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史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质量分析与应对策略——以“中西交通史”为中心的考察

时间:2024-08-31

刘全波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历史学本科生课程论文的定位与教学目的

在大学里,越来越多的课程不再通过考试来结课,论文考查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与管理者所接受与认可。所谓论文考查就是在每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篇与此课程相关的小论文,可以是读书心得、读书札记,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而针对某门课程所做的小论文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论文。目前来看,通过提交课程论文来结课的课程,已经占到历史学本科生总课程数的一半左右,数量如此多的课程需要用课程论文来结课,课程论文的质量问题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其不仅关系到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科、学院乃至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历史学本科生撰写课程论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其出发点很简单,无非两个层面:第一,通过课程论文加深本科生对一门课程的认知,加强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因为课程论文并非让本科生写出质量极高的学术成果,而是基于一门课程设定的论文,课程论文的主题必须与此课程相关,不然课程论文就名实不副了。第二,课程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史学素养,使之熟悉学术规范,拓宽学术视野。大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是一个学习与模仿的过程,更是一个读书的过程,它可以是对某一本书的精读,也可是对某一类书或某一方向的纵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而且对学术规范也会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其以后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无疑是重要的经验积累。

课程论文的撰写不仅是国外高校历史学本科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亦是锻炼历史学本科生学术能力的主要措施。郑阳在《英国高校历史学本科课程设置与修习规定初探——以剑桥大学为例》言:“课程1,即‘主题与史料’是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学生必须选择该课程下的一个专题进行修习并以撰写论文(约3000~5000字)的方式完成考核。”“‘特别主题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学生在选择某一个特定专题后,将就这一专题同时完成课程2与课程3的考核。课程2的考核方式为长篇论文(6000~7000字),而课程3的考核方式为时长3小时的考试。”“学生必须在这两个模块中选择2门课程加以修习,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如果有学生不愿修习两门课,也可在这两个模块中选择一门课,但考核方式依然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该门课程的考试,一是一篇专题论文,而这篇论文讨论的主题必须大体在1750年之前,字数在15000字以内,并且使用原始史料。”[1]可见,剑桥大学对于课程论文的要求,更为苛刻与严格,事实上,通过课程论文来考核历史学本科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已成为全世界普遍采用的模式。李友东在《美国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课程的初步质性观察——以九所美国高校为例》一文中说,耶鲁大学较之其他美国大学,更重视写作课程。“在论文写作方面,耶鲁大学继续维持对写作的高度重视,开设2个学期的写作课程;但也有所变通。对那些不准备获得优等生的学生,可以只选择上一个学期的写作课。但他们只能以11学分,而非优等生的12学分毕业。”[2]耶鲁大学的这个论文写作课程,其实是专门的写作训练课程,是课程论文的升级形态与专业形态,比我们所说的课程论文难度更大。总之,纵观世界名校,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历史学本科生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共识。

历史学是一个需要不断练笔的学科,基本的写作能力也是需要逐渐培养与训练的。前辈学者对于论文写作,尤其是研究生的论文写作问题多有提及,其实这对于本科生也是同样适用的,本科生亦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来提升论文写作能力。课程论文的写作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训练与实践。晁福林先生在《关于论文写作的十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提出:“论文写作对于提高个人科学研究水平至关重要。”[3]瞿林东先生亦有同样的看法,他在《教学相长摸索前行——关于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的几点心得》一文中写道:“说到指导学生写文章,对学生来讲,这应是完成学业并明显提高自己的重要环节,而文章则是这个环节的标志。”“指导学生如何写文章和改文章,是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进行的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学位论文的撰写及其学术质量”[4]。二位先生的主要意思是,学生培养得好不好,最终还是靠文章也就是论文来展现,并且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一个人提升自己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其实,众多历史学家的研究起点,都是从课程论文起步的,都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感而发、有感而作,所以,课程论文与其说是一门课程的终点,不如说是历史学本科生进入学术之路的起点。如果不对每一篇小的课程论文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导致一半左右的课程被轻视、被忽视,而一半左右课程都学不好的本科生又怎么能成为优秀的本科生,更遑论学术素养的养成、学术规范的掌握、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中西交通史”课程论文质量分析

“中西交通史”课程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截止到2018年,该课程已经连续开设5次。2017年春季学期选课人数为58人,其中包括二年级本科生12人,三年级本科生46人;专业则分布于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班、文物与博物馆学班和世界史班。该课程以课程论文结课。通过对58份课程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学本科生的课程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文选题不当。所谓“题好文一半”,课程论文的选题亦是如此。本科生对相关史料与研究现状的熟悉度一般都不高,导致选题太大,不知道取舍。如部分本科生的课程论文题目——《丝绸之路之谜》《斯基泰与中西交通》《大月氏与中西交通》《康居与中西交通》《浅析中西交通中的奄蔡》《罽宾国与中西交通》《中西交通之柔然》《突厥与中西交通》《勃律与中西交通》《波斯与中西交通史》《曹氏归义军与中西交通》《察合台汗国与中西交通》,等等,此类题目显然太大了,其实只需选取某一个侧面分析一二即可,而不知道取舍的本科生多是就全局展开,面面俱到却浅尝辄止。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联合命题的形式来解决,即在课程论文选题时,由教师与学生讨论解决,一部分学生接受教师的命题作文,一部分学生自主命题,其实适当的书评、论文评也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抄袭现象严重。抄袭之风,自古有之,古往今来见于史册的抄袭方法五花八门,多不胜举。为了保证公平,抄袭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能容忍的。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发展和使用,复制粘贴变得更加容易,论文抄袭手段也日渐多样,本研究对58篇课程论文中的15篇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其中重复率超过30%的有9篇,占比达60%,反映了本次所提交的课程论文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如何及时有效地遏止课程论文抄袭之风,是所有任课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的抄袭变得更加隐蔽,有时候仅凭主观判断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抄袭现象。因此,查重软件等成为任课教师需要掌握的新技术,任课教师有必要、有责任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步。

第三,以假乱真。拿其他课程的论文来充数,即把一门课程的课程论文交给多个老师。部分学生或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或是懒惰和侥幸心理,将一门课程的论文作业交给多个课程的老师,企图蒙骗过关,糊弄老师,这种现象需要任课老师重视。其实这个问题相对来说也好处理,任课教师只要把握住自己的课程方向,溢出课程方向的课程论文就很容易被发现。

第四,注释格式不符合学术规范。注释是对论文中有关内容及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参考文献则是为撰写此论文而引用、参考的图书资料,二者的使用均要遵循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规范,因为这不仅是统一写作形式的要求,更是与国际学界在同一领域内交流接轨的需要。不仅如此,规范性的学术论文格式,更加便于文献检索,能够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从目前的情况看,58份课程论文的绝大多数没有较好的掌握这一规范。这是因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历史学本科生进行专项的训练,所以课程论文的注释格式五花八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相关训练与实践,即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或由任课老师分别在各自的课程中进行专门讲解。

第五,查阅原始史料不够。上述58份课程论文中多数史料是从前人著作或论文中直接粘贴复制而来的,并非自己亲手查阅原始典籍所得。历史学是一门很讲究史料的学科,因此检索和运用原始史料是历史学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傅斯年先生主张“史学即史料学”,范文澜先生也指出“文章不写一句空”,二位都强调历史学者驾驭史料的能力。即使是课程论文,也要亲自动手查阅原始史料,没有认真查阅原始史料,是不踏实、不努力,是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糊弄了事,这是个学习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高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来引导本科生阅读原始史料,即可在课程讲解与课后练习中找一些经典史料,师生共同阅读分析。因为即使是最经典的史料,也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教师与本科生共同探索研读这些原始史料,会对本科生的学习产生诸多启发,从而进一步提升本科生查阅原始史料的能力。

虽然以上几个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仍然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作为选修课,“中西交通史”主要教学目的是开拓历史学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锻炼历史学本科生的学术素养。纵观这58篇课程论文,对学生还是有很多益处。如开阔了视野,历史学本科生接触到了自己原来不曾接触的知识,了解到了自己原先不曾了解的内容,从塞种、斯基泰到月氏、乌孙、匈奴,从吐谷浑、吐蕃到粟特、党项、西辽,从鸠摩罗什、法显到王玄策、陈诚,单凭如此广博的知识面,就已经完成了“中西交通史”教学的第一层面,即知识的传播与讲授。

三、基于“论著目录—学术书评—研究综述”模式的课程论文提升计划

在上面提到的诸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让人比较焦虑的问题,即通过对历史学本科生整体情况的考察,尤其是对其整体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部分历史学本科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这部分学生无疑是聪明好学的,甚至多是各类奖学金的获得者,他们已经牢牢掌握了基本知识,是班级甚至是院系的优秀学生,他们虽然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却写不出好的课程论文。由于对历史学和史料缺乏良好的驾驭能力,甚至是后来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他们也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论著目录-学术书评-研究综述”模式的课程论文提升计划。

“论著目录”是进入一个领域的金钥匙,前辈学者皆十分重视“论著目录”的编纂。当对某个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就必然要先搜集前辈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而翻阅“论著目录”即可以清晰看到前人在此问题上进行的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纂“论著目录”的最大问题在于对资料的搜索是否全面。实际上,任何人的“论著目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于历史学本科生来说,编纂一个学科领域的“论著目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论著目录”是进入学术领域的必由之路,通过此路径,能够清晰看到自己所喜欢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术书评”是对某一部学术著作的评价,“学术书评”的写作比“论著目录”的编纂难度更大,因为“论著目录”要求的是知识面的“宽”,而“学术书评”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深”。通过撰写“学术书评”能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度,从而对某一个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撰写一篇“学术书评”,首先要通读这本著作,了解这本书内容概要,思考这本书与同一领域的其他著作相比是否具有创新点,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有哪些,这些参考文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进而综合评价这本书到底有没有学术吸引力。这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强化了历史学本科生的思维深度,提升了对某个问题的认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史学素养。

“研究综述”是“集束式”的“学术书评”与“学术论文评”,是将某个领域的全部问题加以综合的论述。只有对所有的论著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总结,才可以明确某个领域的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主要流派,才可以辨识哪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多种并行的观点,哪些问题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共识,得出的这些认知就是新研究的基础,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要继续探索的方向,所以任何研究的开始都要从“研究综述”入手。“研究综述”不是孤立的存在,需要和“论著目录”与“学术书评”相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也不能理解为相互独立的三座大山,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这个“论著目录—学术书评—研究综述”模式是不固定的,可以随机应变,而对历史学本科生课程论文乃至毕业论文撰写的引导亦是如此,要因材施教。

其实,“论著目录—学术书评—研究综述”模式只是一个抓手,一个可以凭借的方法,它可以引导那些学有余力而又有点迷惘的本科生进行科学深入的学术研究。具体的操作,如何切入,则需要加强师生互动,因材施教,随机应变,并最大发挥本科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历史学本科生甚至是所有的人文学科本科生,都可以利用此方法,从中找到与自己相适合的切入点,去做一些探索与实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与锻炼,必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进步。

四、结语

葛兆光先生说:“历史学科,我会建议本科生去读一些好的概论通论类的书,加上参考资料汇编一类的东西。”[5]葛先生的认识是很到位的,因为历史学本科生培养的主要着眼点还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是第一步,学术锻炼紧随其后,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是无本之木,而缺乏学术锻炼,就是学而不思,最终迷惑而无所得。就如何提升历史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学界前辈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武汉大学的杨果、刘安志以武汉大学历史学本科生为例,提出构建“一体三翼”的教学体系[6],再如河南大学的马晓燕提出将“研习班”引入历史学本科生的教育中,强调了实地考察外出访学的成效[7]。诸如此类的建议非常多。学界目前所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设想,大多着眼于整个历史学科的发展模式,即从宏观层面上对历史学学科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构想,强调机制的作用,却没有涉及撰写课程论文这样的具体问题,而像课程论文这样的小问题更是不受重视的。这个倾向是很片面的,如上文所言,历史学本科生有一半左右的课程是通过课程论文来结课,此一半左右的课程如果被忽视、被轻视,丢掉的会是本科生一半左右的学术训练,如果基础不牢,后劲必然不足,后果定是堪忧。因此,重视本科生课程论文质量,是实现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和有效途径,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