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姚晓晗,彭 娅,朱莉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胸外科,福建厦门,361015)
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皮肤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或黏膜反应[1],发病率约占用药人数的 2%-3%[2]。皮肤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累及的器官,约有45%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改变为主[3-4]。药物性皮炎起病初期若未及时救治、停用致敏药物,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重症。重症药物性皮炎起病急、病情重,可在短时间内累及各个系统以及损害脏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多数药物性皮炎为皮肤或黏膜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斑丘疹或荨麻疹[6]。大多轻度药物性皮炎呈自限性或停药后终止。重度者发病率低,伴有发烧、血象异常等,有潜在的致命及致残性,死亡率达10%~40%,对于症状持续、严重及存在生命威胁者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治疗[7-9]。布洛芬为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广泛,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生率高达23.53%[10-13]。本文总结1例口服布洛芬悬液致药物性皮炎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4岁,因“发现药物性皮疹2天余”于2021年3月2日急诊入院,既往于2020年12月16日、2021年1月15日于本院行第一期、第二期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450 mg+卡铂0.5 g+替雷利珠单抗200 mg),2021年2月9日行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2天前因出现咽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摄氏度,自行口服布洛芬悬液,夜间出现躯干皮疹,后皮疹进行性增多,蔓延至面部、躯干、双上肢、双睑结膜、口腔内可见发红、黄色分泌物,遂于急诊科就诊。入院时体温39℃,脉搏11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9/91 mm Hg,血氧饱和度98%。头面部、躯干、双上肢可见弥漫红色丘疹、融合成片,双睑结膜充血伴黄白色分泌物,下方睑缘见白色伪膜,角膜见散在浸润灶;口腔、口唇可见糜烂、黄白色分泌物。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6.3×109/L(正常值 1.8~6.3×109/L),淋巴细胞计数 1.1×109/L(正常值 1.1~3.2×109/L),单核细胞计数0.81×109/L(正常值 0.1~0.6×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 0.16×109/L(正常值 0.02~0.52×109/L),嗜碱粒细胞计数0.06×109/L(正常值0.00~0.0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74.4%(正常值40.0%~75.0%),淋巴细胞比例13.4%(正常值20.0%~50.0%),单核细胞比例9.6%(正常值3.0%~10.0%),CRP 71.5mg/L( 正 常 值 <5.0mg/L)。入院诊断为:药物性皮炎、病毒性结膜炎、食管恶性肿瘤。
患者入院后给予冰袋物理降温,请皮肤科、眼科、口腔科会诊,予异丙嗪和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美罗培南抗病毒治疗,甲强龙激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眼部予滴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妥布霉素滴眼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每日眼科医生予去除睑结膜伪膜;渗出期,口腔予康复新液漱口;结痂期,每日用庆大霉素24万单位配生理盐水500 mL浸湿纱布湿敷唇部,湿敷后无菌剪刀及镊子去除痂皮及分泌物,康复期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喷口腔及唇部,促进口腔黏膜增殖与分化,修复黏膜,同时缓解疼痛[14]。第3天,患者全身皮疹结痂好转,躯干及四肢皮疹变为暗红丘疹,口腔局部破溃,双唇黏膜糜烂伴黄白色分泌物,眼角膜中央区见溃疡灶及伪膜;经过对症处理,皮疹结痂好转,眼结膜溃疡逐渐愈合,充血减轻,口腔黏膜糜烂好转,口唇逐渐形成黑痂,无明显渗出及分泌物。第13天,患者全身皮疹结痂与口唇结痂已自然脱落,无新发皮疹,双眼睑结膜无分泌物无充血,继续行放化疗。
遵医嘱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妥布霉素滴眼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q2h治疗,药物之间间隔10 min。每日予去除睑结膜伪膜,及时清除眼角分泌物,湿棉签擦除角膜丝状物。指导患者切勿触碰眼睛,用左氧氟沙星眼膏减少眼部分泌物。嘱患者多休息,避免过度用眼,如久看电视、手机、平板等,防止视觉疲劳;避免阳光直射,忌辛辣、烟酒,防止结膜充血加重;勿用手或其他非清洁物揉眼;医护人员在予以护理前后严格遵守手卫生规则,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渗出期指导患者康复新液漱口,每次5~8 mL,每日3次,先头部后仰,作用于咽部持续数秒,后鼓动颊部,舌多方向搅动,使药液与颊部、舌头充分接触,使药液在口腔中至少停留3~5 min,以便药液充分发挥药效[15-16]。结痂期遵医嘱予湿敷,每次15~20 min,保持唇部湿润,降低口唇部紧绷、疼痛等不适。康复期,遵医嘱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直接喷于口腔及唇部,每日2次。嘱患者餐后应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牙刷选用软毛、小头牙刷。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同时避光,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整齐。指导患者穿宽松衣服,不穿紧身衣物,防止与病损处粘附。每日温水毛巾擦身,观察皮疹发展情况,忌用酒精擦浴。若皮疹出现明显瘙痒感,可外擦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感,并嘱患者贴身衣裤选择纯棉质的,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或徒手剥脱痂皮,防止出血、感染。告知患者勿用肥皂、洗衣粉等刺激性日用品。
食管恶性肿瘤本身是一种高消耗性疾病,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9%[17]。因此营养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患者饮食喜好,制定个体化食谱,护士负责核查饮食种类的多样化与全面性,家属负责根据患者口味制作食物,每日每餐变换种类,少量多餐,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盐的新鲜食物为主,避免食用海鲜、辛辣类等食物,避免食用粗糙、烫热食物,戒除烟酒。同时嘱患者多饮水,每日2 000 mL左右为宜,促进代谢。口腔渗出期予以流质饮食,结痂期予半流质饮食。
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心理负担,肿瘤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并发全身性严重体表不良反应,加重患者恐惧心理,担心疾病转归。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每日主动自我介绍,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情绪,鼓励关心患者,减轻心理恐惧、身心压力;让亲近的家属进行陪护,共同陪伴与鼓励患者;夜班护士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必要时予安神镇痛治疗。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悲伤、消极等应激反应,促使患者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立即停用布洛芬,在患者的病史里记录致敏药物,告知患者每次就诊时,应告诉医务人员自己对布洛芬过敏,避免使用与其相似的药物。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向患者宣教疾病病因、相关因素、治疗方案和疾病的转归等。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护理过程中,仔细核对并及时提醒医生避免使用有明确皮肤损害的药物。指导患者多留意皮疹及眼睛等病症部位,若症状出现加重,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杜绝药物滥用等不遵医行为。
引起药物性皮炎的主要药物包括抗生素、巴比妥类药物、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甲硝唑和奎宁等[18]。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非处方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虽然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相关过敏反应不容忽视[19]。患者用药后要加强药物反应及毒副作用观察,一旦发生药物性皮炎,应积极对症治疗。若早期处理不当,会导致全身的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护士应意识药物性皮炎病情的严重性,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该例患者的治疗方案是由眼科、皮肤科、口腔科等多科室协同合作制定,涉及眼结膜、口腔、营养、皮肤、心理等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也加强了疾病知识的宣教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从而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新辅助放化疗。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