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林 红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
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翻译理论,80年代传入中国,对我国翻译界影响极大,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1]69。不仅翻译理论界“言必称奈达”,在翻译实践中,各种文体翻译也纷纷以“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有人质疑奈达的翻译理论,如林克难认为,奈达翻译理论有很大局限性,“不一定适合于一切文体的翻译”[2]53;王东风指出,功能对等理论是“《圣经》翻译理论,而不是普通翻译理论,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3]314,等等,大有全盘否定之势。
其实,任何学术理论都具有“相对真理”性,都因研究者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使其具有必然的历史(局限)性。我们看待奈达翻译理论,也应抱着客观的态度,而不应片面苛求“大而全”,因其不具有“万能”性而全盘否定。
首先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针对圣经翻译提出的。作为美国圣经学会翻译部负责人,奈达以其毕生心血倾注在圣经与圣经翻译研究上,其学术贡献也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领域。而我国学术界对功能对等理论研究却是另一番景象,绝大多数研究者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纯理论研究;一是文体文本翻译研究,包括文学、法律、科技等文体文本,甚至包括广告、习语俚语、影视字幕等,而鲜有对圣经汉译的文本研究。即使对圣经汉译研究,也多采用宏观视域,而鲜有微观研究。笔者拟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圣经汉译文本语词、语句及语篇层面进行微观系列研究,以回归功能对等理论初衷——圣经翻译研究。本文从希腊语单词καρπóν的汉译入手,考察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
长久以来,翻译界一直存在着直译、意译和同化、归化之争。直译、同化论者以源语为中心,以“信”为目标,强调译文表达准确,追求文义无增加,无疏漏;意译和归化论者以译语为中心,以“达”、“雅”为追求目标,力求译文通顺[1]70。这些争论焦点集中在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上,属于两点论视角。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源语译语两点论,提出以读者为中心的宏观视角转换,以读者反应“等效”为焦点。那翻译的原则是什么呢?在奈达看来,翻译不是为了保证原文准确性表达而放松译文的通顺(直译、同化论观点),也不是为了保证译文的通顺而放松原文表达的准确性(意译、归化论观点),而是译文读者读了译文的反应应当和原文读者读了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这种译文读者的阅读反应和原文读者阅读反应对等的效果即奈达所谓的“动态对等”(dynastic equivalence),也称“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超越了直译、意译和同化、归化争论,对于通顺与准确的要求,功能对等理论必须兼而有之[4]106。
在联合圣经公会推动下,世界各地推行按照功能对等理论原则和方法翻译的圣经各语种版本,如英文圣经Today’s English Version(现代英文译本,也称 Good News Translation),通过浅白而常用的英语,把经文的原意表达出来,深受美国人欢迎。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翻译的中文圣经,是现代中文译本圣经(Today’s Chinese Version),其由新教学者许牧世、周联华、骆维仁等联合翻译完成,联合圣经公会1975年在香港出版新约全书,1976年出版新约全书附诗篇,1979年完成新旧约圣经的出版(《现代中文译本圣经·序言》,大陆教会曾少量印行。
现代中文译本圣经的蓝本是:旧约以基托尔氏(Kittel)的希伯来文圣经(Bible Hebraica)第三版为根据,参考希腊文七十士旧约译本;新约以联合圣经公会审订的希腊文新约第四版为根据[5]1。翻译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意义相符,效果相等。
下面以希腊语单词καρπóν的翻译为例,同和合本对比,分析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καρπóν直接被英语吸收,取其读音以前缀carpo-、后缀-carpous,-carpy等形式出现在英语词汇中,如carpophagous食果的,靠吃果实生存的,carpospore果孢子,心皮。英汉大词典注:[-carpus<Gr karpos fruit][7]263。
钦定本圣经(KJV)译为fruit,新约圣经中共出现57次,Dr.James 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原文编号为2590[8]711。
旧约中原义为“果子”、“出产”,与καρπóν对应,钦定本译为fruit的词共出现97次,Dr.James 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原 文 编 号 为6529,本文也一并举例同和合本对比分析其翻译策略。
圣经原文很多采用暗喻或隐喻。有些比喻,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不容易理解。和合本大多采用原文固有的比喻表达形式以保持原文风格文采,而现代中文译本为明白起见,把隐含的意思明显化,有的地方完全取消了原文的修辞表达而采用直说方式。如罗马书1章13节:
和合本: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现代中文译本:弟兄姊妹们,我要你们知道,有好几次我计划访问你们,可是总有一些事阻挡,不能成行。我的目的是要在你们当中领人归主,好像在其他外邦人当中一样。
希腊文原文καρπóνσχω(得果子)是比喻说法,把通过讲道传福音而带人信主比喻成得果子。和合本直译为“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现代中文译本为确保读者透彻地理解经文意思,避免引起歧意甚至误解(如理解为保罗要在罗马获得其他方面的收获,甚至按字面理解为保罗想从罗马带些水果来),完全取消了比喻表达方式,而直接明白地译为“要在你们当中领人归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路加福音3章8节,马太福音7章16节等。
依据功能对等的理论原则,圣经翻译取消了一些原文固有的比喻表达方式而采取直说,很多人提出异议,如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指出:“如果把《圣经》中那么多奈达认为读者不能理解的比喻统统删去,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意义的大量走失。”[9]2其实,功能对等理论并非绝对地反对文采辞藻,反对修辞表达,只是在辞藻与修辞有可能影响文意理解时才予以取消,当修辞表达不影响理解时则照常保留。如马太福音7章17节~19节:
和合本: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现代中文译本: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结坏果子;坏树也不结好果子。不结好果子的树都得砍下,扔在火里。
很明显,这里“好果子”指好行为,“坏果子”指坏行为,现代中文译本同和合本一样保留了原文的比喻表达方式。
现代中文译本有的地方对原文虽然直译成“果子”,但为了便于中国读者理解,改变了它的限定语。如何西阿书9章10节:
和合本:
主说:“我遇见以色列如葡萄在旷野;
我看见你们的列祖如无花果树上春季初熟的果子。”
现代中文译本:
上主说:“我初次遇见以色列,好像在旷野中发现了葡萄;我首次遇见你们的祖先,好像在无花果树上找到初熟的果子。”
和合本按原文直译成“春季初熟的果子”,现代中文译本则担心中国读者对“春季初熟的果子”费解,因为在中国春季不是成熟的季节,而恰恰相反,春季是播种、植物开始生长的季节,中国读者一定会对“春季初熟”感到不解,译者毅然在翻译中略去“春季”。
这样的例子还有阿摩司书8章1节等。
“果”在汉语中,通过隐喻方式作为词素固化在一些固定词汇中,如“结果”,“成果”,“后果”等,这些词语中的“果”不再是“水果”中的“果子”的含义,也不是修辞格方式。而在圣经语言中,καρπóν没有这种作为词素的固化形式,“果子”类似的含义仍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和合本往往按照圣经原文的修辞形式译成比喻(大多是暗喻),而现代中文译本则用汉语熟语表达,精炼明了。如箴言书1章31节:
和合本:
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
充满自设的计谋。
现代中文译本:
因此,你们要自食其果,为自己的行为所伤害。
把“吃自结的果子”译成“自食其果”。
同样的例子请参考箴言书18章20节和21节。
圣经原文为καρπóν,和合本一般都直译为“果子”、“出产”、“结实”等泛指概念,现代中文译本有的地方转译为特指概念。如利未记19章10节:
和合本: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现代中文译本:你们不可摘光葡萄园的葡萄,也不可捡掉落地上的葡萄。你们要把这些留给穷人和外侨。我是上主——你们的上帝。
按照原文,和合本译成“葡萄园的果子”。而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很少说成“苹果园的果子”,“葡萄园的果子”,一般说成“苹果园的苹果”,“葡萄园的葡萄”,现代中文译本按中文表达习惯译成“葡萄园的葡萄”。
再如马可福音12章2节:
和合本: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要从园户收葡萄园的果子。
现代中文译本:到了收葡萄的季节,他打发一个奴仆去向佃户收他应得的份额。
希腊原文为λáβηκαρπóν(收果子),和合本用直译,现代中文译本转译为特指概念“收他应得的份额”。
奈达曾说过,Complete intelligibility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10]28(完全透彻的理解是生死攸关的事。)为什么奈达把翻译研究视角转向译文读者,又如此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完整理解)呢?这与他研究的翻译对象——圣经直接相关。
基督徒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旧约采用希伯来语,新约采用希腊语,是神拣选了这两种语言。圣经翻译就是把神的话传递给世界上非希伯来语和非希腊语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圣经翻译所传递的信息是神拯救人类的信息,是人类的福音,关系到人的永生与灭亡——因而是“生死攸关”的事。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云:“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也。”[11]169
所谓“以文害辞,以辞害意”,就是因文采修饰损害辞义的表达,因拘泥于字面辞义理解而损害作者本意的理解。
第一,为让读者无障碍地理解经文,不惜取消原文的修辞表达(2.1,2.4);
第二,为了读者的认知习惯,不惜删除原文中参与表达的重要实词(2.3);
第三,为尊重译语表达习惯,不惜转换能指概念(2.5)
这些策略的运用完全体现出功能对等理论背景下现代中文译本圣经的翻译态度:“密切注意一般读者对每一句译文的了解和接受问题。”[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