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等职业教育卓越教师专业特征的分析——以上海市首批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群体为例

时间:2024-08-31

黄丹凤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一、引言

2018年,上海首次开展了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聘工作,在原有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职称系列中设置了正高级职称,评选出首批11位中职正高级教师,有力推动了中职卓越教师的培育。

当前对于卓越教师专业特征的研究,主要遵循如下研究路径:一是应然研究,即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卓越教师的定义、关键特征、成长途径等。卓越教师是指“人格高尚、学养深厚、能力突出、智慧卓著、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充满创造激情与生命感召力的未来杰出教师”。[1]卓越教师应具备“深刻的职业情感、特适型专业知识结构、精敏问题意识、独创教育行动图式与机敏情境智慧”。[2]中职卓越教师应当具备“师范能力、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中职卓越教师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3]卓越教师的发展是“理论知识实践化”和“实践知识理论化”相结合的过程。[4]二是实然研究,即采用案例研究、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梳理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关键特征。基于对卓越中小学教师传记的内容分析,研究者将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归纳为“强烈的职业动机、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个人魅力、灵活的教学行为和高效的学生管理”。[5]基于对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发现,“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素养、专业引领与传承”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于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认知。[6]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角度,研究者提炼出了“提升的动力、自我控制、挑战与支持、自我评估、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自信心、效率感、理解他人、情绪觉察能力、概念性思考”等11种优秀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胜任特征。[7]在对卓越教师、经验型教师、新手教师的大规模对比研究中发现:“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与研究是中小学卓越教师共同的关键特征”。[8]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是从研究对象来看,相较于其他教师群体,对于中职卓越教师专业特征的研究较为缺乏。二是从研究定位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采用材料分析、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从卓越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胜任特征等角度开展研究,与职业教育改革和日常教学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考虑到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诸多特性,及其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如当前所强调的“双师型”教师、“技能型”教师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将卓越教师置于中职教育教学的专业场景中,探索群体所共有的关键特征和发展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对上海市首批11位中职正高级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并对访谈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编码,梳理与刻画教师的专业行为及其特征,探索中职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进一步明确中职卓越教师角色内涵,探索卓越教师的成长机制和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

1.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上海市首批11位中职正高级教师为研究样本(1)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三类办学类型。本研究以隶属于行业系统的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为研究对象。, 对中职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进行分析。从年龄和性别结构来看,首批正高级教师男性占比较高,平均年龄为52周岁;从学位和职称类型来看,以硕士和学士学历为主,起始职称涵盖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中学高级教师等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从学科(2)根据《关于开展中专技校正高级讲师评聘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018年中专正高级讲师评审设置语文、数学、德育、政教、电学和计算机、艺术、医学、外语、化学、机械、财经管理、体育、综合等13个学科。结构来看,职业教育专业学科优势明显。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开展研究。扎根理论“提倡基于数据的研究中发掘理论”[9],“其分析过程是从编码推导出概念类型,然后通过概念类型进行理论构建”[10]。研究的主要路径如下:首先,收集中职卓越教师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开展文献梳理;其次,基于前期文献梳理的结果,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维度,即专业理想建立、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自我形成,设计开放式访谈提纲,以上海市首批中职正高级教师为研究样本,进行个别访谈;再次, 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即开放性、主轴性和选择性编码,形成概念及范畴,并通过比较分析,建立起概念与范畴之间的联系,构建中职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框架;第四,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对预留的1份样本资料进行重复三级编码,开展理论饱和检验;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图1)。

图1 扎根理论流程图[11]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1. 三级编码

依据扎根理论的要求,首先对访谈的文本资料进行了开放式编码,并将其概念化和范畴化,提炼出21个概念和10个范畴;其次,进行主轴性编码,对概念与范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开放式编码中提取的概念和范畴作进一步整合,提炼出3个主范畴;最后,进行选择性编码,其核心是凝练出能够统领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主范畴都指向了中职卓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场景中表现出的专业素养,集中刻画了这一群体所体现出的专业特征。因此,将“卓越中职教师的专业特征”作为核心范畴。经过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检验,最终形成如下中职卓越教师专业特征框架(表1)。

2.专业特征分析

(1)专业道德(AA1)

教师所秉持的专业道德是教师追求卓越的最根本动力。依据开放式编码的结果,主要涉及专业情感 (A1)、 专业态度 (A2)、 专业理想 (A3)三个范畴。其中,专业情感主要考察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专业态度主要考察教师以何种状态与包括学生、同事、家长乃至社区等在内的多教育主体进行互动协同;专业理想则体现了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从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来看,样本教师具有崇高的专业情感、积极的专业态度和坚定的专业理想。首先,样本教师强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体现出了崇高的专业情感。对学生的热爱是崇高专业情感的重要体现。多数样本教师在访谈中提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长。其次,样本教师强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激情,体现出了积极的专业态度:恪尽职守、以德育德。再次,样本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均有着较为明晰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不断追求卓越,体现出了坚定的专业理想。

(2)专业行为(AA2)

对于样本教师专业实践情况的梳理是刻画样本教师专业特征的核心领域,主要从职业教育改革参与(A4)、学生指导与教师带教(A5)、实训中心建设与产教融合(A6)、科学研究与自我发展(A7)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在职业教育改革参与方面:样本教师以负责人或核心成员的身份,深度参与当前推行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参与改革项目的具体类型来看,基本形成了课程专业建设为主、中高/中本贯通改革为辅、其他特色改革项目为补充的参与格局:一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类改革,主要包括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市级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各级各类专业教学标准和装备标准制定等,这是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渠道;二是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改革,从统计数据来看,82%的样本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了此类改革任务,在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其他改革项目,主要包括样本教师在国家和市级示范校创建中承担的各类改革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证融通”项目、“现代学徒制”项目等改革特色项目(图2)。

表1 中职卓越教师专业特征框架

图2 样本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在学生指导与教师带教方面:样本教师将日常的教育教学与技能指导相结合,将育生与育师相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学生指导方面,样本教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基于职业教育的特定育人要求,将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学与职业技能指导有机融合,强调育人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如“乐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校园的“匠心文化”建设、基于“艺术视角”的课程实施优化策略等,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教师带教方面,样本教师主要通过校内教研组建设、开设各级名师工作室、参与市级中等专业学校学科中心组和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形式,承担起专业引领和传承的重要职能。此外,样本教师的示范功能在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参加教学法评优和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等方面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在实训中心建设和产教融合方面:样本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具备多元职业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典范。11位教师共承担了16个实训中心的建设任务。通过在学校中开设企业特色班、在企业中设置学校工作站、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教学项目、暑期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践行“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并加以总结梳理,相关成果获得了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据统计,80%以上的教师具备非教育类专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出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追求。

在科学研究和自我发展方面: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及时反思和总结,将实践理论化是卓越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重要特征。基于对样本教师本人所提供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的分析,中职卓越教师的科研呈现类型多元、聚焦育人核心问题的特征。一方面,从研究的主要类型来看,样本教师的科研涵盖教材教参、课题、教学成果奖、论文、专著、专利等多种形式,类型较为多元。值得关注的是,样本教师群体中,市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的比例较高,共计21项,人均获奖1.9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样本教师能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持续性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此外,部分教师取得了专业教学相关的发明专利,体现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教育教学与专业技能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重要特质。另一方面,从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样本教师聚焦人才培养,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大途径展开研究(图3):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结合改革实践与需求,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逐步成为了样本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从微观层面来看,样本教师主要通过编写专业教材、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维度,落实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专业教材编写和各级各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成为样本教师科研的核心内容,也是样本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集中体现。

图3 样本教师学术研究热点

(3)专业影响(AA3)

卓越教师应当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具备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是卓越教师的内在要求。从对样本教师社会影响相关特征的分析来看:一方面,样本教师能有效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影响力;另一方面,样本教师积极寻求突破学校教育这一空间维度,从教育系统走向行业系统,从学校走向社会,追求服务教育、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三者的统一,从而获得了更高社会影响力。

首先,服务教育(A8)是教师的核心职能。样本教师积极投身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教师带教、产教融合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职业教育系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受到了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突出表现为“全国优秀教师”等各荣誉的获得。其次,服务行业(A9)是中职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师的重要特征。样本教师群体中,除个别公共学科教师外,其余教师均以暑期企业实践、校企联合项目等多种形式参与产教融合改革。再次,服务社会(A10)是卓越教师的更高追求。一方面,服务教育和行业的发展是样本教师服务社会的基本形态;另一方面,样本教师也通过参政议政、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形式,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从对样本教师访谈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大致梳理出中职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具体如下:一是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以对中职教育的责任和激情,不断追求卓越;二是专业实践富有成效,积极投身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育生育师兼顾,专业教学与实践技能兼具,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典范;三是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紧扣职业教育改革需求,聚焦中职育人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与实践有效结合,专业发展目标清晰,专业发展路径多元;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服务教育、服务行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四、讨论与启示

结合宏观的中职教育改革背景和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场景,对上海市首批中职正高级教师开展群体性的专业特征分析和刻画,为反思中职卓越教师的角色定位、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性依据。

1. 构建“五位一体”的中职卓越教师角色框架

“教师角色的分析通常是以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情境为基础对教师的身份做出描述、总结和提炼。”[12]依据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观点,教师是在与学生、自我、社会等关系中获得成长和提升境界的。[13]在处理各种关系过程中体现出的专业行为及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正是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关键所在。

结合样本教师群体所呈现的主导性专业行为及其特征,以教师与职业教育、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五个维度分析中职卓越教师的角色定位,构建“五位一体”的卓越教师角色框架(图4)。

图4 “五位一体”中职卓越教师角色框架图

首先,中职卓越教师应当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者。卓越教师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刻画其专业特征的核心所在。教师如何理解和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如何处理与自我、与学生、与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其次,教师应当是自我发展的主导者。对于卓越的内在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卓越教师的成长并非“偶然”,只有具备坚定的专业理想信念,并矢志不渝的付诸实施的教师,才能最终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再次,卓越教师应当是学生生命的关照者。育人是教师的核心职能,卓越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教育的最高要义,以尊重学生、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多元有效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实践,追求职业教育成人与成才的统一。第四,卓越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引领与传承是卓越教师的重要专业职能,从个体经验的传递走向团队发展的整体性引领,这是卓越教师专业价值最大的重要体现。第五,卓越教师是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服务者。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在行业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职卓越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具有服务教育、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的多重属性,凸显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特色。

2.强化以教师自主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从样本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动机,通过行动研究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呈现出了明显的自主性特征。二是通过以多种形式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呈现出了明显的协同性特征;三是通过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获得专业成长,呈现出了明显的实践性特征。鉴于此,可以着重考虑从以下四个维度更新在职教师的培养体系,培养卓越教师。

一是在教师培养的价值导向上,鼓励教师主动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和新技术的变革,基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寻求专业发展,形成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使教师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二是在教师培养的主要载体上,可以结合具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师培养,通过对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等各级各类改革项目的有效整合,将尽可能多的教师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促使教师在改革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获得专业成长。三是在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上,构建更为多元的协同培养模式。将高校、行业、政府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贯通职前、准入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专业培养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优秀教师企业工作站、聘请企业人才导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学校与行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培养,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四是在教师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3.探索符合中职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评价内容与导向

对于卓越教师的评价既要遵循一般中职教师评价的基本规律,如传统的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维度等;在此基础上,还有应当包含符合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评价内容与导向,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对中职卓越教师的评价应当以“双师型”为导向。正如上文所述,卓越教师以多种形式践行“产教融合”,在专业行为、教学研究等维度均体现出了“双师型”专业发展取向。基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以及中职卓越教师所体现出的专业特征,将“双师型”专业发展取向落实到卓越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尤为重要。虽然对于“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和能力的内涵界定多元,但专业性与实践性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教师应当精通所从事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技能;二是教师应当具备将专业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具体到中职卓越教师的评价,应当重点关注教师在专业教学、实训指导、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专业行为。

其次,创造性应当成为卓越教师评价的重要指针。育人工作的创造性应当以专业性为基础,是专业性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从样本教师的专业特征来看,对于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追求是中职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追求。具体到中职卓越教师的评价中,应当重点关注教师在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范式等维度的反思与创造;尤其强调教师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能否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反思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形成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特色。

再次,卓越教师评价还应当关注“育生和育师”的有机结合。从样本教师的专业实践来看,卓越教师均承担着“育生”和“育师”的双重职能,这也成为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