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性调查

时间:2024-08-31

赵琦,齐宏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北京1000390)

一、前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如何选择符合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形成本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教学特色,已成为高校办学者面临的突出问题[1]。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 模式,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 模式,美国为代表的以研究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美国为代表的跨院系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加坡为代表的单元课程制模式等[2]。

我国高校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有通才型模式、专才型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交叉型模式、两段式学分制模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校际合作办学模式(H型模式)、本硕连通培养制度(E 型模式)、产学合作模式等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叠加模式和立体交叉培养模式[3]。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4]。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一些基本范式,但也存在一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误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不同教育形式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与一般高等教育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按照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运用天地人网结合的远程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采用教师引导、辅导与学生个别学习、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适用于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构成要素,以及这些构成要素相应的权重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比较教育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我国教育系统部分知名专家进行调查,用以确定最符合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权重关系。

1.调查方法

研究选择Delphi法(专家调查法)进行调查①。Delphi 法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其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专家意见。

由此可见,Delphi 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它有三个明显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特点,即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统计回答。

①匿名性。采用这种方法时,所有专家组成员不直接见面,只是通过函件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权威的影响。从事预测的专家彼此互不知道,他们是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交流思想的。

②反馈性。该方法需要经过3~4 轮的信息反馈,每次反馈中调查组和专家组都可以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使得最终结果基本能够反映专家的基本思想,所以结果较为客观、可信。

③统计性。典型的小组预测结果反映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性提及,而该方法却不是这样,它报告1 个中位数和2 个四分点,其中一半落在2个四分点之内,一半落在2个四分点之外。这样,每种观点都包括在统计中,避免了专家会议法只反映多数人观点的缺点。

因此,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相关研究有不同认识的情况下,Delphi法是比较科学、适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2.专家的选取

专家调查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选取合适的专家。本研究通过网络,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教育研究核心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专著进行了近百次的搜索,初选了43名专家。然后结合专家的研究方向,依据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最后遴选了12名专家。12名专家中有教授9名、副研究员1名;高校工作者8名,其中有6名为远程教育院校校长或院长,其他4人分别是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等教育出版社原社长、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这些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其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构成要素的调查

(一)人才培养模式调查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专家有不同认识。比如通识教育模式,有的专家认为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则持相反意见。因此要确定哪种人才培养模式适合远程教育,首先要确定哪些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首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并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最终在调查表中列出27种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表1所示(因篇幅所限,表1只列出了部分可选模式)。

研究人员将人才培养模式调查表和各培养模式的背景资料一并发给专家,供专家参考。由于这个表只有一个二值选项,调查的结果采用简单统计法,得票三分之二(9票)以上认可为人才培养模式。综合专家的意见,最后确定: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模式、双元制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8 种普遍认可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专家的反馈意见表,在“评价意见”中整理出通才型模式、实用技能型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模式比较适合成人在职远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如表2所示。因篇幅所限,表2仅列出专家对于部分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评价。

表1 人才培养模式调查表

专家对比较适合成人在职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是:

1.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适应能力、能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工作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注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培养。除了普通高校外还比较适用于成人在职远程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用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其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设置课程,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培养高科技时代社会生产必需的现场技术员和操作人员,同时也适用于在职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

表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类型描述评价表

序号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内涵 专家评价意见12以研究为基础的模式使学生从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一对一的师生指导关系;开展研讨式学习。13大专业、两段制培养模式按学科大类招生;将培养期分为“基础段+专业段”。14工学交替模式半工半读模式。应该算作教学模式或者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为“研究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更贴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但并不一定是一对一的指导。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行“个性化”教学,更适合研究生教育和特殊专业教学。适合于除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外的其他各类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中较多采用。不是一种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某些学校的经验总结。适合于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模式和课程模式。与产学合作模式相似,更多称为“合作教育”模式。与常说的“半工半读”不同,是指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学期占学习总时间的1/3~1/2。是一种适合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学制形式。

3.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外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双方参与,重视实践,是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育人模式。在职教育常常应用此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评价意见中可以看出,通才型模式、实用技能型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普遍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远程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类似,但其培养目标、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和办学方式等要素的内涵有所不同,体现了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

(二)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权重评价

研究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主要让专家对远程教育才培养模式中的11 种构成要素的权重进行评测。通过调查发现,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等都是普遍认可的构成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有专家提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是构成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调查过程和数据统计如下。

表3 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调查表收回后,研究对各位专家的选取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处理。权重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

——某因素权重系数;

xi——某要素权重系数;

fi——各位专家权重系数。

由于每位专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其权重系数也不同。教授的权重系数为1,副教授或博士的权重系数为0.8,有领导职务加0.1。

第二次调查表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第二次调查表统计结果

将第二次调查结果再次发给各位专家,每位专家参考各要素的权重值,对自己给定的权重值进行再评定。收到专家再评定的权重值后进行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第三次调查表统计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将第一次统计的结果发送给专家后,专家经过再次评价和权衡,做出了新的判断。在第三次调查表中,给出的权重参数与权重均值的方差越来越小,意见趋于一致。

通过专家调查法,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培养目标是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决定因素;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和办学方式等都是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三、构建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一)构建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内涵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资源呈现方式。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又互相影响,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设计,进而有序推进教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习资源以及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也要符合学习对象的学习行为特点。

2.根据专家对通才型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内涵,从实际出发,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使各构成要素的设计符合易掌握、能应用的特点。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要相对体现知识专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结合证书管理编制,引入多种合作办学方式。

3.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岗位针对性很强的技能型人才,建议采用DACUM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内容[5]。即首先组织专家进行岗位任务分析和工作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从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职业道德)三个方面对课程设置、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及方法等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进行了整体设计。同时根据岗位需求,也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要注意实践培训过程的参与,避免走普通高校以理论教育为主的路子。

(二)构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参考专家建议的实用技能型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模式、通才型模式等比较适合成人在职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几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不同专业明确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办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系统设计,加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重实践,重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用得上、用得好的通用人才及专业技术型人才[6]。

2.教学过程要以实践教学、远程教学、移动教学等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形式进行合理设置安排;学习资源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壁垒”,采用“知识重构”的方式实现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要根据远程教育教学特点,以实践教学中、实际工作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融合理论知识进行边实践边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同时利用网络核心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多种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紧扣培养目标,做到实用、有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4.国家开放大学的培养对象和服务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学习目标和动机差别很大。因此,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提出要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7]。首先根据生源实际,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从原来的过分强调学术性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向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从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出发,探索形成“基于网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学习者主动学习、远程支持服务和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同时,为了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建构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为重点的“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可以通过修订、重编、新编等方式,全面开展各专业基本教材的改革建设工作,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和“课程证书”制度,优化课程结构,形成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aladdi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