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符明秋
(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 ,重庆 400065)
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
符明秋
(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 ,重庆 40006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成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生活方式的内涵、类型和结构还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对其测量大多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和《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国外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人群的生活方式、肥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病的治疗和预防、生活质量等。国内主要关注学生体质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对成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和健康的影响、亚健康问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实证研究少、研究对象和工具局限、心理学视角研究较少等不足。应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健全人格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健身条件的关系等。
生活方式;心理学;身心健康;体质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环境状况、遗传因素以及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1]。目前,人们将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肺部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而复杂的变化。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使人们的体质状况得到相应的改善。在我国,已公布的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2]。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宣布:“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生活方式病”。因此无论从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补救性质的措施而言,生活方式研究已经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心理学领域少有涉及,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今后从心理学角度进一步研究生活方式提供思路和支持。
生活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因此,对其涵义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生活方式概念的是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外早期研究者还有凡勃伦、马克斯·韦伯等人[3,4],后来美国迈克尔·索贝尔、美国社会学家林顿以及盖恩和克罗依特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生活方式涵义进行了界定[5-7]。
我国学者如于光远、费孝通、王雅林、卢元镇、董鸿扬和汪业周等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生活方式的内涵[8-13]。他们对“生活”含义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对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存在很大差异。
张玉秀(2005)在综述众多生活方式研究后认为: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和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工作(学习)活动、基本生理需要活动(睡眠、吃饭、洗漱等)、闲暇活动(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和其他生活活动(锻炼、喝酒、抽烟、就医等)[14]。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生活方式研究上大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人们生活领域应当涵盖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宗教生活等广阔的领域,形成生活方式的广义概念。另一种意见是把“生活”限定在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内的生活活动等,或限制在衣、食、住、行、乐领域,形成生活方式的狭义概念。
在这些定义中,大多是从社会学、地域学等角度出发,但若要考虑从心理学层面建立生活方式理论体系,则要下一个更为精确的可操作性定义,以便进行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检验该理论。
美国学者米切尔根据对某城市居民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归纳出4大类共9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需要驱动型、外向型、内向型、外向与内向混合类(综合型生活方式)[15]。罗斯等人以四个主要指标为基础,把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真正幸福的多面型、普通传统型、现代的无内容型和十分不幸型[16]。
此外,王玉波,王雅林和王锐生等人还分别从历史形态、时代特点、文明进步程度等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了分类[15]。还有其他的从职业、年龄、地域、健康、宗教信仰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生活方式类型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大学生、教师生活方式等。
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董鸿扬认为,从结构上看,生活方式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12]。卢元镇等人认为生活方式有五个构成要素: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17]。2002年吴焕文提出新的生活方式框架结构。他认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行为指标,他分别从生活水平、生活满意度、生活合理度三个维度全面反映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据此提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18]。吴焕文认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包括客观指标即生活活动条件,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生活水平,是生活方式形成的基础。主观指标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对于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感受。行为指标即生活合理度,是指生活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提供的生活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国内外对生活方式的测量大多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和《生活方式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量表》(The health promotions lifestyle profile ,简 称HPLP),由 Walker S.N,Sechrist D.R.Pender N I.于1987年编制的,内容包括自我维护健康动机、健康责任、锻炼、营养、人际关系支持和紧张自我调节6个部分。量表总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上述各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在0.7以上[19]。《生活方式自评量表》是由Pren Licc,W.E.1990年编制的,从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应激控制能力、安全习惯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20]。
20世纪80年代,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一度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风行的话题;90年代初期美国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显现出低迷的迹象”,不过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健康问题现在再度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公众的注意[21],开始重视并研究生活方式与身体、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外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关注某些特殊人群的生活方式,如失业人员、股票经纪人等,并逐渐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健康状况的关系及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基本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来揭示生活方式存在的性别差异,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以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如Kilpatrick(1985)研究了失业人员的生活方式对其身心状况的影响[22];Burke,Ronald.J(1991)的调查显示,股票经纪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导致生活满意度和身体健康水平低下[23];Lisette等人(2004)对欧洲八个国家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行为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因素都在相互影响着。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健康状况退化的延迟相关[24]。Annemien.H.N.等人(2003)研究发现,保持身体运动和不吸烟会减缓70岁~75岁老人的身体进一步衰退[25]。
第二,随着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研究者更加关注积极生活方式对冠心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的治疗或预防作用,探索出生活方式具有的保健功能。Baer,Nicole(1997)调查发现,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生活方式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率[26]。Thurston.M.& Green.K.(2004),D.R.Young(2005)等人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高血压病人的症状具有缓解作用[27,28];U.Schulz和F.Sniehotta(2004)认为,在心脏恢复后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研究纵向调查了353个冠心病患者(31岁~86岁)发现,积极进行身体活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年轻人[32];Klaas R W.等(2003)经过对136名妇女和180名男士进行了20年的追踪调查,指出积极的生活方式(如体育锻炼)对于延缓衰老、改善身体机能有重大作用[29];Annemien.H.N.等人(2003)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自我评定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在过去十年之内都有所下降。不锻炼的老人和吸烟的老人在健康状况上增加了风险[25];J.Woo(2000)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状态有很大帮助[30];Graham .A .C.等 人(2005)研究认为,要避免戒烟之后体重的增加,应增加体育锻炼行为,同时锻炼行为也降低了总的死亡率以及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癌物质的基线水平[31]。
第三,肥胖问题与生活方式存在密切关系,但通过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改善肥胖问题。Barbara.J.N.(2003)对绝经后的高加索人和白人妇女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发现,对于她们绝经后的肥胖,通过使用能量限制和增加身体活动的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肥胖状况并能减少她们得冠心病的风险[32]。James.H.等人(2004)对英国儿童的肥胖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肥胖并不是仅仅与身体活动的减少有关,而且也由于身体能量的不平衡所产生,即能量的摄入量大大超过了能量的消耗,要阻止小孩肥胖的发生必须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同时增加身体的锻炼活动[33]。
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者开始探索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教育途径与对策,渴望能够探索出一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体育生活方式等。Marciano(1991)倡导建立一种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促进各个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34]。日本学者Shinko Yajima等(2001)研究发现,基于社区的健康改善计划,从体育锻炼、有规律的营养均衡的饮食及对有关健康信息乐意接受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居民的体质,增进居民的健康[35]。Gary.S.S.等人(2005)研究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会对成人的体重和提高健康水平以及情绪和心理失调水平产生显著影响[36]。
近年来,健康生活方式也开始不断被我国公众、媒体和专家们所提及,社会各阶层人群开始通过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化解因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及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体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育生活方式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开始探讨它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胡勇刚(2003)对河南省10所科研单位及大中专院校在职的356名高级科研、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和体质状况的测试,发现有65.22%的高级科研人员不参加体育锻炼,77%的高级科研人员家庭中没有任何体育器材,62.7%的高级科研人员每年对体育无任何投资,96.5%的高级科研人员身患多种疾病[37]。陈颖川(2003)调查了江苏省六个地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提出应开发体育的休闲功能,以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38]。
第二,关注学生人群的体质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作用。孟昭琴等(2000)对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与18岁~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体质受到诸如生活方式、学习负担、学校体育及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与不同职业的成年人在身高、握力等指标上差异显著[39]。文亚龙等(2002)对中专生进行了体育锻炼程度与体质状况的为期一学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经常锻炼组的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其体质各个方面都显著优于不经常锻炼组[40]。
第三,关注生活方式对成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大量已有研究表明,成年人体质状况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但其结果仅仅停留在描述性推论上,缺乏实证研究。王笑蓉(2000)对温州市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质状况进行了测定,并认为知识分子体质较差和生活方式有关,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和缺乏体育锻炼等[41]。施晋江(2001)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浙江省13895名以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及参加锻炼情况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自身生活方式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42]。吴俊心(2002)认为,职业类型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而体质状况与各自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他对1997年全国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身高指标上差异显著,无论男女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管理、商业服务、科教、工人、农民[43]。白二宏(2004)对河南省下岗职工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下岗职工的体质不容乐观,研究表明这与此群体不良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44]。
第四,武汉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梁浩材(1999)的调查表明,我国人群死因构成中来自生活方式的原因已高达44.7%[45]。生活方式已成为制约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加关注于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如黄鸿生(2000)深入分析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水平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提出体育健身对调节生活节奏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46]。陈海春(2003)分析了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的关系,指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体育锻炼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能有效地缓解现代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孤独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47]。张杏波(2004)提出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长期伏案工作、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乱用保健品等将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48]。宋黎胜(2005)指出,不良生活习惯,如喝洒、吸烟,玩命工作或疯狂玩乐至极度疲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年突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第五,众多研究揭示了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如何树立积极健康生活方式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则是当务之急。刘向红等(2003)经调研发现,北京丰台方庄示范社区的健康问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如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健康行为的流行等,提示方庄社区居民急需解决的是在全人群中进行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管理。杨丹(2004)提出“健康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中最积极的内容,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人们的体质,而且有效地维护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并指出积极而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能有效引导居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49]。
第六,健康生活方式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那么健康生活方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为此,研究者开始进一步对健康生活方式概念进行界定。王芳芳(2001)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群体或社会利用外界的有利于健康和身心和谐发展机会的各项活动[7]。于浩(2003)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机会中可供挑选的方案及所选择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些集合模式[21]。而陈海春(2003)则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营养适宜、消除不良习惯及控制精神压力[47]。
总结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者逐渐认同生活方式的二分法,并将其划分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方式两大类。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考察了这两类生活方式对个体或群体身心状况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探讨了积极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病的防治与缓解作用,这为今后生活方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如果单从职业、年龄、性别等角度来划分生活方式,可能存在重叠和复杂化的问题,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个人之间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的同时,同样存在极大的一致性,将生活方式简单划分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心理学研究者对生活方式下操作性定义,进行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也有利于研究者探索适合于大众的、能够更好促进健康、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
国内外有关生活方式研究成果很多,但综观以往研究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多采用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二是研究对象被试数量小,且大多数研究仅关注某一特殊人群。国内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在校学生、老年人和下岗职工等,而国外更多地关注肥胖症患者、失业人群以及高血压疾病患者等。缺乏对社会主流的正常成年人群的研究;三是研究工具的局限性,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采用国外编制的《生活方式量表》或《生活方式自评量表》,有的甚至只是关于生活方式的几个简单问题的调查表,缺乏具有较高信效度、能准确反映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评价量表;四是在研究视角上,多从社会学、医疗护理等角度,较少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
一是应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二是健全人格是否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三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健身市场的不断活跃与发展,“花钱买健康”已经被许多人所接受,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健身条件的关系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黄俊琪,饶从志,朱俊鑫.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J].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5.
[2]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屈杰.湘西苗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影响健康因素的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6]赵秋娜.21世纪发展与对当代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培养[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99.
[7]王芳芳.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1.
[8]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J].中国社会科学,1981,(4):4-13.
[9]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0]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5,(4):41-48.
[1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12]董鸿扬.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J].学习与探索,1998,(3):90-95.
[13]汪业周.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J].理论学刊,2002,(1):90-93.
[14]张玉秀.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14.
[15]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7]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9.
[18]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80-83.
[19]Walker.S.N.,Sechrist.D.R.& Pender.N.I.(1987).The health promotions lifestyle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36(1):76.
[20]Prenlice,W.E.(1990).Fitness and Wellness for life
[21]于浩.社会阶层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社会学研究,2003,(5):5-7.
[22]Kilpatrick,Rosemary,Trew,& Karen.(1985).Life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Unemployed Men in Northern Ireland.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8(3):207-210.
[23]Burke,Bruna G,Michael C.C,Martine S.B,Cecile D,& Ronald J.(1991).Job Insecurity in
[24]de Lisette C P M G Groot,Marieke W.V,de Stefaan H,Marianne S,& Wija A.V (2004).Lifestyle,Nutritional Status,Health,and Mortality in Elderly People Across Europe:A Review of the Longitudinal Results of the Seneca Study.TheJournalsofGerontology:SeriesA:Biologicalsciencesandmedicalsciences,59(12):1277-1285.
[25]Annemien H.N,de Groot L,& Wija A.S..(2003).Relation of dietary quality,physical activity,and smoking habits to 10 year changes in health status in older Europeans in the SENECA Study.AmericanJournal ofPublicHealth,93(2):318.
[26]Baer,& Nicole.(1997).MDs seen as key players in move to encourage active living in Canada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156 (11):1605.Stockbrokers:Effects on Satisfaction and Health.JournalofManagerialPsychology,6(5):10.
[27]Thurston.M,&Ken G.(2004).Adherence to exercise in later life :how can exercise on prescription programmes be made more effective.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19(3):379.
[28]Deborah R.,Young.M.A,Phillip B,& Patricia J.et al.(2005).ElmerActivity,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frican Americans and No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Above Optimal Blood Pressure.JournalofCommunity Health,30 (2):107.
[29]Klaas.R.W..& Erwin P.M.(2001).Physical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aging: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TheJournalsofGerontology:SeriesA:Biologicalsci-encesandmedicalsciences,56:7-16.
[30]J Woo,S C Ho,A L M Yu,&J Lau.(2000).An estimate of longterm care needs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aged 70 years and over.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55(2):64-65.
[31]Graham A.C.,& Cynthia S.(2005).Smoking cessation,weight gain,and lung functi on.TheLancet,365(9471):1600-1602.
[32]Barbara J.N,Karen E.D,Dora M.B,&John S,etal.(2003).Lifestyle intervention of hypocaloric dieting and walking reduces abdominal obesity and improv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obese,postmenopausal,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women.TheJournalsofGerontology:SeriesA:Biologicalsciencesand medicalsciences,58(2):181.
[33]James H.(2004).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The Lancet,363(9404):182.
[34]Marciano,Sussman,& Marvin B.(1991).Wider Families:An Overview.Marriage&FamilyReview,17(1):1.
[35]Shinko Y,Takehito T,Keiko N,& Masafumi W.
(2001).HealthPromotionInternational,16(3):235.
[36]Gary S.S,Nancy A.H,Dori S.H,Eliza M,&Patrick G.(2005).The Role of A Fitness Intervention On People With Serious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Journal,29(2):122-126.
[37]胡勇刚.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45-147.
[38]陈颖川,吉建秋,刘建军.城市居民休闲化趋势与大众体育的开发和指导[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32-34.
[39]孟昭琴,季丽萍,李红武,等.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70-72.
[40]文亚龙,文亚平.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5):110-112.
[41]王笑蓉,韩一三,吴真列,等.温州市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现代康复,2000,4(6).
[42]施晋江.对浙江省成年人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6):9-10.
[43]吴俊心.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50-52.
[44]白二宏.河南省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质状况调研及生活习惯与运动行为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43-145.
[45]梁浩材.社会医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6]黄鸿生.浅析体育健身运动与人的生活方式之关系[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4):96-98.
[47]陈海春.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关系的探讨.福建体育科技,2003,22(2):4-5.
[48]张杏波.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对亚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74-77.
[51]杨丹.对中国城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66-168.
Research on New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festyle
FU Ming-qiu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5,Chin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level,the research on lifestyle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led of epidemiology,medicine and sociology.Until now,there is no consistent cognition on the connotation,type and structure of lifestyle in the domestic.But it`s thought that lifestyle is a concept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complex structure.Now,people mostly use“lifestyle scale”and“lifestyle self-assessment scale”to measure it.Abroad research on lifesty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lifestyle of the special peop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lifestyle,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on lifestyle,quality of life etc.In the domestic,the main attraction were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lifestyle on the student’s corporeity,and lifestyle’s influence on the adults’corpore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lifestyle and corporeity(or health),,sub-health proble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y lifestyle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However,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such as the less empirical researches,limited research objects and tools,less studies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We should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festyle and corporeity(or health),perfect personality and healthy lifestyle,lifestyl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ifestyle and fitness conditions.
lifestyle;psychology;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constitution
C915
A
1672-0539(2012)03-0001-06
2011-01-14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影响我国居民体质状况的生活方式研究”(体科字[2006]262号)研究成果
符明秋(1962-),女,四川隆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心理学。
刘玉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