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新经管”战略的反思与重构

时间:2024-08-31

郑 军,王晋烨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从“211”和“985”工程建设等转向“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从2017年9月教育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仅有42所。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就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学质量,对“新经管”战略进行完善。[1]但是,在实践中高校“新经管”建设面临着人才、学科、协同、技术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一流”建设的进程。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新经管”战略的新特点

(一)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

在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发展以及全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常态下,抓内涵促一流学科建设日益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主旋律。[2]高校“新经管”战略呈现出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的特点。

1.明确学科建设内涵,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新经管”战略中提出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包括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强调学科的内涵式发展。现代大学发展历史证明,高水平一流大学必定拥有优势的一流学科。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重点在“建设”。①明确学科建设内涵,注重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为“新经管”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注入了强劲的活力。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战略人才培养新目标的需要,高校发展学科内涵必须以学科发展为主线,不断优化学科结构,鼓励学生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突破单一学科思维,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去认识问题。[34]

2.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办学底蕴和优势,凝练学科特色和方向,设立学科特区,创新学科建设平台,形成了“新经管”建设的优势与特色。一是学科基础扎实,二是学科队伍较强,三是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四是在整体研究中凸显地域特色,五是学科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原始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是增强学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必经之路。[4]从学校来讲,要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战略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学科创新趋势,及时调整、应对学校学科发展的新政策。

3.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一流

“双一流”建设“新经管”战略中,学科交叉融合主要表现为由于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门学科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朝着横向与纵向延伸。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建设一流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围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在原来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培养平台,从院内跨学科、专业培养,延伸到跨学院、多学科平台培养。②高校在“新经管”建设中,用灵活多变的模式鼓励学生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有助于“新经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科学研究上,必须突破单一学科思维,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去认识问题。[5]

(二)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1.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实现高校特色化办学

高校在建设“新经管”过程中,主体责任是积极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探索,逐步形成适合“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发展特点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特色化办学。[6]在协同创新战略机制中,高校作为主体,在众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实现高校特色化办学是“新经管”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的重要基础。在“新经管”建设中,高校一方面应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体系,实现特色化办学;另一方面应主动探索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的新机制,助力协同创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2.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双一流”建设“新经管”战略提出要加强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多方协同创新是经济社会与大学发展的桥梁,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选择。要建立产学研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力匹配、发展耦合的创新机制,最大程度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7]

3.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高校应通过主体协同、管理协同、环境协同、制度协同等协同方式,以协同式创新推动“新经管”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激励高校认真履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部决定启动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的战略选择。产业、大学与科研机构应该打破资源与组织壁垒,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共同发挥协同合作作用,为相关行业输送高水平专门人才。[8]

(三)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1.推进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学习改革

高校“新经管”战略中推进学习改革,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培养。高校只有进行有效的学习改革,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基础。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人才教学培养目标,在课堂中要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9]

2.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的教学改革

高校“新经管”战略提出要结合新时代的变化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引进到我们的课程中来,对教学和科研做出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将全力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的教学改革。在此视角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致力于教学改革,全心全意的为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探索和实践。此外,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专业”模块的方式来改造专业,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会计”、“互联网+经济”等。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现代化的技术与方法,又让学生把握专业知识与理论。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流人才

建设一流的大学和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倚仗“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以“双一流”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完善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选择,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实践舞台。[10]

二、我国高校“新经管”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不仅加快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11]但是,高校“新经管”建设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在人才、学科、协同和技术四个方面。

(一)人才困境:高层次领军人才不足

1.高层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教学任务沉重不堪,导致“新经管”建设过程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保证,只有师资力量适应了“双一流”的要求,才能培养出相应的人才。高层次师资力量是满足高校“新经管”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的需要。高校在“新经管”建设中,要在正确认识“双一流”建设目标基础上多措并举,形成多元化的引才模式,确保人才的引进与“双一流”建设要求相匹配。在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高校要积极引入高层次人才,优化治学环境,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12]

2.人才培养力度及储备不足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与此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缺口不断增大。高校在资源投入、师资力量、生源水平以及政策支持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13]这从侧面表现出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及储备不足,不能有效支撑“新经管”建设工程和“双一流”建设。为加快“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建设,高校要大力度而且有计划地加强研究型、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使用、储备。④通过提高师资力量为人才培养做充足的准备。提高师资力量的素质与水平唯有培训或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水平,全员培训尽管费时、费力,但打造“新经管”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师资。

(二)学科困境:特色优势学科不多

1.学科发展不平衡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进程,各门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不平衡发展趋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学科间相互运动的结果。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同一学科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平衡。二是不同学科在同一时期发展状况也不平衡。[14]这对一流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补齐学科发展不平衡短板,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针对该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善:集中投资经过优先选择的关键学科,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采取“向上拉动”机制,将学科建设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层次;发现和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2.高水平学科特别是一流学科数量偏少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仅有95所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高校在“新经管”建设中,存在着高水平学科不够、学科建设基础偏弱、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团队、学科建设的制度及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校一流学科数量偏少。[15]这对于高校建设“双一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应从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端学科队伍、构筑优质学科平台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有实力的学科尽快跻身一流学科行列。

(三)协同困境:高校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缺少协同

1.产、学、研三个主体之间缺乏整体和系统的把握

在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内在属性的本质区别使得它们在整体和系统的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合作各方的价值观念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产学研合作陷入僵局,“新经管”建设也无从进行。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激励高校认真履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⑤只有校企双方认识到位、对整体和系统有明确的把握,才能从根本上发展产学研合作,使“新经管”建设落到实处。[16]

2.缺乏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

在“新经管”建设目前看来,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依然缺乏良好的、健全的协同运行机制。参与主体不能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创新及参与主体融入的渠道过于狭窄等,这些都是缺乏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表现,必然会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17]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环节。为解决该问题,高校应立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经管”战略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通过开放式办学,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岗位标准,合作建立协同培养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共建研发中心,从而构建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

3.政府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推动协同作用

“新经管”建设高校所在地政府对于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观念意识薄弱,政府只注重与重点高校寻求合作和技术支持,对普通高校的科研实力、服务地方、提高本地影响水平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在战略上的认识。此外,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推动协同作用。[18]纵观“双一流”建设的几大任务,都离不开产学研合作对人才的创新培养。但是,缺少政府的推动协同作用,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不能产生其应有的效果,将阻碍“双一流”建设的进程。因此,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引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新经管”建设,强化政府资金支持项目的产学研导向,加强政府的制度建设与经费投入,有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技术困境: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方法滞后

1.实际的“新经管”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现实发展水平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的“新经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滞后的管理理念和有待提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得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不能完全适应“新经管”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队伍的规模较小,难以追上信息化的现实发展水平。这远远不能达到“双一流”建设的要求水平。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等标准和规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19]

2.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系统工程,要想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部分高校在“新经管”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及忽视了对建设人员的培训工作。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是高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意义。高校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先从理论上建立起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然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进一步规范控制活动。[20]

3.经费来源不足,支持方式有限

高校“新经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费来源不足,支持方式有限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高等学校事业收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是首要的经费来源,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和杂费是普通高校第二大经费来源。然而,我国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学费和杂费占总经费的比重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遇到瓶颈。学校自身和社会团体等渠道投入偏少,辅助性经费渠道不畅。[21]然而,高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高校需通过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等解决“双一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三、“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新经管”战略的重构

通过反思高校“新经管”战略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我们建议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学科特色发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信息化建设四个维度重构“新经管”战略,为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一)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流师资队伍

“双一流”背景下“新经管”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在我国,高层次领军人物不足是制约“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问题。从根本上讲,高校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为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只有聚集了高层次人才,才能围绕人才打造团队,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一流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能动性,采取长期、短期相结合、项目合作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等策略吸引高层次拔尖人才来校工作。以高度的热情和超常规的措施,广纳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做好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一流师资队伍。[22]

(二)优化学科布局,坚持特色发展

高校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学科布局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坚持特色发展。然而,我国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不多,不仅影响了“新经管”建设的进程,还制约了一流学科的发展。为构建与“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布局,本文提出了以下重构。首先,高校应加强基础学科建设,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促进自身发展相结合,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某个或者某几个特色优势学科,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其次,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努力打造优势学科群。高校必须要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突破口,立足地方需要,通过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形成优势学科群,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23]

(三)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机制

在实践中,高校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缺少协同,这阻碍了“双一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合力的形成,我们需要在高校内部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机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是“四轮驱动”结构模型的核心要素。通过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学的技术转移、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政府的创新环境多方作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组织和系统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要素的共享;建立发达的内部知识管理和信息数据库,鼓励彼此知识学习和分享;建立有效的外部知识联结,实现资源系统加速提升。可以采用例如政府与高校互派人员挂职,高校专家担任企业技术负责人或直接持股加盟科技企业,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企业技术骨干在高校参加技术培训、引进龙头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校兼职教授等方式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24]

(四)依托智慧校园服务推进“新经管”信息化建设

“新经管”建设多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然而,我国高校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方法滞后,达不到“双一流”建设的水平。为实现“新经管”现代信息化建设,必须依托智慧校园等服务。所谓智慧校园,是在大数据、云计算概念的影响下应运而生和建设起来的,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识别信息服务平台,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感知的接口。依托智慧校园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与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各类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开放互动的泛在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绿色健康的校园生活和精准主动的个性服务,使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一流大学水平。[25]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三部委有关负责人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教育部《建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模式,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新工科建设的“天大行动》。

(3)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旅游局局长:大力度有计划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储备》。

(5)教育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