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苏继伟
摘要:本文阐述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分析了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目标管理、提升评价质量和强化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路径
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路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和法治高效,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和路径依托。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治国理念在财政管理上的集中表现,对于进一步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贯彻《预算法》的根本要求。新修订的《预算法》有五条六处对预算绩效管理作出明确要求,“讲求绩效”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各级人大将绩效管理情况作为预算报告审查的重要内容。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是法定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
(三)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财政运行上主要表现为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并存。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节省的资金用在民生等重点领域;通过开展绩效评价,为调整支出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二、临沂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是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临沂市各级财政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一)健全制度,以会代训,强化绩效管理意识。制定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一意见、两办法”,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召开电视会议,对市直预算部门和县区进行了改革动员和业务培训。成功举办了沂蒙干部大学堂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专题报告会,增强了各级预算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
(二)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推进两项改革破题。按照新的改革要求,把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前评估作为突破口,探索推进试点,积累经验。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方面,选定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局、民政局、妇联、畜牧发展促进中心为试点单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前评估方面,选取农村居民冬季清洁取暖奖补政策开展试点,现已基本完成。
(三)完善功能,优化流程,服务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市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全过程引导式操作平台,累计储存6000余条评价指标。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与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深度对接,自2019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开始,将绩效目标设为预算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未编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无法提报项目预算。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绩效管理由原来“普及理念”的推广阶段进入到“落地生根”的操作阶段,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问题与挑戰也随之而来。
(一)绩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融合度还不够,在与政府采购和后续资产管理方面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局部存在评估评审与资金安排、评价与财政管理不对称等现象。各预算部门、单位作为绩效管理的主体,逐步树立了预算绩效理念,能够按部就班开展工作,但仍倾向于将绩效管理看作在原有财政管理之上新增的任务,工作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做得不好,影响了绩效管理有序推进。
(二)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科学。一是绩效目标不明确。有些单位认为将财政资金按规定用途,合法合规使用完,绩效目标就达到了,将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要点改头换面设定为绩效目标,难以反映项目实际情况。二是指标设置不科学。指标体系紊乱,指标内容不够完整,机械套用指标框架模板,效益指标个性化不够;评价标准欠合理,没有合理分档和细化量化,主观判断成分较多,“酌情扣分”情况较普遍。
(三)绩效评价程序欠规范。一是对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够,评价中未开展实地调研和资料核实,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足以支撑效益指标的评判和项目绩效结论的形成。二是有些单位不重视档案资料管理,存档不善导致遗失,有的不愿意提供,或将不利于评价结果的资料隐匿瞒报。三是撰写的评价报告质量不高,有的报告对项目绩效未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归纳,与项目执行情况混为一谈;部分报告文字描述与指标反映的情况脱节,反映问题不清楚,对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到位;报告建议表达不明确、不充分,停留在套话和空话上,缺乏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力度不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绩效评价开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的评价结论没有跳出传统的工程验收、财务审计的思维模式,着重于分析查找遵守财经法纪及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涉及与预算安排挂钩、完善现行政策、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的政策建议较少或者深度不够。没有完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结合度不高,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约束力。
四、提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
为解决预算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立足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快完善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预算部门执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细化、分解,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完成时限等,并明确相关责任单位。财政部门作为牵头者,既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查、考核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在财政部门内部实施流程再造,压实绩效管理机构和各资金管理处(科)室的工作责任。在外部,充分落实各预算单位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通过开展工作考核、评价信息公开等手段,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专家、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形成各方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提高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必须牵住绩效目标管理这个“牛鼻子”,尽快建立以绩效目标为遵循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目标的编制、审核、下达上下功夫,将编报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前置程序,将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批复下达。邀请有关专家或机构参与,对部门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的合理性、与预算数额的匹配相关性以及计划实施的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审。不申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达标,不得进入下一个预算编制环节,从而督促预算部门,筑牢“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的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
(三)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认真组织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反映项目预算执行和绩效实现情况。一是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分部门、分类别、分行业的差异化绩效指标体系和结构,实现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二是做好现场勘查评价,不能仅仅听取项目实施单位的介绍,应善于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问题,使评价结果真实可靠。三是制定第三方评价工作指南和规范,绩效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点到为止,评价报告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深入挖掘扣分原因,充分考虑结果导向,避免写成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四)切实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一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部门、单位,提出整改建议,通过督促指导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评价结果上报制度,将评价报告及时上报政府、人大和政协,主动接受指导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决策。三是建立评价结果公开机制,通过网络、报刊等公共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四是建立绩效管理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对资金使用规范、绩效好的部门,预算给予优先保障,对资金使用不规范、绩效差的部门,督促改进,预算从紧掌握。
参考文献:
[1]董宏波.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报告质量的路径[J].山西财税,2014 (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