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贡辉,毛 珍,马 迪,黄楚开,谭容慧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护理部,广东汕头,515041)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之一[1]。治疗该病的关键是控制眼压,当眼压仅通过非手术治疗无法控制在理想水平时,为了防止高眼压状态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来降低眼内压[2-3]。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因为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不确定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4]。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术前焦虑的检出率达53.8%[5]。术前焦虑是青光眼手术患者常见的一种行为表现,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肌紧张度上升、疼痛增加,患者配合度降低,导致手术难度加大。过高的血压也增加了麻醉过程中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手术风险。目前国内外用于降低术前焦虑的方法很多,包括针灸内关穴、术前给药、术前行为干预和行为疗法等[6-8]。相比于药物干预,采用针灸缓解术前焦虑可以避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9-10]。国外有研究[11]报道针灸能有效降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本研究通过对比针灸、苯巴比妥钠注射两种方法降低青光眼手术患者焦虑的效果,旨在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缓解术前焦虑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行小梁切除手术的95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②无其他严重的生理及心理疾病;③可配合针灸操作及视觉模拟量表(VAS-A)的评估。排除标准:①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孕期或哺乳期;④选定穴位处皮肤存在破损、感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19~75岁,平均(56.23±11.74)岁;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18~78岁,平均(54.10±13.7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前1 d,2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在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观察组在手术前1d进行第一次针灸治疗,手术前30 min进行第二次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术前均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针灸疗法:①手术前1 d施针,选穴百会、神门、安眠。针刺深度约1寸(1寸=3.33 cm),轻度提插轻捻转,以患者得气为度,平补平泻,治疗1次,时间30min。②于术前30 min施针,选穴血管收缩区、内关、足三里、合谷;针刺深度1.0~1.5寸,轻提插、轻捻转,以患者得气为度,平补平泻,治疗1次,时间20 min。
手术前1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基线疼痛程度,同时测量基线血压、心率。之后,分别手术前30 min、术中、术后30 min使用VAS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测量患者的无创血压、心率。VAS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该量表采用0~10分评分法,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12-13]。整个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人员不知晓分组情况。
术前1 d、术前30 min、术中和术后30 min2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前1 d观察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30 min、术中和术后30 min,2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s) mmHg
表1 干预前后2组患者收缩压比较(±s) mmHg
?
表2 干预前后2组患者舒张压比较(±s) mmHg
表2 干预前后2组患者舒张压比较(±s) mmHg
?
术前1 d、术前30 min、术后30 min2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在3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在术中2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2组患者心率比较(±s) 次/min
表3 干预前后2组患者心率比较(±s) 次/min
?
术前1 d和术前30 min时2组患者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30 min时2组V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30 min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2组患者VAS得分比较(±s) 分
表4 干预前后2组患者VAS得分比较(±s) 分
组别对照组(n=47)观察组(n=48)术前1 d 术中0术前30 min 0.13±0.651.46±1.30术后30 min 0.59±0.72 t P 0.08±0.35-1.65 0.10 0.19±0.45-0.52 0.60 0.60±0.82 3.83 0.00 0.27±0.57 2.36 0.02
当患者面对手术应激时,实际上是面对是两种应激:一是对手术结果的希望,二是手术所带来的痛苦。由于缺乏对手术原理和具体过程的认知,绝大多数患者只能对其结果抱有一种期待。这种对不确定性结果的期待使患者处在一种不稳定的情绪中,即焦虑状态。眼科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手术应激、散瞳眼药水等因素均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心率。血压增高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导致麻醉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术前使用苯巴比妥可能会导致倦睡、眩晕、头痛、乏力、精神不振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嗜睡有可能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或手术中患者睡着后忽然惊醒,增加手术风险。本研究旨在比较苯巴比妥和针灸对减轻术前焦虑的作用,以探讨缓解术前焦虑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方法在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上没有差异,针灸跟苯巴比妥一样起到了控制血压的效果。虽然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高于对照组心率,但,2组心率都在正常心率范围内,而且影响术前焦虑的因素众多如病程、患者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14],本研究并未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导致2组的基线心率不同,观察组基线心率高于对照组,使得观察组术前30 min、术后30 min心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前针灸可以控制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增高,与既往研究结果相同[15]。
中医认为疼痛和气血瘀滞或者不足有关,施以针灸疗法可通过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效果。西医认为针灸止痛的机制涉及复杂的神经、体液、生理机制,针灸可能与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的激活有关,即针灸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来减轻疼痛[16-17]。因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干预急慢性疼痛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得分低于苯巴比妥组,提示应用针灸疗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优于肌注苯巴比妥。相关研究[18-19]表明术前的焦虑与术中、术后的疼痛成正相关,术前焦虑程度越严重,术中的和术后疼痛感受越明显。本研究观察组的术中、术后VAS得分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穴位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优于药物疗法,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20-21]。该结果说明针灸疗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术前应用针灸疗法可以达到苯巴比妥的镇静抗焦虑效果,且镇痛效果比苯巴比妥好。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相应部位的传感器、神经末梢来达到作用,疼痛刺激小,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推广。病程和是否做过手术是影响患者焦虑的因素,今后的研究可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后进一步验证针灸对抗焦虑的作用,同时可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和患者的性格类型来选取穴位,进行个体化针灸治疗,以缓解术前焦虑。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