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4-24

李光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财政局

引言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并且细小环节较多。怎样加快建立完善、全面、综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平衡财政收支之间的矛盾,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对预算的整体管控水准和政策执行的效果,是相关政府和财政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

(一)对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能力低下,审批与效益管控衔接不紧密

在运用财政资金时,财政预算单位存在“一审不批”的状况。立项资金的审批流程没有缺陷,但资金一旦拨付,就无法跟踪和总结资金运用效果,无视了资金运用,所以必须要提高预算管理部门对绩效评估的全面认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绩效评估,而当前单位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并不全面。参与重点项目考核的单位曲解了以资金运用合规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可行性,没有全面认识到资金运用效率的必要性。尽管它在预算编制方面显现出了绩效预算,但预算决策其实并不会受到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的限制。因为,预算绩效工作无法直接影响预算决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还是形式化的,并没有展现出实质性的作用。增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管控,有利于达到管控实际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进一步检验绩效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健全完善规范有效的效益管理,并构建考核制度,实时跟踪与反馈资金的各项情况。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清晰

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正处于起步时期,可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体制还尚未完全建立完善,缺少具备战略发展性和创新创造性的统一、合理的目标管理体制。没有构建规范、合理的绩效目标管理体制,就无法全面保障最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财务预算绩效管控主要包括五种绩效指标:投入、产出或工作量、效率、效果和成果。很多人只关注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效率指标,而忽略了绩效指标的运用。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公职人员在工作时所使用的多为产出指标而不是绩效指标。同对绩效指标和效果指标比较而言,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更易量化、收集、把控。但是,投入产出和效率指标更侧重于组织本身,直接反映了组织的内部运作和成本情况。产出指标不能直接反映项目目标的进展情况,和项目目标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三)评估标准不明确

明确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是权衡各预算科目绩效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府财政的透明性,预算绩效工作涉及了社会、政治、宏观经济等诸多领域。其绩效目标的建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组建客观、规范、可量化的预算绩效评估指标机制是实现全面预算绩效管控工作的关键。

(四)专业人才紧缺,人员分配不合理

从近几年绩效管理的整体需要和取得的成绩来看,我国各级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还未健全,没有一个高效的组织和绩效管理团队。短时间内,各部门基本达到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总目标。但从长远角度上看,由于制度设立的缺少和人才团队构建工作的缓慢,预算绩效管理将很难实现长期高效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精准性等相关专业水平将大打折扣。最近几年,各级部门在部分地区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致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人员的培训责任模糊不清,很难做到高效执行和跟进。许多单位有不同的预算绩效评估机构,有的主管预算部门、主管监察部门,由总务部门带头让各部门有序完成自身的职责。而且名称不准确、职责不确定、人员时常变动,没有达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繁杂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业务水准和人员整体素养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日渐上涨的财务资源评价结果的需要,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精准执行。

此外,基层员工压力大,人手不足,找人临时管理预算绩效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基层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工作程序和整体效率均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科学开展预算绩效管控工作目前仍在探索阶段。想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必须要有相关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的支持。

(五)绩效考核机制设置不科学

预算绩效管理的中心点便是绩效评价。现如今,在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上,还存有量化指标不足的问题。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还滞留在表面工作上,没有找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目标对象的内在共因和个体差别,没有对其开展高效的定性和定量剖析。绩效评价指标不够灵活,评价办法单一,实践和理论都不够成熟,无法做到高效评价目标单位的真实预算落实状况。地方预算绩效评价仍然死板、随机,缺少量化剖析团队和评价体系标准,缺少科学、规范的解析评价和精准评价信息数据的支撑。

(六)财政预算绩效考核结果难以执行

财政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客观性,对日后预算编制和执行具有非常关键的参考意义。现如今,各级财政部门都构建出了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得出考核结果后所要使用的举措和办法,可这些举措仅用于问题发现和管控时期。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相差较大,绩效评价缺少大局思维,重点和检查点仍是规范项目执行效果,评价最终结果与财务优化始终没有做到有机联系。考核后所得到的最终结果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无法全面衔接,绩效考核最终结果使用举措无法做到贯彻落实,这使其难以展现出有效的作用和影响。除此之外,各单位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强,而绩效考核最终结果执行的重要性通常在于考核的紧迫性和关键性,对落实结果的态度不够主动积极。

(七)预算绩效管理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当前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少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面临多方利益和各种阻碍,很难展现出其真正的影响与作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处在自上而下的状态,没有专门的体制和法律法规作为保证,不存在统一的指标标准和评价标准,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的评价制度难以被有效普及。

(八)国家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一些不足

我国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还存有一些不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规范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我国现行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使用起来比较单一。所以,在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有必要使用成本收益法来开展高效的研究和剖析工作,其中包含了比较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和成本收益法因素分析、最小成本法和其他方法等。这些办法尽管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较广的使用,但仍缺少一定的评价举措,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中还存有很多不足。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一)强化各级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制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须要制度化、合理化、精准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该是可信的和真实的。预算的执行和支出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可依法追究支出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给其一定的纪律处分,给全体员工起到警醒作用,让其能够更好地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让财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宣传使用制度

现如今,财政预算公众参与制度并不完善,预算绩效信息公开途径少。为了让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有必要以制度为基础,让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使用适当的途径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检验。这将对提升预算的落实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助推各部门预算落实单位更加关注和加强预算支出,让预算支出更为规范、合理,管理更加高效,让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以制度为保障,让公众全面掌握和了解预算的执行状况,让公众参与到预算监督中。此外,公众还能够全面了解资金的动态趋势,资金申请的效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标准,资金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三)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要转变

预算绩效管理本质上是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涉及财政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问题。从财政资金性质的角度来看,现如今的预算绩效管理不但与项目预算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息息相关,还能够直观展现出单位的绩效。除了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得利益,还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回应了公众对大额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担忧,这让政府对金融存量基金的管控更为严苛和紧迫。这些确实需要通过改变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等办法来实现。各级政府部门如若用各种手段去争取有限性的财力,只会是永远在孤军奋战,更谈不上对效率预算的概念,这样的情况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非常不利。

(四)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首先,部分预算组织只是经过简单的行政举措来彰显财政预算工作的关键性,但在对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主要职责的掌握和认知上还存有很多不足,如:没有贯彻相关的财政预算管理条规。其次是现阶段的财政部门尚未将财政资源直接纳入预算管理中,尤其是那些国家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资金。当前,这类项目的管理还没有构成健康的互动和高效的衔接。我国部分预算机构还不够了解预算工作的具体内容,他们只是单方面的用一些增加比例的方式来评价财政预算管理部门的认可度。最后,从我国财政部门的角度而言,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的透明度较低,在全面执行预算绩效管理中,严重缺少信息数据的高效支撑。

(五)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制

现如今,想要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全面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第一,从转变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手,省、市财政预算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的真实情况和政府的财政绩效管理现状,健全政府的财政绩效管理系统。全面落实《暂行办法》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相关要求,实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整体目标。第二,我国政府部门的目标是利用精细化的绩效管理目标开展管理。第三,根据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标准,构建以预算为主体、财政部门为责任主体、预算管理体制为监督主体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

健全完善绩效管理中的评估标准和制度,是贯彻落实财政预算绩效管控的基础和关键,对达到科学化的标准、规范化的流程和合理化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也让后续得到的结果更加可信、公开和透明。首先,健全完善的预算指标体制可以为各部门预算提供辅助工具,还可以发挥出其指导作用,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的申报和绩效评估工作的整体效率。其次,它也能够组成一个客观、清晰的权衡财政资金绩效的标准,为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根据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根据预算构架,设计构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可测可评价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六)强化部门预算绩效考核,提升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了解

部门预算在财政预算体制中有着核心性能特征。此外,部门预算是预算绩效管控和监察的基础。根据我国现实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部门预算的主要职责是对单位预算和项目预算的控制。对预算执行的具体状况、政策和项目执行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加强对最终评估结果的利用。因此,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部门预算对于推进其他预算主体的绩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七)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管控同时开展

通过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控工作同时开展的部署、报告、审批和披露,着眼于对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控的有机结合,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不断加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创新。

(八)强化专业培训,提升职工能力

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必须要使用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此项工作,快速掌握我国相关政策的变化,减少对有关专业知识的匮乏度。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停接受各类培训,工作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升,才可以做到高效完成上级的任务目标,有效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财政改革工作的一项难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增强相关培训和设备的方式,高效促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因此,相关部门中的管理者就需要督导并组织员工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着重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员工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和了解。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让员工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减少基层员工的工作压力,实施责权分明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国的财政预算绩效制度得到彻底的落实和开展,进一步提升基层职工的工作素养,从根本上增强了职工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剖析此项工作的难点,构建细致、合理、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准确解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控工作的整体水准。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加快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配套设施的优化改革,贯彻落实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从而推进其良好运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