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文体分析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分析手段,通常涉及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层面。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五个层面所各自涉及的要素以及他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强调了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以合理灵活的运用,而非填鸭式的传授方式。
【关键词】文体学;文体分析;得体性
【作者简介】杨恩华(1979-),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学生们在学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道词或句子所承载的语音内容,还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情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任何语言都是依托于它的使用场合而存在的,这也正是言语的得体性所在。换言之,任何语言技能的改善和提高都不是单纯了解语法、背诵单词、掌握搭配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学习者们不断感受语言使用的语境情形、心理状态等才能逐渐培养起恰当的语言使用机制和能力。这就是学语言所必须了解的文体意识方面。
文體分析的概念是建立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方法和体系,是学者们不断尝试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学文体的积累。在对文学文本的分析中,学者们一直强调文学文体的分析不能以感觉去主观臆断,而要有客观的语言依据和分析,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文体分析方法和语言分析的客观依据,这些成果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同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对于建构对英语学习者们的得体的英语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就文体分析而言,首先需要提到的就是1984年Michael Short的著作中提到的文体分析的三个步骤:Description(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Interpretation(阐释)与Evaluation(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描写是基础,也就是对那些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进行突显。这就是所谓的“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通过对这些语言特征进行刻画,分析相应的客观语言形式,从而探究文本作者的语用效果和话语意图。具体来说,文体分析通常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五个层面进行的。下面,我们结合这五个层面上的文体分析,以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素材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一、语音层面
在语音层面,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通过重音、语调、停顿等方面来体现丰富的情境及思想内容。并且,语音与语义之间也一定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象声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语音手段对于语义的表达有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英语中字母i可以暗示小、无关紧要。因此chip、little、bit等这样的经常可以传递出可爱、乖巧、亲切等感觉。而字母a则不会附带这样的情境。在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课文Blowing the Whistle on soccer第13段中,作者调侃足球比赛中的摔伤事件时,对医务人员的描述则用到了“little men”这样的措辞,这种表达将我们观看足球比赛时对赛场上的医务人员的视觉感觉表达了出来,同时,更重要的是,little这个词附带出了可爱俏皮的调侃意味,这与整篇文章的轻松幽默的调侃方式相呼应。如果将little换做small,这种俏皮可爱的调侃风格便显现不出来了。诸如此类的语音语义的关联在英语中还有很多。例如,z、th、m等会烘托出懒散、朦胧的感觉。而p、t、k这样的短音会烘托出急剧匆忙的感觉。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们这些语言感知和它们在特定情况中的表现效果,提高学生们对所学语言的情境感受。
二、书写方面
在书写方面,标点符号的运用、大小写、分段情况、斜体以及图形的运用、文章格式、拼写等方面同样会体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境信息。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捕捉这些方面的信息对于提高学生们对所学英语文章的感知能力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同样是Blowing the Whistle on soccer这篇文章,基本上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涉及到足球的某个方面,但段落的篇幅都比较短,加上文章贴切形象的生活化词汇的运用,给人形成轻松利落的幽默意味。
三、词汇层面
词汇层面也就是文章的措辞方面。具体来说,这个层面涉及到用词的正式程度、动静态概念、新词与陈旧词、是否生僻词、抽象名词与具体名词、是否标准语、概括性与具体性词汇的运用等等方面,这是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们都容易主要到的一个方面.在此就不加赘述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虽不可能每篇素材面面俱到地分析透彻,但也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们深入感受这个层面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形成的表达效果。
四、语法层面
在语法层面,涉及到的要素有句子类型、简单句与复合句、信息前置与后置句、句子的长短、复杂程度、句子中名词性结构的运用、句子的构成成分、是否倒装、时态、语态、语法正误等等方面。语法层面也是人们长久以来一直重视的方面。不过在实际的语境中,对句子语法方面的表现力和感知力是学生应该注意强化的。
比如,在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Yesterday his wife had said, “It isn’t worthwhile, perhaps”
And he had said,“Yes, Alice, even if there are only the two of us, let’s have a Christmas of our own.”
Then she had said,“Let’s not trim the tree until tomorrow, Robert, I’m tired.”
通过解读单词的意思,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文章中的妻子是不想大费周折的为圣诞节做准备,而文章中的丈夫则倾向于过个正儿八经的圣诞节。但是,我们知道,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附带传递出语言的情境信息的:不仅仅是人物角色所直接说出来的话语,作者在句式结构运用上也烘托出了这种心态的。具体来说,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发现“过去完成时态”在这种情境下的运用和表达效果,也就是说had这样的时态形式。丈夫的had said表达出他的坚持己见,had agreed表现出当时丈夫勉强同意当时不再装饰圣诞树;而妻子的两个had said则表达出妻子不想费周折最后勉强同意装饰,但第二天再说的不积极的心态。那么,除了时态,妻子的话语中用到了not…until这样的句,很多学生会直接理解为“明天再装饰圣诞树”。而其实,not…until这个句式出现在这个语境中表现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类似于汉语中“今天就别装饰了,明天再弄吧”这样情形。
五、篇章结构方面
在篇章结构方面涉及到的要素有文章布局、衔接与连贯、逻辑连词的运用、上下句之间的过渡等等。就篇章结构层面所涉及的要素而言,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个层面,但难点在于,学生们在进行英语输出时这方面明显显得薄弱,尤其是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上下句的过度问题方面,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有待解决的方面。
综合这五个层面的分析要素和他们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五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广大的英语教师们需要不断引导学生们去感知这些语言形式,带领学生们磨练自己对英语的文体意识、对语言素材的情境感知。教师们应尽量避免将对文章的感受和解析直接“教”给学生们,而是引导学生们尝试自己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分析文章素材,从而实现提升学生们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语言使用技能。
参考文献:
[1]Wright Laura&Hope Jonathan,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book实用文体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Simon Greenall&文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魏立.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多文体阅读“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v.2;No.51(15):86-8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