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造跨越投资周期的人力资源赋能型生态系统

时间:2024-08-31

□ 陈李星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开发、人力资源释放、投资驱动、政策红利等综合优势的集中爆发,推动中国近4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投资和发展带来了新鲜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①外资公司来华投资,带来欧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工具;②中国国有企业纷纷学习新加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掌握公司董事会决策制度和财务预算决算制度,释放出权利空间,让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进入国有体系,使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③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给了企业自主雇佣人才的权利,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岗位,也在成长中积累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无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相互学习和交融,结合了传统国学精华,形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独特魅力,如华为、阿里巴巴、海尔、小米等公司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商业成攻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经典的管理案例。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生了社保代理、薪酬福利、招聘代理、岗位外包和事务外包等人力资源代理服务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了企业在迅速投资扩展中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

一、引言

近十年来,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和政策杠杆消失殆尽,人力资源长期无法高效配置和开发,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行业的投资周期冲击着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新一轮人力资源产业创新和变革势在必行。

首先,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多年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粗放式的管理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在企业里职业经理人不被重视和尊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涣散、以服务和技术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缺失。

其次,人力资源制度存在缺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调配、定岗定编,评价人才唯职称、唯学历的弊病依然存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制度滞后、户籍制度使人才流动受阻、人力资源配置依赖政策导向、人才职业发展受限、诚信制度和劳动制度法规亟须完善,企业用人税费负担高,使人力资源要素与企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更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也严重限制了人力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滞后:政府行政编制政策与人力资源市场在人才评价、用人标准、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存在脱节、地方社保统筹和户籍制度产生的跨区域事务外包和数据交互等人工服务效率底下、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趋高,人事代理产品面临低价恶性竞争,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传统外包服务价值日趋贬值,而现有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无法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的风潮席卷,“互联网+社保(福利、招聘、培训、测评、法律、财税)”,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层出不穷,甚至喊出免费服务的口号,整个人力行业都在诘问,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无论怎么加,如无法满足企业的全部投资和管理的价值需求,最终都将被市场淘汰。

综上,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占领市场的第一制度,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水和电”,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也应该成为企业投资管理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支持的“赋能型”行业。

二、人力资源行业为投资和管理行为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是企业投资和管理服务(简称企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业,与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组织行为等知识结合起来一道为企业的投资和管理决策提供咨询、并提供属地化的实施解决方案,让企业借用“外脑”来解决自身决策能力不足问题,借用“外力”来解决自身实施能力受限问题,成为企业投资行为的必然选择,也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企业投资决策和管理赋能

首席执行官、战略决策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第三方智囊机构)作为人力资本要素,对企业投资、经营、决策起到决定作用,而任何一家跨境跨行业投资的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靠自身的人才储备完成全部的风险管控、投资架构搭建、成本评估的决策和实施能力。借助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投资决策支撑。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职业经理人运营能力提升赋能

1.人力资源加法

职业经理人应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法律、财务、管理、运营等综合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咨询,全面提升职业经理人的投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组织架构变革和财务管理能力,让职业经理人通过合理组织架构设计进行模块化组合;通过业绩对赌模式让企业的管理更具有弹性,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效率,是企业全球化、跨行业投资和管理的必要手段。

2.人事减法

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系统的开发,实现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时间管理的自助化,实现对事务性工作的精细化与多种任职的精细劳动力管理。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将一切非核心的事务外包出去,减少企业管理边际成本,让企业始终关注核心价值。降低企业直接投资的实施成本。

三、人力资源服务应该覆盖整个投资周期

首先,跨区域投资为人力资源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双边或多边投资和贸易的发展,企业第三地的投资风险评估、投资架构设计、成本核算等服务领域的需求旺盛,为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其次,人力资源服务既然是为企业投资和管理行为服务,就需要研究行业的投资周期规律,紧密跟踪企业的投资计划,适时介入企业投资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发现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问题,为企业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管理架构层面的咨询和项目落地实施解决方案。为投资项目的顺利落地保驾护航。主要产品和服务项目如下:

(一)项目投资前期

1.组织建设

组织架构设计、薪酬体系设计、核心团队招募组建、人力派遣和外包服务。

2.战略咨询

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布局与决策、市场营销规划。

(二)项目投资中期

1.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设计、薪酬激励咨询、绩效考核咨询、招聘甄选设计、职业生涯咨询、企业文化咨询、培训体系设计。

2.人事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诊断、岗位梳理与设计、岗位分析与职位说明、岗位价值测评、岗位级别矩阵设计、员工管理手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设计。

3.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系统设计、薪酬体系设计、KPI体系设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高管激励与员工持股机制设计。

4.人才发展管理

人才素质测评、岗位竞争机制设计与辅助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设计。

5.外包服务

生产线外包、人才派遣、人事代理等综合外包业务服务、薪酬福利外包、税务管理。

6.政策咨询

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企业荣誉资质认定、政策咨询等。

(三)项目后期

1.遣散服务:遣散计划设计、成本核算、补偿和遣散谈判。

2.再就业服务:就业安置、再就业培训。

四、法律服务是人力资源服务的天然入口

公司制度作为国家制度之后第二个重要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承载了现代工业和商业文明的大多数技术进步和社会财富;个人事业成功、财富积累和国家的兴衰甚至也与公司兴亡紧密相连。过去两百多年,相当于人类历史进程的0.01%的时间里,创造了人类97%的财富。财富爆发性的增长,主要缘于市场经济的推广和实施。公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现代商业文明的载体。有了公司法人的出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投资和贸易规则,让资本的力量推动现代商业文明和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共享经济带来IP认知和“入口”概念被强化

IP入口概念同样适应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谁掌握了服务企业的入口,谁就掌握了行业的未来,就像苹果公司以手机等电子产品为物联网的入口,特斯拉公司以汽车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入口,腾讯以链接人与人的交流工具微信为各类人群提供生活和工作便利的入口,或免费或收费,或是一款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明星都可以作为吸粉的入口,以IP的形式宣传并推广。

(二)法律服务是所有公司服务产品的入口

法律知识是公司投资的最重要知识,法律框架内的投资策略设计、风险管控对投资行为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而人力资源服务、财务管理服务、知识产权策略都是基于法律基础上的“增值服务”,所以法律是企业所有服务的入口拥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和基础性。

(三)人力资源服务以法律服务为入口,拥有更坚实的基础和产品拓展空间

人力资源产品开发就是以公司法、劳动法、税法等法律条款为基础架构的管理功能拓展和延伸,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法律的企业服务产品的衍生。

五、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未来是“人工智能”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是赋能型行业

拥有云数据、云计算、智慧化的系统平台是强化“赋能能力”的基本要求。推动人力资源和管理工具的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和系统化,产生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云计算,人力资源商业模式应用的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的技术与平台汇聚成人力资源的云数据。云技术将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企业应用和工具功能与云中服务架构等结合起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人工智能化”, 而最终与资本一道推动人类生活、生产模式、商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如德国工业4.0是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系统化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人力资源将经历深刻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是公司治理中模式经验总结的产物,在云数据的覆盖下,所有管理流程和工具将进行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定制的智慧化改造。

1.打造标准化产品

将有规模效应和商业推广价值的数据和工具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系统化(智能化)。

2.打造个性化定制产品

涉及商业机密的契约、架构设计、信息处理、知识产权、流程再造等服务,我们需派遣各类投资和管理咨询专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咨询服务。

六、“平台+合伙人”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基本商业模式

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推动全球资源配置、产业迭代升级,每个个体都被裹挟其中,未来的商业竞争是平台之间的竞争,产业整合过程中,个体要么创造平台,要么加入平台,别无选择。

(一)“平台+合伙人” 架构模式是未来企业全球投资的基础商业模式

个体商业生命周期、机会窗口、资源协同、空间维度和资本实力上的单一性,造成个体把握机会的能力薄弱,无法抵御外来跨界竞争,而赋能型的平台将弥补个体的弱点,让个体更加专注于专业和市场的变革,取得成功。

(二)“平台+合伙人”亦是人力资源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的框架

“平台+合伙人”是推动人力资源行业向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制度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是根据企业投资发展阶段的不同管理需求适时调整的动态服务产品。一款产品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合伙人制度就是平台给予合伙人资本、保障、品牌、系统等全方位赋能支撑,将敏锐市场嗅觉的产品开发团队放在市场动态的最前沿,促进服务产品的不断迭代。

平台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平台型企业投资和管理赋能,才能获得平等对话权和商务机会。

七、打造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生态圈

(一)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

效益规模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人才专业化,打造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多样性、专业化、全球化、品牌化、一站式的服务产品,才能赢得客户的持久青睐。

1.规模化

通过合伙人模式,将各类人力资源专家招募到一个人力资源平台下,打造一站式服务的规模效应,规模化能带来数据流、技术标准优势、集采优势、资本溢价优势、竞争优势、研发优势、人才优势、效率和成本优势,催化出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平台。

2.多样化

规模化产生多样性,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为投资服务涉及的行业众多,只有多样的人才和产品,才能满足投资和管理的全方位需求。

3.个性化

多样化的生态圈里,提取数据,利用各个行业专家的咨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方案,满足企业每个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

4.专业化

个性化的服务摸索出规律,形成服务规则,规模化服务中打造的爆款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每个爆款产品都可以成为企业服务的阶段性入口,循环带动平台上其他产品的消费,持续推动平台规模化进程。

(二)打造合伙制度、云端技术、合伙人甄选体系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以“平台为合伙人服务、合伙人为企业投资服务”的理念,构建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根据行业投资周期研发多样性、标准化、专业化的产品,通过各类咨询服务人才协作为企业投资管理提供动态服务。

八、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工智能化”

未来已来,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历的30多年的发展,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下人力资源领域的残留政策束缚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整体的创新动力。互联网经济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新经济的出现导致政策失灵,倒逼出人力资源行业整体在寻找新的出路,催生出新的思考和希望,人力资源行业智慧化生态系统应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投资和管理: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者

人力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割裂加剧,人力资源从业者依托政策垄断或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派遣、代理、外包、招聘、测评等较单一的产品资源,无法为企业解决“找人、留人、用人”的人力资源系统性问题。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路径必然是人事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人工智能。

(二)人力资源经理人

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因为不参与公司决策和治理实践,也无法从法律、财务、战略等企业运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只能片面执行老板的决定,大多数只能属于人事执行者,不具备人力资源调配和管理能力。未来人力资源经理人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人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本拥有者

真正懂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本拥有者,利用第三方智囊机构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决策能力,也在使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让企业管理更具弹性。人力资本拥有者的新的需求包括圈层服务、投资机会、资本对接。

人力资源服务从来不是单一的产品,需要不断激发人、培养人、发现人、管理人,也需要从云端来构建人力资源生态链的场景,为人力资源行业优势产品营销赋能,为提升人事经理人的认知水平和运营综合能力提升赋能,为拓展人力资本拥有者的投资和决策赋能,根据不同的投资阶段,动态调整管理规则、提供智力系统支撑,将自己打造成一种商业生态系统,也为其他商业生态提供“水和电”的赋能型产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