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

时间:2024-08-31

肖建超

(中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1450)

急危重症患者一般处于机体高分解代谢状态[1],再加上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重要脏器损伤以及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不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以预防和减轻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促使患者原发疾病尽快好转[2~4]。但是临床上关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时间还存在争议,为探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给予时间,本文选取了78例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78例急危重症患者,病例选取的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间存在差异。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2~77岁,平均(49.53±8.34)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1~79岁,平均(49.44±8.1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2d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在营养支持治疗之前,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使用留置管抽取胃液,然后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具体如下: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德国Milupa GmbH,批准文号H20170170)作为主要物质,剂量为2kg/ml,最高250ml,滴速为20ml/h,24h连续输入,以后每天每小时增加10ml,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营养情况,对营养剂的浓度进行合理调整。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治疗48h之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方法和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项目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营养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2 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5~6],在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时,患者非常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情况,而营养不良症状一旦出现,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会急速下降,致使各脏器受到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基于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以预防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7~8]。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为肠内营养治疗,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后,尽早实施肠内营

表2 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n(%)]

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9]。在本文的研究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各营养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张钧凯等[10]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就说明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可行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治疗的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