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劳动教育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的问题与改进路径——以勤工助学为例

时间:2024-08-31

○王 盼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资助育人则是以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为基本方式和抓手,以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劳动教育通过科学方式将“劳动”与“教育”进行结合,其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人才培养当中,应培养青少年树立“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务实态度。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定位成高校教育教学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劳动教育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载体。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同样聚焦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资助工作的靶向群体,更加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树立“‘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本文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展开研究,结合资助育人实践,分析大学生资助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改进方法。

一、劳动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资助育人定位

资助育人是输入性经济帮困与教育性育人育才的统一,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实践当中,劳动实践参与和教育引导是重要的资助形式和抓手,劳动教育和资助育人在实践中高度统一。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出发,资助育人通过教育引导从而塑造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通过锻炼从而培养大学生劳动知识素养,以及涵养大学生劳动精神品德。

(一)树立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劳动价值在主观层面的看法,是劳动价值的“主观尺度”,在实践中指导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劳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生活的实用性,而且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用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劳动价值观则是对上述劳动价值的主观评价和看法,既是主体化的意义呈现,也是对象化的尺度标准。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以95后和00后为主,新的群体具有“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等特点,通过多样载体和多元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以思想上崇尚劳动,行动上积极劳动,情感上热爱劳动,价值上尊重劳动主体、过程和成果等为内容的劳动价值观,并据此指导劳动实践。

大学生资助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形式,它通过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达到育人育才的根本目的。大学生资助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社会第三方提供的直接经济支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学习所需的基本物质保障和实现全面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同时,大学生资助还包括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培养的通道和平台,为其发展性需求提供辅导援助,引导其树立崇尚劳动、主动劳动等观念。经济支持与全面发展一体两面,聚焦于大学生资助目标群体的成长成才,尤其注重教育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过程、爱护劳动成果等观念注入到个人的观念态度和成长发展之中。

(二)培养劳动知识素养

劳动素养是大学生所掌握的劳动知识技能,以及在实践和教育过程中展现的创新创造能力,是劳动教育的直接目的。大学劳动教育直接输送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并培养大学生创新劳动能力。劳动知识多以理论化的课堂教学为主,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主要通过实践性参与和业务性操作进行培养,是大学生最为基础的劳动素养;创新劳动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过程,大学生不仅要在劳动实践的内容、方法上创新创造,而且要在该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此外,知识、技能和创新三者相互统一,具有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资助育人就是将解决实际困难与培养大学生才能才干相结合,既提供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又培养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创新素养。资助育人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形式提供输入性的物质帮助,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教育,提升其专业化、专门化知识技能等素养。此外,资助工作还通过专门化和定制化的途径与平台,提供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个人发展诉求、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机会,以此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潜能、社会需求敏感度和创新创造能力。总体来看,资助育人同样具备劳动素养的培养功能,一方面是通过基础性的保障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平台,为劳动素养培养提供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又通过体系完整、多元协同的直接劳动,匹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发展创新能力层面的需求。

(三)涵养劳动精神品德

劳动精神品德是大学生内在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及其在大学生劳动实践中所展现的德行品质。涵养劳动精神品德,一方面是提升大学生群体对劳动的评价和态度,使他们从认知、情感和思想等层面树立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大学生群体在日常劳动、脑力劳动、创新劳动和生产劳动中对劳动过程、成果和方法的自觉维护、提升,使他们展现积极、进取、奋斗的精神风貌和人格气质。前者是评价性和认知性等精神内容,后者则是个体和群体在不同程度展现出来的整体状态。评价态度是品德气质的内核,品德气质则是评价态度的外在表达。在劳动教育中,两者的涵养提升协同并进,并且相互促进。

资助育人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解决经济困难和思想困难,推进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和个人品格气质的提升。资助工作是解困与“扶志”的综合过程,其育人作用包含了经济支持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二者以劳动精神品德为核心,互为抓手和目标。资助育人最直接的作用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物质困难,帮助相关学生群体顺利开展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提升,而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参与和教育引导,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懂得劳动光荣,明确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识,树立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形象。

二、劳动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资助育人的现实问题检视

从实践层面来看,大学生资助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资助的范围,投入的资金总量,以及育人的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资助育人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价值的认识、技能素养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等三个方面。

(一)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的主观分类和矮化

资助工作可以通过常规有效的平台与手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资助工作通过输入性的物质帮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通过感恩教育、宣传教育、诚信教育等多元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观念的塑造帮助其在知识性的学习教育和业务性的实践教育中正确对待劳动过程和成果。然而,在实践中,输入性的帮助和辅导性的教育引导却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注重输入性的经济支持,而相对缺乏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是导致对劳动形式的价值性分类的主要原因。输入性帮困与辅导性教育引导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可以相互强化,不断提高受助学生的劳动价值认识和判断。然而,在资助育人实践中,输入性的帮困着重开展,而辅导性的教育引导却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经济资助闭环中没有融入相应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其“易得性”甚至助长了虚荣、攀比和自卑等心态,并以此为中介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形式、劳动内容的实用性和意义性的分门别类,即对基础性劳动内容和朴实的劳动形式打上“负面标签”。究其本质,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劳动的有限热爱和对劳动的主动排斥,主观上矮化了本质上没有差别的劳动价值,在整体上体现为劳动价值观的有限缺陷。

勤工助学主要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四类为主,除了在四大类之间进行排序外,四类勤工助学形式内部依然存在分类现象。在勤工助学实践中,服务类的岗位最为丰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岗位富余的情况,而其他三类往往“一岗难求”;同时,勤工助学中的岗位选择倾向于与所学专业挂钩,而支持性和业务性的岗位往往不是首选或被放弃。勤工助学中同样出现了岗位上的分门别类,服务性、基础性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往往不是首要选择,在劳动实践中被矮化,也就是对劳动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

(二)技能素养塑造中认识坍缩和内容设限

在实践中,受助学生在享有资助保障和支撑的同时,却同样存在知识技能欠缺和创新能力改善不明显等情况。“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能力资助时,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是重点”。以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是资助育人的重要成效之一。但是,资助工作中实际困难与技能素质提升的结合并不紧密,虽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这种帮扶并没有转化为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核心劳动素养的有效培养。

资助工作中资源平台的建设输入与培养锻炼存在分离情况,并且进一步导致了资助育人工作中劳动素养提升的自我设限。正是由于较多关注输入性条件环境的建设,而相对忽视了对配套的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和创新创造性劳动的直接参与和有效锻炼,导致受助学生仅仅将资助工作视为一个“无偿”的经济来源,而不是一个素质锻炼的平台,进而在认知上坍缩为单纯的经济来源。同时,“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必须有专门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参与,由于资助工作中较少融入指导辅导机制,致使受助学生往往无法在资助平台上获得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与锻炼,劳动素质的锻炼也因此被动地被设定为知识技能层面的合格,而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劳动素质往往无法得到锻炼,在事实上造成了受助学生在劳动素质上的“设限”。

勤工助学中参与成分往往大于锻炼成分,受助学生知识技能和创新素质并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在高校的四类勤工助学岗位中,一方面是岗位的设置具有硬性的指标设定,指导教师与此不成比例,且与实际的任务目标关联度不强,因此,相关的岗位责任相对较少,较多以“值班”形式出现,没有实质性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岗位的设定多数以支撑性和业务性的内容为依托,此类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能锻炼受助学生的基础性业务能力,但由于缺乏深入参与的空间,致使受助学生相关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依然相对不足。勤工助学是通过岗位上的正式实践参与达到劳动素质培养锻炼目的,但由于机会和空间的客观限制,最后导致了在劳动素质上培养锻炼的“虚化”和有限。

(三)劳动品格培养中态度消极和行为惰化

从资助育人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助学生对劳动的情感和热爱,以及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品德状态,与资助育人的劳动教育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还需要培育受助学生对劳动的朴实真挚的情感,展示其热爱劳动、乐于劳动的时代气质和风范。但受助学生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劳动精神、热爱劳动、劳动创造等态度、意识和认识上的不足,部分受助学生未能展现大学生乐于劳动、善于劳动的精神气质。

资助育人实践中,对精神的涵养和劳动气质的培育存在虚化现象,劳动态度上的消极化和气质上的惰化逐渐形成。资助育人内在包含了对受助学生的精神涵养和气质激励,但这两项内容在实践中往往处于次要位置,在实践中被视为对物质性帮扶的“锦上添花”,且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虚置”状态。正是由于缺乏对劳动精神和劳动气质的关注,受助学生缺乏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和缺乏乐于劳动的奋斗气质。

勤工助学中,劳动精神气质的培育涵养缺乏沉淀时间和内容建设,这导致了对岗位工作的热情不足,以及无法展现大学生对劳动的尊崇和积极性等现实问题。实践中,勤工助学岗位的流动性强,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往往产生“匆匆忙忙”之感,在未能深入了解和认识岗位的情况下就已经离岗,对岗位的了解认识不足正在销蚀参与者对劳动的热情。此外,勤工助学的劳动参与往往缺乏劳动内容的设计和建设,无法吸引受助学生,易使他们形成刻板的劳动创造印象,因而难以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气质。总体来看,勤工助学本身的流动性和内容建设不足,导致参与者对劳动的认识浮于表面,并形成态度上的消极和行为上的惰化。

三、以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思考

根据本文分析,大学生资助育人中存在劳动价值观、劳动素质、劳动精神的矮化、设限和惰化问题,这是教育引导弱化、培养锻炼不足和培育厚植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本文认为,应该做好育人抓手、经济帮助与思想教育、精准育人与总体保障等三个维度的建设,从而提升资助育人的成效。

(一)用好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的资助育人抓手

资助育人的核心在“人”,重点在于“育”,因此,应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资助育人包含了“奖、贷、助、勤、补、减”六个主要形式,以经济输入性帮扶为主要手段,直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由于资助工作中物质的直接输入,在资助工作中需要与价值观教育相互配合,解释经济帮扶方式的特殊性和解困助困的有限性,并且强调自我“解困”的发展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扶困”与“扶志”的有效结合。换言之,要教育受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直接的经济帮助,不仅认识到经济帮助的解困时效特点和助困程度特征,而且要引导受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劳动的实用价值,爱护物质资助,尊敬人民劳动成果,树立崇尚劳动、积极通过劳动解决个人困难的劳动价值观念。

用好典型宣传、仪式教育、劳动实践等资助育人抓手,教育引导受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资助育人工作应处理好受助学生的物质帮助和价值认知关系,强化观念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度,让受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感受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基础性劳动、复杂性劳动、重复性劳动和朴实性劳动等劳动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资助育人的实践工作中,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引导活动,通过多元载体和途径向受助大学生传递劳动崇高、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等价值观念。尤其是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收集总结和宣讲典型人物案例,于关键节点开展文化性、仪式性互动教育,在资助工作中全程开展实践活动体验和培育劳动价值观教育。

勤工助学是高校大学生资助的基本内容,其实践性特征明显,往往通过校内科研管理和文化服务等途径解决物质困难,并在该过程中融入素质培养和价值引导等育人内容。勤工助学是通过以校内的科研助理、管理服务、文化辅助等多元岗位为载体,在创造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辅助支撑类劳动中,教育引导和锤炼提高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学生,应通过劳动实践过程和成果分配等阶段的直接参与,解决其物质需求,帮助其树立自我解困意识,深化其劳动实用、劳动创造的意义认识,进而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等价值观念指导其劳动实践,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保持经济帮扶与劳动素养培养的协同并进

资助育人是经济帮扶与实践锻炼的“组合拳”,因此,应建立资助育人解决基本物质需求和解决劳动素养锻炼提升需求有机结合的基本模块。资助育人不仅包含了直接的经济帮扶,而且内在包含了受助学生“解困”本领的锻炼和提升,两个模块缺一不可。一方面,资助育人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帮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化解基本的经济难题,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其未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资助育人内在包含了通过校内外的平台和机会,为受助学生直接提供科研学习、实践锻炼和气质培养的平台和契机,为其未来的劳动过程和创造性劳动提供知识技能支撑和素质锻炼机会,从而达到锻炼提升受助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拓宽劳动素质锻炼的可获取范围并强化内容建设。劳动素质的锻炼提升在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个人背景下有不同的指向和需求,高校资助育人应该在扎实做好经济扶困的同时,主动拓宽资助育人过程中劳动素质锻炼平台的建设,综合利用校内外的实践基地、职业生涯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和平台,创造条件和优化环境,为受助学生提供易于获取的“菜单式”锻炼机会。同时,做好平台内容建设,把好平台质量关,优化劳动教育的文化性、知识性、感召性和人文性,提升受助学生劳动过程的参与感和获取劳动成果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形成乐于劳动、积极劳动和劳动快乐等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

从勤工助学的情况来看,应以高校自身的学科、管理和服务特点为基础,在锻炼提高受助学生劳动素质的同时,解决其经济困难。校内勤工助学占据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绝对多数,并且其岗位设置和内容设计往往与高校特色相结合,主要包括内部的教学、科研、行政和公共服务四项内容,由宣传、财务等多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为勤工助学学生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资金平台建设和保障,以及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在内容、组织等方面的设置决定了勤工助学必然指向了劳动的知识、技能和创新特征,这就与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进行了深度绑定,从而不断深化其劳动知识、技能和创新等素养的培养。

(三)强化精准资助育人和劳动教育的组织保障

资助育人是整体推进与个性帮扶的有机结合,因此,应在整体上做到“应助尽助”和全面覆盖,在个体层面上聚焦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应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资助育人的目标不单单是直接化解物质困难,还需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困难、心理问题、职业发展等个性化问题和个性化需求,建立学生“需求画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和有温度的帮扶指导,为克服思想困难和实际困难提供方法和方向。

建立部门间资助育人的嵌合机制,强化职责职能协同机制,形成资助育人和劳动教育所需的强力保障。资助育人不仅是学生事务性工作,而且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待协同多方力量,凝聚、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群体和工作岗位的育人作用”。因而,一方面,要将资助育人列为高校各级部门单位的重要任务,纳入考核评价;另一方面,要建立起部门协同机制,通过财务、管理、科研、教学、团委等多个部门单位协同配合,构筑起部门协同、流程完整、保障充分和运转流畅的协同机制,为资助育人提供充分的组织和资金、制度和机制等层面的保障。

在组织和机制建设之外,资助育人还需强化抓手,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在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等环节中融入劳动教育,嵌入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认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精神品质等内容,结合基础性内容建设和个体化内容需求,定制共性的“必修”内容和个性的“选修”方案,从而实现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同时,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的时代需求,在育人实践中实现二者的创造性结合和教育成效的共同提升。

勤工助学是经济资助与劳动教育的共同载体,在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其经济需求问题,而且还帮助勤工助学学生树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劳动精神和个人价值认识。作为资助育人的基本形式之一,勤工助学发挥着重要的劳动品德锤炼和劳动精气神的提升作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务实观念,展示劳动过程的创造作用,从而鼓励大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劳动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