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创及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时间:2024-08-31

鲁 武 伟

(伊川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洛阳 471300)

脑出血在急诊科和神经外科中是比较常见的脑血管高危症,具有起病急、发病迅速、预后效果不佳等临床特征。由于脑出血病情较重时,会使部分患者致残、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及时给予脑出血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从而预防患者出现失语、偏瘫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外科手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但微创锥颅手术因对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较大,术后易引发并发症,并不适用于临床上推广[2]。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分析、比较患者的手术疗效,探讨适用于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脑出血的92例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8.6±4.7)岁;血肿部位:脑室15例;基地节区24例;其他部位7例。B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59~77岁;平均年龄(68.9±4.6)岁;血肿部位:脑室14例;基地节区26例;其他部位6例。研究纳入对象经CT扫描和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且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A组采用微创手术,局部麻醉后在患者额部行横切口,在穿刺点用颅骨钻钻孔后,采用十字切法切开硬脑膜并进行穿刺,在血肿腔置入引流管,在外端连接注射器(5ml)抽取血液,当引流管中流出暗红色血液时接连三通,然后缝合手术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进行颅脑CT检查患者的血肿清除状况,并由三通向腔内注射3000U尿激酶,加快患者脑部血肿排出。B组采用开颅手术,全身麻醉后在可视血肿范围内行弧形或马蹄形手术切口,锯骨成窗后,行十字切口,切开硬脑膜,逐层分离脑组织和蛛网膜至血肿腔,并在显微镜辅助下清除血肿,进行止血,引流置管,逐层关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临床疗效以患者治疗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评估依据,疗效评定标准:(1)无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NIHSS评分降低程度<18%;(2)有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NIHSS评分降低程度为18%~45%;(3)显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NIHSS评分下降程度为46%~90%;(4)治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降低程度>9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组间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46)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A组62.2±17.975.8±4.522.3±4.5B组47.8±11.716.7±3.115.1±3.7P<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中术后感染4例,再出血3例,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17.4%;B组中术后感染与再出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n=46)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率A组36122537(80.4)B组02133144(95.7)χ25.059P0.024

3 讨论

脑出血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性高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发后会导致机体及其脑组织发生病理性反应,血肿分解产物及血肿压迫会引发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损伤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失语、肢体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病情恶化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但微创锥颅手术对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较重,对患者的手术预后不利,因此选择科学、有效、治疗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意义。

本研究通过给予脑出血患者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高于A组,表明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比采用微创手术的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更高。主要是因为开颅手术在显微镜辅助下,经侧裂处进入血肿腔,对颅腔损伤较小,且止血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再出血发生率[4]。同时,开颅手术采取骨瓣加压,能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苏醒,而微创锥颅手术因需反复抽血,采用尿激酶溶栓,不利于血肿快速吸收,术后易造成感染和再出血。因而,微创手术更适合脑出血量较少,年龄较大或意识形态较轻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并无普适性[5]。

综上所述,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再出血的几率,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