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策略

时间:2024-08-31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受众群体较大,学时学分较多,知识面覆盖较广,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提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以及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策略,以供同仁参考,共同提高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英语技能精,专业能力强的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杨雪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受教时间和学分较多,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西方文化较多,因此,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理智正确地分析和明辨西方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挥英语语言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精神。

一、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一)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是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力军。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范围认识不到位,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关系不大,教授学生掌握英语综合技能是最重要的事情,对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到位,实践教学中忽视或忽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育,甚至对重要课程思政内容一句话带过,或蜻蜓点水,或不与教学内容深入融合,没有形成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同向同行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化课程,从语言技能角度看,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从文化角度看,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产生、使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更加正确地在不同的生活、工作、学习场景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处理事务,同时,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思辨能力,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课程思政元素重视不够,对英语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全面,大多数老师只重视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提高,而对英语课程内容,包括词汇、短语、日常交际、段落篇章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不去深入探索,导致一些重要元素被忽视;有些教师认为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内容相融合有一定的困难,索性放弃对思政元素进行思考和挖掘,导致对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欠缺。

(三)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不深

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与思政课教师相比,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比较淡薄,受长期以来传统学科教学理念的影响,他们更加重视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思政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或者思政元素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不够全面和深刻。据调查,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时政新词汇或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就词论词,概念解释的浅显层面,未进一步对其深层内涵进行解释,比如“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等等,相當一部分教师对这些思政元素只是解释其含义,没有将“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创新创业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融合进教学实际,也没有将相关文字和视频材料与教学内容融合,学生对这些思政元素的理解较为肤浅,未能使学生达到坚定爱国情怀、拥有工匠精神、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未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不当

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一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导致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得当,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思政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单调,只是一味地进行概念解释;教材内容陈旧,没有选用近五年出版的最新教材;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组织讨论、演讲、主题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辨别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培养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教学设计松散、随意、不严谨,导致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两张皮;教学内容只是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对思政元素的体现不够等等,这些不当教学策略严重影响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一)遣词造句中的思政元素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英语中每一个词都有其含义,学习词汇语言点时,除了解释含义,更多的是遣词造句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思政教学,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充分发挥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此举例说明,比如在讲解initiative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拓展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进而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讲到dream单词时,可以拓展到“The 'Chinese Dream' is a dream to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and a dream of harmony, peace and development.”。讲解competition这一单词时,除了单词本身的构词外,可以延伸到公平竞争(fair competition)、中国创新创业大赛(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使学生既拓展了词汇量,又开阔了见识,更提高了心智。类似的词汇还很多,因此教师在遣词造句时可以挖掘其思政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词汇教学效果。

(二)交际用语的文化内涵

日常会话是交际用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也是语言学习者使用最多的一种交流方式,它涉及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因为话题较多,涉及的思政元素教学点比较多。比如与“Travelling”主题相关的对话中提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n China?”,应答者就不能单纯地回答“Yes.”或者“No.”。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教师应该提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中国长城的历史知识,使应答者在做出回答时内容丰富且能体现中国文化。再如,在酒店“Booking the order”中,服务员问“Would you like the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应答者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Chinese Food”或者“Western Food”。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中餐和西餐的种类,让学生在熟记中餐和西餐不同餐饮英文表述的过程中,进行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从而认识到中餐的营养价值,深刻认识到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的强大魅力和中国餐饮文化之厚重。

(三)篇章理解的深邃含义

英文篇章是思政元素信息量最大最全的体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小到一句话、一个主题、一段话,大到一篇文章都有可能蕴含思政元素。比如,在讲解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中的第七单元的“The English Countryside”一文时,可与中国的乡村对比,从而可以将主题拓展延伸到国家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上来,使学生产生改变生活条件,为祖国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再如,在讲解第十单元“The life Story of an Ancient Chinese Poet”一文時,除了讲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生平故事和他的诗作外,还要强调他对生活自由潇洒的态度,更要重点强调中华古典文化的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统一所表达的真景物,真感情之美,从而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坚定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之决心。除此之外,还有第十三单元的“One of Those Days”一文中牙医精湛的专业医术和关心患者的敬业精神,以及第十四单元的“New York City”一文中纽约的发展与繁华可与中国首都北京相比,从而体现中国大都市历史的厚重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从而唤起学生对首都的向往和热爱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篇章学习,将相关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提高了理解力和对中西文化的鉴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三、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一)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相比思政课教师,英语教师在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和意识方面比较薄弱,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首先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针对英语教师组织思政专题演讲活动,请校内外思政专业学科的教授或者专家做专业报告或线上讲课,鼓励教师关注“学习强国”自主学习有关的时政、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和视频内容,以扩大思政学习内容,与时俱进,提升教师思政素质,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内容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挖教材内容的思政元素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英语教材的种类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的形式包括:文本教材、电子教材、活页式教材、云教材,以及包括网络教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教学材料,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视频教学材料等等,形式多样,品类丰富。但是,不管形式如何,英语属于人文性学科,大多数教材内容蕴含了思政元素。因此教师在针对不同教材进行备课和内容讲解时,首先要能准确发现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思政内容与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相融合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以笔者主编的《实用商务英语》这本教材为例,整本书包含包括商务活动、商务接待、商务关系、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商品检测、业务反馈、业务拓展等16个单元,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挖掘思政元素,如:商务礼仪、开拓精神、诚信可靠、文化自信、敬业精神、爱国情怀、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元素,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引起学生职业素养发展、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发展的内心共鸣,实现商务英语和专业技能提升、立德树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感的培养目标。

(三)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抛弃“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相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每一个思政元素,并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是教材建设,教材编写者要将语言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在教材中要融合家国情怀、中国优秀文化、历史事件、名人传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元素;其次是在备课阶段将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设计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再通过课程讲授、分组讨论、随堂活动、情景表演、观点陈述等课内外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实际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将两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最后是在课后作业环节,通过专题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精心设计二者结合,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使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改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教师要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核心理念,要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关键还要改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因为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鉴定作用、监督作用和调节作用,所以要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学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应该设计有关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研究、教学比赛、课程设计等活动,提高教师教改能力和教学效果。学校还可制定教师听课评教,学生评教等活动,促进思政教育教学。此外,教师也要注意随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多元评价,不断丰富和完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政治认同的“英语精、专业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英语的发展与起源与使用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英语教学涉及带词汇、语法、句法、篇章等基础知识,其中多少都会涉及西方文化的背景,加之区域性变体如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等的发展更加含有不同国家文化成分。因此,探析英语课程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的融合非常重要,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指导师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明辨中西方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去其糟粕,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使大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价值,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有志青年,担负起实现中华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崔晓亮,孙峰.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22(181):116-118.

[2]袁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英语广场,2021(170):89-91.

[3]赵湘丹.高校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探讨[J].英语广场,2021(162):116-118.

[4]黄洁.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21(6):114-1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