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胡 丹,孔海波,夏有才,夏永久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 230022;2.舒城县住建局,安徽舒城 231300;
3.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4.合肥市规划局,安徽合肥 230071)
合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胡丹1,3,孔海波2,夏有才4,夏永久1,3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 230022;2.舒城县住建局,安徽舒城 231300;
3.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4.合肥市规划局,安徽合肥 230071)
摘要: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合肥地位背景入手,对合肥城镇化建设现状格局进行分析,结合其他类似城市建设经验,从构建特大城市空间体系、合理发展大中城市、积极发展中心镇和新市镇、分层推进四个方面探讨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施路径;合肥
0引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认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1]。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的广泛研究,在新型城镇化内涵[2-3]、发展水平[4-6]、动力机制[7-8]、模式与路径[9-11]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安徽省是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和全国创新试点省份,同时也是长三角“一核三辅三大副中心”之一,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的首位城市,具有领衔示范、极核带动的地位优势。自21世纪以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已发展成为环抱巢湖、统领五县(市)、展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区域性大城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讨合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指导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1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格局
1.1发展态势
合肥市自1994年以来,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提升态势。从规模上看,合肥市建成区面积迅速增加,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GDP迅猛增长(表1);从各指标的增速来看,建成区面积、市区总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建成区面积处于稳步增长趋势。其中,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快于市区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的增长;各项指标中,增速最快的是GDP水平,经历2005年拐点之后,合肥市GDP大幅增长,这得益于合肥市自2002年启动政务新区建设、2005年推进“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和“大拆违行动”所奠定的经济和建设基础,2006年启动滨湖新区建设、2007年提出“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013年提出“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措施又进一步推进合肥市城镇化进程。
表1 合肥市历年城镇化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相关统计年鉴。
合肥城镇化发展提高了在全省的首位度,在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中起到“龙头”示范作用,对合肥市“新跨越、进十强”、实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2区域地位
虽然在安徽省范围内,合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处于领先水平,但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相比,合肥的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相对中等水平(表2)。从城市规模来看。合肥市域面积仅次于长沙,建成区面积仅次于武汉;从人口规模来看,合肥市总人口与城镇人口位列第三;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合肥市远落后于太原的84.1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合肥市以GDP第四、人居GDP第五位列中部六省中等偏后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合肥市一产占比高于其他各省会城市而三产占比低于其他各省会城市。总体来看,合肥市城镇化建设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还处于相对中等格局,相比之下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相关省市2014统计年鉴及政府公报。
2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借鉴
2.1西部——重庆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几年来,针对“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和市县区“内部欠缺整合”问题,重庆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一定的建设经验。
(1)规划区域拓展至区(县)全域,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强调区域统筹和全县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将广大的农村地区纳入规划范围,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并针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提出县级——镇级——村级的三级配置要求。
(2)采取“先底后图”来落实空间管制。预先分析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支撑条件,据此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对策。并将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和空间数据对接,将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
2.2中部——武汉模式
(1)研究区域发展特征,提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规划将武汉市域具体划分为机遇地区、生态地区、乡村地区三类。在都市发展区、农业生态区圈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圈层+轴向”城乡空间拓展模式,以复合交通走廊和产业发展轴向外拓展,合理引导机遇地区城镇化建设,有效推动生态地区管控与公共开敞空间建设。
(2)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扩容提质。通过“一主六新”扩容规划,构建一个主城区和六个新城主群,即武汉中心城区和城市东南西北六个新镇组团。
(3)在广大乡村地区推进“三集中”建设。鼓励人口向城镇和农民新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协调好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3东部——杭州模式
(1)统筹市域空间资源和土地配置,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引导医疗、文化、教育资源向副城和组团布局,进一步引导人口向副城、组团转移;严格控制生态保育空间,55%的面积为禁建区;重点建设地铁网、快速路网、快速公交网,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连接。
(2)开展小城镇改革试点,引导小城镇发展升级。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依托产业和人口支撑,推进小城镇发展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小城市。
(3)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激发农村社会活力。从城乡一体化机制入手,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统筹规划生活、就业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对优质高效管理服务体系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2.4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启示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现状,案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有:
(1)注重城乡空间结构的统筹构建。将城乡空间统一纳入规划,合理确定市域空间架构与功能布局,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发展结构,并以高速、铁路等交通走廊、产业发展轴线为载体向外拓展形成多层次、统筹城乡的网络结构空间。
(2)强调中心城区与县城、小城镇联合发展。转变传统单一聚焦重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模式转向突出区域统筹、强调县城和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城区的发展不能是无限扩张和单一独大的,应联合周边小城市、重点镇统一架构城市增长极核,保留和保护城市自然生态本底,强调城市整体网状扩容提质。
(3)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根据市域空间资源和土地配置特征,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内容、方式,并加强各层次资源的联系与整合,合理引导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目前,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阶段,但对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及国内有关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实践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进一步结合合肥实情,探讨适用于合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3.1总体思路
以市域广大农村为基础,以中心城镇为依托,全面统筹城乡规划,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地区公共资源和交通优势,加速发展新市镇,实现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工商结合、生产与消费结合,分级带动,逐步建构合理的城乡发展网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3.2发展模式
合肥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根据其区位优势、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合肥新型城镇化发展应成为经济辐射全国、主城规模控制、合理发展卫星城、积极发展中心镇、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四化同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创新的模式。
(1)构建“1331”特大城市空间体系,统筹城乡发展。
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宏观指导,统筹市域各项发展要素,形成“1331”特大城市空间体系[12],即1个主城(老城区、滨湖新区和四个城市组团)、3个城市副中心(巢湖、庐江、长丰)、3个产业新城(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巢北产业基地)和1个环巢湖示范区(图1)。未来合肥将以占全省约10%的国土面积,承载全省约20%的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真正成为安徽的强力龙头与长三角的西翼中心,跻身一流省会城市行列。
图1合肥“1331”特大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图
(2)控制合肥主城区规模,合理发展大中城市。
国务院批复文件显示合肥的功能定位已得到大幅提升,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与南京、杭州并列,合肥主城区成为走向国际化的合肥都市区,成为合肥市域乃至全省、华东地区西翼社会经济中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具有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在未来5-10年内,应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有选择的汲取素质高的人才和大中型企事业员工入户,避免由于城区发展过快而导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城市问题出现。
巢湖市和长丰县(水湖镇)、庐江县城[13]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规模(肥东店埠、肥西上派镇并入主城区),成为合肥城市副中心,应合理引导发展并完善县城各项设施配置,使其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图2)。
图2合肥主城卫星城空间示意图
(3)积极发展中心镇和新市镇,构建主城卫星城。
县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安徽省试点工作的核心关键环节[14],合肥在新型城镇化的试点过程中,应重视县城从城关镇到城市行政职能的转变。一方面,培育一批中心镇和新市镇,通过示范产业园区和新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将现状基础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形成带动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提供城镇型服务的新型城镇节点。另一方面,提升一批新市镇,通过强化产业功能,整合一定范围内农村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效引导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集中发展,再将一批有发展潜力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城镇规模的中心镇和新市镇提升为镇级市。“镇升市”的改革试点意味着合肥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化,体现城市社会治理的等级结构特征,在镇的基础上发挥“市”的优势,便于和合肥主城区和卫星城接轨。
(4)根据等级规模及区位条件,分层推进新型城镇化。
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分层推进合肥新型城镇化。第一层次为合肥市域行政范围,包括主城区和四县一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二层次为合肥主城范围,包括合肥各区和并入主城范围的店埠、上派,有重点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层次为合肥卫星城,打造县级市、特色镇、产业园成为大中小城市,有针对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第四层次为新市镇,将一批镇升级成为镇级市、重点镇和中心镇,作为新市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层次为城市街道,将各建制镇培养成为乡村街道,作为城市街道的重要单元;第六层次为城市居住小区,将各基层村培养成为乡村居住小区,成为城市居住小区的基层单元(表3)。
表3 合肥新型城镇化推进层次(2015-2020)
4结语
文章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合肥地位背景入手,对合肥城镇化建设现状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借鉴其他类似城市建设经验,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合肥城镇化建设目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在中部六省中处于相对中等格局,具有很大提升空间,认为合肥应构建统筹城乡空间的空间结构体系,统筹发展要素;应合理发展主城区和大中城市,注重发展质量;应推动主城优势资源向城镇布点,培育和提升中心镇和新市镇,构建主城卫星城;应转变发展理念,从基层单元分层推进新型城镇化。由于新型城镇化本身内容精深,合肥市发展建设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因此,合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和推进,文章仅对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思路进行探讨,暂未对实践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建设措施及保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这也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
2袁建新,郭彩琴.新型城镇化:内涵、本质及其认识价值——十八大报告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7-23.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4余艳昕.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5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7):23-27.
6刘鸽,刘复友,储金龙,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J].池州学院学报,2014,(2):65-68.
7田宽.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8杨发祥,茹婧.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4,(1):56-62.
9石瑾,尚海洋.兰白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西北人口,2014,(3):118-122,128.
10王建康.科学发展视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3):98-102.
1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12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城市空间“1331”发展战略规划[R].2011.
13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城市规划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3.
14合肥市规划局.从城关到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县城发展研究[R].安徽建筑大学,2014.
Discussion on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of Hefei
HU Dan1,3, KONG Haibo2, XIA Youcai4, XIA Yongjiu1,3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022,China;
2. ShuCheng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Bureau,ShuCheng 231300,China;
3.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22,China;
4. Hefei Municipal Planning Bureau,Hefei 230071,China)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experie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y expansion to quality, and academic circl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beginning with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background of Hefei, based on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similar cities, we discussed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in four aspects inclouding large urban space system,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ctively development of central and new towns and hierarchical promotion.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implement approach; Hefei
作者简介:胡丹(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DOI:10.11921/j.issn.2095-8382.20150619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382(2015)06-095-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