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程仁龙, 朱曙光,2, 秦 莹, 陶张晶
(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2.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230601)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研究证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CO2排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1]。城市建设中消耗的大量资源和能源造成了碳排放水平快速升高。基于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日益得到广泛认同。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单元和人群聚集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成为理论界和城市建设者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积极推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强调生态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不断尝试低碳生态化的新模式。池州杏花村低碳生态城区建设,对旅游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气候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长江岸线162公里,建有沿江高速公路——P2、铜九铁路和九华山机场。池州市是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森林覆盖率57.72%,2009年的森林植被碳贮量是池州工业生产碳排放量的10.30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为428.07亿元,是支撑池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2]。
池州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4年的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2%。池州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景区(点)300多个,2014年旅游收入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3]。杏花村位于池州市西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AAAA级旅游景区(见图1)。杏花村主要资源类型有遗址遗迹、水域风光、生态景观、旅游商品、建筑设施和人文活动等形式。2014年,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起步区生态本底建设基本完成,签约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148.5亿元,8个项目开工建设[3]。
自2008年上海和保定两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以来,各地低碳城市建设模式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实践了不同特色的城市低碳化发展道路[4]。在理论研究中,路超君等从城市主体水平、城市发展结构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来分析低碳城市的发展情况[5]。张云鹏等则运用DPSIR评价模型从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五方面分析了包括池州在内的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池州市对低碳经济发展状态下的压力因素控制较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均衡[6]。
池州市经过两拆三建,2001年才正式建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市知名度不高,进而导致相关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宾馆、餐饮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城市交通干线建设与旅游开发的结合度不高[7]。张勇等使用STIRPAT驱动机制分析模型研究发现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了生态赤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表明池州市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8]。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形成的人居环境中,“杏花村”式的生态文明则体现了中国人理想的宜居梦,其强调的是城市怎样与周边的山水和谐相处。在杏花村建设中,以现有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杏花村文化和秋浦河文化为底蕴,以整合周边资源为目的,打造休闲、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观光区,提升了池州市的旅游杏花品牌的城市形象。池州杏花村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理念和思想上重视,而且要从城市主体、发展和管理等方面切实推进,以确保杏花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城区生态的循环和低碳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仇保兴提出了“共生城市”理念,主要通过协同资源与能源、产业与城市服务功能、自然、气候与景观的等的关系来实现低碳生态城区建设[9]。杏花村低碳生态城区建设中应尊重其历史文明形成演进规律,培育其自演化成长机制,通过交通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水循环等环节逐步形成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空间,最终形成高度演进以后的复杂的共生体形态。
杏花村建设应突出共生发展的组织机制,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的作用。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杏花村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动力。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导向,进而加快引导、推动、促进传统的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10]。同时,政府需要依靠企业以及公众来解决公共问题。在构建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模式中,鼓励区域内企业和公众参与低碳生态城区的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共同建设的新局面。
池州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的低碳生态化经济发展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池州在低碳化经济发展中强调并突出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步优化了经济结构。2011年数据显示,池州的三次产业比例依次为15.1:49.6:35.3,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产业结构重型化,低耗能产业增长过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
低碳产业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来使城市发展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的经济活动,既包括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还包括科技服务、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结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基于杏花村旅游总体规划方案,着力完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旅游核心区建设,持续加强旅游服务业态融合,突出杏花村区内旅游和服务业的主导地位[11]。
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手段。低碳生态城区规划指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设计,强调复合性、多样性、操作性、高效性、循环性、共生性、和谐性等特征。将低碳生态理念全方位融入杏花村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保持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和平衡,实现杏花村生活低碳化、空间紧凑化及物质生产循环化的三维空间格局。
区域空间布局上,重视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在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塑造中,依托杏花村良好的自然生态背景建设低碳城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基底形成的完善碳汇系统[12]。在对土地系统和生态环境的战略性保护过程中,研究分析杏花村自身的自然资源价值和对人类的综合性效益,通过绿色基础建设实现绿色空间网络的联通[13]。
杏花村城区水系纵横,其中秋浦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高,人类活动的影响强烈,生态环境脆弱[14]。秋浦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需着重考量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整治、发展生态经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15];同时应积极开展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政府部门对秋浦河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问题提供决策依据[16]。
生态廊道建设是杏花村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沿秋浦河两侧控制保护区域已形成生态廊道。通过利用杏花村地形和廊道,沿区域主风向设计城市风道,用以改善杏花村城区环境;结合生态廊道,可以带动区内生态流通,改善区内的生态环境[17]。
池州常规能源贫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燃煤和重油,并且现有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进而导致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为了协调发展与减排之间的矛盾,池州市开始尝试新能源开发利用。池州沼气池入户率达26%以上,位居全省首位,生物质发电项目基本建成;太阳能一体化系统在新建建筑设计中超过250万平方米;全市出租汽车“油改气”工作和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辆更新工作也初见成效[18]。
杏花村城区应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实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区域能源供应的清洁化、多元化、结构化。建设中应加强利用池州自然资源的现有条件,加快低碳能源的利用和推广: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推进生物质能发展;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普及太阳能建筑热水供应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能供暖、供热技术。
减少建筑的碳排放是杏花村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实现减排计划、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建筑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拆除的全寿命周期,通过严格项目报建、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加强建筑节能审查、推广节能新技术手段和节能环保型建材,提倡适度装修,对达不到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建筑,一律不准施工、验收备案和使用,达到人、建筑、环境和谐共融,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的绿色建筑群。
明确执行低能耗建筑控制指标:甲类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65%;乙类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居住建筑建筑采暖、通风和空调能耗减少65%。
从多方面、多角度推动池州杏花村绿色建筑的推广,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建设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库及监测平台,完善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制度,强化建筑用能系统监测数据传输管理,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试点,探索超限额用能用电差别化定价机制,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遏制公共场所高耗能现象。
低碳生态城市交通体系也可称之为绿色交通体系,是以实现安全畅通、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19]。池州市交通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全市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20.1万辆,机动车年均增长率近29.85%;汽车保有量为4.2万辆,其中客车2.6万辆,小汽车1.6万辆,小汽车年均增长率为21.6%。杏花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为区域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但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保持生态旅游宜居的特质却也面临着挑战。
杏花村尚处在交通系统构建阶段,交通结构具有较大可塑性和可调整性,易于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进行良好地适配。杏花村低碳生态发展刚刚起步,城市框架逐渐拉开,居民出行距离不断增加,当前是改善城市交通供求关系、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的最好机会。在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中,应按着“对外交通便捷、路网结构合理、动态交通高效、静态交通有序、慢行交通安全、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构筑区内绿色交通网络。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及污染物排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观念、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足的专项资金有利于城区节能减排,促进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因此,新时期杏花村低碳生态城区建设关键是要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发展生态金融[20]。
生态金融的核心,是需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是杏花村当前低碳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为生态经济提供重要的资金助力和市场活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在实际工作领域中,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环境风险控制功能、对企业和社会经济行为的引导功能,除了依靠市场经济调节的激励手段,还要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对资源、主体、环境、人才作优化配置,进而实现经济效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和市场经济规律共同决定了杏花村生态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是:明确环境权利、建立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创造性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池州市人均碳排放强度6.12吨 CO2-eq/(人·年),比2005年上升了64.5%。池州杏花村的建设应发挥信息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低碳生态发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生态的认识,宣传普及低碳生态发展知识。培养全体公民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习惯,引导低碳消费,倡导一种品质优雅的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进一步减低碳排水平。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社会性的工程。在池州杏花村特有的资源禀赋、生态优势、文化底蕴条件下,城市低碳生态化建设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池州杏花村的低碳城市建设不仅强调自身的生态优先原则、兼顾城区的碳减排,而且重视保持城区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和平衡,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1 蔡博峰,赵楠,冯恺.城市CO2排放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5):14-20.
2 张乐勤.安徽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调查及分析[J].植物学报,2011,46(5):544-551.
3 池州市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3-27).http://www.chizhou.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514ac396ef93582b6c30423.html.
4张擎.低碳城市建设要明确五大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0,(11):41-42.
5 路超君,秦耀辰,罗宏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57-62.
6 张云鹏,赵小风,孙燕.皖江城市带低碳经济评价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115-119.
7 胡源,孙超.生态文化资源重构与宜居城市建设——以安徽池州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92-94,125.
8 张勇,张乐勤,陈发奎.基于STIRPAT模型的池州市生态足迹驱动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5):260-265.
9 仇保兴.“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J].城市规划,2013,37(9):9-16,50.
10 郭万达,刘艺娉.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9,147(6):23-27.
11 池州市规划局,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公示[EB/OL].[2012-11-06].http://www.chzgh.gov.cn/Shownews.asp?id=564.
12 张松,魏英.建构“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实践——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1,2:83-86.
13 马克·A·贝内迪克特,爱德华·T·麦克马洪著.黄丽玲等译.绿色基础设施——连接景观与社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4 宋国明.秋浦河水质变化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3):82-83.
15 胡和兵.秋浦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3,17(5):50-51,75.
16 张乐勤.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2):238-241,246.
17 周维,但维宁,吴照柏,但新球,冯银.森林城市的低碳措施规划探讨——以安徽池州为例[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31(3):53-56.
18 黄文生.关于池州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2,3:37-40.
19 陆化普.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0 赵华林.发展生态金融,建设生态文明[J].环境保护,2015,02:23-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