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校资金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4-04-24

岭南师范学院

引言

高校资金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高校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化高校资金管理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资金划拨、规划使用、使用效果等方面。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加,随着招生范围扩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研项目、教学工作等所耗费的资金也逐渐增加,内部资金流动频繁,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是高校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资金管理概述

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拨款、学费、学生住宿费、科研收入等方面,高校资金管理主要是对内部所有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并控制和监督资金使用全过程,高校的资金管理覆盖系学校的所有经营环节,其中包括对资金占用管理和资金收支管理,资金收支管理针对学校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融资,资金占用管理则针对资产以及应收账款。

二、高校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高校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高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促进国家教育经济发展[1]。高校通过资金管理能够支持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基础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全面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资金管理也是高校领导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资金区别于高校内部的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其来源渠道多样化,资金支出广泛。若是高校无法控制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则会导致高校的收支不平衡,影响高校的各单位职工的薪资福利,高校内部的资金周转压力增大,资金使用效益较差,严重影响高校内部资金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资金管理绩效考核是直接决定下一年度财政拨款数据的因素,因此高校通过加强资金管理能够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也能够顺利展开,确保高校下一年度的资金拨付不被影响。高校通过资金管理能够有效避免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高校在发展管理过程中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高校的融资活动,由于融资方式和渠道有多种,且各种方式所带来的风险类型和影响范围不一致。因此,高校在对资金收支进行管理时,需重点关注融资管理,最大限度地规避融资风险。

三、高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金管理制度内容规划设计不到位

高校的资金管理一般都将重心放在资金安全方面,因此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管控都非常严格。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保证内部资金正常使用和周转的重要基础,但是从目前高校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虽然较为重视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但是对制度的实际内容设计规划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制度内容混乱且可执行性极低,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受到阻碍,资金管理工作也缺少严格的控制和约束[2]。高校内部的资金也有多种类型且各自有特点,因此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类别的资金要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少数高校内部资金管理路程烦琐复杂,资金审批时间长,内容设计不合理的制度反而成为影响资金管理的因素,虽然制定严格资金管理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规范资金管理作用,而内容设计缺乏合理性,则会使预期效果大打折扣,部分职工为了节省时间,可能会出现选择性忽略制度的情况,进而资金管理制度流于形式[3]。另外,少数高校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缺少明确的侧重点,未能根据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风险点等制定和设计制度,关键环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制度缺失或者制度内容不全面,都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例如,L高校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文件在绩效支出分配和结余经费的分配使用、处置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建立确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导致结余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二)忽视资金使用率,资金管理水平较低

部分高校对提升资金使用率的重视程度较低,资金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单位之间沟通匮乏,重复购买固定资产的情况层出不穷;第二,未能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购置固定资产,在短时间内多次购买办公器材;第三,部分高校所采用的资金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高校的资金管理侧重于收支管理,忽视了对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资金预测、监督工作较少,导致资金周转过程中缺少保证。部分高校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注重事后管理,未能进行全过程管理,导致资金使用率低,例如L高校的某个科研项目研究期为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截至2019年7月31日,已下达资金58万元,实际已支出2.61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4.51%。

(三)资金预算管理缺乏合理性

1.资金预算编制方法存在问题

高校资金预算编制方法存在问题,是其合理性不足,预算编制无法突出重点,少数高校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增量预算,虽然该方法简单省时,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如历史数据中不合理内容仍然被保留,容易导致预算松弛。由于财务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对其工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导致在收到各部门提供的部门预算时未能“区别对待”,而是按照统一标准,使得预算编制内容缺乏侧重点。

2.资金预算执行盲目且随意

预算执行缺少反馈和分析机制,财务部门是负责向高校管理层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的责任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反馈机制,导致各个预算执行部门无法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交互不及时,且预算执行缺少定期分析,以至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此外,预算执行刚性不足,存在随意更改调整预算的情况。

3.资金预算缺少监督

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考核等环节都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督,但是少数高校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等都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预算执行环节缺少监督,则使得更改资金用途的现象不断出现,对高校的资金管理具有不利影响。而且资金预算监督范围不广泛,容易出现资金浪费或者流失现象,例如L高校培训公寓网络安装项目2017年申请预算经费30万元,当年未能按时完成安装及验收,预算经费年底被收回;而之后没有再申请项目预算经费。该项目于2019年完成并验收,因无部门预算经费,至今未能付款。

(四)资金管理风险仍然存在

目前高校内部的资金管理风险仍然存在,无法得到根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该校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对资金风险管理的约束不足;第二,部分高校不熟悉新的资金结算和支付方式,仍然习惯于现金支付,而此种支付方式容易引发风险;第三,资金管理缺少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4]。

(五)贷款规模过大

由于部分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政府拨款和学校内部的资金不足以支持校区扩建和基础教学设施的更新,因此,高校为了筹集足够的发展资金,选择向银行贷款,但是有少数企业过度自信,对自身的偿债水平预估不准确,以至于高校接到了高额贷款却无法在期限时间内偿还贷款。例如,A高校为了增设新专业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银行贷款,而又错误地估计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导致不仅无法在有效期限内还款,还要面对巨额利息,导致高校的经济压力倍增,同时也面临严重的资金风险。

(六)对教学科研经费的管理不足

教学科研经费是高校资金收支中的重点支出项目,也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由于高校对教学科研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而管理不善则会导致经费流失。仍是以A高校为例,该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横向审核资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纵向审核,科研人员通过各种理由申请经费,而且科研工作都是依靠校内资源完成,但是最终的科研成果归属于企业,导致校内的科研资源流失,科研经费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

(七)资金管理缺乏内部控制机制的约束管控

目前各大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逐渐加快,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部分高校内部资金管理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关键岗位未能严格遵循不相同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资金管理效果不理想。而且随着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增,资金管理难度也随之提升,缺乏内部控制机制的约束和管控,导致学校内部贪腐行为和法律风险频频发生,影响高校的正面形象。

四、高校资金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合理设计资金管理制度内容

高校在实施资金管理过程中,首要工作是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观念,强化资金管理意识,然后快速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过程中,高校应合理规划设计其中的内容,确保资金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控制学校的资金管理工作。合理设计资金管理制度内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高校自身的资金类型、特点以及使用范围,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框架;二是掌握高校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经济业务,从而完善制度内容;三是明确高校资金管理流程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风险点,重点围绕这些内容进一步改良优化资金管理制度,有效提升资金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针对资金管理流程中,一个事项具有多个管理制度的情况,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定期筛查和分析资金管理制度,只保留一个具有实际作用的制度,其余制度可直接废除。

(二)提升资金使用率和资金管理水平

高校应当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使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工作,学校所有的财务收支活动统一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或者是政府财政资金拨付部门对高校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核查。部分发展规模较大且经济实力较强的高校,可以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配资金,对学校内部的财务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将资金安排至合适的项目业务中[5]。此外,高校的财务部门需要遵守资金内部控制原则,对资金管理实施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全面掌握内部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以资金占用管理为例,高校应通过财务部门反馈的资产情况以及应收账款情况,制定相应的决策计划,要求财务部门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收回账款,并核对校内资产,避免重复多次购置同一类型资产,杜绝资金浪费。

(三)优化资金预算管理

高校应当在资金管理制度中补充完善关于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在制度的约束下,将预算编制、执行的任务下发至各个管理部门。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该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以便于明确其所提供的部门预算的重点。在汇总预算数据时,有针对性的突出某部分重点内容,而且高校也要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或者是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其次,预算执行环节也是资金预算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高校也应当加强预算执行,在制度的约束下严格控制预算执行,提升预算执行的刚性,预算执行主体部门要定期向财务部门反馈情况,以便于财务部门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并对预算执行展开分析,从而为领导人员反馈准确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6]。最后,加强对资金预算管理的监督,对预算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针对前文提出的预算监督范围狭窄这一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进一步明确监督范围或者增加监督考核指标的方式,严格监督学校的所有资金收支预算。

(四)合理控制资金管理风险

高校要加强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首先,高校应当加强全体职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尤其是财务部门人员,要使其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中,注意防范风险;其次,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针对资金管理的风险点,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最后,利用校内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设置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资金管理数据,将分析后的结果与风险预警指标对比,便于及时识别风险,从而合理控制资金管理风险。

(五)控制高校的贷款规模

高校应当合理使用资金,有效控制高校的贷款规模,在高校内部资金不足且财政资金投入较少的情况下,高校需要扩招和扩建新校区,则需要加强资金管理,与此同时高校也要制定科学的筹资计划,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额度。高校也可增加筹资渠道,如社会捐助、企业投资等方式,避免出现高校出现过度负债经营的情况。

(六)加强对教学科研经费的管理

高校应当明确教学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落实责任机制,督促相关人员合理安排和使用科研经费。通过将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强化各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意识,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而且对于大型科研项目,高校应当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由专业人员、校内高层领导人员共同审核经费预算,审计部门也需配合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七)完善资金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有效约束高校资金管理的有效方式,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支持下,高校对资金管理的相关岗位进行优化设置,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设置关键岗位,确保岗位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衡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进行监督,规范各自的工作行为。同时对资金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观念,以及深化资金管理意识,并严格遵守学校的资金管理制度完成相应的工作,合理安排使用每一笔资金。内部控制中的监督机制也应针对资金管理发挥作用,对资金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资金管理风险,优化高校资金管理基础环境,保证高校内部资金能够正常周转。

结语

资金管理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目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下,高校应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不断加强改进优化资金管理,全面提升高校的资金管理水平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为高校的经济活动、科研活动以及各种教学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总而言之,高校要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深入分析资金管理问题的具体产生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高校的工作能顺利开展,进而提升高校整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