势。

“岗位匹配”教学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工作岗位认知与理解,如从事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工作岗位的职务授权与责任承担、工作岗位的社会地位与薪酬待遇等。在“岗位匹配”教学模块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熟悉自己所望从事工作,结合“自我认知”教学模块所作的自我梳理,引导学生比较自身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同时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不足,再次确认自己的意向性工作;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放弃此前的意向性职位,按照扬长避短原则重新寻找和评估适合自己的职位,这样就预防了盲目求职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算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带给学生的重要帮助。进一步而言,结构化面试课程强化学生求职前的岗位认知还有助于学生在上岗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提高业务水平。这样不仅使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获得较好的职业声誉,使其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而且也为毕业生的生源高校带来较好的口碑,从而形成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结构化面试的全真模拟演练对毕业生就业也有重要影响。所谓“全真模拟”就是根据所能获取的招考面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创设吻合历年面试趋势的面试情境,帮助毕业生熟悉面试流程、方式、题型目的,锻炼毕业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抗压心理素质。模拟面试就能达到熟悉面试流程、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如果说“全真模拟”是让毕业生做到“有备无患”,那么“反复演练”则是让毕业生实现“熟能生巧”。教师通常会给予学生结构化面试理论指导,但理论指导要转变成学生面试表现,还需要大量的结构化面试实践,因此学生必须进行一定数量模拟,才能在训练过程逐渐养成良好答题习惯,提升思维敏捷度,锻炼其沉稳应变能力。当然,训练质量也极为重要。由于结构化面试涉及面非常广,缺乏针对性的“题海战术”通常会消耗学生接受训练的耐心,而且也未必取得较好的面试训练效果。根据笔者的面试教学实践,训练应该按照“精选精练”模式,针对历年面试真题,纠正学生弱点与不足,这样才能取得良好训练效果。

三、减轻校外培训经济负担,贯彻落实教育公平理念。

我们承认市场化面试培训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比方说市场化面试培训扩大了面试培训的社会影响,从而引起毕业生对接受面试教育的重视;再比方说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面试教育中来,充实并提升结构化面试师资;再比方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面试教育选择,有效弥补了高等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不足。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同样重视市场化面试培训存在的问题。虽然是一周至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学生需要交纳的课程费用少则几千,多达几万。如果算上通勤与食宿费用,那么培训总花销还会更大。为了提高机构的赢利能力,从业人员还可能鼓励学生多交费接受更好的面试教育。由于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不得不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面试辅导班,这就造成来自经济富裕家庭的学生要比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更易获得面试培训机会,多交纳培训费的学生要比少交培训费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这显然与教育致力于公平正义的理念背道而驰。对那些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来说,由于付不起相关费用而被社会化培训机构拒之门外,即使自己品学兼优也不例外,这无疑是让人沮丧的事情。如果高校能够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培训需求推出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那么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就不至于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去受教育机会。虽然高校开设的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也未必能够满足所在在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作为普惠性、基础性、保底性课程,其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缓解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部分学生的被剥夺感。

由于不同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排课时间、课程设置、收费价格均不相同,学生可能需要付出部分时间和精力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通常说来,培训机构根据学生经济承受能力和付出培训费用意愿来提供差异化的教育产品,而不同班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师资、课表安排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又造成学生需要付出部分时间和精力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产品。在培训机构繁多,而办学力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甚至还有上当受骗的风险。部分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采取了“0元入学,过关付费”模式,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贫困生源的经济困难,但选择过关付费模式,被录取考生至少要交纳三倍以上的正常培训费用。换句话说,原本考生是为了省钱“0元入学”,后来反而因为“0元入学”需要交纳几倍的培训费,这无疑是培训机构推出的精明营销。如果说“0元入学,过关付费”还算是营销策略的话,那么各式各类的“培训贷”则是实实在在的合同陷阱。培训公司以“先上岗,再付款”作为诱饵,签订培训和贷款两份合同,其中贷款合同系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办理,由第三方合作金融机构将预付款转给培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甚至比“0元入学,过关付费”模式更快收取培训费,而签订协议的学生则需要按照协议规定偿还贷款。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各地采取措施或暂停或限制发展(校园贷),但仍有不法者改头换面继续进行,‘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依旧突出,给大学生权益带来严重损害”。[12]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与求职赚钱压力,贫困家庭学生更容易遭受“骗培”和“骗贷”风险。就笔者任教的单位来说,校内有相当一部分省内生源,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出自“非富即贵”家庭,个别学生甚至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学业。如果高校能够从普惠性角度将结构化面试纳入选修通识课程,那么不仅极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阻止了这部分学生陷入“培训贷”骗局的可能。

从时序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可以分成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已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证实,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对初次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13]如果将学生的就业过程看成一场马拉松赛,那么经济困难而未能参加面试培训的学生则是输在起跑线的运动员。这些学生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而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呢?这些学生最初可能会因为经济原因而犹豫是否参加面试培训,或者迫于经济原因选择收费低廉的培训班次,当他们最终意识到面试培训之于就业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很可能将自己此前认识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归咎于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而不是个体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反省,从而降低了教育公平与就业公平满意度。在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和研究者重视的情况下,来自经济贫困家庭学生不易接受社会化面试培训的被剥夺感,以及可能存在的遭受骗局风险,这些问题都应该被高校管理者直视。只要我们相信,教育能够而且也应该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这最终会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那么教育就应该避免学生因为贫穷而失去平等接受面试教育的机会。

普惠性教育的实施能让社会真正受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之下,绝大多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都愿意选择留在城市工作,但这些毕业生如何适合并融入城市则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有研究者指出,“流入城市的农村贫困群体日益凝聚为城市中的‘游民群体’,其中的部分成员成为危及城市治安的隐患”。[14]毫无疑问,这个棘手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职业指导,这是高等学校能够并且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人们常常称赞义务教育为适龄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因为学生既可以选择在公办学校入学,也可以选择在私立学校就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并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同样的道理,高校开设结构化面试通识课程,与其他通识课程一样,学校开设的面试通识课程不再另行收取学费。根据自身应对结构化面试能力和水平,学生在比较校内外面试培训课程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最终作出综合判断。学生既可以选修学校开设的面试通识课程,又可以参加社会化面试培训班,充分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毕业求职之前,均有机会接受相当程度的面试训练。我们承认这样做并不能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就业率,但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面试培训机会,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甚至学生整个家庭对当下教育和就业公平的心理感受。

综全文所述,结构化面试培训是以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为基础,以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核心,以面试综合素质养成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在“自主选课-学分考核-弹性学制”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开设结构化面试本科通识课程具有积极作用。结构化面试本科通识课程能够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能够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经济负担,贯彻落实教育公平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