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4-08-31

刘 建 玲

(濮阳市中医医院麻醉科 濮阳 457001)

靶控输注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将药代动力学研究基础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控制用药的技术,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促使其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临床实践证明,靶控输注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要明显优于人工控制输注用药[2]。依托咪酯为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麻醉诱导常用的催眠性静脉全麻药,安全性高,其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本研究则主要通过观察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应用于支气管镜麻醉中的血糖、血浆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变化情况来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4.4±2.2)岁;体重46~61kg,平均体重(57.2±2.3)kg。研究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6.2±3.4)岁;体重40~57kg,平均体重(48.1±2.2)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中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建立静脉通路,面罩吸氧。采用多通道靶控输注泵进行全麻诱导,内有瑞芬太尼、丙泊酚和依托咪酯3种药代动力学参数给药模式。0.03mg/kg咪达唑仑,2min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血浆浓度为4ng/ml,诱导时间为2min。研究组患者2min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血浆浓度为0.8μg/ml,诱导时间2min。对照组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浆浓度为3μg/ml,诱导时间2min,待患者意识恢复后行气管插管,静脉推注0.1~0.12mg/kg维库溴铵,通气参数12~18次/min,流速8~10ml/kg。麻醉维持:两组患者均持续输注0.1~0.5μg/(kg·min)瑞芬太尼,设定研究组依托咪酯的血浆靶浓度为1~2μg/ml,对照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4μg/ml,切皮后分别将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的血浆靶控浓下调,维持BIS为40~60。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吸氧前(T0)、诱导lm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1min(T3)、入镜后5min(T4)及退镜(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T2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3 讨论

靶控输注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物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和原理,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药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式[5]。大量临床实践证明[6],靶控输注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输注用药。依托咪酯是临床麻醉诱导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的催眠性静脉全麻药,安全性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超过30年。依托咪酯静脉注射后能够很快进入脑部和其他血流灌注丰富的器官中,其次为肌肉、脂肪等摄取药物较慢的组织和器官中,其在肝脏和血浆中可以被酯酶迅速水解失去活性,主要以羧酸的代谢产物形式通过肾脏排出[7]。依托咪酯对于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这与其不影响外周血管舒缩功能、不影响压力感受器功能和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有关;能够降低脑氧代谢率和颅内压,对保持脑灌注压有益,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对于自主呼吸、通气量、气道反应性等的影响较小;安全剂量范围宽[8]。血流动力学主要研究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临床最直观、最简单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就是血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T2时的MAP明显更高,表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使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麻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使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