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情景 立足语篇 学用结合

时间:2024-08-31

摘 要:本文结合一节初中语法课,就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法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依托情景、立足语篇、学用结合”的12字诀语法教学模式,以期摒弃传统语法教学中盲目被动、耗时低效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

关键词:情景;语篇 ;学用结合;语法技能

作者简介:蔡浩然,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一、引言

语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分析文章。近些年,语法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在逐步弱化,但是英语教师不能否定语法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新形势下的语法教学,做到科学规范并且寓教于乐。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很好地结合语境去讲解语法知识点,反复机械式的练习过程难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尽快适应语法规则的学习,而不是强行“填鸭式教学”,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的语法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并且主要依靠教师讲解的教学过程缺乏情景创设,容易忽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学得苦、忘得快,课堂沉闷乏味,语法教学缺乏有效性。

在初中语法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会做语法选择题,但不会用英语表达真实情感,不会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二、困惑中的思考

Larsen-Freeman指出,语法并不是静止的语言知识,语法体现了一个学生动态的语言能力和技能,从而展示出一个学生的綜合语言水平。

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是相互影响的,不应该是相互脱离的状态。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会语言的实际用途,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法规则体系。

学习了一些新的语言教学之后,笔者对于语法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在教学动词不定式及动名词作宾语这一语法知识时,笔者试图将上述语法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实例及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动词不定式及动名词。动词+ to do或动词+ ing的形式,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但没有系统地学习,不知道哪些词+ to do, 哪些词又是+ doing.。本节课的重点不应只放在语言内容上,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语言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感知和亲身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本身的知识储备和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的情景创设,结合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拓宽知识面,灵活运用和掌握本节课重难点。

教学片段分析:

(一)依托情景,学习语法

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建构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每一步学习积累。语法学习也是自我认知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果自我学习认知的过程是建立在语境和真实情景的基础之上,就会大大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主探索和学习语言知识、语法规则。

【教学片段1】

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展示了一张图片(一位学生因为英语考试失利悲伤的样子),然后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了这位学生的学习计划;

I failed to pass my English exam last week.  I will never forget to do my homework.  I decide to remember more words in my spare time. I want to spend more time on English. I plan to learn from other students. I hope to improve(提高) my English. I want to be a top student in the class.

【分析】因为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大家都很感兴趣,也更能产生共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通过对例句的归纳和总结,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相似之处,学习了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教学片段2】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动词-ing形式作宾语的语法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话题:让学生听一段关于歌手Taylor Swift的采访对话。

——Reporter: Would you mind(介意) me asking you some questions?

——Taylor Swift: Of course not.

——Reporter: Interest(兴趣) is the best teacher. Do you agree?

——Taylor Swift: Yes, I think so. I really enjoy singing. I feel like working as a singer.

——Reporter: Becoming famous is not easy. How can you do that?

——Taylor Swift: When I was a child, I often practise singing after I finish doing my homework.

——Reporter: What is your suggestion to the teenagers(青少年)?

——Taylor Swift: I suggest working hard when we are young. Time waits for no man(岁月不等人).

【分析】 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语篇中发现语法规律,领悟了语法的意义。

(二)立足语篇,操练语法

【教学片段3】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为之后的教学作了铺垫,学生能够总结出动词后可以加to do也可以加-ing这一语法规则。这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想知道两者之间的异同,比如哪些动词后可以加to do,哪些可以加-ing。

为了避免学生在写作中出错,教师设计了一个最近很时髦的游戏:大家来找茬。教师提供一篇有关“My friend Tom”的文段:“Tom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He is a 15-year-old boy. He likes listen to music. He practises to play the piano every morning. He suggests to go to the concert if we have the chance. He hopes studying music in the university. He wants become a great singer in the future.  He will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 one day. ”

【分析】教师让学生找出语篇中的错误并修改,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为后面的语言输出作铺垫。与此同时,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学用结合,运用语法

在经历前面几个步骤的语法感知和操练后,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法,进行语言输出。以上的教学过程都是建立在真实情景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语言敏感性和运用自主性。

【教学片段4】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书写学习生活倡议书或描述猜测人物。

任务1:月考刚考完,为自己班级同学写一份学习生活倡议书,提出希望要求,激励斗志,迎接今后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词汇:practise, finish, suggest, plan, decide, forget, hope, remember, etc.

示范例句: All the students finish doing the homework on time.

We should practise speaking English in the morning.

任務2:小组成员一起来描述一个人物(可以是同班同学、老师,或是自己喜爱的明星、伟人, 最后能让大家猜测出来,主要写他/她的喜好与愿望等)。

参考词汇: enjoy, practise, finish, suggest, plan, decide, forget, hope, etc.

两个任务任选其一,在小组合作中,要分工明确,一起互动交流。小组活动中应用同伴评价机制,使成员在合作中成长。

【分析】让学生练习选用“v. + to do and v.+ -ing”编写句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描述猜测人物这个任务,学生很感兴趣,各小组都尽可能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正面评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简单总结了本节课的语法内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80词左右的自我介绍,重点写自己的爱好和计划愿望,运用今天学过的“v. + to do  and  v.+ -ing .”语法结构。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我们要重视课外作业的科学性,从而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感悟与反思

初中是语法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创设合理的语言教学情景,通过多模态的形式展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自然习得语法规则。

语法教学不是强行记忆语法规则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规则的学习,才有机会实现学生语言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学会主动使用规则,才能更高水平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内部的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式的课堂模式。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课堂教学更好地贴合实际,最终使得语言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杜小红.显性语法知识与隐性语法能力的动力平衡探微[J].当代外语研究,2011(7):26-29.

[3]王勇.问题引领规则探究情景体验: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6):35-39.

[4]张开佩.依托链式情景活化初中英语语法复习课的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5):31-36.

[5]秦芬.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8(11):165-1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