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行政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多项功能性服务,肩负着行政管理职能。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单位内部各项业务开展更加合规化。因此,在新形势发展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及时优化和调整单位内部组织架构,优化业务开展流程,搭建内部建设体系,助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较为滞后,包括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组织管理水平等均存在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有研究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明确的内控目标、搭建内控制度,规范内控流程,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有效规避单位内部经济风险,加强对贪污腐败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就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特点看,主要表现为较比企业内控建设更加强调权力的运行,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确保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权威性[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掌握了宝贵的社会资源,涉及的资金金额较大,明确内控建设目标,可实时掌握内部资金使用情况,了解资金支出、使用等,遏制单位内部腐败之风,均衡社会效益和单位内部效益;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注重政绩考核,积极肩负起资金管理、资金安全保障等任务,接受社会监督,进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意识形态、思维理念直接关系到单位内控建设成效,单位职工群众内控意识直接关系到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现状看,单位管理人员更加追求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忽视了内控建设问题,致使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开展出现一定的偏差;甚至主观上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加剧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难度;加之,领导层、管理层和职工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内控成效不显著,未能切实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加之单位内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内控制度建设无法依据法律条例进行制定。内控制度上的缺失,增加了单位内部人员组织管理难度,在岗位职能上划分不清晰,分工不够明确,甚至出现重复交叉现象,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在内部人员组织结构编制上不合理,甚至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忽视了会计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难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在实际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出现制度体系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增加了后期的内控管理难度[2]。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内控制度不科学,与内外部环境脱轨,导致单位在实际执行上难以有效操作,制度编制人员未基于全局化角度考量内控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导致实际产生的执行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内控制度体系的落实和执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控制度,但实际产生执行效果不强,上级部门未能及时下达和落实,下级职工群众配合度不高,整体的内控建设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致使内控制度执行过程过于形式化;加之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难以有效督促和约束内控制度的落实,无法保证内部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另外,监督考核机制的缺失,降低了对内控人员从业行为的约束和监督,难以有效预见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内控建设不确定性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内控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稽核监督部门不熟悉单位内部业务开展流程,未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机制作用。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落实各项制度规章,切实将内控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开展中,结合办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办单位监督机制作用。
现代化信息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应当加快构建网络化内控环境,提高内控工作效率和质量。就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现状看,内部软件、设备更新不及时,未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传输实效不强,难以实现各项信息数据有效共享;单位管理者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未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整体的内控建设效率不高,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信息化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层要积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发展趋势,转变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树立新思维、新理念,借鉴示范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经验和成果,将内控建设与单位经济活动等各项业务的开展统一到同一战线上,将单位业务开展纳入内控建设中;不断优化调整单位内部组织架构,设立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等,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并明确划分各个部门职能权限,调动职工群众力量,共同建立完善的内控控制体系;领导层、管理层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履行各项内控制度措施,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引导,提升职工群众的参与度,为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开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及时化解内控建设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从根本上提高对内控建设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掌握市场规律,科学制定符合单位内控建设的内控制度,加强人员职责的划分,将具体的责任意识落实到个人,并建立相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行业违规操作行为的打击和批评,避免出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通过激励机制的建设,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强化人员内控意识,根据考核结构评定人员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加快提升内部职工群众的职业素养;同时制定员工晋升机制,实行轮岗制,保证各个部门员工熟悉本部门业务同时,熟练掌握其余部门业务流程;并将人员工作态度、内控执行力、工作业绩等指标作为考量人员专业素养的标准,根据考核结果优胜劣汰;切实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夯实一定的基础。
为切实将内控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行政单位各个部门、到个人,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单位内部资金支出、使用、调拨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实时跟踪和监督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同时,加快完善单位内部稽核工作方式,实现了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和控制,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跟进内控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实施情况以及实际产生的工作成果,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及时纠正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厉打击不合规的操作行为,助推行政事业单位向健康、绿色、持续方向发展。
监督机制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划分各个部门职工人员在核心业务开展过程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在预算编制工作上,避免轻会计管理、重财务核算,加快对会计管理型人才的培养,赋予会计管理型人员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决策中,实现对单位内部各项风险的评估和判断;保证科学预算编制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全面预算;要求各个部门实行双向监督办法,加强对本部门内控执行力的监督,并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管理部门的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内控执行情况,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信息化时代发展下,行政事业单位完善了会计系统建设,将各项会计操作流程、业务执行标准等各项制度内容纳入会计系统中,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开展情况同步;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将整个内控建设目标、战略计划、任务部署等内容上传到信息系统中,促使各个部门共享单位内部信息数据,提高信息数据传输时效,保证会计信息完整性,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进程,会计信息系统中会定期更新各项业务数据,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搭建了大数据库,实现各项信息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处理,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了内控管理环节,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步伐,向先进单位学习内控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本单位内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推动本单位内控建设进程。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监督机制、转变思维意识、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内控建设成效,并在各项制度体系完善过程中,实现对内控业务开展、经济活动等各个环节的控制、监督、控制和纠正,实现对单位内部潜在风险的把控,推进单位内部廉政建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