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预测:碘征还是点征?

时间:2024-08-31

刘大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博士刘大成与大家分享于2018年7月25日在线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Iodine Sign as a Novel Predictor of Hematoma Expansion and Poor Outcomes in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一文。

1 研究介绍

1.1 研究背景 点样征阳性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应用最为广泛的脑出血后血肿扩大预测因素,但具有敏感性较低的局限性。本文拟通过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合成图像判定比较碘征与点样征预测血肿扩大风险的效用。

图1 碘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91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于发病6 h内完成平扫CT确诊脑出血,随后立即完善CTA检查,由增强双能谱CT扫描完成。通过CTA动脉期原始相判定点样征,通过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合成图判定碘征(图1)。所有患者于发病24 h内复查平扫CT判定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发病30 d收集患者mRS评分判定功能预后,定义mRS 4~5分为预后不良。

血肿扩大定义为血肿绝对体积增加≥6 mL或血肿相对体积增加≥33%。点样征阳性的诊断标准为:①血肿内≥1个增强斑点(密度>120 HU);②斑点不位于正常血管走行区域。碘征阳性的诊断标准为:①血肿内≥1个增强斑点且斑点需肉眼清晰可见;②斑点内碘浓度需>7.82 100 μg/mL;③斑点不位于正常血管走行区域。

1.3 研究结果 首先,碘征(OR12.09,95%CI3.87~37.77,P<0.001)及点样征阳性(OR53.67,95%CI11.88~242.42,P<0.001)均是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次,通过比较来看,碘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91.5%vs63.8%)及准确性(85.7%vs75.8%)优于点样征。在预测不良预后的敏感度(61.5%vs48.6%)和准确性(75.8%vs61.5%)方面,碘征也更具优势。

2 Q&A

Q1:该研究的创新性是什么?这篇文章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比较简单,为何能被Stroke杂志接收?

A1:首先,本文首次提出“碘征”——这一可预测血肿扩大的新征象,具有创新性;其次,无论是从原理还是最终的结果判定上来看,“碘征”对于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点样征”,肯定了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本文研究设计脉络清晰,统计学方法也不复杂,对于研究生来说易于理解,可见,一篇文章能否被接收并发表于高质量国际期刊上,并不在于其研究方法学是否“高大上”,文章本身的价值才是关键。而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严谨可信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Q2:为何“碘征”预测血肿扩大要优于“点征”?

A2:从原理上看,这两个征象均基于碘造影剂的外渗,但点样征阳性的判读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即增强斑点与周围血肿具有明显肉眼可辨的密度差,否则很容易会被判定为点征阴性。而碘征的判读因基于宝石能谱成像,则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该图像仅显示造影剂的迹象,并不会反映血肿。基于此原理,碘征与点征在血肿内的位置完全一致,点征阴性的患者具有较大可能性存在碘征阳性。综上,从原理上,“碘征”预测血肿扩大优于“点征”。

Q3:两个征象的异同点有哪些?

A3:比较分析碘征与点征的异同,参见表1。

Q4:为何碘征的判定条件之一是碘浓度需>7.82 100 μg/mL?7.82的赋值如何得来?

A4:在作者的前期工作中,对30例点样征阳性患者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形成的碘合成图像中的斑点碘浓度进行了统计和计算,分析了碘浓度与血肿扩大的关系,作者发现界值即为7.82 100 μg/mL,碘浓度>7.82 100 μg/mL,高度提示患者早期血肿扩大。

Q5:目前有哪些可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CT征象?

A5:研究报道显示,目前已有多种CT征象用于评估早期血肿扩大,如“点样征”“旋涡征”“混杂征”“黑洞征”“岛征”“渗漏征”等(图2~图7)。

表1 碘征与点征的异同

图2 点样征

图3 旋涡征

图4 混合征

图5 黑洞征

图6 岛征

图7 渗漏征

Q6:该研究的局限性有哪些?

A6: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目前,该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的管理工作中尚未得到广泛普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