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任占文,眭海霞
(1.中北大学 新闻传播系 太原 030051;2.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 610072)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
任占文1,眭海霞2
(1.中北大学 新闻传播系 太原 030051;2.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 610072)
目前新媒体对新闻采写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加速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写课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的困境,培养学生跨媒介的思维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报道技能。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要求新闻采写课在培养学生政治敏感、宣传意识的同时,应加大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方面的训练,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公信力;此外采写课还应培养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创作“微”新闻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新闻报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媒介融合;跨媒体采写;新闻教育
新闻采写作为新闻专业两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影响着数万名在校新闻学子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我国新闻报道未来的走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在认真梳理国内新闻教育和新闻采写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媒体崛起带给新闻采写课程的冲击,尝试着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和建议。
分析新媒体对新闻采写课程的影响,首先应该了解国内新闻教育的现状,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新闻采写课程区别对待。
据香港城市大学沈菲博士和复旦大学张志安博士合作完成的国内第一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显示,国内记者中76%左右为本科学历,15%左右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1]。由此可知,本科教育是新闻教育的主体,本科新闻采写课程在新闻采写的教学与研究中影响最为广泛。
目前国内本科阶段的新闻采写课程主要涉及两个专业: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三个层次:重点大学(985或211高校)、普通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具体的教学点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点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就新闻学教学点数量而言,重点大学约占总数的19.9%,普通大学约占总数的51.7%,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约占总数的28.4%,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就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点数量而言,重点大学约占总数的19.4%,普通大学约占总数的57.7%,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约占总数的22.7%,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无论新闻学专业还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普通大学教学点所占份额都超过五成(广播电视新学更接近六成);重点大学教学点在两个专业所占的份额基本持平,接近两成;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教学点在新闻学专业所占份额接近三成,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占份额接近两成,这可能与新闻学专业设置门槛比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稍低一些有关。近年来随着高考学生人数逐年递减,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招生越来越困难,就山西而言,很多院校需要补招3~4次才能完成招生计划,这些院校在生源、师资、硬件设备等方面与前两类院校有较大的差距。
图1 新闻学教学点数量分布
图2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点数量分布
近年来,随着传媒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包括少量博士生)走进媒体一线,承担起日常的新闻采写工作。到2011年9月底,国内设有新闻学二级硕士点的高校有67所,设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高校有48个所[2],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硕士点分布情况
从表2可见,重点大学是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从新闻学学术型硕士点分布看重点院校占64%,普通院校占36%,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分布看重点院校占83.3%,普通院校仅占16.7%。
通过本科与硕士两个层次的分析可知:从人才的培养看,普通院校是新闻教育的重点,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是新闻教育的难点,重点院校是新闻教育的突破口;从就读学生数量看,本科层次的新闻教育是国内新闻教育的主体,其中普通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新闻教育又是本科新闻教育的主体,因此本文将讨论重点放在本科阶段普通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新闻专业的采写课程上。
据李良荣教授介绍现在全国记者编辑领域有20万从业者,而在校的本科生已经达到16万,也就是说四年时间就可以把现在的编辑记者全部赶走。再加上这两年传统媒体的不断萎缩,走向新闻岗位的本科生逐年下降[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媒体找到工作已经非常不容易,很多时候是工作挑人,而不是人挑工作。由于目前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的采写课程都过于强调“专”,导致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不熟悉广电新闻采写,广电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对报纸新闻采写过于生疏。如果两个专业的学生“跨”媒体就业,在与非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中专业优势并不明显。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这种过细的课程设置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除课程内容设置过细外,课程间的衔接也有待改善。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采访前应先学习视听语言,对广电媒体的语言符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采访的同时还应学习摄像等课程,因为广电新闻采访不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一项技术,缺少了工具的采访是不完整的。就写作而言,有的学校只开设基础新闻写作和深度报道写作方面的课程,没有开设专业新闻写作方面的课程,由于“课程链”不完整,新闻教育无法与传媒实践对接,学生毕业后很难快速地进入角色,进行独立的新闻报道。新闻采写不是孤立的两门课程,而应该和其他课程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新闻采写教材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数量看,20世纪80年代国内出版的采写教材数量极少:采访教材只有5本,采写合一的教材只有8本,写作教材只有45本。而近十年国内出版或再版的采访教材有29种,采写合一的教材有28种,关于写作的教材更是高达100多种[4]。国内采写教材不仅数量上有了“量”的飞跃,在内容上也有了“质”的提高。比如采访教材,既有蓝鸿文的《新闻采访学(第3版)》(201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第2版)》(2006)等老一辈学者精益求精的再版之作,也有张征的《新闻采访教程》(2008)、何志武的《新闻采访(第二版)》(2006)、赵淑萍的《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2010)、朱羽君,雷蔚真的《电视采访学(第2版)》(2010)、曾祥敏《电视采访(第2版)》(2010)等中青学人的求新求变之作。再如写作教材,既有刘明华,徐泓,张征的《新闻写作教程》(2002)、周胜林,尹德刚,梅懿的《当代新闻写作(第2版)》(2004)、薛国林的《当代新闻写作》(2006)、胡欣的《新闻写作学(第3版)》(2006)等深受学子欢迎的传统教材,也有高钢的《新闻报道教程》(2010)、石坚的《新闻写作学》(2008)、李希光,孙静惟,王晶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程》(2011)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版教材。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为我国采写课程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国内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教材,但诚如刘海贵教授所说,我国的应用新闻传播学教材数量虽然不少,但受到年轻人认可的不多,大多数教材的理论框架已明显弊端,缺乏科学的研究起点,偏重各种枯燥的说教,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5]。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出版社近年来组织翻译了施瓦茨的《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2003)、梅勒茨的《创造性的采访》(2004)、瓦霍沃的《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2004)、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2004)、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2006)、布鲁克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第7版)》(2007)、伊图尔的《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第6版)》(2009)等国外的优秀教材,并推出这些教材的影印版、改编版。国外优秀教材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西方新闻采写经验的机会。
在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拓展互联网与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即将中医药产业与电商相融合,引领甘肃中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此,对中医药产业链中各种资源进行的有效优化与配置,构建高效、综合和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平台。新平台在整个供应链中作为重要的中介,有效地整合上下游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得原产业链中相互隔离的生产、供应、营销、物流、服务等数据信息得到集成、优化与共享,使产业链更加延伸,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中医药全产业链的整合。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有效监督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构建科学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12]。
现有的采写教材就内容而言,或着眼于报刊记者的培养,或着眼于广电记者的培养,很少有教材能打破这种界限,培养跨媒介的新闻采写人才,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现有的教材在内容方面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闻采写课程的质量,不同层次院校的师资队伍差距非常大。总体而言,重点大学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普通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后者由于体制、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很难留住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更差一些。
现在很多普通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可以用“五多五少”来概括:从专业看,从中文等相关专业转行的多,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少;从学历看,硕士多,博士少;从经历看,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教的多,有媒体实践经历的少;从年龄看,27—35岁之间的青年教师多,40—55岁的中年教师少;从职称看,初级、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6]。
教师队伍的这种特殊情况和近十余年来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产物。新闻采写本来是两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但由于很多授课教师缺乏新闻方面的系统学术训练,也没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所以很多高校的新闻采写课仍旧沿袭了上课时老师讲PPT,学生记笔记,偶尔做一些案例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把两门实践性很强的业务课变成了“准理论课”,这样的教学教师、学生双方都感到有遗憾,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新媒介对新闻采写课程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加速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媒介融合包含了多个层次与方面,有学者将媒介融合描述为“五化”,即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播形态的全媒体化、传播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7];有学者将媒介融合归纳为“四个融合”,即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8]。国内外不同专家和学者对媒介融合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就新闻采写课程而言,媒介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播技能和思维方式两个层面:
1.媒介融合要求采写课程必须改变单一的技能培训模式
随着媒介融合逐渐普及一专多能的“背包记者”越来越受欢迎。所谓背包记者(backpack)是指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介提供新闻作品[9]。国外新闻机构的部分记者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传播技能,比如BBC要求驻华记者发稿时一条稿子常常要做成四种形式:报纸稿、广播稿、电视稿、网络稿[10],国内《解放日报》等媒体也培养出了少量掌握多种传播技能的背包记者。
我国传统的新闻采写课程在技能培训方面强调“专”,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采写课程会涉及摄像、非编等技能的训练,而新闻学专业的采写课只教授文字采写的技巧,基本不会涉及到摄像、非编等广电新闻采编的相关技能。这样的内容安排导致学生往往只能做到“一专”而无法做到“多能”,在媒介融合与就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下,现在的采写课程教学显然已经落后于传媒实践,必须大胆改革,让学生熟悉多种传播工具,掌握跨媒体的新闻采写(编)技能。
2.媒介融合要求采写课程必须更新课程的培养理念
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的紧迫性,相关研究论文大量涌现,基于跨媒介传播的采写教材如张从明《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2010)、(美)威尔克森等的《融合新闻学原理》(2011)也陆续出版。笔者近几年教学中也一直在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写课程应该如何改革。最初笔者将侧重点放在技能方面,将采写课程中将原来报纸新闻采写和广电视新闻采编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逐块讲解。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技能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背包记者”。媒介融合带给新闻采写的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融合,如果没有跨媒介的思维方式,各项技能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不成1+1>2的效果,甚至会因为记者在采访现场忙于工具操作而忽略重要的新闻元素、甚至遗漏重要的新闻线索。因此,应对新闻媒介的挑战不仅需要增加技能训练,而且需要更新课程的培养理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被人们当成新的传播工具,而不仅仅只是人际间的信息传输工具。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崛起,给新闻采写课程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1.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理论层面冲击到新闻采写课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
概念是一个学科建立的基石,一些核心概念的变化常常使人们重新审视、甚至重新建构一个学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采写课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对采访的认识,现在很多新闻教材中通常对采访的通常界定是这样的: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11];电视采访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为现实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12]。由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传统的观点将新闻采访视为职业记者的一种职业化的行为,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参与到新闻的采访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非职业记者的非职业化信息采集行为算不算新闻采访?如果算的话,我们必须重新界定新闻采访的定义,如果不算的话我们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这些概念关乎整个课程的建设,我们在课堂上必须给以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讨论。
2.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业务层面对新闻采写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写作角度看,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以“微”型为主:微新闻、微小说、微图片……形式简短是其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正因如此,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发布等发布的新闻也必须以简洁明了为主,不能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长篇大论,新闻采写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这种“微”新闻的创作能力。
从采访角度看,由于公民记者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所以公民记者在新闻报道的数量、速度等方面都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以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移动互联网在相关信息的传播速度、数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反过来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移动互联网成为新闻采访中的又一大“富矿”。因此新闻采写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编写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闻,而且应该教会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采访活动。
如何培养学生跨媒介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字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系统,图片、声音、视频三者都是较为形象化的符号系统,因此图片新闻报道、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天然具有形象化的思维特征。这种思维特征不仅决定了媒体的报道特点,也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伴随着电视成长起来的“电视人”,他们的思维方式较前人更加形象化,这种形象化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求广电媒体的报道要具有视听冲击力,还要求报刊的报道也“好看”,要让读者阅读相关报道时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次应该让学生熟悉各种符号系统的优缺点。形象性思维是基础,但仅仅有形象性思维还远远不够,因为每种符号在传播信息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个成熟的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能够熟练地判断什么样的新闻元素应该用什么样的符号去表现,应该写成什么类型的稿件,比如某个富于冲击力的画面应该以特写的形式用视频或照片去表现,某句精彩的话语应该用同期声或直接引语去表现,一些抽象的内容或数字的东西应该用文字去表述。各种符号搭配使用,才能使新闻报道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于形象性和立体感。
在新媒介环境下,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常常要涉及到四大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图片符号系统、声音符号系统、影像符号系统。不同的符号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操作技能:文字符号系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文字处理技能、图片符号系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摄影技能、声音符号系统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录音技能、影像符号系统要求学生掌握过硬的摄像技能,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图像处理和音频、视频编辑等技能。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掌握跨媒介的传播技能应该以采写课程为核心,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
1.课程内容设置
前期课程:侧重语言训练,主要从文字语言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入手
初级采写课程:侧重新闻采写的基本原理、技巧以及常见新闻文体的讲解
中级采写课程:侧重深度报道、电视纪录片等重点体裁的采写训练
高级采写课程:侧重政法、财经等某一方面专业新闻的采写训练
2.课程衔接设置
图3 课程衔接设置
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专多能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培养方式,因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两个专业仍应该保留。两个专业大一、大二的基础课设置应基本相同,大三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向不同方向分流,对文字报道感兴趣的,可以强化文字方面的训练,对广电新闻感兴趣的,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保证学生掌握多种传播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与移动通讯便捷的接收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接收新闻采访写作中需要的各种信息,极大地方便了采写工作。但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使用者常常会陷入到信息的海洋中,大量时间都被冗余信息侵占,高质量的信息常常最后才能找到,因此信息检索能力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新闻采写课程应该教会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线索、挖掘新闻素材、核实新闻事实的能力;应该教会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新闻的能力,这样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与公民记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新闻报道向前发展。
新媒体的崛起对所有的老师都形成了冲击,不管是否有从业背景,不管是否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是“新手”。提高采写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改变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念、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提供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对普通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而言,采写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更加繁重,也更加紧迫。
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教材建设的力度,一方面可以跨校联合写作,由重点高校的专家牵头,编写一套从基础到高级的新闻采写系列教材,满足日常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国外媒介融合新闻、跨媒体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教材,精心挑选人员进行翻译,满足教师备课和学生扩展阅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推出相关教材的影印版、改编版,满足部分英文水平较高的师生的需要。相信一批优秀的教材对于新闻采写课程的改革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新闻采写课程的质量。
[1]肖婷.吃够"青春饭"四成调查记者要转行[N].东方早报.2011.6.13.
[2]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EB/OL]http://yz.chsi.com.cn/zsml/zyfx_search.jsp 2011-9-16
[3]李良荣.长期影响新闻教育课程建设的四方面力量[G].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4]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EB/OL]http://www.nlc.gov.cn/2009.9.18.
[5]威尔克森,等,著,郭媛媛,等,译.融合新闻学原理[M].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
[6]郑亚楠.关于省属大学新闻传播师资队伍亟待建设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2):7-9.
[7]陆小华.媒介融合与电视直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G].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
[8]董年初.媒介融合与政府监督[G].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8.
[9]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 的实践与理论[J].中国记者,2007,(1):80-82.
[10]董关鹏.中国和欧美新闻教育之差距[G].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4.
[11]张征.新闻采访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12]雷蔚真.电视采访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News Written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REN Zhan-wen1,SUI Hai-xia2
(1.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Shanxi 030051,China;2.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in Chengdu,Chengdu 610072,China)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news written mainly from two aspects:the integration of media acceler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mobile Internet.Media Convergence News written class must break the plight of the curriculum is very narrow,single teaching method,to 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ross-media and multi-skill reports skills.The rise of mobile Internet news written lesson the students of political sensitivity,the publicity-conscious at the same time,should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audience,service awareness training,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reada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news reports;written lesson should also train students in mobile Internet access to information,creation of“micro”news capabilitie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news coverage.
media convergence;cross-media have written;journalism education
G642.0
A
1672-0539(2012)03-0112-06
2011-01-11
任占文(1979-),男,太原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基础理论与新闻采写;眭海霞(1979-),女,山西昔阳人,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新闻传播与媒介管理。
韩冬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