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季文媚,蒋进仙,张何迎,李俊杰
(1.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唐五房圩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大潜山西南的丰乐河畔,是著名淮军将领唐殿奎、唐定奎两兄弟的故居,亦是淮军圩堡群之一,又称唐老圩,始建于光绪年间,后在同治年间重建。在肥西众多圩堡建筑中,其最显著的特色是水系围绕、联通江河,有利于存水、排水、净水,同时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符合现代海绵乡村设计理念。深入探究唐五房圩利用地形构建水流通道,发现传统生态理念与海绵系统理念中排水、蓄水和用水的智慧一致。2020 年,唐五房圩进行了保护规划与环境整治,在传承圩堡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原建筑风格和布局,发挥“海绵体”、景观休闲点的优势,完善圩堡水系和海绵乡村建设。以“海绵生态”为此次研究的理论切入点,结合唐五房圩的生态发展现状,挖掘其优势特征,传承传统生态理念,保护建筑遗产,发扬地域文化,改善村落整体生态体系,助力村落可持续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匠与宗旨,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的理念。但是近些年,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往往仅注重城市新型建设、面貌更新的“面子”,却疏忽了防洪排涝宜居的“里子”。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水环境规划理念,旨在使用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村落地区,结合海绵体建设海绵乡村,乡村海绵体空间类型包括河流、池塘、人工湖泊、蓄水池、植草沟、农田等。近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为一种趋势[1]。然而在乡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村内绿色基础设施减少、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内涝等问题,与生态文明的农村建设宗旨相违背。因此,需引入“海绵”理念,指导乡村规划更新,充分发挥海绵体的作用,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
海绵乡村即具备高弹性、高恢复力的乡村系统,以应对气候变迁和乡村开发带来的冲击。在乡村海绵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融合“生态保护”“地区特色与理论实施结合”“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等理念,具体措施包括:梳理、优化现有海绵体,完善村庄的海绵体系;改善排水通道,如绿化设计、路面排水设计,改善蓄水条件等,以实现自然、乡村与现代化共生。
在乡村海绵体系中,唐五房圩正是村落中一个会呼吸的海绵体,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提高了村落排水能力,缓解内涝压力。经过有效的排水设计,水经过一系列的海绵体引导,汇集于一处大型积水区,加快了雨水的排出速度,不在村落中积存;第二,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共存。池塘、蓄水池、下沉式绿地、透水透气性路面等,尽可能地减少了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当今乡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绵体保护了原有的生态修复能力,解决了村庄雨洪管理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2]。除此之外,乡村的海绵体系还能够缓解大城市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可发挥缓解城市压力、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的作用。田园风光、宜居宜业的乡村为迅速发展的城市环境提供了一片绿色天地。
据地方史料记载,肥西淮军圩堡建筑最初为对抗犯境的太平军所建。同治七年(1868 年),继太平军、捻军相继被剿,淮军将领荣归故里,修建宅邸,助推圩堡建筑二次革命。本土产业多以农耕为主,于是请别处工匠建设规划,致使乡土建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江淮地区出现了瓦楼和洋楼,呈现出独特的晚清时期建筑风格。受社会变革和将领后代政治地位变化的影响,圩堡建筑也从早期敕建的将门府邸演变为地主庄园[3]。
从地理位置上看,唐五房圩临近丰乐河畔,离大潜山15 km,有3 处圩堡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各离3 里,分别称为(唐)大房圩、三房圩、五房圩。唐五房圩现存2 幢平瓦房、一座四合院式古建筑转心楼(上下两层,共32 间)。1949 年,转心楼成为国家粮库;2004 年获安徽省文物局批准,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选址方面,唐五房圩背靠大潜山发脉的潘家岗龙脉,东有古桃溪、三河,南六里是丰乐河,北六里有龙潭河[4];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被古人视为吉祥栖身之地。自古以来,良好的水系是聚落生存的前提,直接影响生产、生活、行洪、排涝、消防、交通,甚至御敌。
唐五房圩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皖中地区,气候适宜,多良田美宅。此地周边水系贯通,穿村而过的河流灌溉农田,村内沟渠及暗道里的雨水和生活废水都通过池塘汇聚、集中处理,通过水体自然净化修复。除此之外,丰沛便利的水系充分保障了交通运输、商品贸易、文化传播乃至当时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消防安全。另外,由于晚清时局动乱,皖中民风彪悍,匪患不断,外围水系也为圩堡建立起天然的防卫屏障。
水系成就了唐五房圩分区而治、内外贯通的弹性海绵体系格局,圩堡内外双重环形水系布局结构包括圩堡外围自然排水区、圩堡内环型综合集水区、堡内主体建筑“中心岛”调蓄区。由于用地性质不同,环境规划给排水的雨水管理系统有所不同,每个分区发挥各自功能,并且相互配合,实现水安全与水利用的双赢。唐五房圩充分利用现有的海绵体(包括壕沟、池塘、农田等),围绕海绵体与水系规划相应景观路线,有助于开发乡村旅游。
2.4.1 水系网络的形成与架构
圩堡水系由自然与人工改造共同形成,可视作点、线、面组合的形式:村内部的泉眼井台形成点状格局;水渠与壕沟如同毛细血管般呈线性布置;周边大面积的池塘镶嵌在村落之间,形成水域片区。周边的主要水系磨墩水库、龙潭河、十里长荡、丰乐河、巢湖则类似人体的主动脉,带动水体循环流动。整个村落水系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防御等需求,影响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发展。
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水系的基本结构和形式,人文环境则是影响水系的后期改造,水系在生活的需求下修整利用。因此,原始水文特征形成了传统村落的基本骨架,村落的成长状况是由水系资源的流量和发展共同决定的,并且通过人为加工,方形成传统村落的外貌形态[5]。
2.4.2 内外壕沟与水塘
壕沟是圩堡内的一大特色。唐五房圩共有内外两道壕沟,其壕沟均系人工开挖而成,不但是防御性掩体,还发挥着生态系统中蓄水、排水的作用,是构建海绵体的重要角色。受地势影响,水系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地段,建筑主体三面被内壕沟围合,南面正对南大塘,再由外壕沟和一片片池塘包裹,由此形成一个以主体建筑为核心,内外壕沟层层围合,其中穿插大小的池塘,形成贯通水系的网络体系(如图1)。壕沟和水塘不仅仅汇集主体建筑、周边构筑物及沟渠、农田、自然石道的雨水,还成为外部水资源流入堡内的载体,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得益于这种营造格局,唐五房圩在面对雨水以及洪涝灾害时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图1 水系网络分布
2.4.3 农田包围圩堡的格局
唐五房圩周边地势平坦,农田土地就是巨大海绵体,起到吸收雨水、转化雨水流向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看,农田是雨水降落后的接收源头,雨水通过“农田海绵体”下渗、蓄滞、净化,其余的水量顺势而下,从各方向通过明渠暗沟外排至池塘和壕沟。作为生态型雨水设施的空间载体,农田主要通过拦截阻断雨水,对雨水进行原位控制、净化和吸收,使就近的生产系统收集存蓄、渗透过滤,缓减乡村内涝的压力。从微观环境看,农作物根茎具有吸收雨水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雨水向海绵体渗透。
2.4.4 生态植草护坡
富有“弹性”的海绵乡村强调借助自然之力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并与周围环境形成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河沟两侧为了御敌砌起直角堤岸(如图2),外壕沟则是保持自然形态的生态草坡(如图3)。生态草坡集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坡面植物有助于防护河道堤岸,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流水质,形成坡绿岸荫、鱼虾洄游的自然河道生态景观。此外,坡面植物形成一种具有“可渗性”的界面,在丰水期,坡面植被蓄水,河水渗透储存在地下层,缓解洪灾;枯水期,坡面上的植被可以将内部涵养的水分滋润环境,地下水通过坡面反渗入河,缓解干旱。
图2 垂直堤岸
图3 河道草坡
2.5.1 强大的水系网络
圩堡周边河涌线长,水、路网如毛细血管分布,恰似纽带串联起了村落建筑群。在洪雨时期,圩堡水系不仅具有强大的蓄水能力,还将多余的水量通过水渠、涵管、植草沟流经水塘、壕沟,由河道排入磨墩水库、龙潭河、十里长荡、丰乐河、巢湖,通过自然排水缓解了村落内涝等雨水问题。水系网络在自然和人工作用下进行分散有序排放,乡村如海绵般吸新吐故[6]。
2.5.2 道路排水的铺装设计
圩堡内的庭院道路铺装作为环境景观的组成部分,影响着空间整体景观和环境质量,所以道路铺装的排水设计对居住环境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堡内道路的硬质铺装主要采用青石板,还有鹅卵石、田园石、沙溪河石等混合使用,自由式道路和大面积草坪相结合,协同水系组成了特有的道路系统(如图4)。铺装石材经人为加工后形成相对匀称的条块或方形,以“田”字、“工”字缝整齐地铺设[7]。不规整的碎石和石块拼贴出不均匀的缝隙并夹杂着草植,雨水通过铺装间隙快速下渗或流入路侧水沟。纵观整个圩堡建筑内部的道路及院落铺装,主要为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如图5),道路表面减少雨水汇集、避免泥土流失,便于人们行走;同时在庭院的转面处预留了排水口,解决内部不透水性材质的排水问题[8]。
图4 道路铺装
图5 道路铺装
2.5.3 铺设陶管和设置排水口
根据考古发现,村落的污雨水主要通过边沟、明渠或局部暗敷管道的方式排入村落河流。唐五房圩的布局中,农田排水与生活排水共用这些边沟和明渠,在现场我们勘察了历史遗存(如图6),发现圩堡主体建筑内的水通过陶管管网直接贯通,进入壕沟;建筑屋檐下的雨水排入天井,“口”字形的边沟布局将院落围合(如图7);院落的硬质铺装上留设排水口(如图8),排水口下铺设陶管,将主体建筑的废水快速排出。人工系统将生产生活的废水和雨水排入自然水体,使得自然水循环和人工水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图6 地下排水陶管
图7 建筑天井
图8 庭院排水口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规划与设施,分析其营建方式和生态效应,是为了能从历史中寻求更好的经验,用更长远的视野研究海绵乡村中的材料、设施和营建[9]。美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发展过程中存在乡村用地性质转变、道路硬化面积增加、破坏原有水生态系统环境等现象,其中整治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等生态问题是海绵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海绵乡村的理念为全面落实乡村生态化雨洪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营造乡村绿廊以及休闲游憩绿地。城乡水体设计,不仅具有防洪、排水、供水、净水的功能,而且让水体空间成为充满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承载历史文脉的多功能城乡空间。在“海绵”理论的指导下,城乡应视为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园林绿地系统、排水与防洪系统、道路系统、城乡建筑系统[10]。
在传统社会中,村落营建遵循“依山面水”的法则,逐渐形成了与水和谐共生的规划理念,这正是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中忽略的一面。通过走访考察唐五房圩,梳理和分析了唐五房圩现存的海绵系统物质载体,解析了海绵建设智慧下的水系管理方式。传统生态建造方式的智慧运用,体现了传统海绵乡村的特色与魅力,不仅仅是当今建设海绵乡村、完善海绵乡村理念的探索,还是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对于传统的生态营造体系,不能仅停留在景观层面的保护与利用,更应该将其放入生态系统,完善设计,坚持“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理念,与现代设计充分融合,凸显乡村特色,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