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胺碘酮对人在体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陈宇 赵新华 尹德录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心室复极离散度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1-2],常用来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关于胺碘酮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目前仍有较多争议。既往的研究多使用12导联心电图的QT离散度来评估胺碘酮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仅有少数动物实验中使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方法评估胺碘酮的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应用较少。因此,笔者使用铂电极记录MAP的方法评价胺碘酮对人在体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共2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8 例,女11 例,年龄(24~65)岁。既往均无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及快速心律失常病史,经血生化、体表心电图、全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记录方法 29 例患者均用Seldingers方法穿刺股动、静脉,X 线定位下置普通四极、十级标测或消融大头导管(均为铂电极导管)分别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同步记录,信号直接连接多导电生理记录仪(LEAD2000 型,四川锦江电子公司,滤波范围0~90 Hz)MAP输入口,并同步记录Ⅰ、Ⅱ、Ⅲ和aVF导联体表心电图,记录纸速100 mm/s。记录期间确保MAP图形平稳(基线漂移<10%振幅)、肢体导联无明显ST 段抬高或压低。

1.3 测量指标 MAP图形稳定后缓慢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法国Sanofi-Aventis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可达龙),持续记录,测量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20min各指标。测量指标:激动时间(AT):窦性心律体表心电图最早QRS 波起点至MAP开始的时间,起搏心律时为刺激信号至MAP 开始的时间;动作电位时程(APD90):激动开始到复极90%的时间;复极时间(RT):AT 与APD90之和;振幅(AMP):舒张期基线和平台期峰点之间的电位差幅度。心室内两标测点间的AT、APD90和RT 差值为各自的离散度,分别为ATd、APDd、RTd,比较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各指标值及离散度的差异,具体见以往研究[3]。同一患者各标测时心率变化要求<5 次/分,连续测3 个MAP 图形,取平均值。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MAP记录图形见图1。

图1 静脉推注胺碘酮前(A)和后(B)记录MAP图形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各指标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9例患者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MAP记录时均未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静脉推注胺碘酮过程中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未记录到患者有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发生,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包穿孔等并发症发生。29例均在窦性心律下获得满意标测图形,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测得的AT、APD、RT、AMP以及各指标离散度ATd、APDd、RTd值见表1、2、3。

从表1、2、3可以看出,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后AT、APD90及RT 均 明 显 延 长(P<0.05 或0.01),其他指标较用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右室心尖部MAP各指标变化

表2 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右室流出道MAP各指标变化

表3 静脉推注胺碘酮前后MAP各指标离散度变化/ms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评价方法主要为体表心电图QT 间期、QTc间期、TP-e间期等[4],但是这些毕竟是间接手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AP技术可以精确的反映心室复极的全过程,是心内电生理研究的精确、可靠的手段,但主要应用于动物实验中,且一般使用银-氯化银接触电极记录MAP图形,但是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3],使用消融电极导管即铂电极导管标测动作电位也同样可以获得稳定的MAP 信号,这为我们临床更好地评估心室离散度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学。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经典代表药物,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因其促心律失常作用小、不影响室内传导、不增加起搏阈值、有良好的抗颤作用[5],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6],虽然目前导管消融及器械治疗的推荐级别更高,但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药物治疗中仍占一席之地[7],虽然使用胺碘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延长QT 间期等,但并不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本研究表明,静推胺碘酮后虽然AT、APD90、RT 明显延长,但ATd、APDd、RTd值较用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推注胺碘酮对人在体心内膜不同部位间的心室肌复极离散度不产生影响,可能是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机制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