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充满悖论的作家——凯特·肖邦不竭艺术魅力之解读

时间:2024-08-31

徐 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浙江杭州 310018)

充满悖论的作家
——凯特·肖邦不竭艺术魅力之解读

徐 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浙江杭州 310018)

虽然生活在十九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及其作品一直是中外文学评论家研究的热点,她的一生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悲剧、传奇和悖论的奇特而又可叹的故事。本文从以地方色彩作品成名,却不愿与“地方色彩作家”为伍;因《觉醒》而毁誉,也因此确立其在美国文学中的杰出地位;因女权主义运动而大放异彩,却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作家等三方面的悖论,探讨和解读凯特·肖邦的不竭艺术魅力。

凯特·肖邦;悖论;艺术魅力;地方色彩作家;女性主义作家

美国重要的女性作家凯特·肖邦 (1850—1904)的一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谜一样奇特而又可叹的故事,充满了悲剧、传奇和悖论。她原名凯瑟琳·奥弗莱尔蒂,生活在 19世纪末保守的美国南方社会,父亲是圣路易斯的成功商人,母亲是法国贵族。在短短 13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发表了 100余篇包括长、短篇小说及画作在内的作品。她的代表作《觉醒》在 1899年问世后因其反传统、“不入流”的主题而被谴责、非议和谩骂,并惨遭封杀,列为禁书,正值创作鼎盛时期的肖邦骤然止笔,1904年 55岁时悄然离世。直到 20世纪中叶欧洲的女权运动在美国掀起热潮之时,这位被埋没达六十年之久的世界文学殿堂中的璀璨明珠,才得以焕发出应有的光彩,《觉醒》也从“禁书”变成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然而,致力于凯特·肖邦研究的文学评论家们发现,尽管他们花在肖邦研究上的时间远远超出肖邦本人花在创作上的时间,但是至今,肖邦对他们来说还仍然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解不开的“谜”。

一、以地方色彩作品成名,却不愿与地方色彩作家为伍

凯特·肖邦作品的“地方色彩”风格,与她早期的启蒙教育和她的曾外祖母的影响密切相关。肖邦5岁时,父亲因火车事故意外去世,懂法语、擅音乐、思想独立、性格开放、富有文学修养的曾外祖母成了肖邦早期教育的启蒙老师,并对她日后的写作风格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1]141。正是从她那里听到的许多关于当地人们的传闻轶事,培养了肖邦的文学创作素养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为她后来成为“地方色彩作家”奠定了基础。

生活的一再重创将肖邦打磨成一名意志坚强、性格独立的真正作家。1870年 21岁时,她嫁给了路易斯安娜州显赫的克里奥家族一位棉花富商之子奥斯卡·肖邦,婚后的她深受丈夫宠爱,写作热情得到鼓励,自由个性亦得以张扬[2]38。然而肖邦的人生经历中伴随了诸多重创,她承受的痛失亲人的重重打击,塑造了她本人及她作品中女主人公自立、自强、勇敢直面人生的性格。继 5岁丧父,她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在她十几岁时相继去世,而她是全家五个孩子中唯一活到超过 25岁的孩子。1882年,相伴仅 13年的丈夫奥斯卡的突然病故,使她在 33岁时成了抚养 6个孩子的生活顶梁柱[2]29。36岁时,她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至此,除了自己的孩子,她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所有的亲人[2]48。为了养家糊口,并偿还丈夫留下的 1.2万美元债务,肖邦只能边接管丈夫的生意,边进行业余写作,但她的创作常常是在 6个孩子哭笑嬉闹的“交响乐”伴奏中完成的。

与地方风土人情亲密接触的丰富生活经历,使肖邦在作品中再现了许多地方色彩的故事和人物。和丈夫在新奥尔良共度的 9年城市生活,及随后在 1879年因丈夫棉花生意破产举家搬往克卢捷维尔镇度过的 4年农村生活,使肖邦对两地的风土人情有了熟悉、体验的良好机会,许多地方性人物和故事都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出现在她的小说中;同时她以自己在新奥尔良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塑造了《觉醒》中艾德娜的形象,失去丈夫后自己在南部小镇克卢捷维尔镇的寡居生活使她获得了塑造《故障》中梅丽森形象的灵感,她还以自己母亲的亲身经历——丈夫因火车意外事故突然去世为背景,塑造了《一小时的故事》中路易丝·马拉德的形象,只是现实中丈夫没能奇迹般地活着回来。由于肖邦以新奥尔良、克卢捷维尔镇及移居路易斯安纳州的法国后裔克里奥人 (Creole)和阿卡迪亚人 (Cajun)的民俗风情为主要写作素材,在近似于家长里短的叙述中,在有血有肉丰富生活的写照中,向读者展示了当地人们的率真耿直、风趣诙谐、精明豁达,以及他们的人生经历、情感磨难和对社会与人生的追求与感悟,加上她的小说结构疏密有致,语言细腻传神,情节跌宕起伏,在短短数年中,肖邦就赢得了“地方色彩作家”的声誉,成为被北方出版商认可的反映南方题材的第一批小说作家,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1]XII,她“在一个盛产地方作品的年代创作,并很快被认为是这一流派最重要的作家。”[3]

然而,肖邦却对“地方色彩作家”的美誉不屑一顾。她认为自己是以独特的写作风格描写人们渴望并追求自由的故事,而“地方色彩作家”却用地方色彩局限了自己的主题,并且她也不像他们那样沉湎于陈年往事[4]177。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评论界一直把她称为地方色彩作家,尽管 (肖邦)本人并不乐意”[1]148。海伦·泰勒 (Helen Taylor)、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 illiam)等研究专家发现,位于新英格兰和纽约等地的北方出版商以文化、出版“中心”自居,而将美国其他地方一概视为“边远地区”,号称北方代表着“城市 ”、“未来 ”、“男性 ”和“胜利 ”,而南方却是“乡村 ”、“过去 ”、“女性 ”和“战败”的代名词,因此,将其他地区的作品统统冠以“地方色彩”,完全是北方出版商的文化垄断 (CulturalMonopoly)。他们将“地方色彩”作品异化为建立在性别歧视基础上的边缘文化,并以此作为限制和排斥女性作品的用心已是昭然若揭[5]。肖邦拒绝将自己定义为“地方色彩”作家,拒绝被性别歧视、被边缘化,实在是她机敏的睿智和前瞻的洞察。“现代评论家认为肖邦以她塑造的人物和描写的生活中的各种交互关系而使自己划清了与‘地方色彩主义’的界线,这在南方文学范畴中实属特例”[6]。事实最终证明,肖邦也并非以“地方色彩”作品而流芳于世。

二、因《觉醒》而毁誉,也因此确立其在美国文学中的杰出地位

1899年《觉醒》出版之前,肖邦已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故障》、百余篇短篇小说和短文,已经是一个颇具声名的“地方色彩”作家。爱情与感情,婚姻与自主,自由与束缚是肖邦短短 13年创作生涯中在一篇又一篇小说中反复探索和实践的主题。她大胆塑造在父权制社会中追求自由、爱情和事业,勇于追求自我实现的新型女性形象,她的作品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和性别定义等当时社会的“禁忌”话题[1]150,于 1899年发表的小说《觉醒》,使肖邦达到了创作生涯的巅峰。

但是,小说女主人公艾德娜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渴望,对爱和性的追求与实践,对争取作为“人”的自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对获得与男性相同的自我实现的大胆诉求,撼动了当时社会思想统治的根基,违反了女性作家自觉捍卫父权社会统治地位的潜规则。艾德娜“我宁愿放弃不重要的东西;我宁愿放弃金钱,为了孩子我宁愿放弃生命,但我不会放弃我自己”[7]的大声呐喊和表白,使处于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震颤不已。人们无法想象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女儿和姐姐,艾德娜如何能放弃与丈夫、孩子、父亲和妹妹的亲情,而仅仅是为了不放弃自己!他们惧怕艾德娜成为当时广大女性的效仿模型,从而淡化女性应有的温柔、顺从、无私和母爱,成为象艾德娜那样不顾家庭责任和社会“道义”,只顾“疯狂自私”地追求爱情和性解放,严重践踏社会道德规范的伤风败俗、离经叛道之流。因此小说刚一问世即遭到各方评论的猛烈抨击,被斥为“不健康的书”,是追求个人享乐而背弃道义,置母亲、妻子、女人义务和责任于不顾的“精神毒草”[2]152,小说因严重背弃和践踏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4]266而遭封杀,处在创作顶峰时期的 50岁的凯特·肖邦作为知名“地方色彩作家”和女性作家的声誉因此而毁于一旦,她的作品在美国文坛也从此了无声息。

直到罗马天主教神父丹尼尔·兰金 (Daniel S.Rankin)和赴美国攻读美国文学的挪威研究生博·塞耶斯德 (Per Seyersted)分别于 1932年和 1969年出版了肖邦的传记并再版了她的部分作品,肖邦的名字才又重新回到美国文坛。但是兰金没有将《觉醒》收入他的主要文集,并且仅以寥寥数行文字将其介绍为“地方色彩作家”。塞耶斯德的《凯特·肖邦评论传记》以崭新的角度诠释《觉醒》中女性对自我的肯定与追求,并称肖邦为“先驱作家”,这使他的《传记》更具影响力[4]146。法国文学评论家西瑞·阿拿翁 (Cyrille Arnavon)于 1953年将《觉醒》译成法文,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称此书为写实主义小说,认为它忠实地处理了婚姻和性的问题,足以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媲美。《觉醒》的价值和意义第一次得到了承认和确立[8]。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肖邦因《觉醒》而名声扫地,也因《觉醒》而重现世界文坛,获得前所未有的追捧,以前备受非议的小说主题正是现代文学批评家们仍孜孜钻研并大加褒扬之所在[1]183。

三、因女权运动而大放异彩,却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作家

凯特·肖邦生活在美国废奴运动和女性主义开始萌芽的年代,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发展、记载真人真事的她自然有意无意中受到当时种种激进开放思想的影响。而且她人生坎坷,经历丰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多重的炼狱磨难使她形成了对当时社会和对女性独立自主的独到见解。她塑造的女主人公致力于抵制父权制压迫,颠覆男权话语秩序,认为女性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没有欲望和自我的男权“附属品”;她呼吁女性扬弃传统,挣脱婚姻枷锁,积极寻求独立自主,从男性的控制中觉醒而不应以丈夫和孩子来定义自己。她凝练的文笔率直的文风直指 19世纪美国社会妇女地位的不公。她对自由独立的争取、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与女权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因而,她的作品受到广大女权主义者的追捧也不足为奇。如果说兰金、塞耶斯德和阿拿翁使肖邦从被打入的万丈深渊浮出水面,那么真正使她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的是 20世纪中叶在欧洲掀起的女权运动及 60年代在美国掀起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女性主义评论家在肖邦作品的再版和她文学地位的确立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肖邦被认为是美国文坛率先实践英国和法国女性主义主题的先驱之一[1]185。肖邦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使肖邦得以恢复她应有的文学地位,实现了她不可思议的“华丽复出”。

尽管如此,肖邦的后人及有关评论家却认为肖邦不可能同意将她定义为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儿子菲利克斯·肖邦(Felix Chopin)指出,他母亲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女性主义作家[1]151,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专家南茜·沃克 (Nancy A.Walker)教授[4]233也指出,“虽然欣赏妇女的活力和独立,热衷于女性新形象,倡导争取妇女的权利,但她并不自认为是女性主义作家。”而且,她“从未参加过女权运动,也不属于任何女性文学团体社圈”[4]177。美国第一位“妇女研究”博导伊丽莎白·福克斯 -杰诺韦塞 (Elizabeth Fox-Genovese)教授也认为,“凯特既不是女性主义者,也不是女权主义者,她自己就是这么说的。但她是一个非常重视女人的人。她从不怀疑妇女有足够强的能力”[9]。

肖邦不愿将自己归属为女性主义作家,原因之一是她认为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给自己“画地为牢”,局限了妇女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她们认为自己首先是妇女,其次才是人[2]148,这与肖邦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和人格独立的一贯主张格格不入。她摒弃女性是社会、家庭“附庸”的男权主义思想,希望获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和人格。原因之二是她认为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给妇女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她认为自己的思想和作品比之于她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要复杂得多[1]193,她不希望任何组织对她的写作设定预期,她需要作为一个人的创作自由,而不想成为一名女性主义者[1]152。肖邦坚持认为作为一名作家,她需要有挥洒自己艺术风格的自由,而不想迫于压力完成某个组织的任务[1]151,即便是《觉醒》,“肖邦也不曾想过将它写成一部女性主义的说教小说”[10]。肖邦不接受“女性主义作家”的美誉,也拒绝“地方色彩作家”的美称,始终坚持自己特立独行的写作风格,在作品中实践女性独立人格追求的探索,这也使肖邦的作品和她本人因充分尊重本我而独树一帜。

很少有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触犯了传统道德规范并遭封杀后得以“咸鱼翻身”的[11],肖邦非常幸运地成了翻身的“咸鱼”,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肖邦的幸运,更是源于她作为作家本身充满悖论的谜一样的神奇。

虽然肖邦笔下的女主人公都为摆脱婚姻束缚、追求人格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努力,苦苦探索,但肖邦在 33岁丈夫突然因病离世而接过抚育 6个 12岁以下孩子的全部生活重担时,毅然决定绝不改嫁——这成为肖邦研究者们发现的最大悖论。她用儿时的爱好写作来振作自己,抚平痛失所有亲人的精神创伤,勇敢地担当起作为母亲和父亲的双重责任,改写了女性作为“附属品”和“弱者”的社会定位,同时通过自己笔下不同女主人公的生活追求,向人们宣布:婚姻并不是妇女生活的全部,以此探索和实现了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

在肖邦去世 100多年后的今天,“她的生活经历中仍有许多断面和空白值得我们去揣摩深思、重新解读和审视,因为有如此之多有关凯特·肖邦的生平故事到现在还不为人知,而且很可能将是永远的谜”[12]。正是她充满悖论的“谜”一样的神奇魅力和精彩,汇聚成了现代人们研究的不竭动力。

[1] Helen Taylor.Gender Race and Region in the W riting of Grace King,Ruth Mc Enery Stuart,and Kate Chopin[M].London:Louisiana State UP,1989.

[2] Per Seyersted.Kate Chopin:A CriticalBiography[M].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0.

[3] Leon Howard.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Tradition[M].New York:Doubleday,1960:204.

[4] NancyA.Walker.The Awakening:Ca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riticism A Critical History of The Awakening[M].Boston:Bedford Books,1993.

[5] KateMcCullough.Region of Identity:The Construction ofAmerica inWomen’s Fiction[M]//JanetW italec.Twentieth-CenturyLiterary Criticis m.Detroit:Gale,2002:187.

[6] Peter Conn.Literature in America[M].Cambridge:Cambridge UP,1989:275.

[7] Chopin,Kate.The Awakening and Selected Stories of Kate Chopin[M].New York:A Signet Classic,1976:64.

[8] Kate Chopin.The Awakening[M].New York:Norton,1994:165.

[9] Elizabeth Fox-Genovese.On Chopin and Feminis m[EB/OL].[2010-07-20].http://www.pbs.org/katechopin/interviews.html.

[10] Elaine Showalter.Tradition and the Female Talent:TheAwakening as a SolitaryBook[M]//NancyWalker.The Awakening:A Complete,Authoritative Text with Bi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Critical History and Essays from Five Contemporary Critical Perspectives.Boston:Bedford Books,1993:177.

[11] Susan R Gorsky.Feminity to Feminis m:Women andLiterature in theNineteenth Century[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2:48.

[12] Emily Toth.Kate Chopin:A Life of theAuthorof TheAwakening[M].New York:W illiamMorrow&Company,1990:10.

A Writer of Paradoxes——An I nterpretation of Kate Chopin's I nexhaustible Artistic Fascination

XU Hong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Hangzhou Dianzi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310018,China)

Though living in the 19th century,the American female writer Kate Chopin and her works have long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a hot topic both at home and abroad;her life is a legend fullof tragedies,amazement and paradoxes aswell.Thispaper aims to discuss Kate Chopin's inexhaustible artistic fascination by analyzing the following three paradoxes-her early reputation for her local color works and her resistance to be defined and categorized as a local colorwriter;the ruin of her reputation and her reestablishment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due to her same work-The Awakening;her denial of being a feministwriter though her rediscovery and her regain of reputation owe much to the FeministMovement.

Kate Chopin;paradox;artistic fascination;Local Colorwriter;feministwriter

I1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9146(2010)04-0048-04

2010-09-10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Z200909236)

徐红 (1966-),女,浙江杭州人,副教授,英美文学、英语教育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