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金昌民俗的特点

时间:2024-08-31

李宇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金昌分校,甘肃 金昌 737100)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及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经济民俗(物质民俗),包括饮食、居住等;二是社会民俗,包括婚丧嫁娶、节日娱乐等;三是精神民俗,包括信仰观念、民间艺术等;四是语言民俗,即通过口语约定俗成的信息交流系统。

“礼从宜,使从俗”(《礼记·曲礼》),“变民风,化民俗”(《汉书·董正舒传》)。甘肃省金昌市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形成了其特有的民俗民风。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其东靠甘肃省武威市,南接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连甘肃省山丹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截至2015年,金昌市土地总面积达到9 593平方千米,人口约47万,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2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1]1。金昌历史悠久,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至秦,月氏在此驻牧;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西汉曾置番和、鸾鸟、焉支等县郡;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改为地级市,名曰金昌[2]7。金昌物产丰富,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冶炼基地,其镍产量占全国88%,铂族金属产量占全国90%以上,被誉为“祖国的镍都”。1966年,邓小平在金昌视察后,称之为“祖国的金娃娃”[1]69。金昌还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油生产列全省前茅。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丰富的物产,浩繁的人文,积淀的传统,形成了金昌独特的民俗民风。笔者拟从饮食、住宅、婚丧、禁忌、节日、信仰等方面详细介绍金昌民俗的鲜明特点。

一、 饮食:多样而奇特

饮食是一种文化,民以食为天。“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饮食文化的地域性极强,饮食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金昌人饮食也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面食。面食是金昌居民的主要食物,做法种类很多,有面条、面片、扯面、绾面、灰面;蒸馍、锅盔、烧壳子、索饼、月饼等。旧时杂粮较多,有大麦糁子、青稞糁子、禾禾面、豆面、荞麦面、莜麦面、小米、黄米、玉米面等。待客时,先端上茶水,并摆上馍、饼等食物,后做正餐。面食特别要提及的是黄米面条子、月饼和烧壳子。做黄米面条子,先将黄米煮烂,再下细面条子,后加上小丁羊肉臊子和韭菜之类即可。这种面食,味道独特,营养齐全,当地人很喜欢吃。所谓“月饼”并非像中秋节所吃的小月饼,而是自制的大月饼,一个月饼直径可达60厘米,厚度有25厘米。吃时切成四方小块,分层而食,吃起来香甜松软。月饼制作程序繁杂,有发酵、和面、造形、笼蒸四道工序。月饼内部可分6~10层,每层抹上胡麻油,加上姜黄、香豆、红曲、胡麻籽等,其色彩自然,黄、绿、红、黑,十分艳丽。“烧壳子”是一种火烤的馒头,其发酵、和面、造形同于蒸馍,关键是最后的烤制工序。烤制使用特制的火坑,当地人称之“馕坑”。首先在长2米,宽1米,高0.8米的火坑中间平设一铁板。然后用麦草将铁板烧至高温,再将镆坯放在铁板上,封闭半小时后打开火坑,取出馒头。“烧壳子”馍皮黄脆,内心松软,香喷可口,它不仅是当地人的美食,而且也深受外地人的青睐。

二是油食。油食是辅助性食物,有油饼、糖花子、油果子、油角子、油棒子(麻花)等。食用油以胡麻油为主,菜籽油为辅。糖花子是金昌最具特色的油食。其做法是将和好的发酵面分两层,中间加上糖面(糖占20%),做成梅花形,放在油锅里炸。糖花子口感香甜酥软,很耐贮藏,一般春节做得多一些。

三是肉食。以牛、羊、猪为主,鸡、鱼为辅。做法多样,有清汤羊肉、清汤牛肉、黄焖羊肉、手抓羊肉、羊肉垫卷子、鸡肉垫卷子、烤羊肉、烤鱼、红烧猪肉、红烧牛肉等。其中羊肉垫卷子、手抓羊肉最具地方特色。羊肉垫卷子的做法是先将羊肉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用油炒一下,再加各种调料和水,将做好的卷子放在肉上,焖熟为止。卷子多用半发酵的面做成,擀薄后,加油、盐和葱花,再卷起来,切成半寸长的小段,羊肉熟后,卷子也熟了,香喷喷的。这是肉食和面食混合的最佳食品,也是当地居民最喜欢吃的。大煮羊肉很有地方风味,不放任何调料和食盐,在大锅将大块羊肉煮熟后捞出装盘,食时,人们手抓着,再抹上盐巴,就上蒜瓣,吃起来极为豪放。

四是菜食。除有白菜、洋芋、萝卜、葱、蒜、菠菜、韭菜、葫芦、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大众蔬菜之外,具有金昌地方特色的就数沙葱了。沙葱是当地特产,雨后,沙地多生此物。其比麦秆细,四五寸长,葱色青绿,可炒食,可凉拌,可腌制。腌制前将沙葱放在开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多放大青盐腌在瓷罐里。吃面条时捞出一点,就着面条吃,味道鲜美深沉。粉汤也极具地方风味。腌制将凉粉、肉丸子、肉片、粉条、豆腐、萝卜等多种菜烩在一起食用,金昌人多在春节时才做这道菜,客人到家舀上几碗,热一下即食。总之,金昌饮食地方特色浓郁,品种多样,吃法奇特,营养搭配也极为合理。

中国人对饮食的要求很高,提倡色、香、味、养生俱佳。五味调和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文化精髓和最高境界。“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喻,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淡而不薄,肥而不腻”[3]。金昌饮食,无论是面食、肉食还是菜食,都是将多种食材有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达到形、色、味、养生完美的调和统一。

二、住宅:封闭而低矮

居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之一。居住行为研究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的居住形态为聚居的组织、制度、居住空间的形式和结构;微观的居住形态则表现为人们居住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居住的空间形态为住宅、住区和城市形式,居住的目的和来源有恒定性。

旧时金昌为防匪盗、野兽,村庄多土夯围墙,俗称“寨子”。有些富户居独寨,寨墙较宽可行人,四角修“炮楼”,俗称墩。由此演变成今天独门独户,高墙矮房的“庄子”。“庄子”规格有“八六丈”(长八丈,宽六丈)或“六四丈”等。旧时打庄盖房,让风水先生观察地势,然后“放盘谢土”, 即用罗盘仪校勘方位,摆供设祭,择吉日动土[1]181。动土前在地基上撒草灰拌五谷杂粮,富者在庄基四角埋银元数枚,以示根基坚实殷富,并避灾镇邪。庄子多东、南向开门,以四合院为主。正中为堂屋(上房),两侧为书房、小屋、库房、旮旯,靠庄门两侧的为“倒座”。无力打庄的,在地头盖几间房屋,称为“明房”。贫者多建土木房,富者建“四柱八廊”或“拔廊房”,即前檐突出,立四梁八柱,檐前雕木花饰。拔廊房一般分前后两进院,其房屋窗为花格、斗方等图案,均糊纸。金昌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较大,加之缺木少砖,因而农民住宅多土筑,封闭,低矮,以适应生存的环境。

现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金昌民间住宅多有变化。土木结构向砖混、框架转变,低矮的形态向高大的形态转变。总之,住宅民俗也是随着生产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三、婚丧:讲究而繁复

婚丧礼俗属人生仪礼,属社会风俗,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婚姻是人生大事,是人类繁衍、传宗接代的基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龟虽寿》),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丧葬是人的最后归宿。在人生礼仪中,婚丧礼俗的内容最丰富,也最引人关注。

一是婚嫁。金昌旧婚俗,明媒正娶有三个步骤,即议婚、订婚、完婚。议婚,先由男方请“三媒六证”。由媒人将女方生辰八字(俗称庚贴)带到男方家,放置三至五天,其间如出现不吉利迹象,便认为不宜娶此女。若男方家平安无事,再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算出“三合”或“六合”。“三合”婚,吉祸参半,“六合”婚大吉大利。符合“三合”或“六合”者一般可订亲,媒人回复女方父母,随带去男方生辰八字和一些衣料、现金等,女方如接受,便可订婚。女方回敬鞋垫、手帕之类信物,俗称“换递手”。订婚前先由媒人将女方家提出的礼单交男方按数置备(旧时聘礼一般为小麦一石二斗,或两石四斗,大洋十二块或二十四块,土布丈二或两丈四,洋布一件,其他物品不限),再择日订婚,女方备酒饭请户族当家或亲戚“相女婿”,当众过礼,并适当回礼。此后,男方可以女婿身份到女家,但男女双方极少见面。再是完婚。选定吉日良辰,媒人将男方所备结婚衣物礼钱送到女家,经女方父母同意后,男方方可迎娶。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小娶”,一般男方不直接到女方家去迎亲;二是“大娶”,即男方披红戴花,备车轿迎亲。“大娶”时由男方备车轿,轿顶端悬挂铜镜一面,以避凶祸,没有铜镜可挂竹筛一个。车轿到女方家门前要放鞭炮,行“开箱礼”。女方备酒席款待迎娶人。酒席前,男方须行三封红礼(红包)。一封催女方家端酒上菜,一封催新娘梳妆打扮,一封催新娘赶快上轿。迎亲回来时,车轿由女方家小男孩“压轿”,娶亲不能走来时的路,取夫妇白头偕老,不走回头路之意。另外,迎亲的轿车上,要绑一金毛狮子,其背插三支箭,分别是“太乙贵人”“天乙贵人”“红鸾添喜”。迎亲时,箭头朝后,回男方家时,箭头朝前;意为逢凶化吉。迎娶的途中,要避免遇见孕妇、寡、鳏或病残之人。若有两家迎亲的车轿迎面相逢,双方新娘应交换手帕之类物品。清河地区有夜里娶亲的风俗,因白天怕逢不吉之人。车轿回到男方门前,唱婚人即叫:“新人到!”随即放鞭炮,有钱人家请鼓乐班吹奏。新娘下轿时,由新郎或女方长兄将新娘抱入院内,再由伴娘搀扶,踏着铺往新房门口的红毡毯走,当即拜堂。在“宝斗”(用斗盛粮食)桌前,男左女右站立,依序行三拜九叩大礼。行礼完毕,新郎端“宝斗”,新娘抱“秤杆”,男前女后,分别由男女宾相扶到洞房门口。一路由主持人打煞驱灾。洞房门口左边放水桶,右边放火盆,门槛上置马鞍。跨入洞房后,新郎站在火炕上,新娘跪在地上,磕三个头,然后揭盖头、挖床(即抓取被褥下所藏的核桃、红枣、红糖等物),以示早生儿育女。之后夫妻喝交杯酒,攘床闹洞房。当夜洞房门上锁,取新娘日后守家不乱串门之意。第二天早晨由男方小弟去开门,女方送一礼品,俗称“踩门”,取新娘日后早起晚睡、勤俭持家之意。婚后第二天,男女请女方娘家人吃喜酒,上午“八大件”(即八菜),下午是“定道饭”(即十二菜)。婚后第三日,新婚夫妇去女方家,俗称“回门”。新郎伴新娘回娘家,吃“酸、甜、苦、辣、咸”五味饺子。夫妻回门之后,新娘要在婆家做一顿面饭,俗称“试刀面”。或四日,或十日,或一月后,女方去住娘家,称为“站对月”。结婚当年春节,男方必须到女方家拜年,俗成“拜头节”。

旧时女子至十八岁,必须出嫁。订亲之后,女方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鞋、枕顶、袜垫、枕套等物件,以备结婚时“端礼”。出嫁前三日,新娘不准出门,意为“装新”。出嫁的当日早上,新娘梳洗“开脸”,即除去新娘脸上的汗毛,从此再不是黄毛丫头了。上轿时头顶红盖头,男方轿到来时,女方要着装坐在装满小麦的斗上,俗称“坐宝斗”,然后兄长或姐夫连斗带人抱至轿上。新娘痛哭流涕,以示难舍难分。在拜堂之后,由伴娘开箱,新娘向男方父母、兄嫂、姑舅等一一“端礼”[1]691。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婚俗,婚姻自主,喜事新办,婚礼较简单。亲朋好友恭贺,司仪主持,内容多为领导颁发结婚证书,证婚人讲话,新婚夫妇向父母施礼,互赠信物等。

二是丧葬。丧葬形式旧时主要为土葬。其仪式有四:一是开穴,即挖墓坑。由道士或懂阴阳五行者,在选定的地面上用银皿画一“奠”字,即可开挖。若有祖坟,按辈份、亲疏、长幼排列。开穴须经道士,阴阳先生念宅经。二是棺裹。棺木以柏木为最好,松木次之,白杨再次之。棺漆红色,棺上画“赤虎”“莲花”“寿桃”“松鹤”等图案。“裹”即给死人穿戴。人死后,先擦洗身子,再穿衣,多则十一件,少则三件。被褥、护单、罩单、鞋、帽、袜一应具备。纽扣不系,撕去金属物。三是入殓。人咽气之后,嘴里放金银,两袖内各放七个小面饼(俗称“打狗饼”),身下铺三缕麻,以备抬尸之用。当日傍晚烧“斗纸”,俗称“黄昏纸”[1]693。第三日装棺入殓,即设灵堂。四是葬礼。亲人死后子女戴孝帽,穿孝服,腰系麻辫,手拉丧杖。写丧贴,请亲朋。亲朋至,子孙拖丧杖跪门外叩拜,为死者赎罪。丧事办后,子女服孝三年,三年间不动土,不办婚事,不贴红对联。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多为火葬,子女亲属戴黑纱,白花,举行追悼会,送花圈、挽联、挽帐,放哀乐,默哀三分钟,致悼词,向遗体告别。火化后,骨灰保存或掩埋。任何时代的礼仪都受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金昌的婚丧嫁娶这一社会民俗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四、禁忌:多杂而延续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禁忌是恐惧心理的驱使,禁忌的传承依赖从众效应。

旧时金昌民间禁忌较多,有些延至今日。

一是岁时禁忌。农历正月初一不扫地,不往门外泼水,俗称“禁扫”和“禁泼”,怕把财富扫出或泼出去;妇女不得使用针线、刀剪之类器具,免得一年忙得不可开交;正月初五前男人不下地、不干活,俗称“禁活”,图个吉利;年关或一般的传统节日内,都忌讳打碎家什。

二是日常生活禁忌。旧时妇女禁忌较多,如,不得从男人面前走过,不得从男人身上或衣物上跨过,不能拍打男人的头和肩,不能当男人的面啐唾沫,不能坐在被子上,不能与男人同坐吃饭。来月经时要避开灶门做饭,孕妇将孩子生在外面,三个月以后才能回家。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在岳父家不能同床,孕妇不能参加婚丧之事,女人的衣裤放在僻静的地方晾晒。

三是其他禁忌。如不能拾别人丢弃的帽子和手绢,否则会有“愁帽”,“手紧”。单日不远行。亲属死在外地,尸棺不能进村,死者亲属,三年内不能修筑房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18天之内不能动土,俗称“土旺日”。父母去世,百日内不理发、剃须,棺材出门不能碰门框。在路上行走,迎面碰见旋风,要唾几下,以避鬼邪。

金昌旧时的禁忌多杂,但多从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和迷信而衍发的,没有什么道理,但至今还在部分农村地区延续着。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现时,金昌的一些禁忌也不再被人们计较了。了解禁忌知识,不仅益于我们树立破除迷信的科学观念,保持良好的民俗习惯,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对待传统文化,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办事。

五、节日:传统而隆重

节日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有特定内涵的,中华传统节日是培养人伦道德情感的重要沃土,是以人伦为灵魂的特定时间的设定,是因天时地气、人伦亲情而设定的,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

金昌的节日习俗多是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月一日”寒食节、“腊月初八”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日,等等,都举行隆重的庆祝纪念活动。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每年阴历七月十五的“鬼节”。此节比较隆重,家家备办供品、纸钱、牲羊。全家大小齐出动,到祖坟上去祭酒、焚香、化金、修补坟墓[4]49。然后,立起锅灶,煮肉做饭,与祖先共享,体现了后人怀念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片诚心。城市居民不能回老家祭祖的,会在街道上烧纸。至今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前后,金昌市区纸灰处处成堆,随风飞扬。

旧时,金昌地区还有许多庙会,庙会大多在庙宇建筑群附近举行,村村均有,设专人管理。较大的庙会有:正月初九“玉泉会”,正月十五“三官会”,正月十五至二十日“娘娘会”,二月二“土主会”,三月三“城隍会”,四月八“观音会”,六月十三“龙王会”,七月十五“孟蓝会”,七月二十二“财神会”,八月二十七日“祭孔”等。现仅存四月初八日的“观音会”,阴历四月初八本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而金昌人把这纪念日变成了“观音会”,俗称“娘娘庙会”,人们多携带供品、香烛、五色纸,去观音庙跪拜求子[2]42。现在,永昌县北海子“四月八庙会”已成为传统的商品交易会。是日,本地及邻县商业单位纷纷云集,设点销售,四乡农民涌来集会。

另外,毛卜喇“卍”字灯会极显地方特色。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毛卜喇村的“卍”字灯会所用灯谱相传是由清代李发仁从北京带来的。闹灯时,在村中心选块空地,先按图谱栽灯杆,竖19排,每排19根,共361根。杆高2米,间距一般为2米。灯场呈长方形,中心部位的一根灯杆高约7~8米,叫“大杆”。上挂大型花灯一盏,其余360根灯杆上,由农户制作各色灯笼悬挂顶端,然后再按图谱将灯杆用绳子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只有进出口的封闭场地。场内路线回转盘旋,形似“卍”字[1]698。灯场进出口扎一彩门,上挂长方形纱灯三盏。观灯者从进口入场内,循道辗转迂徊,可走遍场内每个角落,每个灯前可经过两次,最后从出口走出。灯会从农历正月十三日开始,到十六日结束,同时举办秧歌、社火等活动,观灯者络绎不绝。

六、信仰:驳杂而不一

信仰是人们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寄托,有了行动指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人们的信仰是大不相同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尊敬和崇拜。共产党人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是现时大多数金昌人民的信仰,但还有少部分不同信仰的群众。

由于历史因素,金昌人口构成复杂,既有长久在此地居住的历史遗民,又有历代外地迁居之民。历史上有中原地区移民到河西开荒屯垦,这在《汉书·地埋志》已有记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置河南移民690人于东寨乡马家庄、陈家庄和王新庄,当地群众称之为“垦民”。1956年3月,兰州移民99户,1 303人,安置在东寨、六坝、八坝等地。1958年,上海迁至297户,1 204人,安置于油籽洼农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境内农垦人口9 407人。金昌市人口构成复杂,因而民间信仰也较驳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徒皆有不少。从各种宗教传入金昌的时间来看,历史上佛教和道教在金昌较为兴盛,信仰的人也较多。西汉末期,佛教传入河西走廊,至魏晋南北朝时兴盛。西域高僧萨摩罗什来到距离金昌100千米的凉州传教10余年。北魏太延年间,刘萨河曾居住在金昌境内的云庄寺修行。北周保定年间,境内大修寺庙,僧侣多达数千人。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至境内瑞像寺,改其名感通寺(今圣容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至清末,境内有寺院275处。新中国建立后保护正当佛教活动,1950年全市有和尚53人,教徒700余人。1991年全市有佛教徒1 268人。至今仍有许多居民去佛教寺院烧香拜佛以求平安。道教于东汉末年传入河西,明清时金昌地区道教盛行,教徒分属全真道和正一道两派。1948年全市有道教信徒1 000余人。明初伊斯兰教传入境内,1991年建成金川团结清真大寺,全市有伊斯兰教信徒3 179人。天主教是清康熙十七年(1682年)由法国传教士从兰州传入的,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有九坝、永宁堡、董家堡、永昌县4处教堂,1991年全市有天主教信徒538人。基督教于民国时期传入金昌,1991年全市有基督教徒1 112人[1]687。

总之,金昌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它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意识符号,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与宗教观念,体现了当地百姓的聪明、智慧与经验,是丝路文化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