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时间:2024-08-31

曾献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产生、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实践史。***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2]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举措。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率先从“四史”教育中开展党史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高校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科学阐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的内在逻辑,对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帮助大学生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毛泽东曾指出:“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改变了方向。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3]虽然百年风雨兼程,但我们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唯物史观中“历史发展总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前行航向,锚定历史性变革,抓住历史时机走好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4]

(一) 把握历史根源,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育人本然

党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用自己的历史开展教育。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用党的历史教育青年学生,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学校课程教学,用科学理论的“路标”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让学生认识体悟党史内涵丰富的“知识宝库”,使其从历史中汲取成长力量。纵观复兴之路虽艰险困苦,但我们党能够准确研判国内外的复杂形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捕捉并掌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能够以大历史观境界顺应先进取代后进的历史趋势而勇立时代潮头。用党史教育青年接续奋斗,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一贯做法;用党的自我革命历史引领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我们党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5]。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姿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作用不可替代,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与党的历史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承。做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党史教育,就要在思政课课堂上引入党史文献与红色文化,用具体的红色故事、生动的党史人物阐明百年党史的经验启示和特殊历史规律,引导学生从故事里了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使其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历史思维,找到“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将来到哪里去”的答案;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牢牢掌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建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政治自觉,提振其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和免疫力,使他们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使其从内心深处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之“源”并内筑起心灵柱石、灵魂灯塔,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其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二) 厘清历史脉络,坚持思政课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实然原则

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6]党的百年是一幅“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的历史画卷。我们党非常重视党史教育,所开展的集中学习教育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成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它烙印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足迹。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开设的政治理论课,1939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而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多次号召大家学习和研究党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学习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7];“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8]。江泽民同志将党史工作与国家发展相联系,深刻阐述了“党的历史上许多光荣传统,就是我们党的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用什么历史教育青年,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党史工作的深远的历史意义”[9]。胡锦涛同志将“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上升为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重要标志”[10]的高度,强调进入21世纪更应充分运用党史的宝贵资源来教育干部群众,凝聚党心民心,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同志,要深入领悟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尤其要将学习党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党史教育,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知识体系和价值引领的“样板”。

思政课是一门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性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性的课程。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将党的历史脉络与思政课的知识传授进行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在思政课中讲清楚党的奋斗史、建设史和发展史,以彰显党史教育的价值意蕴,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其人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亟须汲取党史教育的智慧和力量。高校在党史教育中以思政课载体来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可促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聚焦奋斗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锤炼意志品格、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全面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能价值引导学生涵养民族气概、铭记革命英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其始终对党忠诚、对国家忠心、对社会担当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感悟共产党人不断践行初心使命的信仰和追求,真正明了“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的精神内涵,成长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三)总结历史经验,深化思政课守正创新的现实必然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走向胜利的百年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不断重视历史的学习及党史的鉴今作用,在吸取历史经验上提高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治理水平。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它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百年党史告诫中国人民,党的成功是在经受艰难险阻、栉风沐雨的长期斗争中取得的,是在饱含着成败和得失的“路途”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摸索出来的。追忆过往是为了做好当下,走得更远,走向更光辉的未来;同时也不能忘记走过的道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将党史教育“注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一惯性特质。建党以来,思政课就以不同形式隐含或彰显宝贵的党史教育资源,用党的历史教化育人,培养出“根正苗红”的革命者。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我们党在苏维埃大学、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开设了“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和中学把“中国革命常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列入教学计划,形成了以党史教育为学习内容的课程主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规定在高校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四门公共必修思政课程,使“中共党史”正式成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一员;改革开放后,新开设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推动了“05方案”的重新设置,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得以单列。这些在思政课程体系中能完整地讲述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必修课,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党史教育教学的地位。这种做法折射出思政课建设紧随党的理论创新要求而不断改革,见证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从无到有,从不完善走向规范和成熟的历史发展进程。

思政课守正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党史教育是思政课守正目标的内在要求。唯有思政课教学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守正,才能定向地将党的教育理念及最新理论成果完整展示,使社会主义理论彻底地说服人。高校担负着大学生“革命人生观”培育的政治任务,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1]。这就要求高校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彰显社会主义大学育人的鲜明底色和中国特色: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完整理解和把握百年党史的前因后果,深刻认识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切实提升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内生出求真务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外化出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行动;在入脑入心入行中树立正确党史观,争做秉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红色传人,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行稳致远。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维度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其中的党史就是党的奋斗史、发展史,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性探索出的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历史。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能发挥资政育人功能,能帮助大学生牢牢掌握党史理论知识,使之厘清党史教育与思政课互融共荣的关系,回应好《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一)感悟思想伟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应然遵循

马克思、恩格斯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3]思想是力量,正确的思想指引是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基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不断从中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并汲取实践力量和真理力量。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具体问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创新成果是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共鸣”,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理论活力,使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发宽广。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生死考验、艰难困苦而发展壮大,是因为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因为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结果;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一以贯之地用它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完全正确的。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2]理论越深厚,思政课就越有深度。党的历史承载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将党的历史成就以思政课形式展示,必定会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实践伟力。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内在特质,通过真实的党史事件、生动的党史人物和革命实地场景进行具象化“灌输”,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准确答好“我党因何而生、红色政权从何而来、新中国为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等时代课题,使大学生在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所取得伟大成就同时,领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此外,用好党史纪念馆、革命英烈遗址、党史学习景点等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让大学生沉浸于场景之中触及思想、震撼心灵、获得启发,感悟为什么人民群众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这种融入式的点滴浇灌,使其自觉用党史立心铸魂、凝聚奋进气力并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二)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思政课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政党“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工人协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问题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13]。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一百年来从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500多万名党员,从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到现在国强民富,从当初“一贫如洗”“一穷二白”到如今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建设的翻天覆地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撼天动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正如***总书记所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4]。因此,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思政课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也是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教育,决定了各类学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是党的领导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辐射地[15]。党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与思政课建设相生相辅,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培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新人。百年党史中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初心使命史”“自身建设史”和“政治锻造史”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思政课上讲述党的历史发展中的思想变革和社会使命的故事,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和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胸襟,在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挖掘党史资源中的历史事实和生动事例,能实现思政课的目标引领,让学生主动地接受党的理论、政策、路线,提升理论素养,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此外,高校要创造思政课建设的良好大环境,要将思政课建设列入党委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领导者不仅是教育者,更应成为政治家,这样才能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增强办好思政课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追寻精神价值,贯彻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要求使然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6]党的百年为一部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的历史,它既是一本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读本,也是共产党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所积累的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财富,追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价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不移地传承革命精神;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要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淬炼品格,筑牢大学生的中国自信和中国力量。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本质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集聚地,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在育人标准、育人资源和育人原则上有天生耦合的关系。高校能紧扣社会主义教育“四个服务”的根本向度,发挥资政育人作用,达到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教学效果。

首先,党史教育为“培养什么人”构筑育人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校、陕北公学、红军学校等就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其中的革命英雄和时代先锋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榜样力量,印证了“现在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在将来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最后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斗争”的育人导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将党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意在帮助学生在全方位了解中增进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的认知,提升学生铭记光辉党史并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其次,党史教育为“怎样培养人”提供育人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阐明了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道理,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我党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最后,党史教育为“为谁培养人”指明育人原则,即从党史中能深刻认识到党始终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作总目标。党史教育应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引导大学生一心为党,成为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生力军。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维度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开启了党史学习教育。***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1]时代是思想之母,一百年来,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从一艘红船到屹立东方,从积贫积弱到震撼世界,党的每一次重大抉择都深受时代影响并印记时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能回望过往、镜鉴当下、谋划发展。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能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要义精髓,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思政课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茁壮成长的灵魂课程,其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需要党史学习资源的浸润,也关乎大学生是否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能否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大学阶段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1)详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这充分表明,党史已成为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必备教学内容,对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应时而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时代新人的成长质量将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开展党史教育需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教育重大使命,要重点以思政课为载体,将党史融入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立足思政课提升党史教育的“育新人”能力。首先需统合党史自带的丰富资源。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要从党史文献与红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我党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厚植党史学习理论要素;要在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互动融合,充实党史学习实践要素;要增强教师的本领意识,对其进行深层次、跨领域、多视角的党史教育,使之在所学所思所悟中提升综合素养,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其次应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党史教育联动制度,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分类打造多领域的教育平台。在课堂学习、党团活动、社会实践中常态化融入党史内容,帮助大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牢记“四个正确认识”,培养“小我”融入“大我”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注重发挥学科集群优势,重塑党史教育课程体系,在不同课程上有机融入党史内容,拓宽大学生学党史的渠道。让大学生系统了解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得益于党的奋斗,激发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后要发挥好党史教育的育人价值。大学生是与时代共命运、同前进的主体,需精心栽培。在思政课中讲党史就是让其聚焦党史学习,引导他们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破解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密码,体会共产党人为了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至死不渝的情操,进而在学史明理中提升理论素养、在学史增信中坚定信仰、在学史崇德中砥砺品格、在学史力行中勇于拼搏。要善用“大思政课”并将之与现实相结合,多维度解读百年党史,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地悟透革命原理;要以宏观出发、微观落脚的故事形式,启智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把学业小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目标相贯通,启迪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实践证明,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已是我们党站在新征程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战略需要的重要举措。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7]

(二)顺时而进: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要求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8]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9]。党的一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20]。党的历史是丰沛充盈的精神粮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分支。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不仅能回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的时代关切,促进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而且可以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等方面强化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形成党史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合作机制,在全场域“三全育人”的合力效应下,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功能效用。

***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21]高校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坚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原则。“三进”中的教材是课堂教学和高校育人实践性的前提,在最新组织编写的党史教育大学生读本、中小学生党史学习读本等教材及党史著作中,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这四本书作为党史教育的“指定书目”,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讲解党史等方面提供了理论素材。课堂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的最优途径,无论身处“第一课堂”或“第二课堂”,增加讲授和解析党史内容,坚持历史与热点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统一,运用鲜活的课堂语言讲述在风云激荡百年中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加速学生深刻体验“红色学习”,提升课程的思想性。高校育人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史的文化渊源、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等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即“进学生头脑”,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规律,利用党的重大节庆,掌握时机地营造思政教育氛围,通过知识比赛、论文征集、摄影评选、网络作品推送、主题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党史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深挖红色资源的“鲜活教材”,启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觉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民族发展同频共振,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促使大学生更加坚决地拥护党的领导,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三)适时而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战略是在贯穿落实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总体方向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明确将教育强国列入九大愿景目标之一,说明这一战略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尤为重要。当前世界形势复杂,我国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各种难以预见的事件时,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增强定力,从历史经验中找到克敌制胜的钥匙,突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前后“实业教育救国”“国民教育救国”“乡村教育救国”“平民教育救国”的实践活动从未停滞,教育学者为了中华民族兴国富民之道不断探寻与求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7]。开启“科教兴国”思想体系并不断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党中央领导人中发展完善,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进一步论述了我国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并提出“教育强国”战略。可以看出,教育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教育自信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坚实基底,通过发展教育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22]。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本目的就是帮助莘莘学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专题形式将党史中有关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典型案例阐述好,通过专题化方式,进而细化、深化、具体化、生动化党史学习内容,从不同侧面和层面加深对党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23]。要通过实践活动深化理论内容,秉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思政课向实践延伸、向社会空间扩展,达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的同向发力成效,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汇聚青春智慧。

四、结语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14]高校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厚重的教科书,主动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发挥党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思政课中学习并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获得革命精神的滋养,进而砥砺信仰、得到启发、凝聚力量,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不断成长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接好历史发展“接力棒”的新时代青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