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孕晚期血浆凝血因子、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4-08-31

李 晶 晶

(开封市妇产医院检验科 开封 475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具有风险性较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不断上升且趋向年轻化[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妊娠晚期产妇妊娠期间机体分泌的各类激素达到顶峰,对凝血及纤溶功能造成影响,血液中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含量和活性不断增加,导致临产妇出现高凝状态,引发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母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因此,为预防分娩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关注妊娠晚期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于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D-二聚体测定可以反映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孕晚期GDM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8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85±2.24)岁;孕龄22~35周,平均孕龄(31.89±1.57)周。对照组中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72±2.93)岁;孕龄 21~35 周,平均孕龄(32.15±1.18)周。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与家属均知情下签署同意书并展开。

纳入标准[3]:(1)均符合GDM诊断标准。任一时间孕妇的血糖值达到或超过标准值以上,即诊断为GDM;(2)初次妊娠者,均为单胎;(3)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血糖者。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者;(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者;(3)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2 方法

凝血功能指标及D-D检测:两组受检查者均在清晨空腹的状态下取静脉血液,采取的静脉血标本为2mL,然后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以枸橼酸钠抗凝处理,将其放置在离心机中做离心处理,3000r/min。离心10 min后提取血浆,然后采用固定法检测。仪器选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omPactX对凝血功能PT、APTT、TT、FIB进行检测,所用试剂是其配套试剂。D-D检测选用宁波瑞源公司生产的试剂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凝血功能:PT、APTT、TT、FIB,以及D-D水平。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 PT、TT及 APT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与D-D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晚期凝血功能指标及D-D比较

3 讨论

GDM由于糖、脂类代谢紊乱,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血栓形成。在形成血栓过程中,有凝血及纤溶改变,容易引起孕产妇与新生儿出现早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生命安全,及时确诊和有效干预控制病情发展意义重大[4~5]。凝血四项和D-D是反映凝血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凝血四项(PT、TT、APTT与FIB)中,PT与APTT主要分别反映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功能是否正常;TT提示机体在纤维蛋白向纤维蛋白原转化过程中纤维蛋白原是否出现异常,反映抗凝物质的水平;FIB是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进而发挥相应的止血功能,是机体高凝状态的重要指示指标。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映体内纤溶功能,是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力证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T、TT、APTT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FIB与D-D则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DM患者较正常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有相对高凝趋势,容易发生血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风险较大,从而导致全身脏器及胎儿胎盘组织灌注不足,引起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由此可见,对于孕晚期女性,积极检测PT、TT、APT、FIB以及D-二聚体等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均较为活跃,具有更高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临床上应密切监测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异常,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由凝血及纤溶失衡引起的并发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