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DOI:10.11885/j.issn.1674-5094.2015.03.23.01
文章编号:1674-5094(2015)05-0031-0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3–23
作者简介:钟世潋(1984–),男(汉族),江西兴国人,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Cultural Block in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Zhong Shilian *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ongqing,402260,China
Abstract:When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t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reaching the ceiling.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not only the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strategic choice to maintain energy security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apacity. However,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factors,there exist many cultural block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hich preve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and suggests restoring the commodity property of energy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ducate the public on energy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morals to strengthened its consciousnes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contract. Othe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orts should include reducing the dependence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on resources,adva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culture,and stimulating government bodies and enterprises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 more actively through the top-down policy design.
Key words: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block;energy culture;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钟世潋.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31–36.
Zhong Shilian.Cultural Block in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17(5):31–36.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阶段。2014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1]。其中,会议从资源环境约束角度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进行了阐释,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转变。这表明,我国正经历着经济粗放型发展向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新常态决定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战略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由于能源文化是节能减排战略深入推进的重要助推力,所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节能减排战略的深入推进必须从消解节能减排战略的文化阻滞因素入手,推动能源文化的转型,以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 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过程及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幅迅速,但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忽视了能源和环境的可承载力,节能减排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由重工业化发展带来的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我国能源国情教育过度强调“地大物博”,使得我国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成为节能减排战略深入推进的主要障碍。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控制碳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节能减排进入攻坚阶段。通过分析发现,节能减排战略既是党中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由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倒逼而来。可以说,节能减排战略深入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配套政策的实施和规则的确立,都是从个体或组织所处的环境、生存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着手,旨在为个体或组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但仅有客观条件,缺乏个体或组织自身主观配合,个体或组织的节能减排意识很难上一个新台阶 [2]。而来自外部文化生态环境的“压力”,却可以为个体或组织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和契机,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或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具体行为。应该看到,这种压力和挑战只能通过个体或组织内部的回应,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在个体或组织内部真正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认同,并化作一种助推力时,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才具有可能性。正如马克思·韦伯曾经指出“理性精神与物质资料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缺乏一种理性精神和动机力量的情况下,即使是有希望的制度性条件也不能被有效地运用于理性的经济目的” [3]。
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民行动,但由于部分个体或组织对节能减排战略重视不够,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暂时利益,观望甚至抵触情绪明显,导致节能减排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受到了束缚和阻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日益显现。在企业转型升级和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摆脱文化困境,实现能源文化的成功转型已经成为能源机构及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政府和企业在进行社会创新治理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消除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因素,进而实现能源文化的转型已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当务之急,这对部分能源企业和政府机构等个体或组织显得尤为突出。
2 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
2.1能源文化的内涵
自从有了能源,就有能源文化。能源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能源文化是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结果,又影响着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实践,对人类今后开发利用能源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能源文化是人类在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所有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样态总和,包括能源的自然属性文化和社会属性文化。能源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阻滞及公众与能源之间的互动关系,都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而所谓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是指在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因某些负面因素的制约而导致的推进困难,进而导致战略目标不能全部实现的结果。
毋庸讳言,能源文化对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具有影响与制约作用,有部分甚至会阻滞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
2.2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因素分析
作为节能减排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文化阻滞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法律、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节能减排战略的停滞。在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因素主要有:
2.2.1计划经济的烙印影响能源的商品属性认知
能源属性包括能源本身的自然属性,也包括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社会属性,而能源的商品属性是由能源的社会属性所衍生出来的,但在计划经济时代,能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生产资料,其生产、运输、价格的制定都被赋予了极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4]。因此,能源的商品属性往往被弱化。这表明目前对能源的商品属性还未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对能源的现实影响依然存在,如国内石油的定价机制仍旧存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而作为能源的煤炭,其定价机制受到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
在某种意义上,当前能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并存的局面意味着能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开始走上了消解之路。由于受经济结构、历史沉淀等因素的影响,能源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消解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即在煤、电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对能源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加快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消解过程,使得煤、电等能源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 [5]。与之相对,部分能源产品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其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自然也就不大,虽然该部分能源产品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走上了消解道路,但相比之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现实影响依然很大,因而,作为与该部分能源产品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的存在,计划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的行政手段等对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依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体制上对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影响更强于市场,这种状况构成了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重要障碍。
2.2.2能源国情教育的缺失影响公众对能源现状的认知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的国家。《中国能源资源报告》数据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8.3%、4.1%、25.5%和9.7% [6]。
但是,我国部分中小学教材中,对国内能源现状的介绍却是“地大物博”。国内“地大”是实,“物博”却值得商榷,但“地大物博”这一概念已深入存在于好几代人的头脑里。这一表述当前还在影响着中小学学生对国内能源现状的认知,使中小学学生对我国能源的现状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我国国土面积大,能源丰富。这种对国内能源现状的“刻板印象”一旦树立,就会使中小学学生产生“地大物博”的虚荣心,导致在“地大物博”思想支配下,浪费资源、浪费能源的行为就不自觉地生成了。所以说,部分中小学教材对国内能源现状介绍的不真实,本质上就是“能源国情教育缺失”的体现,会导致中小学学生丧失对能源问题的危机感,不能客观面对当前国内的能源问题,进而产生对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
当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过度向中小学生强化所谓“地大物博”的片面观念,会让中小学生对资源匮乏的紧迫感松懈,必然导致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制约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未来发展。
2.2.3居民低碳消费意识淡薄导致过度能源消费
能源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基本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全球能源危机初现端倪。而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呈快速增长,已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从57 144万吨标准煤上升到306 647万吨标准煤,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9 58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31 898.3万吨标准煤,居民能源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当中所占比例仅次于工业能源消费 [7]。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国家。在2000多年前的《左传》中便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可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居民家庭对电能需求稳步增长 [8]。但居民在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浪费能源等不良行为,这表明,居民低碳消费意识的淡薄已成为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因素之一。
2.2.4地域文化的异化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地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政治、经济互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当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越来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是一国一地区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所在。
先进的地域文化会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地域文化则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新中国成立后,基于资源禀赋优势,山西被确立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走上了一条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道路。由于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国家能源基地的定位,异化了山西传统三晋文化的特质,形成了山西特有的“煤文化”,这种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截然不同,集中反映的是过度依赖资源、保守封闭和注重短期利益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形成,对于深入推进的节能减排战略而言,意味着文化的阻滞 [9]。
和山西类似,国内还有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也面临着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的地域文化阻滞,由于对短期经济发展的追求,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忽视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思维方式僵化保守,开拓进取精神缺乏等地域文化通病 [10]。这些地域文化阻滞因素的存在成了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由于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产生了资源依赖的文化惯性,制约着绿色农业旅游产业等一批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的发展。
2.2.5政府和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不足
多年来,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GDP崇拜”,是许多地方政府信奉的“发展之道”。有地方政府认为,GDP就是财政收入,就是政绩。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政策的理解认知不同,节能压力不能有效传递到地方。面对国家严厉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部分地方利用关小建大等手段应对,监管难以到位,加上地方政府执法不严,政策总是执行不力。
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资源支配权,政府官员盲目追求GDP增幅,从而淡化了节能减排指标的约束性。甚至有的地方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不惜引进污染企业,节能减排战略推进受阻 [11]。
除了政府机构,企业环保意识不牢固也是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阻滞因素之一。节能减排设备对配套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很多企业引进节能减排设备后,不注重对配套设备的完善改进,这样就容易出现节能减排设备高耗能的情况。如部分企业装有高效节能设备的锅炉,但配备劣质的炉排、炉栓,节能效果则大打折扣 [12]。
以上这些文化观念形成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新旧文化冲突,形成了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由于个体或组织等主体对建立的新能源文化具有自发排斥性,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尽管人们接触到大量新信息、新观念,但接受主体并未从心理上接受,只是理性上接受了新观念、新思想,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不能单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去寻找症结,还应从文化角度剖析原因,从能源文化的转型入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战略。
3 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因素的消解
当前,节能减排战略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对能源的现实影响较大、能源国情教育缺失、居民节能意识淡薄、地域文化影响、部分政府机构和企业对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等文化阻滞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地域文化的转型、培养公众对于能源的忧患意识、转变能源开发利用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推动能源文化的转型、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法治环境,消解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13]。
3.1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过去,人们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上都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对能源的态度基本上是各取所需,但进入20世纪后,工业文明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加速明显,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导致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付出了巨大的能源环境代价。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而且具有刚性,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因此,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消解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文化阻滞的关键。
由于能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具有商品属性。能源依靠其商品属性的产出效应和替代效应,会对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效果产生影响。在能源商品属性被弱化的情况下,节能措施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可以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能源开发利用的观念从“以需定供”向“以能定产”转变,从而消解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达到激发节能潜力的目的,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能源效率的提高。
3.2开展能源国情宣传教育,强化公众节能意识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日益凸显的能源问题,公众的节能意识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需要开展能源国情宣传教育,加强节能降耗宣传,强化公众对资源能源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让他们养成珍惜能源,节约利用能源的习惯,让公众逐步转变观念,重视家庭的节能减排工作,改变能源浪费的不良嗜好,从而消解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 [14]。由于部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接触较少,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形成正确的节能意识,所以,能源管理机构要结合环境污染问题对公众开展能源国情宣传教育和组织能源紧缺体验活动,使公众对节约能源、适度消费的正确能源消费理念产生认同,才能保证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3.3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能源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紧张。现在已有部分学者和业界人士意识到这一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转变人们的能源开发利用观念,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然选择。
生态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人们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意识、亲近自然意识和优化生态意识等。结合我国当前能源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公众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对公众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从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农村社区生态道德教育、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将相关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教材,普及相关知识;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号召公众从自身做起进行节能减排,通过全民参与行动,将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政策转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15]。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也需要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并要求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 [16]。能源契约,是能源的所有者、勘探者、开采者、加工者、供应者、利用者等众多主体之间,就能源的归属、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达成的一种协议。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主要体现在公众节能意识的培养上。当前,契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湮没或者遭受漠视,但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契约经济,只有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才能对公众节约能源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从而激发市场主体与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力与动力。
3.4改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依赖,推进地域文化的转型
资源型城市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枯竭,作为其主导产业的资源型产业必然萎缩。所以,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提供了契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指将城市主导产业由现存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产业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发展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从而规避衰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不仅包括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包括地域文化的转型 [17]。
由于资源型城市封闭性地缘造就了地域文化的保守性,使得资源型城市会对能源产生过度依赖,这会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造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社会问题突出、人的观念封闭保守,导致资源富集地区反倒成为经济滞后地区,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价值。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要走出经济发展困境,必须通过改变对资源的依赖和地域文化的转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和价值观,才能积极引导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和节能减排战略的深入推进。
3.5进行顶层设计,提高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由于政府和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反应冷淡、积极性不高,执行力度普遍不足,所以在我国的“能源革命”路线图正日渐清晰的背景下,消解节能减排战略的文化阻滞,应进一步强化中央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整合目前各部门承担的节能减排管理职能,加强综合性组织协调。此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法律体系建设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不断拉大,消解节能减排战略的文化阻滞需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重点考量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并改善能源领域社会公正,提高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法治环境。
4 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战略的深入推进,经济组织和社会个体在能源开发利用上的原有互动秩序将被打破,必然带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但是在长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动力机制。由于中国能源问题与产业转型关系密切,相互掣肘。政策制定者需统筹规划,以消解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节能减排战略的有效推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