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东海渔民日常用语概览

时间:2024-08-31

楼志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东海渔民日常用语概览

楼志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东海渔民,尤其是浙东沿海地区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许多通俗形象而又涵义深刻的口头常用语,它们虽然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业用语,具有专业性和传承性,但是从这些语词式或语句式的渔民日常用语中却可以管窥出包括传统海洋渔业习俗、海洋气象知识和海鲜饮食习惯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内涵。

渔民日常用语;海洋渔业习俗;海洋气象知识;海鲜饮食习惯

位于浙江东部沿海的宁波舟山两地,处于我国漫长海岸线的核心地区,面临浩瀚的大海,由于地缘接近,加上舟山渔场自古以来就名闻遐迩,两地渔民在世世代代的耕海牧渔作业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口头常用语,这些语言样式不断发展变化,逐渐演变成了今天两地渔民的常用口语,它包括语词式和语句式两种类型。从宏观角度看,渔民口头常用语属于行业用语的范畴,具有专业性和传承性,探究这些语言样式,既可以从中了解和把握渔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管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洋溢着鲜活海洋气息的传统习俗。

一、渔民日常用语与东海海洋渔业传统习俗

东海海域海洋渔业历史悠久,舟山渔场在宋代时就已经初具规模,以后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成了世界知名的渔场之一。身处渔场核心地带的宁波舟山两地广大渔民在长期的海洋渔业捕捞作业实践中,经历了不同的渔业捕捞方式的发展过程,并且结合舟山渔场的实际情况创造了许多新的生产作业方式,从徒手采捕、扦竹串网到利用各种网具进行捕捞作业,先后共计创造和衍生出10余类50余种不同的作业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渔业捕捞的方式方法,为我国海洋渔业捕捞方式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贡献。广大渔民在从事世代传承的渔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鲜活而实用的口头常用语,这些常用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东海海洋渔业的传统习俗以及海洋渔业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一)关于渔业捕捞方式的日常用语反映了东海渔业习俗的变迁

东海渔业,经历了从浅海到近海再到远洋的发展过程。由于环境的变化和近海渔业资源的逐步衰竭以及渔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宁波舟山两地渔民的渔业生产作业和捕捞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反映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渔民就创造出了不少相关的日常用语。这些用语有的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则还在普遍地流传和使用。笔者从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日常用语,通过它们就大致可以了解海洋渔业方式变迁的大致过程。

1.罾网作业——罾,这种自先秦开始就已存在的古老渔具,如今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说文》中记载,罾的本义是一种鱼网。罾网就是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这种渔网历史悠久,从《史记》中所记载的“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就可见一斑。《福建省志·水产志》等典籍中有关罾的文字描述是“其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也就是平面铺开的一张网,四条网边分别系着四根竹竿,再用一根大竹竿连接这四根竹竿,通过扳动大竹竿将浸在水中的罾提起来,用以捕捞正好游入罾中的鱼。涨潮时,缓缓扳动着木制的转轮,硕大的罾应手慢慢从海水中升起。渔人掇住罾绳,罾网被拉起了四个角,一条条翻滚的鱼于是在网里蹦跳着,呈现出如司空图所描绘的“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的优美场景。这种传统渔业方式存在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近海滩涂渔业资源枯竭而逐渐被渔民淘汰。[1]

2.爿网作业——又称“单船无囊围网作业”、“独捞篦几网作业”,是宁波象山县爵溪渔业社独捞船特有的作业方式,适用于东海渔场大目洋捕捞,尤以洋山渔场最为常见,主捕大黄鱼、鲳鱼和鳓鱼。一般每艘渔船配船员11人,其中老大1人,听鱼1人,雇打网3、4人,老大根据听鱼的报告,指令雇打网放网,三五分钟后结束,船头调向马上收缆,两头拔起,7、8人共同起网。这种生产方式在七八十年代比较盛行,一般一天可打10余网,产量颇丰。后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而被迫放弃。

3.电脉冲拖虾作业——就是利用电脉冲惊虾仪来进行捕虾作业。这是用安全的脉冲电场刺激虾从海底或泥砂中跳起并进入拖虾网口的一种辅助电子捕捞设备,采用0伏~50伏直流可调电源通过海水电缆输送到水下网口前的电脉冲变换器上,变换成0伏~60伏脉冲电的直流低压电脉冲。这种设备不仅成本低,有利于新技术普及推广,而且可广泛用于深、浅海域捕虾作业,既能成倍提高捕捞产量,又能捕大留小有效地保护海洋虾类资源的生态平衡。1991年舟山渔民最早开始使用,但是后来由于使用过度,改变了拖虾渔业捕捞渔获物的组成结构,使幼鱼、幼虾大量死亡,加速渔业资源衰竭,于2006年起被全面禁止。[2]

4.鱿钓作业——八九十年代才兴起的一种新的远洋渔业捕捞方式,现在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新的增长点。鱿鱼为海洋中上层鱼类,通常在水温摄氏14度左右、海平面下深及100米左右范围内游动。所谓“鱿钓”即鱿鱼钓,就是利用鱿鱼的趋光性,将附有塑料发光体的鱼钩放进海里,鱿鱼一旦缠住鱼钩就无法再脱身。深海钓鱿鱼,采用灯光技术而不用鱼饵,颇有“姜太公钓鱼”的意味。远洋渔业由围网捕捞到灯光诱捕,是一场不小的革命,这一项目最早起源于日本,但将这项技术完善并成熟应用于鱿鱼钓的,则是我国渔业科技工作者的贡献。1989年5月,由上海水产大学科学调查船“蒲苓”轮进行首次科考,取得了渔场、资源、技术方面的资料;第二年,“蒲苓”轮与舟山海洋渔业公司“舟渔651”、“舟渔652”组成我国鱿鱼探捕船队,携手开赴日本海进行光诱鱿鱼钓探捕生产,获得了圆满成功,也积累了鱿钓的经验;第三年,鱿鱼钓探捕船开赴北太平洋渔场作业,又获得了成功,由此拉开了我国远洋鱿鱼钓生产的大幕。此后,1998年开发西南大西洋渔场,2001年又开发东南太平洋渔场,至此远洋鱿钓逐步形成为一个崭新产业。[3]

(二)关于渔汛的日常用语揭示了东海海域不同鱼类的最佳捕捞时机

各种鱼类的活动都有其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每年总是循着基本相同的时间、水层、路线而群体移动,形成民间所谓的“渔汛”。渔民在长期的捕捞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捕捞经验,掌握了各种渔汛规律,从而适时出海以期满载而归,同时还把这种规律总结成简明扼要的谚语,世代相传,成为指导后代渔民出海作业不可或缺的“捕鱼经”。比如说,小黄鱼是一种暖水性近海迴游鱼类,平常散栖于水色澄清、水深20到40米的海区下层,直到农历春分前后才开始集群进入近海渔场产卵,而且一般都是从南而北依次起发,在产卵期间会发出叫声,谷雨前后发得最旺,直到立夏前后产卵完毕又迴游去外海。所以浙东渔民就有“清明叫,谷雨跳”、“正月抲鱼闹花灯,二月抲鱼步步紧,三月抲鱼迎旺风”、“癞司(蛤蟆)跳,黄鱼叫”等反映小黄鱼渔汛的谚语。

此外,渔民还可以从节气迟早和水温寒暖来判断鱼发的好坏,例如小黄鱼一般在清明前后是旺发期,但是小黄鱼又是一种暖水迴游鱼类,天气暖得早,气温升得高,鱼群旺发的希望就比较大,于是渔民中就有了“三月清明断鱼刺,二月清明鱼叠街”、“二月清明鱼似草,三月清明鱼似宝”等谚语,比较简明形象地说明如果清明在农历二月份,天暖得早,鱼汛旺发,捕上的鱼就会多得象草一样叠满街道;而如果清明节是在农历三月里,天气暖得迟,鱼发也差,当然也就很难捕到小黄鱼,捕上的春鱼就稀少得象宝贝一样,街上没人卖鱼,更没有人吃鱼,满街都找不出被人丢弃的鱼骨、鱼刺等垃圾,所以叫“断鱼刺”。类似这样反映渔汛的语言还有不少,例如“鱼随潮,蟹随暴”、“月光白茫茫,带鱼会上网”、“立夏打一暴,乌贼抛老锚”、“立夏连日东南风,墨鱼匆匆入山中”、“西风响,蟹脚痒”、“小水蝤蛑大水蟹”、“初八、廿三蝤蛑粽”(蝤蛑意即青蟹,月中初八、廿三最壮,年中则是八月最壮,好像粽子一样)等,这些都是渔民们非常熟悉的谚语,它们用言简意赅又带有幽默情调的形式说明,[4]只要根据这些渔汛谚语,有针对性地抓住各种鱼类的最佳捕捞时机,就能有所收获。

二、渔民日常用语与独特的渔业气象环境

渔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世代生活在海边或海岛上,长年累月在海上作业以求谋生,生活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茫茫大海,有时会风云突变,狂风暴雨会突如其来,渔业生产有着很大风险。“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这句渔民耳熟能详的谚语充分体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风险。因此,渔民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在出海航行和捕鱼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

舟山渔场地处太平洋西岸,四面环海,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无霜期251~303天。古人说舟山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无断季”的极乐世界,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体现了舟山渔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点。这样的气候环境,比较适宜各种生物群落和鱼类的繁衍、生长,给渔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整个渔场地区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但是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舟山地区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冬季多大风,春秋时节多大雾天气,这些都是影响当地渔民的常见而多发的灾害性天气。多风对大陆居民来说,自然是可怕的事,但对宁波舟山两地渔民的生产和生活来说,只要风力不超过七级以上,倒是十分难得的出海航行和捕捞作业的良好时机。舟山渔民有句谚语叫做“有风走一天,无风走一年”。因为过去舟山人海上交通、捕鱼都用帆船,而帆船航行全凭风潮推进。人们乘帆船从宁波到舟山,如果是风好潮顺,不用半天就可到达;如果风潮不顺,航时就难以计算了。没有风或风潮不顺,虽然也可摇橹行进,但是摇橹行进毕竟不如借风力来得快,因此就有谚语说“千摇万摇,勿如风篷直腰”,这说明风和海岛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便是遇到风向与航行目标相反的“兜风”或“逆风”,富有海洋生活经验的舟山渔民照样可以借风调向,侧风航行,把航线驶成“之”字形,这就叫“船上一张篷,能驶八面风”;舟山渔场几乎每年每月都会有雾,尤其是在四、五月间,更是个多雾的季节,而且海雾范围广,浓度大,能见度很低,有时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海雾还是刮风下雨的一种预兆,浙东地区有谚曰“早上落地雾,放心洗衣裤”、“重雾三日有大雨”、“今朝雾,明朝雾,一连三朝雾,西风随屁股”、“春雾雨,夏雾日,秋雾风,冬雾雪”等,这些渔民常用语琅琅上口,是指导渔民出行的经验和智慧之结晶。[5]

多风、多雾确实会给渔民带来灾害,尤其是遇到七级以上大风或终日不散的海雾,容易发生船只触礁、搁浅、翻船或互相撞碰等事故。夏秋之交的热带风暴(台风),以及由此带来的潮汛,更会对渔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种灾害性天气,浙东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根据天时地利和物候变化,凭着多年渔业生产的经验,已经摸透了海岛渔场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掌握了许多观天测海的土办法,他们将这些规律和办法编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易记易传的气象谚语,世代相传,成为当地渔民战天斗海的“传世教科书”。比如,“蜻蜓成群绕天空,勿过三日雨蒙蒙”、“三日雾朦朦,必定起狂风”。[6]这些谚语都是渔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提醒渔民出海要学会观测天象,千万不可大意。广大渔民正是凭着这些经验,避免和减少了许多灾害性天气可能带来的损失。

当然,许多出现在渔民日常用语中的一些专用名词,也都是他们根据实践经验而创造出来的。比如每月农历初五、二十以后的三、四天,潮流逐日减弱,涨落的幅度也逐日减小,渔民就把这个时间的潮水称作“下五”潮水,把夹在大潮汛前的十二、十三、廿六、廿七间的夏至节称作“上洋夏至”,又把夹在大潮汛后的初五、初六、廿一、廿二间的夏至节称作“落洋夏至”;把月初水抲鱼称作“暗水”,把月半水抲鱼叫作“亮水”等等,比如浙东渔民中就有这样的常用谚语“日叫西水,夜叫东水,亮水尾巴暗水头”,“十二、十三喜上洋,十八、十九鱼满舱”,“二十、下五潮未下,初八、廿三有鱼抲”等,出现了这些渔民自创的专用名词,也恰恰说明了这些反映海洋气象谚语的地方特色之浓郁。[7]

三、渔民日常用语与海鲜美食习俗

在浙东渔民的口头常用语中,除了反映海洋渔业、海洋气象等内容以外,还有一些海鲜美食方面的内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鲜产品的饮食习惯、烹饪方式、食用方法等与其他食品有着明显的差别,再加上渔民的生活作业习性和浙江东部沿海的特有饮食民俗,广大渔民对本地海产品的食用部位、食用时机、营养价值等都了如指掌,日积月累就创造并衍生出了许多跟海鲜饮食文化有关的常用语。比如“黄鱼吃八卦,鳓鱼吃尾巴,鲳鱼吃下巴”这句渔民常用语运用排比形式,贴切地概括出了三种鱼类最具营养价值和口感的食用部位。黄鱼的嘴唇也叫八卦,其营养价值很高,舟山一带就有一句谚语叫“黄鱼吃唇,胜过人参”;鳓鱼是垂直游动的,其尾巴的功能特殊,一直处于不断活动的状态,是被人称为“活肉”的部位,所以味道特别鲜美;鲳鱼的下巴肥厚,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渔民中还有一句常用语叫做“黄鱼勿吃胶,一半呒淘燥”,它告诉人们,在杀黄鱼剖肚时不要把鱼胶连同肚肠等一起扔掉,因为黄鱼胶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难得的珍贵滋补品。吃黄鱼而不吃胶,相当于损失了黄鱼的一半价值。现在市场上一条野生黄鱼要卖好几千元钱,小小一条黄鱼胶同样可谓是价值千金。类似涉及海鲜饮食方法和习俗的常用语还有“弹涂黑溜秋,味道赛斑鸠”,生动形象地说明黑不溜秋的弹涂鱼(一种栖息于沿海的滩涂,能在泥涂、沙滩或退潮时有水的浅滩或岩石上爬行,善于跳跃的小型鱼类,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价值较好,也叫“花跳”或“跳跳鱼”),其肉味道鲜美,舟山渔民中还有另一句谚语叫“天上斑鸠,水田泥鳅,滩涂弹涂”,也是说弹涂鱼的味道堪与斑鸠、泥鳅相媲美;“风鳗吊带味道佳,好吃还要数呛蟹”,这是一句舟山百姓耳熟能详的口头常用语。舟山渔民一直以来都有着在冬天里制作风鳗、吊带和呛蟹的特殊本领,风干至六七成的鳗筒和吊带,可谓是色香味俱佳;但经过腌制的生了红膏的梭子蟹(舟山方言俗称“呛蟹”),却比风鳗和吊带还要好吃,这已经成了今天舟山海鲜美食的招牌产品。[8]此外,关于海洋饮食文化的渔民常用语还有“涨潮吃鲜,退潮吃腌”、“鳓鱼肚下鳞,黄鱼嘴巴筋”、“青占与马鲛,鲜美胜羊羔”、“八月鳎,壮如鸭”、“红头虾,箬鳎皮,配配冬至汤团顶惬意”、“上春头鲵鱼掼,冬天鲵鱼打冻下酒饭”、“泥螺带壳嚼,好比吃补药”、“亮夜白蟹一片壳”、“乌鳞鲳鱼泰山鳎,吃了勿肯歇”、“鲥鱼头上胭脂痣,越吃越看越中意”、“黄鱼好吃头大,鳓鱼好吃刺多”等,限于篇幅,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综上所述,东海渔民常用语虽然从形式上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难登大雅之堂,但从内容上去探究却可以发现其中不乏丰富的海洋气息,这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常用语虽然发端于渔民这个特殊的群体,但经过口耳相传和不断革新创造,其中不少语词和语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当地普通民众的常用口语甚至是口头禅了。可以这样说,渔民口头常用语都是渔民积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而汇集起来的经典语言形式,如今虽然随着渔场、海况和水产资源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随着渔船的更新换代和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其中一些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听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作为一种极富地域性、原创性、趣味性、通俗性的民间口头语言样式,对于传播和光大海洋文化,研究当地方言民俗,仍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值得后人继续传承和深入探索。

[1]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水产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124.

[2]电脉冲惊虾仪“寿终正寝”[N].中国渔业报,2006-07-30(8).

[3]大洋深处钓鱿鱼[N].中国海洋报,2009-11-24(6).

[4]舟山地委宣传部.东海渔歌[M].上海:东海文艺出版社,1962:27.

[5]丰富多彩的舟山谚语[N].舟山日报,2009-06-09(12).

[6]宁波市文联.宁波话谚语口头禅集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2000:121.

[7]方长生.舟山民俗与民间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2.

[8]张贤兴.脍炙人口的舟山渔谚[N].舟山晚报,2011-03-13(13).

A Survey on the Daily Words of East Ocean Fishermen

LOU Zhi-xin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East ocean fishermen,especially those who live in eastern Zhejiang coastal areas,have produced vivid and profound words through the long time of fishing activities.Although they have the characters of profession and inheritance,the idioms and phrases carry some distinct regional meanings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oceanic fishery customs,oceanic weather knowledge and oceanic food customs.

Fishermen’s daily words;oceanic fishery customs;oceanic weather knowledge;oceanic food customs

H173

A

1008-8318(2011)04-0038-04

2011-06-12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研究”(编号:Y200909900)阶段性成果之一。

楼志新(1967-),男,浙江义乌人,副教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