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8-31

王桂敏,张 瀛,戴文博,刘瑞桓,于大鹏,李 杨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公众的核与辐射安全信息缺失造成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核科学传播和沟通是改善公众认知和公共关系的重要突破口。科普展厅作为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工作的重要设施,对增强科学知识传播能力,提升公众核能接受度,做好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概况

科普场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设施,是长期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和科技培训等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2]。随着核电公众沟通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国各核电厂几乎均在其控制区内设置了科普场馆,不少辐射环境监测站也设置了专门的科普展厅,部分地区在人口集中区域也建立了核科普展厅。此外,部分综合性科技(普)馆也设置了核科普专区。这些科普场馆的名称通常为科技馆、展馆、展厅和科普馆等,但其设立目的均为展教工作(即科普工作),本文统称为科普展厅。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的国家级核相关科普场所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核学会核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如图1所示,各基地具体涵盖的核科普场所详见表1~表3)。

图1 国家级核相关科普场所数据图Fig.1 Data map of national nuclea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ites

表1 电力科普教育基地(核电类)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electric science education bases(nuclear power)

表2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核行业)Table 2 Nat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ce base(nuclear industry)

表3 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Table 3 National nucle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也涵盖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和地方科协等机构推荐的部分核科普场所(如图2 所示,具体涵盖的核科普场所详见表4)。

图2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推荐单位Fig.2 Recommended unit of national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表4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核行业)Table 4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base(nuclear industry)

2 国内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调研情况

根据对上述国内核相关科普展厅的汇总梳理,综合考虑展厅性质、规模等因素,笔者着重对以下几家展厅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文献及网络调研,并实地走访了部分展厅。调研情况汇总见表5。根据展厅所属单位性质,本节将展厅基本概况、主要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表5 展厅调研情况汇总表(截至2017年7月)Table 5 Summary of the survey of the pavilion

2.1 事业单位科普展厅

2.1.1 基本概况

此类展厅一般由所属事业单位运营管理,面积较小。展示内容除核与辐射基本知识和核电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内容是对本单位所从事的科研及监管工作的科普宣传。例如,连云港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宣传展厅中集中展示了田湾核电站自身监测站点、连云港辐射环境监测站监测点位的分布情况和实时监测在线展示系统、辐射防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展示形式主要有墙面展板、展柜、展台、易拉宝和实物展品等,展厅面向对象以兄弟单位、领导干部、学生群体为主。

2.1.2 展厅特色

依托单位雄厚的科研监测能力、监管实践能力,通过在实验室配备参观通道,展示辐射监测布点和实时数据等,公众除了参观科普展厅外,还可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监管单位在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努力,在提升公众信任感、赢得公众理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展示方式较为简单,互动参与性不足。展厅的展示手段以平面展板为主,而展厅的受众群体主要以学生为主,青少年的特征是好动爱玩,平板展板的形式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应适当增加互动类展品,增强互动性、参与性和可接触性。

(2)运营经费和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此类展厅的运营基本为公益性质,经费来源主要为本单位,地方政府对展厅的财政支持不足。建议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开发特色讲解词、创意展示标识标牌以及义务讲解等,以此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2.2 科研单位科普展厅

2.2.1 基本概况

以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为例,该展厅为国家级行业馆,面积较大,可开展专题展示展览,展示内容包括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成果、国际合作和核安全体系等“核”全产业链的科普宣传。展示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物资料、展板、实物模型、互动产品和多媒体设施等。展厅面向对象以兄弟单位、领导干部以及学生群体为主。

2.2.2 展厅特色

该展厅充分发挥了核工业科研单位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两弹一勋”人物和核院士等人物,讲述了许多核工业人物艰苦奋斗和勇于攀登的故事,展现了核科学人物的工作、生活风采和思维方式,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层面带给公众更多的感性认识。该展厅展示内容非常丰富,通过文字、图片、模型等多种手段展现了我国核工业60 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涵盖了核产业链的全过程。

2.2.3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展示内容和形式应更加全面和系统。建议增加有关核和原子能的基本知识,丰富核安全内容并突显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2)运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应加强展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同时,发挥科研单位在行业内的优势,广泛征集优秀展品,突显重点和层次感,增强展品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全面展示核全产业链的高科技投入和成绩,增强公众对核安全的信心。

(3)存在运营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科研单位类展厅的运营同样为公益性质,所面临的问题与事业单位类科普展厅类似。建议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支持,大力发挥展厅的潜能。

2.3 企业科普展厅

2.3.1 基本概况

该类展厅主要是核电企业根据公众沟通的工作要求,在核电厂控制区内设置的科普展厅。此类展厅的面积较大,展示内容以企业形象展示为主,兼具核电及核技术科普知识和企业核安全文化展示等。该类展厅的展示形式更为丰富,展品设计更加重视数字化和互动性,包括4D及虚拟现实(VR)等时下流行的高科技展示技术,公众体验度较好。展厅面向对象以核电周边区域的普通公众为主,同时也配合开展全国及集团层面的各类科普活动等。

2.3.2 展厅特色

该类展厅重视与当地的融合发展,与当地及周边的各学校、乡镇、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联系,推进协作,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科技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打造核电工业旅游项目,形成与周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频共振”,打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反映科技发展和展示核能技术的旅游名片,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核电、接受核电并支持核电建设。

2.3.3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周边配套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因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因素,展厅普遍面临公众接待量不大的问题。应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周边地区居民前来参观,发挥展厅的最大科普服务潜能。同时,还应推动展厅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公交、餐饮、住宿和娱乐等设施,提升展厅的配套服务水平。

(2)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科普力度尚显不足。调研发现,此类展厅的展示内容以核能和核安全科普知识为主,兼具企业品牌宣传的作用,涉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相关内容并不多。从一些涉核舆情事件的网民观点统计中可以看到,很多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几乎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继而增强了不信任感[3],所以有必要在展示内容中增加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相关知识。

3 未来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的建设建议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几乎所有的核电企业都配备有核电展厅。但依然存在着展现手段和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参与体验性有待加强,片面追求科技知识传播,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识较为欠缺等不足。

3.1 加强顶层设计

在加强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各单位在核与辐射安全科普方面的职责与分工,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各单位在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建设方面的方向和资源;其次,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厅的优秀案例和宝贵经验,形成信息互通,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最后,定期开展评估,指导各级核安全部门和涉核单位的科普策略和展厅建设。

3.2 开展科学规划

展厅建设应做到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应根据单位领域、职责和面向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前期规划阶段应分析了解不同受众的特征,挑选与其吸收能力相符合的信息,采用与该类信息相适应的信息传播方式,做好受众需求调研;注重展厅主题、展区划分、展示内容及形式的选择等,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内涵,融合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特色,提高展厅的文化感召力,做好系统规划。

3.3 创新表现形式

展厅建设应摈弃以往“展板+模型”的单一形式,打造“体验式科普”,借助各种媒介与科学知识载体充分接触,引导受众在接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学习,自主探索、理解和发现[4]。首先,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全息仿真等高新技术,虚实结合,强化科技前沿的展教力度,提升核科普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次,打造集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和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再次,不断创新,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内容新颖、展品独特的基本陈列[5];最后,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针对公众需求的变化,设计制作科普展品[6]。

3.4 扩展科普主体

由于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知识相对陌生且极为敏感,因此,需要明确各个科普主体各自的科普内容,分工进行合作,为公众提供多种知识获取渠道[7]。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应探索建设以监管为主题的科普展厅,向社会公众普及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工作成效等,提升政府公信力,并保证科普工作的整体性和科普内容的全面性。

3.5 建好核科普基地

切实抓好已有“国字号”核科普基地的开放运行,并在新建科普场厅前充分开展前期调研,不断打造新的“国字号”核科普基地,充分挖掘科普场厅的科普辐射功能,规划和建设好区域性核特色鲜明的科普展厅,持续提升核科普能力建设[8]。

3.6 提升运营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展厅传承文明和惠民四方的作用,展厅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新媒体资源,搭建电子展厅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结合科普讲座、科学报告、培训教育和展览展示等途径,扩大展厅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其次,以“六五”世界环境日、国家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等为契机,开展特色活动和宣传,吸引公众参观;再次,同旅行社以及周边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单位加强联系与合作,将核科普纳入旅游线路中,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参观,扩大受众面;最后,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9]。

4 结论

核能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核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国防、科研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科普展厅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设计建设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相关要求[10],形成良好的科普宣传效应,提升公众核安全信任度,推进核安全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